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48)
- 2023(5255)
- 2022(4327)
- 2021(4164)
- 2020(3268)
- 2019(7485)
- 2018(7373)
- 2017(14121)
- 2016(7583)
- 2015(8345)
- 2014(8075)
- 2013(8278)
- 2012(7731)
- 2011(7221)
- 2010(7369)
- 2009(7014)
- 2008(6889)
- 2007(6526)
- 2006(5888)
- 2005(5257)
- 学科
- 农(48155)
- 济(36877)
- 经济(36835)
- 农业(32096)
- 业(31623)
- 业经(15758)
- 管理(14580)
- 农业经济(12278)
- 企(11316)
- 企业(11316)
- 方法(10187)
- 村(9368)
- 农村(9350)
- 发(9222)
- 地方(9090)
- 中国(8781)
- 制(8627)
- 数学(8544)
- 数学方法(8495)
- 发展(8160)
- 展(8159)
- 策(7738)
- 土地(7205)
- 建设(7029)
- 人口(6989)
- 贸(6929)
- 贸易(6922)
- 易(6798)
- 劳(6690)
- 劳动(6688)
- 机构
- 学院(113956)
- 大学(107024)
- 济(51057)
- 经济(50209)
- 管理(46103)
- 农(43873)
- 理学(40454)
- 研究(40246)
- 理学院(40084)
- 管理学(39554)
- 管理学院(39365)
- 农业(32928)
- 中国(32757)
- 业大(25071)
- 科学(23419)
- 京(21754)
- 所(20456)
- 农业大学(19993)
- 中心(19985)
- 财(18782)
- 研究所(18390)
- 江(17816)
- 经济管理(16215)
- 业(15919)
- 发(14786)
- 财经(14661)
- 范(14605)
- 省(14571)
- 师范(14505)
- 科学院(14010)
- 基金
- 项目(75750)
- 科学(60490)
- 研究(58531)
- 基金(55487)
- 家(48168)
- 国家(47510)
- 科学基金(40835)
- 社会(38710)
- 社会科(36083)
- 社会科学(36076)
- 省(31063)
- 基金项目(30310)
- 农(27105)
- 编号(25741)
- 自然(24715)
- 划(24248)
- 自然科(24167)
- 自然科学(24164)
- 教育(24112)
- 自然科学基金(23769)
- 资助(20576)
- 成果(19960)
- 发(17937)
- 部(17105)
- 业(16497)
- 重点(16259)
- 国家社会(15979)
- 课题(15912)
- 创(15640)
- 制(15520)
共检索到174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永平
宗族势力在农村复活,值得重视。宗族势力作为中国农村独特的文化现象,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影响农民行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孙中山先生早就指出:“中国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伍骏骞 齐秀琳 范丹 李谷成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宗族网络及其活动实现了普遍复兴,并且在农村经济改革、村民自治中发挥了行政体制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剖析宗族网络特质发现,宗族网络将通过自身权威和非正式权威制衡两条路径对村庄的权力结构进行重构,形成农户的集体行动,进而影响到农民的土地流转行为。进一步,本文基于243个村庄的区域全样本调研数据分析得出宗族网络将对土地流转率产生正向显著的作用,而宗族网络将对土地流转价格产生负向显著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云南 姚洋
以农业部固定观察点调查和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补充调查数据为基础,本文从宗族网络的角度考察了转型期间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行为。研究表明:(1)以家庭姓氏的人口比例衡量的宗族网络规模对家庭外出打工影响不大,而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家庭的宗族网络强度。也就是说,相比于姓氏没有祠堂或家谱的家庭,外出打工的可能性在姓氏有祠堂或家谱的家庭中更高。(2)围绕着宗族网络而产生的赠送或往来礼金,为其成员的劳动力流动提供了一种社会保险,从而促进外出打工。(3)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网络作为传统农村的典型特征,其作用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趋于弱化。本文的发现有助于理解传统组织(如宗族)和现代制度(如市场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对我们理...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宗族网络 社会保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成贵
本文对当代中国农村宗法制度进行了综合分析。文章把文化因素和社会人文条件纳入视野,剖析了农村宗族的变迁和重整的机理与过程;考察了宗族这一特殊组织的经济学涵义,认为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而言,很少有像宗族这样有效的典型例子。此外,还综合分析了宗族的绩效和局限,及其创造性转化问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蔡立雄
中国农村宗族制度的主要功能是生存保障功能和发展功能,宗族制度的兴衰与其功能的承担和发挥密切相关。建国初宗族制度的衰退是土改使宗族制度生存保障的必要性和能力大为下降的结果。1953年后集体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民丧失了生产积极性和灾年的自我保障能力,农民回归向宗族寻求生存保障,使宗族制度获得增强。1978年后发展成为农民参与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宗族制度中以维持生存为目标的功能性制度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但由于正式制度的不完善性,农民大量发掘宗族制度中有利发展的因素,宗族制度在短暂衰退后再度复兴。1990年代后期,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以及新经济组织对宗族制度的有效替代,中国乡村...
关键词:
农村 宗族制度 功能 演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贺振华
在乡村政权向服务型政权转型的过程中,农村治理将更多地依赖于民间权威,即农户之间的谈判、协商与合作。农户之间要达成长期合作,就必须保证农户之间的博弈是重复博弈,这就要求村庄的结构是封闭式的,即农户无法退出村庄,没有更好的外部机会。农村的开放和农户流动使得村庄不再是封闭的,部分农户可以有更好的外部机会,农户之间的合作更加困难。改革开放以来的宗族复兴虽然表明农户存在合作的意愿,但是这种合作不是长期的。另外,本文对产权安排与农村治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以农户合作为基础的农村治理依赖于明晰的产权。
关键词:
宗族 农村治理 合作博弈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远行 朱士群
本文通过对中国转型社会中农村宗族组织建构的制度性空间和法理性基础的剖析,揭示了农村宗族组织的实际结构、功能及运作效果,并试图描述出宗族组织是如何作为社会成员去获取社会资本,以融合于当代中国社会的组织体系之中的。
关键词:
宗族 制度 法理 场域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义波 付惠凯
以中部农村的傅氏宗族为个案,细致描述了民国以来农村宗族权威主体、权威基础、权威表达和权威仪式变迁的过程,分析了变迁的具体内容。研究发现,农村宗族权威结构在整体性变迁的同时,其四个构成部分的变迁也具有异质性。理解宗族权威结构变迁的整体性和异质性共存的局面,需要将国家权力的全面介入和乡村生活的日常实践结合起来。
关键词:
宗族 权威结构 社会变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增文
户籍制度"松绑"之前,中国农村的家庭宗族网络一直承担着生产、分配和消费经济资源及负载着经济和社会地位提升的代际传递功能。对家庭宗族网络代际收入转移的研究是探寻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探究核心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打破其与经济、社会和政治地位相捆绑的"富二代"、"农二代"等身份给其带来的分配不公现象。鉴于此,笔者基于CHNS调查数据对农村家庭宗族网络代际收入进行测度,发现其对下一代的收入有显著影响;家庭宗族网络代际收入弹性呈现出"骤降"到"骤升"的变化态势。要进一步消除由于家庭宗族网络带来的收入和机会的不均等问题,应强化农村市场信贷机制及农村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及最低生活保障等的投入力度,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陶东杰 王军鹏 赵奎
基于个体未来收入不确定性构建理论模型,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实证考察了宗族网络对农民参与新农保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宗族网络成员间的转移支付、社会交往以及宗族网络所提供的心理安全感扮演了重要的非正式风险分担机制,为宗族网络成员提供了非正式社会保障功能;宗族网络越强的村庄,农民参加新农保的概率越低;宗族网络对新农保参与的挤出效应主要集中在高收入及高教育水平人群。进而提出要通过继续增加财政投入、优化新农保制度设计和推进新农保制度与宗族网络的协同来提高新农保参保率。
关键词:
宗族 新农保 养老保险 社会资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添华 宋莉
本文阐述和归纳了当代宗族组织的概念、特征,论述了其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和提出的新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文主张从促进当代宗族组织现代化转型、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推动当代宗族组织和基层政权共赢发展三个方面健全和完善当代宗族组织管理制度,从而提升我国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宗族组织 农村基层政权 治理能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贾先文
"聚族而居"的现实决定了宗族在农村社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虽然不排除其消极的一面,但其积极影响是不能否认的。就农村社区经济发展内涵视角,宗族对促进农村社区经济内源式和社会性发展以及开发本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就农村社区经济发展理论而言,宗族对经济学中经济不均衡发展解释乏力、经济理性假设缺陷,以及信息不完备和契约履行困境能起到解释或补充作用。宗族促进了农村社区资源配置目标的多元化、机制的人性化、效果的优越化。因此,政府应尊重农村社区现实,利用、引导和改造宗族关系建立农村社区经济共同体,以促进农村社区经济良性发展。
关键词:
农村 社区经济发展 宗族 作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肖唐镖
对待农村宗族,地方干部往往呈现复杂甚至矛盾的态度。当面对的是一般性的宗族,他们往往将它看成比较负面的问题;而如果面对的是“生我养我”的宗族,他们则往往会以多种方式参与、支持乃至组织它的活动。这就是地方干部对待宗族的体制性立场与亲情性立场。这种多元的矛盾立场,反映了国家意识形态建设与社会现实和人性取向的偏差与背离。
关键词:
宗族 地方干部 在外精英 多元立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罗小锋
基于6个省1586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次序Logit模型,探讨农村计划生育、农村卫生事业、区域环境特征、农民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对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计划生育的两个因素中只有是否享受奖扶政策对农民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是否受过超生惩罚对农民生活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农村卫生事业的两个因素,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后看病是否改善和医疗支出负担对农民生活满意度都有显著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在今后的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中,政府应渐进增加农村公共事业支出比重,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适当提高奖励扶助标准,加大对农村超生家庭的处罚力度,使惩罚标准与收入及财产相对应。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成良
宗族村落的农民集体行动表现出较强的组织性,这种强组织性以农民的血缘和地缘认同为基础,以情感和共同利益为纽带,形成一个自组织系统,在此基础上的农民集体行动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文章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桂北一个宗族村落的集体行动进行深描,探究在多元主体互动中农民集体行动的复杂性:村组干部的主导,积极分子和第三种力量的介入,群众的共同参与,形成并引导着集体行动,从而在与不同主体的互动中选择有利于共同体的行动策略。政府对农民自组织集体行动要慎重对待,理性分析行动诉求,切忌将矛盾上升,不仅要稳妥地将问题解决在基层,还要警惕其他势力介入到群体性事件中,冲击社会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