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63)
- 2023(13637)
- 2022(11454)
- 2021(10630)
- 2020(8883)
- 2019(19961)
- 2018(19665)
- 2017(38122)
- 2016(20449)
- 2015(22818)
- 2014(22318)
- 2013(21879)
- 2012(19610)
- 2011(17554)
- 2010(17627)
- 2009(16197)
- 2008(15462)
- 2007(13853)
- 2006(12120)
- 2005(10712)
- 学科
- 济(85529)
- 经济(85401)
- 业(66429)
- 管理(59915)
- 农(50603)
- 企(44922)
- 企业(44922)
- 方法(36083)
- 农业(33616)
- 数学(32542)
- 数学方法(32124)
- 业经(24903)
- 财(23847)
- 中国(22929)
- 制(21405)
- 地方(16365)
- 体(15235)
- 贸(14367)
- 贸易(14360)
- 易(14061)
- 务(13746)
- 银(13745)
- 银行(13731)
- 财务(13697)
- 财务管理(13661)
- 技术(13419)
- 发(13155)
- 行(13076)
- 企业财务(12993)
- 学(12875)
- 机构
- 学院(282434)
- 大学(277848)
- 济(122474)
- 经济(120162)
- 管理(113280)
- 理学(98566)
- 理学院(97690)
- 管理学(96165)
- 管理学院(95633)
- 研究(87936)
- 中国(69350)
- 农(58736)
- 财(57521)
- 京(55377)
- 科学(49839)
- 财经(45383)
- 业大(44543)
- 农业(44452)
- 中心(44071)
- 江(43073)
- 经(41472)
- 所(41276)
- 经济学(37853)
- 研究所(36991)
- 范(34563)
- 经济学院(34343)
- 师范(34260)
- 财经大学(33627)
- 北京(33278)
- 州(33146)
- 基金
- 项目(194594)
- 科学(156357)
- 研究(146737)
- 基金(144294)
- 家(123665)
- 国家(122549)
- 科学基金(107866)
- 社会(97354)
- 社会科(92176)
- 社会科学(92157)
- 省(76830)
- 基金项目(76681)
- 自然(67455)
- 教育(67341)
- 自然科(65942)
- 自然科学(65926)
- 自然科学基金(64760)
- 划(62758)
- 编号(59502)
- 资助(57197)
- 成果(46900)
- 部(44674)
- 重点(43033)
- 制(42458)
- 发(42093)
- 创(41422)
- 国家社会(41160)
- 课题(39957)
- 教育部(39060)
- 人文(38799)
- 期刊
- 济(135636)
- 经济(135636)
- 研究(80972)
- 农(62698)
- 中国(57203)
- 财(44859)
- 农业(42521)
- 学报(39420)
- 管理(39116)
- 科学(38188)
- 大学(32907)
- 学学(31293)
- 融(29788)
- 金融(29788)
- 业经(28464)
- 教育(27717)
- 技术(25291)
- 财经(22327)
- 问题(19400)
- 业(19321)
- 经(19167)
- 经济研究(19058)
- 农村(15383)
- 村(15383)
- 版(15218)
- 农业经济(15075)
- 世界(14102)
- 经济问题(13538)
- 技术经济(13528)
- 理论(13028)
共检索到415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军辉 何青 岳超云
目前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本身,忽略了寄宿对家庭经济行为的外溢效应。基于2010-2018年五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小学生寄宿对农村家庭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发现家庭小学生全部寄宿使得家庭劳动力务工和务农比率分别提高3.2%和2.5%,有工作比率上升2.4%,这一效果不受性别和孩子数量影响,且对年轻人和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力影响更大。机制分析发现:家庭小学生全部寄宿降低了家庭劳动力因家务而不就业的概率,主要体现在女性劳动力上;如家中有走读生、学前儿童或没有老人参与儿童照料,寄宿对劳动力就业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寄宿制办学可通过降低照料负担而有效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这有助于进一步释放农村劳动力资源,增加农村家庭收入,从而有助于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
寄宿制 儿童照料 就业 乡村振兴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伟 宋映泉 梁净
在过去十多年中,农村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发生的最为突出的变化之一,其中最显著的特征是政府建立了大量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研究寄宿制学校对学生学业成绩、心理健康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证意义和政策价值。基于两省五县137所学校17000多名学生的抽样调查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和probit模型对农村寄宿制学校中的校园霸凌问题的分析发现:农村寄宿制学校中的霸凌水平高达31.5%,高于国内城市地区的中小学校,也远超过国际平均水平;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住校显著提高了学生遭遇霸凌的可能性;言语威胁、
关键词:
农村寄宿制学校 校园霸凌 住校 工具变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贾建国
寄宿制是我国农村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项制度,其在农村学校的推行需要相应的配套改革。然而我们在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过程中未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以致影响到这项制度的实效。本文从制度互补性的视角分析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府需在教育经费投入、教师编制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给予充分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
农村教育 寄宿制学校 制度互补性理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兆山 杨清溪
当前,一些农村学校布局过于分散,学校规模过小,教学设备简陋,师资短缺,国家规定课程难于正常开设,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的办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根据农村地区的具体情况,调整学校布局,集中建设标准化的寄宿制学校。研究标准化寄宿制学校的布局、建设、投入和管理,是当前教育理论界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农村 义务教育 标准化寄宿制学校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欣
本文以对湖北农村贫困地区、山区义务教育发展现状的调查为基础,对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后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农村贫困地区、山区多建建好寄宿制学校的理由,阐明了农村贫困地区、山区大力举办寄宿制学校的积极意义,并对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应注意的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布局调整 寄宿制学校 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韧竹
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补贴政策的制订过程和发展脉络,总结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分析问题的症结,并就可能的解决方案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郭清扬
本文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指出农村寄宿制学校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决不能忽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并就如何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帮助农村孩子克服中小学布局调整及父母进城务工后所面临的各种困难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农村寄宿制学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董世华
教育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个方面,农村寄宿制学校运行成本的主体是变动成本。近年来,各地都在大力新建、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而各级政府则成为固定成本的承担主体。但是,政策制定者对寄宿制学校运行成本的变化却关注甚少。在实际操作中,大量的运行成本却隐形地转嫁到学校、教师及学生家庭,危及了义务教育的公平。寄宿制学校教育作为完成农村义务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也应该属于公共产品。由此,政府需承担寄宿制学校的新增运行成本,以确保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志胜 李雅楠 宋映泉
寄宿制学校是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载体。利用贫困地区农村137所寄宿制学校三期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贫困农村地区的寄宿制教育形式并不利于农村儿童的人力资本形成与积累,寄宿儿童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较之非寄宿儿童均处于不利地位。寄宿教育对农村儿童发展的负面冲击存在"精英俘获"现象,表现为寄宿对男孩、家庭经济水平和母亲受教育程度较高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好地区农村儿童的负面影响更大。现行的扩大义务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师资力量等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寄宿带来的不利影响,但不能完全破解农村寄宿制学校"寄而难育"的现实困境。
关键词:
寄宿教育 农村儿童 认知能力 非认知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谷生华 彭涛 谢峰
当前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建设寄宿制学校,实质上是我国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一次历史性“重组”。这次“重组”的战略意义和历史意义就在于必须是一步到位,不仅要解决学生“上学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的问题。那么,当前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是否一步到位了呢?在一步到位中存在哪些困难呢?怎样才能一步到位呢?本文作了大量的调查与思考。
关键词:
西部 农村 基础教育 重组 一步到位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昕雄
从1996年起,上海市政府决定启动在城乡结合部建立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化寄宿制高中的项目。上海建设现代化寄宿制高中的目的在于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然而,招生数的急剧扩大导致生源质量下降、生均经费居高不下、优秀教师资源的紧缺、毕业生高校升学率的变化等一系列问题。教育质量有没有下降,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否真正扩大,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问题。本研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价寄宿制高中的办学效益,探究办学规模与办学效益之间的关系.以期得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办学规模标准。
关键词:
寄宿制高中 办学规模 办学效益 DEA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景 张学强
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寄宿制学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已具有相当规模。这种国家倡导、政府行动的寄宿制学校建设,对优化教育资源、保障教育公平、提高办学效益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是,寄宿制学校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寄宿制工程建设资金缺口大、寄宿制学校运转经费紧张、学生家庭教育成本增加等经济问题,教师工作强度剧增、学生矛盾冲突增长、相关配套体制改革滞后等管理问题,以及学生环境适应不良、辍学问题反弹、安全问题凸显、课余生活贫乏等与学生发展相关的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韦丽银 刘远杰
正确理解和把握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是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和研究劳动教育现实问题的认识论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重申的劳动教育命题,至少应从"目的"、"方法"和"哲学"三个层面加以认识和运用。当前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劳动教育发展面临着包括家庭劳动教育严重失位、传统劳动价值观与读书无用论构型的社会-文化屏障、学校劳动教育长期受抑于"安全"与"应试"等现实困境,因此,必须立足于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和农村寄宿制学校本身的现实性与特殊性以寻求化解与发展的方法:以社区教育与家长教育为途径,重塑家长劳动价值观,促发家长正确的劳动教育行为;以县域政府力量为杠杆,构建地方性劳动教育方案和制度保障,为劳动教育合法性证明;走向学生自治,发展自我服务型劳动教育模式,此为劳动教育的根本方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一、课题的提出浙江省磐安县是纯山区县,村民星罗散居,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10人以下的微型村校大量出现。据1992年初统计,我县原有小学346所,其中10人以下的微型学校就有129所,约占37.2%。1992年,磐安县进行了大规模的小学布局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制小学儿童膳食营养状况评估
回流对贫困地区农村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基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实证检验
回流对贫困地区农村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基于137所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实证研究
父母外出务工与寄宿制:哪个对农村学生辍学影响更大?——基于西部三省1881名初中生的实证分析
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管理研究——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县、河北省丰宁县的调研
寄宿制对双语教育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基于新疆大规模测评数据的分析
FDI在中国的技术外溢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考察
西部五省区农村小学寄宿生的学业成绩与学校适应性研究
低龄寄宿与农村小学生人力资本积累——来自“撤点并校”的证据
农产品伤害危机的品类网络溢出效应分析——基于三个实验结果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