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08)
2023(18689)
2022(15963)
2021(14767)
2020(12649)
2019(29177)
2018(28852)
2017(55877)
2016(30201)
2015(34149)
2014(34123)
2013(34198)
2012(31644)
2011(28426)
2010(28874)
2009(26998)
2008(27044)
2007(24479)
2006(21767)
2005(19313)
作者
(89309)
(74807)
(74221)
(70840)
(47523)
(35868)
(33724)
(29344)
(28160)
(26732)
(25326)
(25198)
(23717)
(23673)
(23108)
(22873)
(22649)
(21911)
(21430)
(21389)
(18693)
(18384)
(18161)
(17203)
(16777)
(16773)
(16648)
(16600)
(15072)
(14993)
学科
(131615)
经济(131458)
(107697)
管理(93616)
(88274)
企业(88274)
方法(58166)
(52826)
数学(47878)
数学方法(47362)
业经(37056)
(36416)
农业(34968)
中国(32593)
地方(27666)
(25780)
(24944)
(24618)
财务(24542)
财务管理(24499)
(23190)
贸易(23178)
企业财务(23165)
(22477)
技术(22094)
理论(21673)
(21660)
(19470)
(19130)
环境(18598)
机构
学院(440792)
大学(437947)
(178969)
管理(176554)
经济(175135)
理学(152137)
理学院(150496)
管理学(147986)
管理学院(147195)
研究(145555)
中国(111368)
(93180)
科学(90889)
(85776)
(81567)
(74331)
业大(69793)
(67561)
中心(67368)
研究所(67355)
农业(66199)
财经(64718)
(58677)
北京(58473)
(57119)
师范(56633)
(53947)
经济学(52522)
(51842)
经济管理(47764)
基金
项目(293659)
科学(230597)
研究(215594)
基金(212339)
(184534)
国家(182731)
科学基金(156896)
社会(135768)
社会科(128258)
社会科学(128218)
(116852)
基金项目(113315)
自然(101628)
自然科(99200)
自然科学(99171)
自然科学基金(97402)
教育(97257)
(96087)
编号(89216)
资助(86362)
成果(71904)
重点(65121)
(64453)
(63394)
(61842)
课题(60281)
创新(57276)
科研(56037)
国家社会(55116)
教育部(54778)
期刊
(205691)
经济(205691)
研究(127676)
中国(85299)
(83979)
学报(70791)
科学(65832)
(64582)
管理(64268)
农业(56900)
大学(53876)
学学(50922)
教育(44403)
(39364)
金融(39364)
技术(38640)
业经(38537)
财经(31437)
经济研究(30335)
(29689)
问题(27576)
(26862)
技术经济(23646)
(23087)
图书(21744)
科技(21290)
理论(20731)
现代(20715)
商业(20323)
世界(20141)
共检索到657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农  钟水映  
文章利用一项对湖北省西部山区农户调查的数据,研究农户参与非农业活动的决定因素。计量经济学分析的结果表明:(1)产业间的收入差距构成了农户参与非农业活动的“拉力”;(2)较高的文化水平、邻近城镇和较发达的商品农业能促进农户参与非农业经营;(3)土地的短缺对非农业活动的参与构成了一种“推力”;(4)较好的土地质量能促使农户专注于农业经营,抑制其参与非农业的倾向;(5)非农户和纯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主要由非农业经营和农业经营的收益率的差异决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尹秀芳  杨云彦  
本文以课题组对湖北省4个县市的农村家庭入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农村家庭的风险抵御能力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家庭的风险抵御能力主要通过家庭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状况和所能获取的社会支持来体现。农村计生家庭具有相对较多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因而也就具有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娟  王秀清  
本文通过计算1997年、2002年和2003年湖北省农村家庭收入基尼系数,分析了农村家庭收入分配的基本状况以及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分别按不同地区、不同收入类型、不同收入来源对基尼系数进行了分解,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收入分配状况的影响程度与趋势,得出了相关结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石龙  罗静  
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中在对湖北省荆门市Y村的“机耕道”和农田用水两种公共品供给失败的个案分析后提出,在减免农业税后,农村出现了公共品建设用工投入不足和农村基层组织管理能力弱化等新的特征,并在由于农民的不合作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在改进对策方面,应注重政府公共财政的引导作用,加大政府供给的比重;同时,注重农村基层组织职能的归位,在部分公共品保护上可采取签订合同、明确产权的承包形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熊芳  
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主要受到两个重要家庭因素的影响,即家庭在外务工人数和家庭供养的老人数量,前者对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后者有负向影响。另外,农村转移人口在外务工的年均收入和农村转移人口的年龄对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也有显著影响,其中,前者对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后者具有负向影响。这说明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不只受到个体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家庭特征的影响,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决策不只是个体决策,也是家庭权衡得失后的最优化决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继红,钟涨宝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家庭经济收入状况对农村家庭教育投入、教育投资期望、教育投资目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家庭人均纯收入为3000元以下的水平状况下,家庭经济状况并不直接对家庭教育投资力度产生明显影响,只有当家庭经济状况达到相当水平(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及以上)时,家庭教育投资水平才会有明显提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洋  丁士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灵芝  黄悦怡  王雅鹏  
本文在分析农村居民收入分配与教育投资和教育回报率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三个研究假说,构建教育投资的影响因素模型和扩展的明瑟收入模型,并利用湖北省的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家庭教育投资受家庭经济特征的影响很小,受家庭人口数量的影响非常明显;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资优先给男性,且越高层次的教育这种倾向越明显;我国地区收入差距过大,平滑了大专以下层次教育回报率的差异,但大学阶段教育回报率高且不受地区收入差距影响;不同收入层次的教育回报率有显著差异,低等收入组的教育回报率最高,而中等收入组的教育回报率最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玮  
随着湖北省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了农村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文章对湖北省农村劳动力现状及劳动力转移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青壮年居多、大多为初中文化程度和主要流向省外的特点。该文进而研究了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体上并未对农业生产率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并针对湖北省农村劳动力现状,从提高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加大资本投入及通过高科技提高自然资源使用率等方面提出建议,以保障湖北省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霞  蔡根女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湖北省罗田板栗产业集群的作用及特点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培养新型农民,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路径。提出应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强化政府服务职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创业和企业分工合作,不断创新,利用产业集群打造区域品牌,促进新农村建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丰军辉  何可  张俊飚  
以湖北省农村地区的微观调查数据作为实证,探究家庭禀赋对农户作物秸秆能源化需求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①农户是否会对作物秸秆进行能源化利用是综合考虑家庭禀赋的理性选择,76.84%的农户具有较高的作物秸秆能源化需求;②家庭经济资本禀赋、家庭社会资本禀赋、家庭人力资本禀赋和家庭自然资本禀赋都是影响农户需求的关键因素,其中,家庭自然资本禀赋的部分效应需要通过其他家庭禀赋的作用才能生效;③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着力推进以教育为核心的人力资本建设,减轻农户秸秆能源化利用中的负担,均有益于农户作物秸秆能源化需求的提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章保平  马敬桂  
近年来,一种具有突出特色的新型农业微观组织形式在监利县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地平线,呈现出勃勃生机。湖北省为了弄清这种组织形式的一些基本方面,我们对监利县所辖典型乡(镇)、村、组和农庄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文就调查结果阐述如下:一、家庭农庄的概述1.家庭农庄的产生:农村推进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户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辉  李录堂  黎东升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42个自然村的调查分析,发现农村人力资本普遍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农村人力资本整体水平不高;学校教育和劳工迁移作用大,已基本得到农民的认可;农民接受培训的需求较大,但无人“埋单”;农民医疗保健投入严重不足。笔者认为政府应承担起主要的责任,重视并切实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和尽快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及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汪为  吴海涛  彭继权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20062010年的农村住户连续调查数据,采用A-F多维贫困测算方法,从消费、教育、健康、生活质量和资产5个维度测算湖北农村家庭多维贫困,并按多维贫困持续年度将贫困动态性划分为从不贫困、暂时贫困和慢性贫困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有序Probit模型探讨多维动态贫困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湖北农村家庭多维贫困状况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没有农村家庭处于极端多维贫困;影响农村家庭暂时贫困和慢性贫困的因素主要有接受培训劳动力占比、家庭经营类型和所在村是否在郊区,此外,农村家庭慢性贫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赵曼  程翔宇  
文章基于2014和2015年在湖北省四大片区调查收集的1 660户农户数据,利用Logit和Tobit模型及工具变量法,分析了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家庭贫困的影响。结果发现,现阶段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减贫存在不利影响。劳动力外出务工加剧了农村家庭贫困,使所在家庭陷入贫困的概率更大、程度更深。一方面,由于农村劳动力剩余不足,外流导致劳动力短缺,限制了家庭发展,不利于家庭脱贫;另一方面,由于家庭分离,家庭经济规模共享不足,家庭现金收入虽然增加,但经等值规模调整后人均收入不增反降,加剧了家庭贫困。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打工经济"萧条,劳动力外流家庭举家进城难以实现,而促进留守劳动力、回流劳动力就地就业,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是践行"五个一批"、推进精准扶贫的首选之策。文章建议,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发挥"新乡贤"带动作用、培育农村人才、健全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促进劳动力就地就业,实现就地脱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