- 年份
- 2024(12106)
- 2023(17536)
- 2022(14511)
- 2021(13752)
- 2020(11101)
- 2019(25758)
- 2018(25941)
- 2017(48100)
- 2016(27470)
- 2015(31402)
- 2014(31863)
- 2013(30518)
- 2012(28193)
- 2011(25454)
- 2010(25839)
- 2009(23379)
- 2008(23140)
- 2007(21006)
- 2006(18880)
- 2005(16717)
- 学科
- 济(104286)
- 经济(104158)
- 业(76206)
- 管理(70854)
- 企(54658)
- 企业(54658)
- 农(51565)
- 方法(42860)
- 数学(36501)
- 数学方法(35985)
- 农业(34370)
- 中国(34264)
- 业经(28639)
- 财(26064)
- 学(25279)
- 教育(24746)
- 地方(21969)
- 理论(21942)
- 制(20240)
- 发(17882)
- 技术(17125)
- 贸(16972)
- 贸易(16963)
- 易(16465)
- 务(15752)
- 银(15743)
- 银行(15681)
- 财务(15674)
- 财务管理(15644)
- 策(15431)
- 机构
- 大学(389456)
- 学院(387733)
- 管理(145171)
- 济(144772)
- 经济(141305)
- 研究(133615)
- 理学(125740)
- 理学院(124217)
- 管理学(121683)
- 管理学院(120989)
- 中国(96185)
- 科学(84922)
- 京(84868)
- 农(79867)
- 所(68446)
- 财(64995)
- 业大(63239)
- 研究所(62482)
- 农业(61448)
- 范(60847)
- 师范(60353)
- 中心(60225)
- 江(59528)
- 北京(53892)
- 财经(51878)
- 师范大学(48667)
- 州(47638)
- 经(47312)
- 院(47197)
- 技术(44622)
- 基金
- 项目(260600)
- 科学(204791)
- 研究(195702)
- 基金(185088)
- 家(161449)
- 国家(159879)
- 科学基金(135832)
- 社会(120190)
- 社会科(113092)
- 社会科学(113064)
- 省(103727)
- 基金项目(98141)
- 教育(95064)
- 划(87939)
- 自然(87158)
- 自然科(85105)
- 自然科学(85081)
- 自然科学基金(83529)
- 编号(83213)
- 资助(75035)
- 成果(70074)
- 课题(59222)
- 重点(59188)
- 部(58132)
- 发(56433)
- 创(53806)
- 创新(49893)
- 教育部(49630)
- 大学(48942)
- 科研(48909)
- 期刊
- 济(166243)
- 经济(166243)
- 研究(118370)
- 中国(87928)
- 农(80506)
- 教育(71907)
- 学报(66186)
- 科学(59666)
- 农业(54868)
- 大学(51442)
- 管理(50151)
- 财(47935)
- 学学(47298)
- 技术(36648)
- 融(33609)
- 金融(33609)
- 业经(31151)
- 业(26245)
- 财经(25228)
- 经济研究(23492)
- 问题(22598)
- 版(21545)
- 经(21524)
- 图书(20679)
- 业大(18611)
- 科技(18448)
- 职业(18397)
- 技术经济(17741)
- 理论(17309)
- 资源(17183)
共检索到582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李
就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国外发达国家转移的作法,从劳动力资源化和资本化的理论分析出发,分析了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以此得出,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富余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和素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最后对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的教育和培训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即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工作,建立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体系,形成农民教育培训投入机制,强化农民专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
关键词:
农村 富余劳动力 转移 教育培训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宝娣
深化农村改革 ,完善农村经济体制 ,全面实现广袤农村小康的难题之一在于成功转移富余劳动力。要解决此难题 ,必须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环境 ,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机制 ,提高转移劳动者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当前 ,针对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已逐渐开展并日趋受到重视 ,但也还存在很多问题。笔者以为 ,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关键在于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投融资体制和教育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建华 胡汉傈 许小宁 王燕华 王军明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对提升少数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以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
农村富余劳动力 转移培训 对策研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勋来 李国平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产业间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是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向高生产率的非农业部门转移。这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本文实证分析了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效应,同时揭示了我国劳动力转移效应的时间阶段性与区域差异性。
关键词:
农村 富余劳动力 资源配置 劳动生产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世辰 任媛
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在回顾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从转移的历史和现状入手指明与WTO直接相联系的转移,并进一步完善了WTO背景下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思路: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领域,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活动空间,利用非公有制经济来安排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坚持灵活多样的转移方式,并辅之以相应的土地政策,要运用行政、经济等手段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好服务工作。
关键词:
WTO机制 农村富余劳动力 转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青
本文从分析“三农”问题入手 ,切入“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一重大课题 ,遵循科学发展观之要求 ,提出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思路与相应对策 ,强调了要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高度来把握与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 城镇化 现代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福明 杨学成
对山东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调查表明,就地转移多以市场化程度低的方式寻找工作、处置土地,同时没有完全摆脱与第一产业间的联系;而异地就业劳动力中有较多的人以市场化程度高的方式搜寻工作、处置土地,他们与第一产业间的联系较弱。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方式的选择,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家庭规模、劳动者的个体特征、外出就业的收入水平、在家务农时间和外出就业目的等多种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农村富余劳动力 就地转移 异地就业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杜萌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这是各国工业化成长阶段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矛盾十分突出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农民占多数的国家。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关乎"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分析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利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影响和制约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提出推动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 转移 城市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铁明太
文章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视角出发,剖析了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认为农村职业教育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结构、机会以及转移后的处境。从专业设置、素质培养、资源布局等视角,分析了影响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农村职业教育因素,并提出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富余劳动力 人力资源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振东 黄汝群 李海洋 潘伟彬 俞建雄
文章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教育存在的问题,教育培训的可能性及教育培训的失衡的原因,提出了教育培训的模式思路及教育培训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教育 培训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阿布都瓦力·艾百 康新梅 吴碧波
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都必须面临的难题。在社会经济转型中,印度政府通过综合运用立法、开发职业培训计划等对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了积极探索,但农村失业和就业不充分现象依然凸显,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迟缓,转移后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也呈现不均衡态势。印度与中国同属金砖国家,历史背景与国情相似,因此,中国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上,可以充分借鉴印度的经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庄晋财
初步估计 ,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近 80 0 0万人 ,近年来通过向城市异地转移和进入乡镇企业就地转移 35 0 0万人左右 ,尚有 40 0 0多万滞留在农村。而且 ,上述两条途径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绩效目前出现下降的迹象。从现实来看 ,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区域异地转移模式和进入农村社区内乡镇企业的就地转移模式 ,尽管对缓解西部农村就业压力起到一定作用 ,但其负面作用也很明显。我们认为 ,培育增长极 ,发展企业集群 ,建设小城镇 ,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增长极辐射的区域内转移 ,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安置模式的创新方向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村富余劳动力 转移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叶玉琴
本文通过对广州市郊区517个已转移就业劳动力进行的问卷调查,证实了城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出路是二、三产业,农民文化素质低是剩余劳动力转移最主要的障碍;重点分析了广州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验、特点与政府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转移 培训 农民素质 城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国强 靳卫杰
由于在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缺乏技能,为提高工作和生活水平他们愿意参加培训。但存在的问题是培训费用过高,培训资源相对短缺,培训质量不高等。本文研究了中央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培训政策的演变,对比了各地方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补贴金额,并同时提出政策措施。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培训政策 培训补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饶亮
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新机遇和新阵地。但是我国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可以说在很多方面才刚刚起步,需要努力的地方还很多,比如价值取向模糊、教育资源领域问题重重、运行机制跨界协作明显不强、发展动力和吸引力仍然不足等问题都有待及时解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唯有以《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为准绳,从重构和整合价值取向、建设教育资源、推动跨界协作一体化运行和多层面增强吸引力等方面努力,方能推动我国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 转移培训 职业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