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46)
- 2023(19439)
- 2022(16672)
- 2021(15357)
- 2020(12898)
- 2019(29482)
- 2018(28894)
- 2017(55393)
- 2016(30081)
- 2015(33714)
- 2014(33249)
- 2013(32619)
- 2012(29928)
- 2011(27070)
- 2010(27020)
- 2009(24665)
- 2008(24159)
- 2007(21325)
- 2006(18827)
- 2005(15875)
- 学科
- 济(122035)
- 经济(121893)
- 业(86986)
- 管理(81857)
- 企(64632)
- 企业(64632)
- 方法(56717)
- 农(52465)
- 数学(50008)
- 数学方法(49359)
- 农业(34793)
- 业经(30787)
- 中国(30484)
- 财(29799)
- 学(26990)
- 地方(23666)
- 贸(22034)
- 贸易(22028)
- 制(21647)
- 易(21401)
- 技术(19215)
- 理论(18524)
- 务(18493)
- 财务(18419)
- 财务管理(18379)
- 环境(18251)
- 企业财务(17457)
- 银(17341)
- 银行(17264)
- 和(17143)
- 机构
- 大学(431450)
- 学院(431292)
- 济(169155)
- 管理(168282)
- 经济(165730)
- 理学(147654)
- 理学院(145991)
- 研究(143912)
- 管理学(143075)
- 管理学院(142314)
- 中国(105984)
- 科学(93732)
- 农(92505)
- 京(90245)
- 财(74605)
- 业大(74547)
- 所(73010)
- 农业(72009)
- 研究所(67375)
- 中心(66472)
- 江(62025)
- 财经(61203)
- 范(56308)
- 经(56136)
- 师范(55629)
- 北京(55588)
- 院(51418)
- 经济学(50767)
- 州(49880)
- 农业大学(46271)
- 基金
- 项目(306344)
- 科学(239740)
- 基金(222708)
- 研究(217061)
- 家(197780)
- 国家(195946)
- 科学基金(166725)
- 社会(137062)
- 社会科(129670)
- 社会科学(129632)
- 省(120221)
- 基金项目(118357)
- 自然(110776)
- 自然科(108221)
- 自然科学(108185)
- 自然科学基金(106245)
- 划(101492)
- 教育(99214)
- 资助(91367)
- 编号(87373)
- 成果(69663)
- 重点(68981)
- 部(66923)
- 发(65072)
- 创(63441)
- 课题(59633)
- 科研(59393)
- 创新(59289)
- 计划(57362)
- 国家社会(56808)
- 期刊
- 济(179850)
- 经济(179850)
- 研究(117427)
- 农(90388)
- 学报(79246)
- 中国(76920)
- 科学(69437)
- 农业(61510)
- 大学(59555)
- 学学(56740)
- 管理(56483)
- 财(54532)
- 教育(42225)
- 融(35935)
- 金融(35935)
- 技术(34968)
- 业经(34837)
- 业(29711)
- 财经(29007)
- 经济研究(27256)
- 问题(24939)
- 经(24744)
- 版(24246)
- 业大(22364)
- 科技(22135)
- 图书(20861)
- 技术经济(19813)
- 统计(19407)
- 资源(19366)
- 理论(19166)
共检索到609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帅
文章基于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利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村家庭代耕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家庭人口数量和集体土地面积显著降低农村家庭的代耕意愿;家庭纯收入和农业器械价值则显著提高农村家庭代耕的概率。基于研究结果,文章提出尊重农民意愿,澄清代耕过程中的土地权益,依法推行代耕式土地流转的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帅
文章基于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利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村家庭代耕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家庭人口数量和集体土地面积显著降低农村家庭的代耕意愿;家庭纯收入和农业器械价值则显著提高农村家庭代耕的概率。基于研究结果,文章提出尊重农民意愿,澄清代耕过程中的土地权益,依法推行代耕式土地流转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玉成 徐辉
笔者基于CFPS数据建立无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探讨了家庭因素与个人因素影响下农民的多元就业选择行为。研究发现,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对农民多元就业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但农民在不同就业类型之间进行抉择时各因素的影响差异明显;家庭收入、家庭金融资产等家庭因素,健康状况、教育背景等个人因素对农民选择非农就业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家庭人口、家庭耕地等家庭因素对农民选择农业生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家庭收入、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等单因素影响下,农民就业选择存在明显的偏好排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玉成 徐辉
笔者基于CFPS数据建立无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探讨了家庭因素与个人因素影响下农民的多元就业选择行为。研究发现,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对农民多元就业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但农民在不同就业类型之间进行抉择时各因素的影响差异明显;家庭收入、家庭金融资产等家庭因素,健康状况、教育背景等个人因素对农民选择非农就业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家庭人口、家庭耕地等家庭因素对农民选择农业生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家庭收入、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等单因素影响下,农民就业选择存在明显的偏好排序。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汤晋 陈洋庚 滕盼
建立相对贫困缓解的长效机制是2020年后中国减贫事业的新战略,对农村家庭多维贫困进行深度剖析至关重要。目前农村家庭不仅存在收入贫困,其教育水平、生活条件等各方面的贫困更为严重。不同因素对贫困有不同的影响,其中农村家庭规模、从事个体经营情况、医疗保健支出、商业保险性支出对农村家庭多维贫困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政府补助、外出打工对农村家庭多维贫困具有显著负向作用。解决农村家庭多维贫困问题,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隔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其次要积极引导农户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农村人口脱贫阻碍;再次要保障农村地区饮水安全;最后要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法律素养。
关键词:
农村多维贫困 AF法 精准扶贫 影响因素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念 张兆强
本文首先运用两部门生产模型和RCK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农机补贴的资源效率在减损,但人力效率在提高;同时,两种效率都有利于人均耕地面积较大、城镇居民收入较低地区的农村。其作用机制为:农机补贴更多地促进了人均耕地面积较大、收入较低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得该地区农村的人均耕地面积进一步提高,农机补贴的资源效率减损更少,人力效率提高更多。同时,本文主要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运用耕地坡度作为工具变量,分组测算和分析了农机补贴的效率特征,印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因此,中国的农机补贴政策应该向人均耕地面积较大、收入较低地区的农村倾斜,在资源效率减损和劳动力转移的情势下尤为必要。
关键词:
农机补贴 资源效率 人力效率 效率特征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祝振华 张红丽 李洁艳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农村家庭数据,采用“识别-增长-分配”三成分分析框架和洛伦兹曲线量化分解方法,综合分析经济增长中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对农村减贫效应的影响。相对贫困动态识别和量化分解结果显示:农村相对贫困减缓的主要原因是收入差距扩大部分抵消了增长的减贫效应;对于低收入人群而言,分配因素对减贫效应的影响更重要。分收入来源实证分析显示:转移净收入的减贫贡献率不断增加,当设定更低的相对贫困标准时,转移净收入的贡献值及份额更高,扶贫效率随时间也不断提高。益贫式增长指数测算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方式持续促进农村减贫,农村贫困人口主要从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中受益。因此,应继续实施精准帮扶政策,增加农民转移净收入,提高经济增长益贫水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洋 华语音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互联网的使用对农村地区家庭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家庭的创业意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平均而言,上网的农村家庭比不上网家庭的创业概率高3.83%。同时,网络还显著提高了农村家庭的创业收入,这些正向影响在纠正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存在。分组结果表明,网络使用对农村地区家庭和户主年龄在40岁以下家庭的创业意愿具有更强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网络便利了农村地区社会交往和信息获取。这表明,积极推动农村互联网建设,使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产生叠加作用可以缩小城乡鸿沟,推动智慧农村建设。
关键词:
家庭创业 互联网建设 创业收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洋 华语音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互联网的使用对农村地区家庭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家庭的创业意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平均而言,上网的农村家庭比不上网家庭的创业概率高3.83%。同时,网络还显著提高了农村家庭的创业收入,这些正向影响在纠正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存在。分组结果表明,网络使用对农村地区家庭和户主年龄在40岁以下家庭的创业意愿具有更强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网络便利了农村地区社会交往和信息获取。这表明,积极推动农村互联网建设,使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产生叠加作
关键词:
家庭创业 互联网建设 创业收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卢亚娟 张雯涵 孟丹丹
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险的补充,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农村家庭商业保险的参保率较低。本文在描述性统计分析基础上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我国不同地区农村家庭商业保险参保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且利用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考察了各个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和年龄是当前影响农村家庭参与商业保险购买的最重要因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与度会显著影响农村家庭商业保险参保率,此为保险公司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而有益的视角。
关键词:
农村家庭 商业保险 参保率 CHFS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艳敏 严奉宪
[目的]试图从微观农户层面研究风险冲击对相对贫困的影响及作用路径,以期为增强农村居民家庭风险抵御能力、缓解相对贫困提供实证支撑。[方法]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面板probit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风险冲击对农村居民家庭相对贫困的影响,用异质性分析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探讨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村居民家庭风险应对方式差异。[结果]风险冲击会增加农村居民家庭相对贫困的可能。其中,灾害冲击是导致农村居民家庭相对贫困的首要原因,其次是教育冲击和婚丧嫁娶、孩子出生等重大事件冲击,失业冲击和健康冲击的影响相对较小。不同收入水平农村居民家庭的风险应对机制差异是导致相对贫困家庭无法摆脱相对贫困的重要原因。与高收入的农村居民家庭相比,低收入的农村居民家庭遭受风险冲击时会减少更多的农业生产投资,增加更少的人力资本投资,导致家庭现有的资源配置无法提升家庭未来的收入能力,使其囿于相对贫困无法脱离。[结论]政府应构建更具韧性的国家治理体系、更具弹性的社会帮扶体系,在此基础上提高农村居民家庭的可持续生计能力,从而减少农村居民家庭陷入相对贫困的可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玖灵 谢玫仪
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转移收入对中国农村家庭的减贫作用。文章采用了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个维度分别进行测算,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在绝对贫困标准下还是在相对贫困标准下, 转移收入与农村家庭的贫困状况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转移收入能够在帮助农户减贫上发挥重大作用;此外,农村家庭特征和户主特征对家庭的贫困状况也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转移收入 减贫效应 绝对贫困 相对贫困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艳华 余畅婉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的农村家庭样本数据,从“接入沟”和“使用沟”两个维度分析数字鸿沟对农村家庭金融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家庭面临着比较严重的“接入沟”和“使用沟”问题,数字鸿沟对农村家庭金融投资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其阻碍机制主要归结为信息传输机制、学习机制和社交机制。这种阻碍作用具有代际异质性和地区异质性特征,其代际异质性特征表现为,“接入沟”和“使用沟”对中、老年家庭金融投资的阻碍作用显著高于青年家庭;其地区异质性特征表现为,“接入沟”、“使用沟”对西部地区农村家庭金融投资的阻碍作用大于东部地区,对中部地区无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安驰 樊士德
该文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通过Probit模型与OLS模型实证分析了在不同收入水平下,劳动力流动对全国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的全样本看,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在7000元左右与26000元左右存在两个阶段"门槛",当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低于7000元左右时,劳动力流出将会显著地提高农村家庭进行教育投入的概率与投入力度;而当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介于二者之间时,劳动力流出将会减少农村家庭进行人力资本投入的概率,但有人力资本投资的家庭仍会显著提高家庭人力资本投入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人力资本投入 农村家庭收入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良敏 丁士军 陈玉萍
本文以2010~2016年四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农户微观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聚类分析和状态转移矩阵等方法,从农户生计策略变动的角度探寻农村劳动力转移增速减缓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4年非农业的数量保持上升趋势,2016年非农业明显下滑且主要向农业和农业兼业转变,兼业户的生计策略易变动。基于可持续的生计框架,构建生计策略动态性分析框架,并采用多项选择模型分析生计策略变动的影响因素,发现自然资本越高,农户生计策略更趋向兼业化变动;人力资本越高,越有利于农户向非农业变动;物质资本对农业化具有促进作用,金融资本对农业化具有抑制作用;农村土地转出促进农户生计策略向非农方向变动,农村土地转入促进农户生计策略向农业方向变动;平原地区农户的生计策略相对于其他地区更不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农村家庭资产配置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农村家庭多维贫困动态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北数据的分析
非农就业对农村家庭子女课外教育支出的影响——基于CFPS的实证分析
农村居民互联网使用对收入的影响及其机理——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
贫困群体脱贫内生动力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国农村困难家庭2014~2016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家庭储蓄的影响:基于CFPS数据的研究
中国农村家庭劳动力流动的减贫效应研究——基于CFPS数据的微观证据
农户异质性、农地经营权流转与农村收入分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的实证研究
农村教育投资存在同群效应吗?——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研究
财产性收入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