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02)
2023(18413)
2022(15759)
2021(14741)
2020(12281)
2019(28257)
2018(27790)
2017(53605)
2016(28740)
2015(32411)
2014(31992)
2013(31398)
2012(28684)
2011(25669)
2010(25729)
2009(23623)
2008(23015)
2007(20461)
2006(18118)
2005(15782)
作者
(81237)
(68295)
(67482)
(64109)
(43008)
(32713)
(30446)
(26662)
(25702)
(23921)
(22988)
(22946)
(21285)
(21261)
(20923)
(20702)
(20186)
(20061)
(19470)
(19189)
(16718)
(16633)
(16427)
(15616)
(15260)
(15137)
(15038)
(14871)
(13672)
(13401)
学科
(116841)
经济(116676)
(89706)
管理(85902)
(66865)
企业(66865)
(53277)
方法(51318)
数学(44943)
数学方法(44366)
农业(35773)
(32392)
中国(31141)
业经(30704)
(25627)
(22673)
地方(22540)
(19656)
财务(19579)
财务管理(19536)
(19466)
贸易(19456)
(18948)
企业财务(18588)
技术(18587)
(18338)
理论(18152)
环境(18050)
(17926)
银行(17884)
机构
学院(407333)
大学(406476)
(166160)
管理(163575)
经济(162720)
理学(142647)
理学院(141127)
管理学(138607)
管理学院(137867)
研究(132593)
中国(100095)
(84784)
科学(80716)
(77588)
(77129)
(64817)
业大(64113)
中心(61792)
财经(61439)
农业(59396)
(59062)
研究所(58927)
(56159)
北京(52644)
(52612)
师范(52152)
经济学(49941)
(47634)
(47147)
财经大学(45779)
基金
项目(282513)
科学(223870)
研究(208450)
基金(207111)
(179866)
国家(178139)
科学基金(154246)
社会(133704)
社会科(126433)
社会科学(126399)
(110157)
基金项目(110028)
自然(99305)
自然科(96976)
自然科学(96952)
教育(95262)
自然科学基金(95228)
(91461)
编号(85190)
资助(84050)
成果(68318)
(62990)
重点(62588)
(59866)
(58855)
课题(57490)
国家社会(55419)
创新(54874)
(54799)
教育部(54381)
期刊
(183479)
经济(183479)
研究(117696)
中国(79254)
(77705)
学报(63892)
科学(59563)
(59081)
管理(57815)
农业(52886)
大学(50483)
学学(47883)
教育(42611)
(36699)
金融(36699)
技术(35053)
业经(34426)
财经(29948)
经济研究(27105)
(25558)
(25048)
问题(24951)
(21310)
科技(19779)
技术经济(19217)
理论(18796)
现代(18349)
图书(18229)
世界(18210)
资源(17943)
共检索到591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爱丽  郑逸芳  许佳贤  孙小宇  
人力资本是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可持续脱贫能力的重要因素。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健康与教育人力资本对农村贫困的影响效应,探讨非农就业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贫困家庭的健康和教育人力资本水平分别为0.81和4.34,明显低于非贫困家庭的0.87和6.28;健康与教育所体现的人力资本对农村家庭均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且健康对贫困的缓解作用比教育更为明显。与绝对贫困相比,健康与教育人力资本更有利于农村家庭摆脱相对贫困状况。此外,健康与教育人力资本均能够通过提高非农就业水平进而降低农村的贫困发生率。因此,提出了提高农村贫困家庭对教育、医疗服务的可得性和可及性,增强其基础性人力资本积累能力,合理引导并提升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质量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欢  
基于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库(CHIP)2013年的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QR)模型,研究贫困与非贫困对比条件下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决定模型。结果显示:健康、教育、社会保险、非农就业特征与家庭贫困呈显著相关性;对差距缩小的系数差检验结果显示,养老与其他医疗保险、本地和异地外出务工时间比变量的系数差呈显著负向。在稳健性回归检验中,引入低收入与非低收入分位数的回归结果与贫困、非贫困家庭各变量的显著性结果无差异,但各变量的系数差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差异有较大变化,本地非农就业时间比对低收入家庭收入变化的作用更显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欢  
基于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库(CHIP)2013年的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QR)模型,研究贫困与非贫困对比条件下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决定模型。结果显示:健康、教育、社会保险、非农就业特征与家庭贫困呈显著相关性;对差距缩小的系数差检验结果显示,养老与其他医疗保险、本地和异地外出务工时间比变量的系数差呈显著负向。在稳健性回归检验中,引入低收入与非低收入分位数的回归结果与贫困、非贫困家庭各变量的显著性结果无差异,但各变量的系数差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差异有较大变化,本地非农就业时间比对低收入家庭收入变化的作用更显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阙祥才  舒黎  
基于武汉市J乡564户农村贫困家庭的调查数据,从人力资本的视角系统检视了农村贫困家庭人力资本由父辈传递给子辈的具体而微过程。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是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贫困家庭中,父辈的人力资本存量对子辈的人力资本存量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这表明,贫困家庭的子辈通过复制父辈的人力资本存量,进而复制父辈贫困,导致贫困代际传递。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文武  杨少垒  
文章选取CHNS相关数据经过计算转化,与其它省级层面数据匹配,形成省际面板数据,通过计量方法检验选择最适宜模型,最后确定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教育、健康、经验三种人力资本对于我国农村的减贫效应。研究发现三种人力资本中,健康人力资本对于农村贫困发生的广度和强度的减贫效应最强,教育人力资本次之;而教育人力资本对于改善农村综合贫困状况作用最强,健康人力资本次之;经验人力资本对三种贫困测度指标的减贫效应都最弱。同时,三种人力资本不仅在农村减贫上具有互为"中介变量"效应,而且在人力资本积累上具有因果"累积效应";另外,还发现我国各省农村贫困变化不存在随时间固定不变的趋势规律,表明可通过政策努力实现在一定贫困线基础上消除贫困的目的。这些结论,对于制定正确的农村人力资本扶贫政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文武  杨少垒  
文章选取CHNS相关数据经过计算转化,与其它省级层面数据匹配,形成省际面板数据,通过计量方法检验选择最适宜模型,最后确定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教育、健康、经验三种人力资本对于我国农村的减贫效应。研究发现三种人力资本中,健康人力资本对于农村贫困发生的广度和强度的减贫效应最强,教育人力资本次之;而教育人力资本对于改善农村综合贫困状况作用最强,健康人力资本次之;经验人力资本对三种贫困测度指标的减贫效应都最弱。同时,三种人力资本不仅在农村减贫上具有互为"中介变量"效应,而且在人力资本积累上具有因果"累积效应";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欢  胡天天  
随着精准扶贫的深入,解决长期贫困问题开始进入理论研究和贫困治理决策者的视野。文章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库数据,运用二值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效应,结果显示农村贫困家庭父辈对子辈经济贫困的传递效应显著,收入依赖性强,代际收入弹性大。代际收入传递效应OLS回归检验结果显示,父辈收入不仅直接影响到子辈收入,也通过父辈的受教育年限影响子辈受教育年限、健康值等间接的影响子辈收入水平;最后,在考虑其他非经济影响因素对贫困、低收入代际传递影响的进一步分析中,引入父辈贫困特征变量对子辈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宇  
收入水平、家庭健康状况与农村金融深化程度会对农村家庭的投资组合产生重要影响。笔者将农村家庭的实物资产分为生活型与生产投资型,以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农村家庭实物投资组合决定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论证实了财富效应假设,但农村家庭的健康因素和金融深化状况对东西部农村家庭的影响不一致。研究结论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伯驰  段志民  
有关非农就业减贫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当前贫困,对未来贫困的影响甚少涉及。借助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利用PSM-DID方法探讨非农就业对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农就业在总体上可有效降低农村家庭在未来陷入贫困的概率。然而,这一影响在不同类型的农村家庭中存在显著差异,暂时性贫困家庭可通过从事非农就业降低贫困脆弱性,而慢性贫困群体则受限于自身的禀赋无法从非农就业中获益。将非农就业划分为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两类,发现农村劳动力通过外出务工可有效降低农村家庭的贫困脆弱性,但非农经营的脆弱性减弱效果并不明显。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非农就业主要通过提高收入水平和降低收入不确定性渠道阻击农村家庭未来可能的贫困。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祝振华  张红丽  李洁艳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农村家庭数据,采用“识别-增长-分配”三成分分析框架和洛伦兹曲线量化分解方法,综合分析经济增长中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对农村减贫效应的影响。相对贫困动态识别和量化分解结果显示:农村相对贫困减缓的主要原因是收入差距扩大部分抵消了增长的减贫效应;对于低收入人群而言,分配因素对减贫效应的影响更重要。分收入来源实证分析显示:转移净收入的减贫贡献率不断增加,当设定更低的相对贫困标准时,转移净收入的贡献值及份额更高,扶贫效率随时间也不断提高。益贫式增长指数测算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方式持续促进农村减贫,农村贫困人口主要从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中受益。因此,应继续实施精准帮扶政策,增加农民转移净收入,提高经济增长益贫水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宏伟  胡浩钰  
收入流动性是反映各阶层收入固化的重要指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 0年、201 2年和201 4年的数据,选取多个指标对农村家庭收入流动性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从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医疗保健、劳动力流动四个维度出发,分别讨论了不同人力资本投资方式对农村家庭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显著增加,但东、中、西部地区间差异较大;农村家庭收入流动性呈下降趋势,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存在固化现象且不断加剧;四种主要人力资本投资方式对农村家庭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学历教育是最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方黎明  谢远涛  
农村已婚男女在非农部门实现稳定就业是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的关键。文章基于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多重选择MLM模型及二元Probit模型考察了农村已婚男女实现非农就业的决定因素及性别差异。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地理因素在农村已婚男女从事非农工作及维持非农工作的稳定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具体而言,受教育程度高、健康状态好、拥有城镇户口、靠近城镇增加了他们从事非农工作的机会,降低了其失去非农工作的风险;已婚男性非农工作机会远高于女性,失去非农工作的风险远低于女性。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图展  潘娟  
为防范返贫和缓解相对贫困,细分人力资本维度并基于贫困的多重视角,总结我国提升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对促进非农就业、农户减贫的成功经验。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四期面板数据,结果表明:更高水平的劳动力人力资本有利于促进农户消除绝对贫困、缓解相对贫困和降低贫困脆弱性,且教育的边际作用大于健康;劳动力非农就业在人力资本促进农户减贫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且在教育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方面作用相对更大;不过,家庭抚养负担反向调节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中介效应。上述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未来防范农村返贫致贫及治理相对贫困值得延续以往的有益经验及道路,大力提升劳动力人力资本和促进劳动力非农就业,特别是坚持发展教育扶贫,通过扶智赋能来持续解决贫困问题。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关爱萍  刘可欣  
采用甘肃省国家级贫困县1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调研数据,分析个体人力资本、家庭禀赋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和农户贫困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和家庭禀赋的增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层级的提高和农户贫困发生的减少,人力资本与家庭禀赋对自主创业的影响具有互补关系、对兼业和非农务工以及农户贫困的影响具有替代关系,人力资本和家庭禀赋与就业选择对农户贫困的影响具有互补关系,家庭禀赋增加比个体人力资本增加的减贫效应更强,自主创业的减贫效应大于兼业、兼业又大于非农务工。因此,农村劳动力就业层级的提升不仅需要个体人力资本水平的配合,还需要家庭禀赋的支持;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层级应与其人力资本和家庭禀赋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才能有效提升减贫绩效。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安驰  樊士德  
该文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通过Probit模型与OLS模型实证分析了在不同收入水平下,劳动力流动对全国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的全样本看,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在7000元左右与26000元左右存在两个阶段"门槛",当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低于7000元左右时,劳动力流出将会显著地提高农村家庭进行教育投入的概率与投入力度;而当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介于二者之间时,劳动力流出将会减少农村家庭进行人力资本投入的概率,但有人力资本投资的家庭仍会显著提高家庭人力资本投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