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61)
2023(6486)
2022(5278)
2021(5067)
2020(3994)
2019(8979)
2018(8538)
2017(16686)
2016(9242)
2015(10100)
2014(9942)
2013(10287)
2012(9570)
2011(8281)
2010(8485)
2009(7985)
2008(8214)
2007(7417)
2006(6672)
2005(5792)
作者
(24745)
(21489)
(20879)
(20367)
(12829)
(10439)
(9311)
(8212)
(7852)
(7516)
(7363)
(6903)
(6816)
(6766)
(6407)
(6285)
(6176)
(6036)
(5962)
(5600)
(5339)
(5319)
(5170)
(5049)
(4985)
(4805)
(4797)
(4449)
(4368)
(4316)
学科
(48246)
(37754)
经济(37720)
(35423)
农业(32152)
(25224)
管理(22252)
(21663)
税收(20233)
(20063)
业经(14886)
财政(14696)
(14459)
企业(14459)
农业经济(12280)
(12261)
中国(10653)
(10594)
方法(10577)
地方(10410)
数学(9908)
数学方法(9838)
(9780)
财务(9777)
收入(9754)
财务管理(9739)
(9605)
农村(9588)
(9310)
企业财务(9279)
机构
学院(126171)
大学(118331)
(54176)
经济(53220)
管理(45679)
(44322)
研究(43066)
理学(39760)
理学院(39374)
管理学(38819)
管理学院(38598)
(37331)
中国(36556)
农业(33144)
科学(26620)
业大(25588)
财经(23873)
(23847)
(22763)
(21577)
(20798)
中心(20501)
农业大学(20223)
研究所(19783)
(19419)
财经大学(16655)
经济管理(16252)
(15910)
经济学(15611)
(15324)
基金
项目(80601)
科学(62668)
研究(62067)
基金(58105)
(50354)
国家(49794)
科学基金(42228)
社会(40217)
社会科(37670)
社会科学(37662)
(32642)
基金项目(31180)
编号(27513)
(27263)
(25265)
自然(24846)
教育(24722)
自然科(24226)
自然科学(24222)
自然科学基金(23762)
资助(22415)
成果(22077)
(18631)
(18202)
(17792)
重点(17559)
国家社会(17214)
(16982)
课题(16915)
(16370)
期刊
(68926)
经济(68926)
(52703)
研究(42782)
农业(35929)
(31583)
中国(28455)
学报(21676)
科学(18323)
业经(17962)
大学(17073)
学学(16803)
(16355)
(15335)
(15320)
农业经济(14277)
(13719)
金融(13719)
税务(13610)
农村(13496)
(13496)
财经(10664)
问题(10378)
(10032)
管理(9405)
农村经济(9035)
(8983)
财政(8983)
(8931)
经济研究(8871)
共检索到204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秦海林  
在能够准确测算农村实际税负的条件下,从税收的角度入手,对二元经济中的二元财政进行量化测度,不仅可以获得理论上的逻辑支持,而且在实践上也是可行的。测度结果表明,在过去的50年里,中国的二元财政状况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尤为重要的是,测度结果还显示,即使在减免农业税之后,二元财政状况不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有所恶化,这是因为政府仅仅减免了农村居民的直接税,而没有减免他们的间接税。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秦海林  
在界定与二元经济相对应的二元财政的基础上,本文首次构造了二元财政测度,并对之进行了分解分析。对测算结果的分析表明,中国的财政支出存在明显的二元财政色彩,然而,这种情况一直处于不断改善之中;同时,其变化可以归因于财政支出结构和产值结构变动的综合作用,但是,二者的贡献率在长期内明显受制于经济体制改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陶东杰  李成  
环境规制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路径,同时会提升地方财政压力,进而影响地方政府税收努力以及企业实际税负。本文构建了一个政府—企业两部门博弈模型,并基于我国低碳城市试点的准自然试验,利用全国税收调查数据,考察了环境规制力度提升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对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负向冲击显著加剧了地方财政压力,地方政府因此提高了税收努力,平均而言,使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上升了0.5个百分点。这一效应主要发生在环境治理压力更大的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本文的发现从财政治理的视角为新时代推进绿色发展与地区平衡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伊文嘉  
破除城乡二元制结构,有赖于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通过加大农村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投入,充分发挥农村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能,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为此,健全立法、强化监督、明确责任、充分发挥财政转移支付在破除城乡二元制结构的作用,是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发展完善的必由之路。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曹书军  刘星  张婉君  
本文以2002~2005年制造业公司为样本,对中国转轨经济背景下财政分权体制和地方政府行为对上市公司实际税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实际税负与所在地区财政对中央财政依赖程度呈倒U型关系;与所在地区宏观税收收入弹性不相关;优惠区内的公司则存在显著的"税率锁定"现象;非法定优惠区内上市公司的实际税率与地方政府的税征强度正相关,与政府干预指数负相关,其中非国有上市公司对地方政府干预最敏感。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小龙  余龙  
中国现阶段转移支付制度失范是转移支付波动的主要诱因之一,而转移支付波动会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风险。从理论上讲,当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风险加大时,为保持财政可持续性,地方政府往往倾向于通过提高征税努力程度增加"预防性自有财力",从而影响企业税收负担。本文首先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论证转移支付波动如何影响地方政府征税努力程度;然后基于1998—2009年全国县级财政经济统计数据以及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县级转移支付波动对企业税收负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县级转移支付波动对辖区内企业实际税率有显著正向影响,采用工具变量方法估计也支持这一结论。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一般性转移支付波动对企业实际税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专项转移支付波动对企业实际税率无显著影响。对企业按性质分组之后的估计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企业,当转移支付波动增加时,国有企业、地方税务局征管企业以及有行政隶属关系企业的实际税率上升更多。本文的研究从政府间财政关系角度解释了转移支付波动如何影响企业税收负担,能够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以及现阶段企业"减税降负"政策设计提供新视角。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闫翠芬  马静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条件之一。随着二元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二元金融结构,农村金融出现了农村系统性负投资。本文从二元金融结构的定义出发,分析了农村系统性负投资的表现及规模,以及二元金融结构下农村系统性负投资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邓晓兰  金博涵  
税负是影响企业活力的重要因素,财政分权通过地方税收努力影响着企业实际税负。本文将收支分权、财政压力和转移支付纳入同一框架,采用2005—2018年地级市面板数据,使用差分GMM模型和面板VAR模型分析财政分权对企业税负的影响。研究发现:以所得税分成度量的收入分权会提高企业所得税负,转移支付会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支出分权和收支分权不匹配造成的财政压力没有显著影响。同时,收入分权的影响在财政压力较大、地方政府竞争程度较弱地区更为显著,新三板上市企业2012—2017年非平衡面板数据补充印证了以上结论。因此,从总量和企业层面考察财政分权制度对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的影响,便于理解我国企业差异化税率的来源,为实现落实减税降费和保障财政收入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欧斌  
在现阶段纳税人遵从度"二元"特征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税收公平原则与税收最小征收费用原则之间的尖锐矛盾,实际税收征管明显向效率倾斜,造成了不同遵从度纳税人税收负担出现差异,并为高遵从度纳税人带来超额税收负担。三个根本性转变是实现对纳税人遵从度"二元"结构治理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晋武  
《二元税制、城乡收入差距与财政再分配改革》一书围绕社会财富的财政再分配问题,以二元税制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为研究重点,认为财政调控城乡收入差距还有很大的空间。该书视财政再分配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提出了"双重双轨制分配模式下的财政再分配失灵"假说,在财政再分配理论认知方面实现了较大突破。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许超雄  
随着削藩战争的深入,唐宪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付财政压力。在此过程中,内官不断试图参与国家财政,内库与国库两大体系共同支撑了战时财政的需要,国家财政逐渐形成了内库与国库相互独立又相互协调的"二元"格局。这种财政"二元"格局是在元和两税法体制外的军费及体制内的养兵和俸禄支出增加的背景下,对两税法"量出以制入"原则的突破,是在当时赋税制度下寻求财政扩张的结果。正是这种产物,保障了元和削藩的胜利。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颂东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给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我国政府通过征收农业税建立了城乡二元税制,并采取城乡二元公共品供给制度,使农民的税收负担比城市居民的税收负担重,而农村居民享有的公共品比城市居民少,加速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演进。进入工业化中期,我国及时调整了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2006年取消了农业税,城乡二元税制不复存在;同时通过一系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城乡二元公共品供给体制也不复存在,但财政分配的城乡二元性还存在。二元财政制度的一元化,并不意味着长期二元财政制度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文峰  
根据1978—2006年的数据对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缺乏明显的因果关系。原因在于:我国财政支农制度安排还停留在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模式下,服务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财政体制建设滞后,以及地方政府在不完善的政绩考核制度下的理性行为等。要强化财政支农对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作用,应该尽快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战略,改革财政体制,优化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森  
国有资本财政是我国目前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作为财政范畴所包含的内在矛盾,必然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国有资本的公共属性将日益明显。国有资本财政最终将被公共财政所同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子英  赵仁杰  
分税制以来,中国各级政府间的财政收入权、税收征管权都呈现逐级上移的特征,这势必会弱化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和经济建设职能。本文利用撤县设区改革,研究了收入和支出端的财政职权对县级政府征税努力和企业实际税负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撤县设区改革降低了县级政府财政自主权,新设区的财政收支明显下降,而市本级的财政收支则显著上升。第二,撤县设区弱化了县级政府征税努力,显著降低了企业的实际税率,不过仅限于区县政府管辖范围内的企业所得税,对国税局管理的增值税和2002年之后新企业的所得税没有影响。第三,撤县设区有助于扩大企业销售产值和利润总额,并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本文的研究表明,在分税制框架下要实现企业的实质性减税,需要通过财政收支权力的同步调整来降低地方财政压力,形成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政府间财政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