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24)
- 2023(14516)
- 2022(11656)
- 2021(10790)
- 2020(8848)
- 2019(19835)
- 2018(19448)
- 2017(37305)
- 2016(19752)
- 2015(22353)
- 2014(21870)
- 2013(21847)
- 2012(20040)
- 2011(17990)
- 2010(18143)
- 2009(17292)
- 2008(17402)
- 2007(15629)
- 2006(13964)
- 2005(12813)
- 学科
- 济(98881)
- 经济(98764)
- 业(89260)
- 企(71051)
- 企业(71051)
- 管理(65692)
- 农(50208)
- 方法(42222)
- 数学(34246)
- 数学方法(34119)
- 农业(33423)
- 业经(33261)
- 财(28394)
- 中国(28154)
- 制(19820)
- 务(19578)
- 财务(19561)
- 财务管理(19537)
- 贸(19024)
- 贸易(19012)
- 易(18584)
- 企业财务(18549)
- 技术(17521)
- 策(17013)
- 地方(16406)
- 体(15758)
- 划(15167)
- 发(15063)
- 和(14521)
- 银(13915)
- 机构
- 学院(293668)
- 大学(287830)
- 济(138884)
- 经济(136832)
- 管理(118758)
- 理学(102543)
- 理学院(101613)
- 管理学(100484)
- 管理学院(99936)
- 研究(96832)
- 中国(79720)
- 财(62072)
- 京(59023)
- 农(57192)
- 科学(52242)
- 财经(49793)
- 所(46749)
- 经(45590)
- 中心(44784)
- 江(43661)
- 经济学(43645)
- 农业(43190)
- 业大(41974)
- 研究所(41872)
- 经济学院(39691)
- 北京(37066)
- 财经大学(36616)
- 经济管理(34865)
- 范(34563)
- 师范(34319)
- 基金
- 项目(190119)
- 科学(153887)
- 研究(145051)
- 基金(143322)
- 家(122865)
- 国家(121474)
- 科学基金(106224)
- 社会(99784)
- 社会科(94502)
- 社会科学(94480)
- 基金项目(75350)
- 省(72356)
- 教育(63811)
- 自然(63585)
- 自然科(62181)
- 自然科学(62167)
- 自然科学基金(61200)
- 划(59051)
- 编号(57195)
- 资助(57004)
- 成果(45515)
- 部(44403)
- 国家社会(43099)
- 发(42449)
- 创(41980)
- 重点(41655)
- 业(40651)
- 教育部(38951)
- 制(38849)
- 人文(38642)
- 期刊
- 济(160804)
- 经济(160804)
- 研究(88925)
- 农(61302)
- 中国(57700)
- 财(48882)
- 管理(45051)
- 农业(41709)
- 科学(40601)
- 学报(38720)
- 融(32496)
- 金融(32496)
- 大学(32080)
- 业经(31869)
- 学学(30672)
- 财经(25703)
- 经济研究(25207)
- 技术(24706)
- 经(22256)
- 教育(22119)
- 问题(22090)
- 业(21743)
- 世界(18931)
- 贸(17596)
- 技术经济(17072)
- 农村(15336)
- 村(15336)
- 农业经济(15238)
- 国际(15169)
- 经济问题(14690)
共检索到445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鑫
中国近代工业化过程中,缫丝业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利用1894—1936年的海关数据,建立回归模型考察了农村家庭分工对缫丝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在长江三角洲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过高的粮食价格都阻碍了家庭蚕丝业的专业化经营,降低了蚕茧的生产效率,使缫丝工业发展不得不受制于原材料生产能力的约束。这意味着工业化需要一个发达的农业体系作为基础;另外,传统的家庭缫丝活动在长江三角洲展现出更强的生命力,蚕茧更多的在家庭内部被消耗掉而非作为商品出现在市场上,这使得该地区比珠江三角洲更容易面临蚕茧原料的限制,缫丝工业的发展自然也受到更多的制约。
关键词:
家庭分工 缫丝业 近代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鑫
中国近代工业化过程中,缫丝业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利用1894—1936年的海关数据,建立回归模型考察了农村家庭分工对缫丝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在长江三角洲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过高的粮食价格都阻碍了家庭蚕丝业的专业化经营,降低了蚕茧的生产效率,使缫丝工业发展不得不受制于原材料生产能力的约束。这意味着工业化需要一个发达的农业体系作为基础;另外,传统的家庭缫丝活动在长江三角洲展现出更强的生命力,蚕茧更多的在家庭内部被消耗掉而非作为商品出现在市场上,这使得该地区比珠江三角洲更容易面临蚕茧原料的限制,缫丝工业的发
关键词:
家庭分工 缫丝业 近代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宁光杰
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年的数据,本文对居民财产和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的是个人能力差异还是市场制度阻碍导致了财产性收入差距。研究发现高学历者在金融财产和财产性收入获得方面更有优势,党员身份等政治因素也会影响财产和财产性收入获得。克服选择偏差和分位数回归的结果表明,低收入居民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风险抵御能力差,不能参与资本市场以获得较高的财产和财产性收入。另一方面,金融制度约束使其无法获得贷款,限制其购房和进行房产投资,因而很难增加财产和财产性收入。他们只能依靠偶然的土地征用或住房拆迁补偿来增加家庭财产。
关键词:
财产性收入 能力 制度阻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艳华 余畅婉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的农村家庭样本数据,从“接入沟”和“使用沟”两个维度分析数字鸿沟对农村家庭金融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家庭面临着比较严重的“接入沟”和“使用沟”问题,数字鸿沟对农村家庭金融投资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其阻碍机制主要归结为信息传输机制、学习机制和社交机制。这种阻碍作用具有代际异质性和地区异质性特征,其代际异质性特征表现为,“接入沟”和“使用沟”对中、老年家庭金融投资的阻碍作用显著高于青年家庭;其地区异质性特征表现为,“接入沟”、“使用沟”对西部地区农村家庭金融投资的阻碍作用大于东部地区,对中部地区无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漫宇 窦雪萌
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数字经济的发展在为居民带来数字红利的同时也导致了城乡数字鸿沟的出现,对农村居民的消费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构建了城乡数字鸿沟指标体系,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检验了城乡数字鸿沟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城乡数字鸿沟会阻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且城乡数字鸿沟的分维度中接入沟的阻碍作用强于使用沟,意识沟的作用不显著;第二,城乡数字鸿沟通过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和数字技能差异对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在这一过程中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城乡数字鸿沟对农村居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具有阻碍作用,且对前者的阻碍作用弱于后者;相较于高收入群体,城乡数字鸿沟对低收入群体消费结构升级的负向影响程度更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邓鑫 张宽 漆雁斌
本文利用2004-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多种实证策略识别了农村文化差异对农业技术扩散的因果效应及其调节机制。研究发现:地域间的总体文化差异对农业机械技术扩散没有显著影响,但从上述文化差异中分离出的农村文化差异是制约农业机械技术扩散的显著因素;本文进一步变更技术前沿和计量模型,分析发现上述结论高度稳健;最后通过交互效应分析发现,加强人力资本培育、提升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完善农机服务政策、提高农业信息化程度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都能够有效削弱农村文化差异对技术扩散的阻碍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韦宏耀 钟涨宝
本文使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市场因素和政治因素在中国农村家庭财富积累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因素和政治因素都显著影响农村家庭财富的积累,但前者的影响大于后者。这可能与农村更少受到政府直接控制、政治权力相对较少直接参与到财产分配之中有关。具体来看,政治因素显著影响家庭金融资产的积累,而市场因素显著影响家庭总资产以及住房、非金融和金融等各分项资产的积累。从分位数回归来看,贫穷家庭财富积累只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而中产及富裕家庭的财富积累不仅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政治资本的影响。因而,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韦宏耀 钟涨宝
本文使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市场因素和政治因素在中国农村家庭财富积累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因素和政治因素都显著影响农村家庭财富的积累,但前者的影响大于后者。这可能与农村更少受到政府直接控制、政治权力相对较少直接参与到财产分配之中有关。具体来看,政治因素显著影响家庭金融资产的积累,而市场因素显著影响家庭总资产以及住房、非金融和金融等各分项资产的积累。从分位数回归来看,贫穷家庭财富积累只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而中产及富裕家庭的财富积累不仅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政治资本的影响。因而,市场转型理论可能更适于解释中国农村家庭财富的积累。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吴锟 刘含笑 李琦
由于城市与农村的经济金融环境存在显著差异,成年前在农村成长的城镇居民比在城市成长的城镇居民具有较高的风险厌恶程度和较低的金融知识水平,从而更加偏向低消费和高储蓄。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9年数据,将“目前居住在城市地区且拥有非农业户口、18岁之前为农业户口”作为“拥有农村成长经历”的界定标准,实证检验城镇家庭户主的农村成长经历对其家庭储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户主拥有农村成长经历的城镇家庭比户主没有农村成长经历的城镇家庭有更高的储蓄率,风险态度和金融素养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作用,即拥有农村成长经历的户主会因较高的风险厌恶程度和较低的金融知识水平而导致其家庭储蓄率较高;农村成长经历对储蓄率的正向影响在户主受教育水平较高、家庭资产较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家庭中更为显著。因此,需要从改善城市的经济金融状况(降低生活成本、增强社会保障、减少不确定等)入手来释放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并通过改善风险态度、加强金融教育、缩小城乡差距等渠道来降低农村成长经历对城镇家庭储蓄率的正向影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永奇 庄天慧
结合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以及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强新时代老龄群体工作,健全特殊群体农村老人的保障体系必是题中之义。照料贫困作为中国保障民生的重大社会政策问题,急需得到更多的政策关注。本文基于CFPS(2018年)微观数据,结合区域层面的宏观项目,实证检验了家庭农场对照料贫困的影响程度与机制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有利于改善农村老人的照料贫困状况,对农村老人的经济、健康以及心理减贫均有不同幅度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针对健康程度不同的老人,家庭农场的减贫功能出现不一致性。家庭农场对农村半失能老人的健康贫困缓解具有更为鲜明的作用,对农村失能老人的精神贫困抑制作用更为强烈。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家庭农场可以通过创收效应、劳动调配、社会信任三种路径间接调节农村老人照料(经济)贫困、照料(健康)贫困、照料(心理)贫困。整体而言,家庭农场能够通过增收途径显著缓解农村老人照料(多维)贫困,其余两种途径调节效应不够明显。因此,未来决策层除了关注家庭农场的创收效应,持续推进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目标的同时,也应该进一步挖掘家庭农场的社会功能,为推进健康老龄化提供多元化践行路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春芳 甘宇
使用1 559个农村家庭的样本讨论家庭未成年子女数量对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发现:未成年子女数量与子女人均家庭教育投资水平负相关。家庭年收入水平在本研究中未对家庭教育投资水平产生显著影响。建议在农村地区继续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提高地区人口质量,延续人口红利;另外,适当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生资助的力度,以有效降低农村地区教育代际传递的概率。
关键词:
子女数量 农村家庭 教育投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勇刚 罗海艳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有力支撑。文章讨论了土地资源错配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内在逻辑机制,并利用中国城市和行业层面数据验证了相关假说。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低价过度出让工业用地、高价限制性出让商业和住宅用地的"双二手"供地策略是土地资源错配的根源。(2)土地资源错配进一步强化了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刚性,抑制了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转变,这表明土地资源错配的确是制约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3)土地资源错配对不同产业和产业内部升级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其促进了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但对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性服务业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土地资源错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效果呈现出明显的东、中西部区域分化以及显著的时序异质性,其中,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显著为正,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则显著为负。
关键词:
土地资源错配 产业结构升级 供地策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勇刚 罗海艳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有力支撑。文章讨论了土地资源错配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内在逻辑机制,并利用中国城市和行业层面数据验证了相关假说。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低价过度出让工业用地、高价限制性出让商业和住宅用地的"双二手"供地策略是土地资源错配的根源。(2)土地资源错配进一步强化了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刚性,抑制了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转变,这表明土地资源错配的确是制约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3)土地资源错配对不同产业和产业内部升级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其促进
关键词:
土地资源错配 产业结构升级 供地策略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吉赟 王贞
文章以税务稽查系统的改革-"金税工程三期"作为政策实验,利用上市公司2006-2016的年报数据,在双重差分模型下研究了"金税工程三期"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金税工程三期"上线后,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显著下降。进一步探讨内在机制,发现"金税三期"提高了企业的所得税费用负担率,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金税三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影响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非创新型企业和现金流不充裕的企业中,并且与"金税工程三期"试点版相比,"金税工程三期"优化版对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更大。这表明,税收负担的加重会阻碍企业创新,政府应当适当减轻企业税负负担,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金税工程三期 税收负担 企业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层财政支出配置模式有利于农户脱贫吗——来自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的证据
要素价格扭曲阻碍了企业有效市场退出吗?——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证据
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村家庭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来自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的证据
农村家庭资产与消费:来自微观调查数据的证据
市场可达性与农村家庭消费——来自“快递下乡”工程的证据
子女照料对农村失能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影响——来自中国家庭的微观证据
家庭结构、儿童看护与女性劳动参与:来自中国非农村的证据
“社会养老”能否替代“家庭养老”?——来自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证据
工业用地补贴阻碍了中国制造业的区域转移吗?—来自微观土地交易的证据
阻碍轿车进入中国家庭的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