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85)
2023(5531)
2022(4589)
2021(4466)
2020(3573)
2019(7969)
2018(7717)
2017(14940)
2016(8065)
2015(8968)
2014(8888)
2013(8790)
2012(8300)
2011(7475)
2010(7887)
2009(7394)
2008(7484)
2007(7142)
2006(6723)
2005(6090)
作者
(22867)
(19996)
(19154)
(18256)
(12005)
(9612)
(8542)
(7467)
(7398)
(6864)
(6735)
(6552)
(6122)
(6014)
(5969)
(5724)
(5633)
(5593)
(5400)
(5339)
(4897)
(4897)
(4826)
(4751)
(4535)
(4448)
(4357)
(4097)
(4034)
(4029)
学科
(48278)
(36687)
经济(36620)
农业(32253)
(32123)
业经(15272)
管理(14909)
农业经济(12307)
(10999)
企业(10999)
中国(10689)
(9814)
(9545)
(9435)
农村(9417)
地方(8758)
发展(8605)
(8597)
方法(7898)
土地(7433)
收入(7265)
建设(7234)
(7109)
(7050)
劳动(7046)
(7025)
数学(6885)
(6872)
数学方法(6747)
及其(6580)
机构
学院(118057)
大学(111893)
(51774)
经济(50713)
管理(44670)
(42976)
研究(42361)
理学(37839)
理学院(37477)
管理学(36860)
管理学院(36661)
中国(35636)
农业(31960)
科学(24437)
业大(24284)
(23315)
(22576)
(21914)
中心(21297)
(19640)
研究所(19283)
农业大学(19277)
财经(16822)
(16176)
师范(16104)
(16084)
经济管理(15875)
(15429)
(15213)
(15184)
基金
项目(73404)
研究(59075)
科学(57619)
基金(52270)
(45534)
国家(44552)
社会(38352)
科学基金(37095)
社会科(35616)
社会科学(35605)
(30341)
基金项目(27746)
(26679)
编号(26278)
教育(24439)
(23560)
成果(21560)
自然(20991)
自然科(20417)
自然科学(20413)
自然科学基金(20045)
资助(20001)
(17809)
课题(16993)
(16517)
(16055)
重点(15948)
(15790)
国家社会(15693)
(15266)
期刊
(71993)
经济(71993)
(52259)
研究(36041)
农业(35509)
中国(29168)
业经(19195)
学报(18330)
科学(18041)
(16546)
金融(16546)
(15616)
大学(15365)
(15340)
学学(14760)
农业经济(14582)
农村(13924)
(13924)
管理(11804)
教育(11212)
问题(11047)
世界(9762)
(9273)
农村经济(9217)
技术(8806)
经济问题(8632)
社会(8573)
财经(7802)
社会科(7796)
社会科学(7796)
共检索到193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俊良  
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四川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计6121936人,其中居住在乡村的老年人口达4874482人,占全省总计的79.62%。因此,老年人的问题主要在农村。同时,农村老年人中又只有极少数居住在集体养老机构和取得国家或社区(乡、村集体)的帮助,其余绝大部分老年人只能居住在家庭中,依靠子女、亲属或老人自己提供养老费用度过晚年。现阶段,农村养老模式呈现出以家庭养老为主的、社区和国家供养为补充的特点。据调查,大约3/4的农村老人接受子女的供养,1/2的老人有一定数额的自己劳动收入,仅1/5的老人可获得数额不等的国家和社区的资助。因此,农村老年人的问题主要是老年人家庭供养问题。研...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农村养老以家庭保险为主,坚持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险。大力发展企业补充养老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这是我国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农村养老保险的指导方针。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望超凡  甘颖  
女儿参与赡养娘家父母已经成为了农村社会的普遍现象,通过对强村的实地调研发现,家庭性质的变迁是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农村家庭的变迁路径是一个宗教性弱化、社会性弱化和生产性改变的过程,这导致家庭逐渐朝向单纯的生活单位转变。家庭性质变迁在形成儿子养老危机的同时,也释放了女儿的养老潜力,从而形成了女儿参与养老过程的新现象。同时,在激烈的变迁中农村家庭依然保持了相当的文化韧性,这构成了对传统儿子养老模式的结构性支撑,并给予了行为主体实践能力发挥作用的博弈空间。在这一博弈过程中,儿子和女儿的实践能力对比和行为取向共同发挥作用,一起塑造了当下"共同赡养、儿女分工"的新型家庭养老秩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银秀  
文章概述了目前“空巢”家庭的一些新的特征,并从社会、家庭、思想三个变迁分析其形成原因;探讨不同类型的“空巢”家庭对养老的需求和保障能力,揭示“空巢”家庭在养老问题上所潜伏的危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石宏伟  朱研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农村家庭结构的核心化,由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低、土地保障功能衰弱等原因,我国农村以家庭养老为主、保障多元化的养老方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鉴于我国经济基础尚不雄厚的实际,我国农村地区应该在得到国家和社会大力支持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和完善农村家庭养老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林  丁士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曼丽  刘筱红  
随着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国(政府)进入了家庭养老供给层面。国对家承担了更多责任,这是善治发展的必然逻辑。但在家庭养老责任分配上,国与家的责任边界该划在哪里?这个边界的模糊会导致家国责任的相互推诿。通过对福利国家理论、自由主义福利观点与福利多元主义的论述,指出了三种理论在中国农村家庭养老应用中的困惑。为保障农村老人的权益,在元治理指引下,首先从物质赡养、精神赡养以及赡养人的法律责任上明确了家国责任边界;其次从制度设计、法律惩戒、政策支持以及文化倡导上明确了国在家庭养老中的责任;从提高责任意识、遵从道德和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舒奋  
养老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必须妥善解决的重大问题。赡养老人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每个公民应当具有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本文通过养老方式概念界定、养老方式划分,对新中国70年来农村养老方式变迁的四个阶段进行了历史回顾和简要分析,认为农业生产方式、经济发展程度、农村社会体制、社会政策取向和家庭人口结构等要素在养老方式的形成、发展与转变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城乡一体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和社会养老服务的快速发展,从家庭养老走向社会养老将是中国农村养老方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毕可影  曾瑞明  梁瑞敏  
目前,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着制度性瓶颈和一系列外生因素的冲击,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渐趋弱化。但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养老现状来看,传统家庭养老仍是农村主要养老方式之一,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社会化养老也是养老模式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在巩固和发展家庭养老的同时,也要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养老方式,在整合中不断发展以家庭作为养老载体并辅助于多种方式的农村养老模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涨宝  杨柳  
随着社会转型和家庭结构的变迁,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并陷入严重的困境,主要体现在经济上供养水平不足、生活上日常照料欠缺、精神上慰藉需求匮乏等方面。基于"结构—关系—主体"的分析视角,系统阐述了农村养老困境产生的机理。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家庭规模小型化、社会养老氛围淡化、土地保障功能弱化以及社会保障功能不足等是"结构性"因素;村庄共同体中传统长老秩序弱化、父权制衰落引发中青年崛起和女性地位上升带来的婆媳矛盾显化则构成了"关系性"因素;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以及"顾彼失此"为"主体性"因素。即便如此,家庭养老模式因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俊良  俞德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文娟  李树茁  
劳动力外流加剧了农村人口的老化,并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在安徽省巢湖市进行的"安徽省老年人生活福利状况"抽样调查研究结果,分析了这一现象对家庭结构以及家庭养老功能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老年人生活现状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建伟   严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龙方  
当前,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已经凸显,并将成为新世纪最重要的农村社会问题之一。我国的养老模式虽然种类较多,但是目前农村仍以家庭养老为主。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根本思路也在于以家庭养老为主导,强化社会养老保险,推进农村社区养老,建立多种模式并存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存在的条件与动力、农村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的挑战,提出完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