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41)
- 2023(11756)
- 2022(10064)
- 2021(9671)
- 2020(8045)
- 2019(18882)
- 2018(18741)
- 2017(34374)
- 2016(19768)
- 2015(22660)
- 2014(22805)
- 2013(21981)
- 2012(20757)
- 2011(18727)
- 2010(19147)
- 2009(17526)
- 2008(17353)
- 2007(16003)
- 2006(14188)
- 2005(12595)
- 学科
- 济(76805)
- 经济(76727)
- 业(52301)
- 农(50819)
- 管理(41467)
- 农业(33706)
- 企(30228)
- 企业(30228)
- 方法(29848)
- 数学(26586)
- 数学方法(26295)
- 中国(24641)
- 教育(21264)
- 业经(21012)
- 地方(20034)
- 财(16996)
- 学(16734)
- 制(15259)
- 发(14846)
- 贸(13743)
- 贸易(13738)
- 理论(13452)
- 易(13324)
- 农业经济(12559)
- 发展(12314)
- 展(12192)
- 技术(12069)
- 策(10697)
- 银(10623)
- 银行(10598)
- 机构
- 学院(271963)
- 大学(270490)
- 济(103991)
- 经济(101345)
- 管理(96919)
- 研究(96380)
- 理学(83381)
- 理学院(82301)
- 管理学(80706)
- 管理学院(80184)
- 中国(68105)
- 农(64962)
- 科学(59988)
- 京(58457)
- 农业(49865)
- 所(49393)
- 范(46869)
- 师范(46558)
- 业大(46266)
- 中心(45704)
- 财(45605)
- 研究所(44904)
- 江(44535)
- 师范大学(37380)
- 北京(36953)
- 教育(36622)
- 财经(35452)
- 州(35020)
- 院(33268)
- 省(32402)
- 基金
- 项目(177892)
- 科学(139396)
- 研究(138789)
- 基金(122621)
- 家(106197)
- 国家(104784)
- 科学基金(87856)
- 社会(84055)
- 社会科(78790)
- 社会科学(78765)
- 省(75210)
- 教育(68928)
- 基金项目(65761)
- 划(62227)
- 编号(61388)
- 自然(54075)
- 自然科(52651)
- 自然科学(52636)
- 自然科学基金(51672)
- 成果(51531)
- 资助(48104)
- 课题(44410)
- 发(41370)
- 重点(40956)
- 部(40338)
- 创(37240)
- 年(36587)
- 农(36342)
- 性(35696)
- 创新(34445)
- 期刊
- 济(123752)
- 经济(123752)
- 研究(86198)
- 农(68641)
- 中国(66041)
- 教育(58733)
- 农业(46953)
- 学报(43414)
- 科学(39414)
- 财(34835)
- 大学(34216)
- 学学(30765)
- 管理(28209)
- 业经(26842)
- 技术(26394)
- 融(24332)
- 金融(24332)
- 业(22829)
- 问题(18076)
- 财经(16449)
- 版(16253)
- 经济研究(16077)
- 农业经济(15193)
- 农村(15011)
- 村(15011)
- 职业(14992)
- 经(14126)
- 资源(13983)
- 世界(13716)
- 图书(12916)
共检索到419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帮梅 杨林 骆华松 孔惠
随着私人分担高等教育成本比例的提高,高校收取的学杂费标准与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云南是典型的欠发达省份,当前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给大部分农村家庭带来了巨大压力。本文通过调查云南省农民收入水平、农村家庭子女大学阶段费用负担和支付状况,计算出家庭实际支付能力;针对目前高等教育收费水平与农村家庭支付能力不相适应的现状,提出相应社会机制和对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梅
本文根据全国和云南省1986-2005年农村居民的收入、消费数据,建立全国和云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模型,对云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规律进行研究,并且与全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作了比较分析,得出了云南省农村居民不仅基本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低于全国农村居民,而且样本期间平均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全国农村居民的结论,认为这一切都是云南省农村居民收入过低造成的,对此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措施和对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一涛 钱晨 平燕
发达地区大部分农村家庭子女就读公办高校的经济压力很小,收入水平处于中上游的家庭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负担子女在民办高校的各项开支,但低收入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需要引起关注。发达地区农村家庭的高等教育需求非常旺盛,且呈现出非功利性色彩。
关键词:
农村家庭 高等教育 支付能力 需求意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健 许亿欣 徐上 张红亮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重难点之一。近年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在运行阶段普遍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农户能否以付费形式参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供给,对于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云南省拉市海流域作为案例地点,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测度农户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服务的支付意愿,并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运行成本讨论农户意愿支付水平的成本有效性。结果表明:大多数农户有意愿且有能力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付费,低、中、高三种处理效果下,农户的实际意愿支付水平可以覆盖适宜工艺的运行成本;各处理效果下,农户的主体意识、与环境改善相关的收入对其意愿支付水平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因此,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收费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应加快建立起农户付费制度,拓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资金渠道。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小军 王轶博 徐晋涛
文章利用甘肃省和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322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在了解样本农户家庭生活能源消费模式的基础上,利用TobiT模型定量地分析了影响农户薪柴消费需求的因素。研究发现,样本农户对薪柴等传统生物能源仍有较强的依赖性。燃煤、电力等商品能源对薪柴的替代效应不明显,但使用沼气的农户对薪柴的消费显著减少。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的增加能显著减少农户的薪柴消费,但薪柴消费随着家庭财富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发现少数民族家庭的薪柴消费量显著高于汉族家庭。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刘泽云 胡文斌
本文基于云南省六个国家级贫困县2006年和2010年的调查数据,以小学净入学率和小学完成率为指标分析了贫困农村地区小学教育的普及情况,并分析了影响儿童受教育状况的因素。研究发现,在2010年,若以7岁或8岁作为入学年龄,那么这些地区可以说基本普及了小学教育;但若以6岁作为入学年龄,则普及小学教育远未实现。同时,女童与男童的受教育状况不存在差异,但处境不利的儿童(如少数民族、身体状况欠佳以及家庭收入水平较低的儿童)在接受扣完成小学教育方面仍然面临障碍,学校距离的远近也是影响儿童入学的重要因素。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黄照旭
我国从1997年开始实行高等教育全面收费,引起各界关注,特别近年来随着毕业生工作越来越难找,这一问题又显突出。以往对高等教育经济负担的研究多是以人均收入与高等教育花费作为比较,本文提出应该以家庭存款作为学生的高等教育支付能力。本文设定以高等教育花费是否占到存款的50%为是否有负担的界限,设计并计算出了表示整个社会家庭高等教育支付能力不均等水平的高等教育支付能力基尼系数,表示整个社会高等教育经济负担总水平的高等教育经济负担总量系数以及表示整个社会家庭高等教育经济负担不均等水平的高等教育经济负担基尼系数。计算显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负担的总量较大,且在城镇内部这种负担分布的不均等程度远大于农村内...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经济负担 支付能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杨雅琴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基本公共服务重要内容之一的义务教育在云南省的财政支出总额并不低,但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特别是东部地区相比却存在较大差距。为保障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应从义务教育经费标准着手,研究云南省"民族、山区、贫困"的特殊省情对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影响程度,最终实现根据客观需要确定支出标准的目标。实证研究发现,山区面积是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支出产生显著影响的主要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潜 李萍 彭婵娟
基于问卷调查数据,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福建省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入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父母平均受教育年限、子女资质是否适合接受高等教育、子女性别、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对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入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是否有其他兄弟姐妹接受高等教育、子女已接受教育年平均投入对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入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家庭子女数目、家庭人均收入、家庭收入是否处于当地低收入水平标准之下对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入意愿无显著影响。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慧勤
本文在对云南高校学生经济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方差分析和逻辑回归模型的方法 ,分析学生付费意愿、能力及对公平的影响 ,进而提出贫困地区大学生收费和资助的政策调整建议
关键词:
云南 大学生 付费意愿 付费能力 资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丽英 杨燕曦
以颇具代表性的云南省昭通市为例,结合杨小凯有关中国农村分工水平的模型,在对农村贫困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之上,得到如下结论,即分工水平低下是造成我国农村贫困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分工 分工理论 农村贫困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周靖祥; 侯新烁;
对农村发展权利的剥夺已经阻碍城乡联动和协调发展,若要明确农村发展方向就需要厘清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本研究借助云南省师宗县村级登记数据(2006~2011年)对禀赋条件决定的农村发展方式选择的内在逻辑展开存在性检验,研究发现提高"种地"的收益才是延续农村发展生命的关键所在;禀赋形成的比较优势决定着农户或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选择,一致性体现为禀赋条件对发展路径选择的概率影响。因此,理顺农村内部要素配置关系,因地制宜的顺势而为才是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激活由禀赋决定的多元经济、振兴农业经济才是拯救农村的关键所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胡琰
本研究以云南省瑞丽市D傣寨为例,从空间性的视角探讨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扶贫的有效路径,强调社会文化的再生产应以主体的在场为前提,具有场域性和空间性。教育作为社会文化再生产的主要方式,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均具有特定的空间性特点。本研究中首先以传统的奘寺教育为例,阐明传统教育的实践空间具有地域性特点;其次运用数据分析,呈现瑞丽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这种不均在结果上表现为农村傣族青壮年多外出从事体力劳动并且最终返乡。教育赋予了个体实现就业流动的能力,这种赋能体现了以人力资本为基础的劳动力市场的运转逻辑和跨时空联结。学校是现代教育的实践空间,成为将社会行动从地方社会脱离出来的脱域机制,并对传统社会文化空间产生冲击。本研究还对目前教育扶贫中的行政举措和市场力量加以分析,由此强调教育扶贫需遵从场域的逻辑,重视农村社区教育的建设;村落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重构是有效增强内生动力的非制度化路径,儿童应成为非制度化路径中教育扶贫的重要对象。这是教育精准扶贫的应有之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谭琳 孙鹤
本文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在实践调查的基础上,对调查资料使用多种方法进行统计整理,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西部地区以云南省为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提出西部地区发展教育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人力资本 教育经济学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乐志强 卢曼萍 周杨平
对江西省农村家庭的问卷调查,结合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有:父母利己程度、家庭年收入、就读高三的子女能力及学习态度、家庭周边邻里对子女读大学的态度、拟选择高校的学生资助政策、读大学间接成本、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等。分析高等教育投资风险因素对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的影响,得出若干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