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91)
- 2023(10831)
- 2022(9164)
- 2021(8342)
- 2020(6985)
- 2019(16181)
- 2018(15800)
- 2017(30665)
- 2016(16519)
- 2015(18699)
- 2014(18868)
- 2013(19167)
- 2012(18261)
- 2011(16871)
- 2010(17231)
- 2009(16299)
- 2008(16016)
- 2007(14937)
- 2006(13474)
- 2005(12180)
- 学科
- 济(98904)
- 经济(98836)
- 农(50190)
- 业(47650)
- 管理(39087)
- 方法(33533)
- 农业(33224)
- 数学(30377)
- 数学方法(30190)
- 企(25924)
- 企业(25924)
- 地方(23989)
- 业经(22504)
- 中国(21170)
- 贸(18752)
- 贸易(18747)
- 易(18282)
- 财(17100)
- 学(17010)
- 制(15172)
- 发(14047)
- 地方经济(13346)
- 出(12791)
- 农业经济(12524)
- 环境(12106)
- 体(11335)
- 融(11333)
- 金融(11331)
- 银(11278)
- 银行(11257)
- 机构
- 学院(253587)
- 大学(249026)
- 济(121209)
- 经济(119012)
- 管理(93867)
- 研究(90515)
- 理学(80338)
- 理学院(79484)
- 管理学(78316)
- 管理学院(77865)
- 中国(70237)
- 农(61544)
- 科学(53165)
- 京(51214)
- 财(50303)
- 农业(47096)
- 所(46761)
- 业大(42260)
- 研究所(42144)
- 中心(42087)
- 财经(39720)
- 江(39704)
- 经济学(38558)
- 经(35921)
- 经济学院(34774)
- 范(32065)
- 北京(31946)
- 师范(31823)
- 院(30639)
- 州(30416)
- 基金
- 项目(160946)
- 科学(126072)
- 研究(120126)
- 基金(116417)
- 家(100510)
- 国家(99597)
- 科学基金(84274)
- 社会(79100)
- 社会科(74658)
- 社会科学(74635)
- 省(64005)
- 基金项目(61809)
- 教育(52435)
- 划(51885)
- 自然(50659)
- 编号(49407)
- 自然科(49382)
- 自然科学(49367)
- 自然科学基金(48478)
- 资助(46834)
- 成果(39565)
- 发(37897)
- 部(36492)
- 重点(35874)
- 农(34765)
- 国家社会(33325)
- 课题(33229)
- 创(32679)
- 发展(31426)
- 展(30998)
- 期刊
- 济(146398)
- 经济(146398)
- 研究(76488)
- 农(65634)
- 中国(50433)
- 农业(44300)
- 学报(39121)
- 财(37650)
- 科学(36482)
- 大学(30364)
- 管理(29205)
- 学学(29195)
- 业经(27686)
- 融(26587)
- 金融(26587)
- 经济研究(22301)
- 技术(21331)
- 问题(20884)
- 业(20759)
- 财经(20160)
- 教育(18542)
- 经(17458)
- 世界(16402)
- 农村(15278)
- 村(15278)
- 农业经济(15268)
- 贸(15126)
- 技术经济(15053)
- 经济问题(14325)
- 版(14274)
共检索到3905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四桂 宋戈 黄善林 陶军德 王萌萌 滕鹏
[目的]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的确定及其利益分配是宅基地能否顺利退出的关键。[方法]基于福利经济学分配论和补偿原理建立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运用比较研究法、模型分析法通过计算各生产要素的边际贡献率确定各相关权利主体的退出补偿范围;权衡宅基地退出过程中投资成本与未来收益,以优化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方案,为宅基地退出公平补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结果]理论上农户的最低补偿额应大于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机会成本,最高补偿额不高于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中农户应分得的宅基地价值与农户退出后的投资风险成本之和;村集体的补偿额应为宅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四桂 宋戈 黄善林 陶军德 王萌萌 滕鹏
[目的]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的确定及其利益分配是宅基地能否顺利退出的关键。[方法]基于福利经济学分配论和补偿原理建立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运用比较研究法、模型分析法通过计算各生产要素的边际贡献率确定各相关权利主体的退出补偿范围;权衡宅基地退出过程中投资成本与未来收益,以优化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方案,为宅基地退出公平补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结果]理论上农户的最低补偿额应大于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机会成本,最高补偿额不高于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中农户应分得的宅基地价值与农户退出后的投资风险成本之和;村集体的补偿额应为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中村集体应分得的宅基地价值;地方政府的退出补偿额应不超过所享受的外部性价值。[结论]基于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确定的各相关权利主体退出补偿范围,从定量角度为宅基地退出公平补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同时顺应了通过市场机制对退出权利主体进行补偿的改革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泽颖 孙灵
当前我国农村宅基地普遍存在着低效闲置的问题,构建起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对农村宅基地在退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推力与补偿机制,指出在构建补偿机制的过程中应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做出科学的规划,提高农民的福利,实现公平的补偿与利益分配。只有这样,农村宅基地退出才会拥有足够的推力,获得农民的支持与配合。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退出补偿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永才 李沐芸 宋珂 刘卫柏 郑爱民
在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宅基地制度变迁路径的基础上,基于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选择整体分析视角,运用IAD延伸决策分析模型探析影响农户参与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的因素。围绕参与农户个人与家庭特征、政策与市场环境、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选择变量、改革认知等四类变量,利用浏阳市调研数据采用Logistic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受这四类变量的共同影响与作用。其中,农村住宅数量对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发挥关键性的决定作用。提出在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改革过程中,要加大政策和舆论宣传,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合理规范使用有偿使用费用,营造公平公正社会环境,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庄开明 黄敏
改变农村宅基地闲置低效利用状态是全面促进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重要命题。近年来,各地方政府积极探寻农村宅基地退出与优化利用的新举措,但现行试点方案大多以行政手段推动实施,缺乏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农民退出闲置宅基地的积极性普遍低下。理论界关于农村宅基地退出和补偿机制的现有研究,也存在研究覆盖面较为狭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研究应用性不强等问题。完善农村宅基地退出与补偿机制,应该以宅基地优化利用与新型城镇化、承包地退出、新农村建设、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和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深度结合为着力点,畅通农村宅基地批量退出与零散退出的两大渠道,聚焦宅基地退出的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资金三个关键环节,重点解决宅基地退出改革的三大保障问题。
关键词:
宅基地 退出 补偿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庄开明 黄敏
改变农村宅基地闲置低效利用状态是全面促进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重要命题。近年来,各地方政府积极探寻农村宅基地退出与优化利用的新举措,但现行试点方案大多以行政手段推动实施,缺乏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农民退出闲置宅基地的积极性普遍低下。理论界关于农村宅基地退出和补偿机制的现有研究,也存在研究覆盖面较为狭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研究应用性不强等问题。完善农村宅基地退出与补偿机制,应该以宅基地优化利用与新型城镇化、承包地退出、新农村建设、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和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深度结合为着力点,畅通农村宅基地
关键词:
宅基地 退出 补偿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林玉 冯广京 谢莹
宅基地退出制度改革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明晰农村宅基地价值构成及其实现问题,已成为推进农村宅基地退出制度深化改革的关键,不仅涉及农村宅基地价值构成理论问题,而且关系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价值对价实际问题。研究认为,当前深化宅基地退出制度改革,核心是明晰和显化宅基地所有权价值构成及其实现方式;农村宅基地价值构成主要包括宅基地所有权中集体享有部分的价值(V_(1c))、宅基地所有权中个体享有部分的价值(V_(1i))、宅基地资格权价值(V_(2q))、次级宅基地使用权价值(V_(2s))和住宅建筑物所有权价值(V′_b)。研究提出,基于宅基地价值构成分析,宅基地退出补偿应当坚持"退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宅基地退出补偿价值的对价公式为CV′_2=V′_(1i)+V′_(2q)+V′_(2s)+V′_b。在此基础上,以余江区为例,本文开展宅基地退出制度改革案例分析,提出推进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制度深化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宅基地 宅基地价值 宅基地退出 补偿对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勇 汪应宏
为构建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退出供支撑,采用文献综合法和归纳总结法,通过对国内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研究进展的系统总结和梳理,提出未来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研究的重点方向。结果表明:1)现有研究主要从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农村宅基地退出模式、农户退出宅基地的影响因素、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与方式及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等方面开展;2)已有研究主要采用了农户问卷调查方法、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PRA)、统计和计量经济模型法及社会学的案例研究方法。基于已有研究进行评述,并提出未来重点研究方向,包括:1)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农户行为响应机理研究;2)农村宅基地退出治理路径模式研究;3)基于宅基地价值...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退出 补偿 机理 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程春丽
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是解决宅基地低效闲置利用的措施之一,也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宅基地产权与市场、补偿与规划、地方政府角色和收益分配等方面对农村宅基地退出和补偿进行了思考,提出了明晰宅基地产权,建立宅基地流转市场,引入农村房地产评估;以补偿为引力,以整理规划为推力,加快引导农村宅基地自动退出;合理界定地方政府角色;探索建立合理的补偿和收益分配方式和机制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农村宅基地 宅基地退出 补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银根 张曼 魏西云 刘彦随 徐小峰 何安琪
研究目的:依据宅基地对农民的功能效用对其价值进行定量测算,为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的合理确定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宅基地的有效退出和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模型测算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商丘偏远农村地区宅基地在不考虑期权价值的情况下为317.597元/m2;在假设的不确定性条件下期权价值占总价值的37.18%—81.5%,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价值是确定性条件下的1.592—5.405倍,期权价值随着不确定性的增加而增加。研究结论:基于宅基地对农民发挥的主要功能来确定补偿测算模型,从定量角度为农村宅基地的退出补偿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栗滢超
基于河南省农村宅基地实地调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主要是通过农户家庭特征、宅基地特征、个体特征等方面的传导,对农户收入、就业、生活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其中家庭特征对宅基地有偿退出影响最大,其影响力为0.58;可测指标中,个体特征中的年龄越小、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城市的喜好程度越高与家庭特征中的家庭劳动力结构越偏向非农业、家庭农业收入占比越低越能促进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基于此,建议有针对性地依据家庭特征开展农户技能培训,探索分类型、多样化宅基地有偿退出路径;依据区域不同发展水平,分时序推进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
关键词:
宅基地 有偿退出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玉婷 黄贤金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宅基地闲置及低效利用的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农村宅基地闲置和无序扩张并存,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农村生产居住环境的恶化;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建设又面临土地资源稀缺的刚性约束。面对这样的矛盾,如何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释放农村建设用地的价值和活力,成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近几年,一些地方开始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的实践,其中包括新增宅基地"拍卖竞价"、"抽签付费"以及通过"地票"等证券化的形式促进宅基地流转等多种方式和思路。这些实践在一定范围内确实解决了宅基地无序、违规利用的难题,使一部分农民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快速获得了宅基地,同时宅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藜藜 宋戈 邹朝晖
通过分析经济新常态对宅基地退出的要求,从兼顾公平和效率的角度,建立"宅基地指标化+宅基地整理"的退出模式,构建政府-市场-村民(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与村民自治相结合)协同治理机制,并提出保障宅基地退出机制有效运行的配套措施和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勇
为了解决城乡建设用地不合理的"双增长"和农民进城后宅基地闲置低效利用日益严重的问题,探索和建立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已成为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在梳理宅基地有偿退出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对2015年以来部分试点地区的实践进行总结,主要有置换式、变现式和收储式三种模式,不同模式的实施目标与成效、主导方和补偿资金来源、实施对象、基本特征均存在差异。未来推进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须建立农村宅基地地价评估制度、引导和激励有条件的农民先行退出、规范宅基地有偿退出程序及建立宅基地有偿退出长效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勇 包婷婷
基于推拉理论视角,本文构建了农村宅基地退出的驱动力分析框架,揭示了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农村宅基地退出受到推力和拉力两种力量的共同驱动。其中,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推力包括农村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的推力、乡村空间整合与重构的推力、农村宅基地功能变迁的推力、农村宅基地财产权价值实现的推力和农村宅基地制度演变的推力;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拉力包括新常态下城镇化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的拉力、农村转移人口"离土离乡"的拉力、农户居住生活空间需求层次提高的拉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拉力和宅基地退出相关政策实施的拉力。文章为探索和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完善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宅基地退出 驱动力 推拉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