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59)
- 2023(9682)
- 2022(8301)
- 2021(7809)
- 2020(6525)
- 2019(15389)
- 2018(15248)
- 2017(29428)
- 2016(16286)
- 2015(18562)
- 2014(18783)
- 2013(18876)
- 2012(17996)
- 2011(16365)
- 2010(16733)
- 2009(15803)
- 2008(16090)
- 2007(15093)
- 2006(13325)
- 2005(11932)
- 学科
- 济(75343)
- 经济(75262)
- 农(50223)
- 业(49897)
- 管理(39410)
- 农业(33196)
- 方法(31453)
- 企(28516)
- 企业(28516)
- 数学(28163)
- 数学方法(27847)
- 业经(20334)
- 贸(18728)
- 贸易(18723)
- 中国(18404)
- 易(18374)
- 财(17371)
- 地方(15702)
- 制(14754)
- 学(14416)
- 出(12821)
- 农业经济(12445)
- 发(12200)
- 策(10584)
- 银(10499)
- 银行(10471)
- 体(10206)
- 行(10012)
- 发展(10002)
- 展(9980)
- 机构
- 学院(244069)
- 大学(240900)
- 济(103269)
- 经济(101118)
- 管理(91129)
- 研究(82959)
- 理学(78353)
- 理学院(77510)
- 管理学(76091)
- 管理学院(75662)
- 中国(65295)
- 农(63815)
- 科学(51724)
- 京(50511)
- 农业(49187)
- 财(45254)
- 业大(43762)
- 所(43371)
- 中心(39941)
- 研究所(39154)
- 江(38522)
- 财经(35543)
- 经(32236)
- 范(31995)
- 师范(31701)
- 经济学(31490)
- 北京(31250)
- 农业大学(30502)
- 州(29930)
- 经济学院(28763)
- 基金
- 项目(157206)
- 科学(122310)
- 研究(115683)
- 基金(113077)
- 家(98348)
- 国家(97427)
- 科学基金(82116)
- 社会(73350)
- 社会科(69034)
- 社会科学(69011)
- 省(62854)
- 基金项目(60137)
- 教育(51867)
- 自然(51605)
- 划(51428)
- 自然科(50362)
- 自然科学(50347)
- 自然科学基金(49451)
- 编号(48687)
- 资助(46196)
- 成果(39541)
- 农(35493)
- 部(35430)
- 发(35082)
- 重点(34957)
- 课题(32498)
- 创(31726)
- 国家社会(30213)
- 科研(30066)
- 创新(29703)
- 期刊
- 济(121148)
- 经济(121148)
- 研究(68983)
- 农(68159)
- 中国(50275)
- 农业(46224)
- 学报(41869)
- 科学(37534)
- 财(34656)
- 大学(32157)
- 学学(30589)
- 管理(27341)
- 业经(25937)
- 融(24947)
- 金融(24947)
- 教育(22918)
- 业(21886)
- 技术(20476)
- 问题(18113)
- 财经(17399)
- 经济研究(16923)
- 版(15602)
- 农业经济(15061)
- 农村(15037)
- 村(15037)
- 经(14941)
- 世界(14028)
- 贸(13696)
- 技术经济(13128)
- 经济问题(12391)
共检索到369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庄开明 黄敏
探索宅基地退出机制是当前农村综合改革五大关键领域的重要内容,而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关键问题是补偿价格。本文的研究表明:自愿退出决策中,农民的要价决策取决于其对宅基地价值的评估值,但农民的评估价格高于政府的评估价格不是退地交易成功的充分条件,贝叶斯纳什均衡的要价博弈策略并不能使参与者的福利状况达到最大化,农村宅基地自愿退出制度的帕累托改进空间尚存。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退出机制 要价博弈 均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庄开明 黄敏
探索宅基地退出机制是当前农村综合改革五大关键领域的重要内容,而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关键问题是补偿价格。本文的研究表明:自愿退出决策中,农民的要价决策取决于其对宅基地价值的评估值,但农民的评估价格高于政府的评估价格不是退地交易成功的充分条件,贝叶斯纳什均衡的要价博弈策略并不能使参与者的福利状况达到最大化,农村宅基地自愿退出制度的帕累托改进空间尚存。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退出机制 要价博弈 均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虞洪
土地资源供求矛盾日益尖锐,特别是农村宅基地资源总量较大,利用率低。一方面是建设用地需求和耕地保持需求快速增加,另一方面是宅基地闲置率攀升和农民退出意愿增强,因此,构建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势在必行,但地域差异性和主体差异性决定着有偿退出农户的有限性。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构建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及补偿机制的基础上,形成退地多元利用机制、农村改革协同推进机制等配套机制,并构建潜在风险防范机制。
关键词:
宅基地 自愿有偿 退出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四桂 宋戈 黄善林 陶军德 王萌萌 滕鹏
[目的]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的确定及其利益分配是宅基地能否顺利退出的关键。[方法]基于福利经济学分配论和补偿原理建立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运用比较研究法、模型分析法通过计算各生产要素的边际贡献率确定各相关权利主体的退出补偿范围;权衡宅基地退出过程中投资成本与未来收益,以优化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方案,为宅基地退出公平补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结果]理论上农户的最低补偿额应大于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机会成本,最高补偿额不高于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中农户应分得的宅基地价值与农户退出后的投资风险成本之和;村集体的补偿额应为宅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勇 包婷婷
基于推拉理论视角,本文构建了农村宅基地退出的驱动力分析框架,揭示了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农村宅基地退出受到推力和拉力两种力量的共同驱动。其中,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推力包括农村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的推力、乡村空间整合与重构的推力、农村宅基地功能变迁的推力、农村宅基地财产权价值实现的推力和农村宅基地制度演变的推力;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拉力包括新常态下城镇化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的拉力、农村转移人口"离土离乡"的拉力、农户居住生活空间需求层次提高的拉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拉力和宅基地退出相关政策实施的拉力。文章为探索和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完善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宅基地退出 驱动力 推拉理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四桂 宋戈 黄善林 陶军德 王萌萌 滕鹏
[目的]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的确定及其利益分配是宅基地能否顺利退出的关键。[方法]基于福利经济学分配论和补偿原理建立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运用比较研究法、模型分析法通过计算各生产要素的边际贡献率确定各相关权利主体的退出补偿范围;权衡宅基地退出过程中投资成本与未来收益,以优化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方案,为宅基地退出公平补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结果]理论上农户的最低补偿额应大于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机会成本,最高补偿额不高于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中农户应分得的宅基地价值与农户退出后的投资风险成本之和;村集体的补偿额应为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中村集体应分得的宅基地价值;地方政府的退出补偿额应不超过所享受的外部性价值。[结论]基于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确定的各相关权利主体退出补偿范围,从定量角度为宅基地退出公平补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同时顺应了通过市场机制对退出权利主体进行补偿的改革方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永才 李沐芸 宋珂 刘卫柏 郑爱民
在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宅基地制度变迁路径的基础上,基于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选择整体分析视角,运用IAD延伸决策分析模型探析影响农户参与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的因素。围绕参与农户个人与家庭特征、政策与市场环境、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选择变量、改革认知等四类变量,利用浏阳市调研数据采用Logistic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受这四类变量的共同影响与作用。其中,农村住宅数量对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发挥关键性的决定作用。提出在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改革过程中,要加大政策和舆论宣传,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合理规范使用有偿使用费用,营造公平公正社会环境,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勇 包婷婷
基于推拉理论视角,本文构建了农村宅基地退出的驱动力分析框架,揭示了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农村宅基地退出受到推力和拉力两种力量的共同驱动。其中,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推力包括农村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的推力、乡村空间整合与重构的推力、农村宅基地功能变迁的推力、农村宅基地财产权价值实现的推力和农村宅基地制度演变的推力;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拉力包括新常态下城镇化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的拉力、农村转移人口"离土离乡"的拉力、农户居住生活空间需求层次提高的拉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拉力和宅基地退出相关政策实施的拉力。文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宅基地退出 驱动力 推拉理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泽颖 孙灵
当前我国农村宅基地普遍存在着低效闲置的问题,构建起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对农村宅基地在退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推力与补偿机制,指出在构建补偿机制的过程中应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做出科学的规划,提高农民的福利,实现公平的补偿与利益分配。只有这样,农村宅基地退出才会拥有足够的推力,获得农民的支持与配合。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退出补偿机制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范辉 谢文全
宅基地以保值增值的方式退出,有利于优化城乡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也是实现宅基地顺利退出的关键。从宅基地的价值、产权结构、增值收益分配和农民地位等角度探索了宅基地保值增值的内涵。从农民财产、宅基地属性演变、农民收入变化、融资能力和农村市场发育等角度分析了宅基地保值增值的意义。宅基地的保值增值退出,对缓解新增建设用地矛盾、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建设、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改革、明晰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农民社会地位提升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宅基地以保值增值退出在宅基地退出后的供需平衡、宅基地产权结构、市场化
关键词:
宅基地退出 保值增值 增减挂钩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范辉 刘卫东 单娜娜
宅基地退出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迫切要求。对宅基地退出的探索,有利于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农民土地权益维护和政府与市场边界的划分等问题的解决。研究从宅基地的退出意愿、退出机制、退出模式和退出补偿方面,梳理了国内关于宅基地退出的已有研究成果。同时,从社会公平与正义、重视土地"利用主义"、引领土地制度改革和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等视角,对宅基地退出制度的未来改革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宅基地退出 退出机制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范辉 谢文全
宅基地以保值增值的方式退出,有利于优化城乡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也是实现宅基地顺利退出的关键。从宅基地的价值、产权结构、增值收益分配和农民地位等角度探索了宅基地保值增值的内涵。从农民财产、宅基地属性演变、农民收入变化、融资能力和农村市场发育等角度分析了宅基地保值增值的意义。宅基地的保值增值退出,对缓解新增建设用地矛盾、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建设、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改革、明晰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农民社会地位提升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宅基地以保值增值退出在宅基地退出后的供需平衡、宅基地产权结构、市场化退出机制、政府不当干预和农民自身维权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障碍,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宅基地退出 保值增值 增减挂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曲衍波 姜广辉 张凤荣
农村宅基地是农村建设用地中规模最大的一类土地利用类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其成员无偿提供宅基地,保障农民住房基本权利,其性质是一种"集体福利"。在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下,农村宅基地实行"一户一宅"的供给制度。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加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制度改革滞后,农村宅基地以及农房闲置、低效利用呈加剧态势。数据显示,2000—2016年中国农村常住人口减少2.19亿,但宅基地规模反而增加了400万hm~2;同时,全国约有10%的村庄内部"一户多宅"和宅基地闲置现象较为普遍。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韦彩玲 蓝飞行 宫常欢
作为处于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中的经济主体,农户和政府的行为选择是其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综合权衡的结果。基于在广西农村的抽样调查分析发现:"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等传统观念以及"祖宅意识"降低了部分农业转移人口(尤其是老年人)的宅基地退出意愿,在城市生产生活的稳定性和保障性较弱的农业转移人口宅基地退出意愿较低,还有的农业转移人口由于不确定远期利益得失而不愿意退出宅基地。对此,地方政府一方面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价值理性,在"自愿有偿"的原则下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并通过有效利用集体土地彰显宅基地退出带来的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引导农户合理退出宅基地;另一方面要坚持"量力而行""因时因地制宜""多举并行"的工具理性,不但要在补偿标准上尽量满足农户的现实需求,更要以持续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能力和程度以及农户退出宅基地后的生产生活质量为重心,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退出工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栗滢超
基于河南省农村宅基地实地调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主要是通过农户家庭特征、宅基地特征、个体特征等方面的传导,对农户收入、就业、生活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其中家庭特征对宅基地有偿退出影响最大,其影响力为0.58;可测指标中,个体特征中的年龄越小、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城市的喜好程度越高与家庭特征中的家庭劳动力结构越偏向非农业、家庭农业收入占比越低越能促进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基于此,建议有针对性地依据家庭特征开展农户技能培训,探索分类型、多样化宅基地有偿退出路径;依据区域不同发展水平,分时序推进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
关键词:
宅基地 有偿退出 结构方程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