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91)
- 2023(13410)
- 2022(11667)
- 2021(11029)
- 2020(9055)
- 2019(20890)
- 2018(20740)
- 2017(39841)
- 2016(21589)
- 2015(24402)
- 2014(24238)
- 2013(24176)
- 2012(22272)
- 2011(20223)
- 2010(20147)
- 2009(18424)
- 2008(17820)
- 2007(15702)
- 2006(14103)
- 2005(12115)
- 学科
- 济(89289)
- 经济(89181)
- 业(64401)
- 管理(54988)
- 农(50951)
- 企(42808)
- 企业(42808)
- 方法(36423)
- 农业(33837)
- 数学(31552)
- 数学方法(31201)
- 业经(24193)
- 中国(22572)
- 学(21422)
- 财(19045)
- 地方(18579)
- 制(16332)
- 贸(14774)
- 贸易(14766)
- 易(14386)
- 发(14359)
- 技术(13339)
- 理论(13049)
- 环境(13026)
- 策(12929)
- 和(12645)
- 农业经济(12602)
- 银(12017)
- 银行(11963)
- 教育(11930)
- 机构
- 大学(307620)
- 学院(307606)
- 管理(122857)
- 济(120194)
- 经济(117563)
- 研究(106995)
- 理学(106985)
- 理学院(105796)
- 管理学(103895)
- 管理学院(103388)
- 中国(79645)
- 农(73711)
- 科学(69343)
- 京(66642)
- 农业(56921)
- 业大(56162)
- 所(54675)
- 财(50778)
- 研究所(50117)
- 中心(49275)
- 江(45264)
- 北京(41525)
- 范(41235)
- 财经(40813)
- 师范(40801)
- 院(38276)
- 经(37366)
- 州(36209)
- 农业大学(36056)
- 省(34124)
- 基金
- 项目(216859)
- 科学(169155)
- 研究(157448)
- 基金(156629)
- 家(138709)
- 国家(137232)
- 科学基金(116032)
- 社会(97784)
- 社会科(92057)
- 社会科学(92026)
- 省(85447)
- 基金项目(84036)
- 自然(76429)
- 自然科(74536)
- 自然科学(74516)
- 自然科学基金(73185)
- 划(71746)
- 教育(69956)
- 编号(65360)
- 资助(63339)
- 成果(52558)
- 重点(48273)
- 部(47471)
- 发(47049)
- 创(44742)
- 课题(43960)
- 创新(41669)
- 科研(41466)
- 计划(39756)
- 国家社会(39681)
- 期刊
- 济(137974)
- 经济(137974)
- 研究(87340)
- 农(75796)
- 中国(63236)
- 学报(55632)
- 农业(51873)
- 科学(51283)
- 大学(42126)
- 管理(40637)
- 学学(39978)
- 财(35343)
- 教育(32565)
- 业经(27744)
- 融(26193)
- 金融(26193)
- 技术(24644)
- 业(24229)
- 问题(18983)
- 财经(18767)
- 经济研究(18705)
- 版(18005)
- 业大(16766)
- 科技(16260)
- 图书(16212)
- 经(15874)
- 农业经济(15223)
- 资源(15151)
- 农村(14812)
- 村(14812)
共检索到451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邓大才
当前承包土地的权利正在走向两个极端 :一方面 ,农民的承包权利得不到保障 ,另一方面 ,有一部分农民的承包权利却极度膨胀。我们在看到土地承包权利被侵蚀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承包权利在少部分农民中膨胀的现象。如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权利和义务是目前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分析了承包土地权利膨胀的表现、再阐述了土地承包权利膨胀的危害和根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土地权利和义务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承包土地 权利膨胀 义务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笑寒
中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度在制度设计上缺乏性别视角,在以户为单位的承包方式下,妇女土地权利取得的依附性和不稳定性较强,婚嫁妇女的土地权益更易遭受侵害。此外,重效率的政策倾向使妇女土地权益易被剥夺,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妇女权益也面临流失。因此,建议改革完善现行土地家庭承包制度,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土地立法程序,在土地确权登记时明确赋予妇女共有产权;同时,在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土地调整,积极推行土地股份合作等多种市场化流转方式,切实保护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汪陈友 陈祖海
家庭联产承包与退耕还林是两种不同的土地契约安排。从家庭联产承包到退耕还林,农户根据土地契约安排在所承包的土地上做出了土地用途变更。随着这一变更,农户所受的激励也有所削弱。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证明,农户的风险态度对土地契约安排变更的激励作用变化有显著影响。因此,探讨影响农户风险态度改变的因素将为调整和优化政策补偿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天玉
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必须真正夯实家庭承包长久不变这个基础,真正将人均地权落实到人、落实到户、落实到地块。要坚持六项原则:一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原则;二是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三是不得改变所有权性质和土地农业用途的原则;四是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五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六是坚持"积极引导、政府推进"的原则。
关键词:
土地承包 土地流转 原则 机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霞 朱艳
制度从形成之日起就面临着制度环境和约束条件的不断变化,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也是如此。对比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在制度安排上的区别,并分析两种制度的效率。有别于传统的家庭承包经营,土地股份合作在保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促进了土地经营权的有偿流转,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是中国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创新。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陆文强
农村改革始于七十年代末的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这一改革早已远远超出了经营管理方式的范围,实质上成为中国土地制度的又一次深刻变迁,它与现实生产力相结合,触发了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变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治泰 王丽英
1978年以来 ,我国农村普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但是由于它存在与社会化大生产相冲突的小农经济特性 ,其发展与作用的发挥受到很大的局限 ,因此 ,进一步改革这一经营体制 ,以一种更高级形式———农场制和公司制取代之 ,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家庭承包制 家庭农场模式 公司经营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守军
本文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及实践经验分析入手,阐明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目前中国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不适应性,并对其改革与完善作了一些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宏宇
一、现阶段我国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村家庭小规模生产经营无法适应农业现代化的生产要求。家庭承包经营作为农村改革的重大成果,对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它的局限性在于规模过小、经营分散,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又受自身经济实力限制,投入能力很低,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使用,制约了农业科技特别是大中型农业机械的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骆友生 张红宇 高宽众
我国农村改革是从土地家庭承包制开始的。它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史上最深刻、最成功的伟大变革。但是,伴随粮食由1984年的高峰跌入1985年的低谷,人们开始反思按人口均分为格局的土地家庭承包制与粮食生产波动的内在联系,从而在相当的程度和范围内出现了调整土地制度的呼声和局部的实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雪平
我国农村土地自实施家庭承包经营以来,逐渐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户生产主体模式,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促进小农户经营主体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就要不断提升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层面来讲,引导小农户加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中,实施土地流转是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的有效途径之一,从小农户自身的发展层面来讲,则需要为其提供资金、技术、教育等的支持,增强小农户合作意识,提升小农户经营管理能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晓滨 叶艳妹 靳相木
研究目的:明晰家庭承包经营权主体和农户内成员权利关系形式,为农户内成员变动后权属的界定提供满足法律内部逻辑自洽的解决方案,同时维护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多功能性。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法律文本分析。研究结果:家庭承包经营权的主体为农民,农户内成员间权利关系形式为准共同共有。研究结论: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制度多功能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消解,但原有的模糊立法模式已不能适应快速城市化、土地增值和农民权利意识觉醒的现实。因此,应当采用明确权利主体及农户内部权利关系的权利本体制度,附加针对特定问题的配套特别规则的模式,实现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彻底物权化,并在凸显权利财产功能的同时,兼顾其社会保障和生产及粮食安全等功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晓滨 叶艳妹 靳相木
研究目的:明晰家庭承包经营权主体和农户内成员权利关系形式,为农户内成员变动后权属的界定提供满足法律内部逻辑自洽的解决方案,同时维护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多功能性。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法律文本分析。研究结果:家庭承包经营权的主体为农民,农户内成员间权利关系形式为准共同共有。研究结论: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制度多功能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消解,但原有的模糊立法模式已不能适应快速城市化、土地增值和农民权利意识觉醒的现实。因此,应当采用明确权利主体及农户内部权利关系的权利本体制度,附加针对特定问题的配套特别规则的模式,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