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09)
- 2023(15222)
- 2022(12610)
- 2021(12156)
- 2020(9877)
- 2019(22361)
- 2018(22099)
- 2017(42887)
- 2016(22894)
- 2015(25404)
- 2014(25051)
- 2013(24469)
- 2012(22061)
- 2011(19574)
- 2010(19683)
- 2009(18037)
- 2008(17599)
- 2007(15785)
- 2006(13992)
- 2005(12151)
- 学科
- 济(89880)
- 经济(89800)
- 业(73972)
- 管理(70886)
- 企(52439)
- 企业(52439)
- 农(51538)
- 方法(36045)
- 农业(34204)
- 数学(31527)
- 数学方法(31079)
- 业经(25906)
- 财(25897)
- 中国(23712)
- 制(21844)
- 地方(18520)
- 策(17713)
- 银(17085)
- 银行(17071)
- 贸(16307)
- 贸易(16300)
- 行(16225)
- 易(15963)
- 务(15925)
- 财务(15864)
- 财务管理(15818)
- 企业财务(14983)
- 体(14659)
- 学(14601)
- 融(14521)
- 机构
- 学院(309138)
- 大学(300591)
- 济(128161)
- 管理(127164)
- 经济(125381)
- 理学(108090)
- 理学院(107050)
- 管理学(105453)
- 管理学院(104835)
- 研究(97011)
- 中国(80619)
- 农(62574)
- 京(61651)
- 财(61332)
- 科学(56496)
- 中心(49235)
- 江(48187)
- 业大(48099)
- 农业(47610)
- 财经(47167)
- 所(46200)
- 经(43100)
- 研究所(41461)
- 范(38370)
- 师范(38065)
- 州(37673)
- 北京(37595)
- 经济学(37455)
- 院(35447)
- 经济管理(35012)
- 基金
- 项目(207907)
- 科学(165106)
- 研究(158686)
- 基金(150438)
- 家(129440)
- 国家(128235)
- 科学基金(111613)
- 社会(101464)
- 社会科(95932)
- 社会科学(95907)
- 省(82273)
- 基金项目(79588)
- 教育(72251)
- 自然(70031)
- 自然科(68396)
- 自然科学(68377)
- 划(68104)
- 自然科学基金(67118)
- 编号(66677)
- 资助(59892)
- 成果(52859)
- 部(46799)
- 重点(45994)
- 发(45949)
- 课题(44972)
- 创(43938)
- 国家社会(41795)
- 制(41111)
- 创新(40935)
- 教育部(40227)
- 期刊
- 济(148446)
- 经济(148446)
- 研究(86952)
- 中国(65725)
- 农(65535)
- 财(48207)
- 管理(46530)
- 农业(44314)
- 科学(42181)
- 学报(41475)
- 融(36423)
- 金融(36423)
- 大学(34029)
- 学学(32494)
- 教育(31204)
- 业经(30569)
- 技术(28743)
- 财经(22394)
- 业(22295)
- 经济研究(20377)
- 问题(20273)
- 经(19273)
- 版(16321)
- 农村(16087)
- 村(16087)
- 农业经济(15532)
- 现代(15154)
- 技术经济(15049)
- 世界(14737)
- 资源(14619)
共检索到466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魏西云
农村宅基地既是农民的居住消费场所,又是农户家庭经济的组成部分,承载着农民生产、生活、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功能。我国宅基地分布点多面广,涉及的利益关系复杂,农民的政策需求和利益诉求呈现差异性和多元化。政府管理部门的缺位和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民宅基地取得权得不到保障、宅基地利用粗放与过度利用并存、宅基地的财产属性得不到充分体现与保障、宅基地违法现象较为普遍等突出问题。随着工业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泉
农业转业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和建新不拆旧、批而不建、“一户多宅”及合法继承等历史遗留问题长期存在所形成的农村宅基地和农房闲置问题,需要通过政府功能和市场作用的更好发挥,推动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和流转、对闲置宅基地进行综合整治或将宅基地收储为建设用地指标实现入市交易、充分利用宅基地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建设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是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应有之意。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有效利用 路径与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祁伟彦 杜欣蔚 任育锋 李哲敏
宅基地退出补偿政策是影响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进度与成效的重要因素。运用文献梳理法和历史脉络法,系统梳理1949年以来中国实行的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政策,根据补偿的手段与方式不同,将其划分为3个主要阶段;深入剖析现有宅基地退出补偿政策在补偿原则、补偿范围、补偿内容、补偿标准等方面的特点和不足;未来,可以从出台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条例、客观评估宅基地的价值、优化增值收益分配方式、健全保障支持政策等方面入手,完善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政策体系。
关键词:
宅基地退出 补偿政策 演变路径 政策选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正强
在我国广大农村,宅基地利用粗放的现象一直较为严重——“一户多宅”,用地大大超过规定标准,农民居住环境脏、乱、差。据测算,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达2.5亿亩,用地规模十分庞大。另据调查,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13平方公里的土地只剩1平方公里可用,而这1平方公里土地上需安置农民建房的就占了近65%。怎样开展农村宅基地整治,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农村宅基地、农民住房,都是农民的财产。在开展农村宅基地整治的过程中,就不能简单地采取“一刀切”的办法,而应根据不同情况,关注农民的切身利益,实事求是地提出整治的办法来。陈正强同志的这篇文章,对开展农村宅基整治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可以给我们不少启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薛珂
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农村宅基地流转已成为破解中国农村宅基地闲置、低效利用的综合路径。本文基于比较研究法与理论模型法,对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政府主导模式、集体推动模式与农民自发模式)基本特征、农民福利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结合中国农村实际情况,从健全农村宅基地法律保障体系、因地制宜选择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建立科学完善的拆迁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宅基地 流转模式 农民福利 路径选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宝丽
目前,《物权法》等是规范我国土地制度的基本法律规范,宅基地抵押受到现行法律的限制。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开展宅基地抵押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些地方对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也存在很多法律问题。完善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制度、科学设计宅基地抵押制度以及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推进宅基地抵押市场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宅基地抵押 法律约束 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卫柏 贺海波
通过横向比较分析后认为:我国农村宅基地流转存在管理制度缺陷、村庄规划滞后、基层监管欠缺等问题。在对我国农村宅基地流转进行实证调研后,总结出我国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主要有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转让、外部转让、农户自由转让、地方政府主导转让等几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宅基地流转 流转模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美球 吴萍
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是我国现阶段农村土地资源管理的一项重点任务,也是基层政府的一个工作难点。只有找出造成农村宅基地管理及难点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困措施。农村宅基地管理面临的难题确权后农户将拥有更大的宅基地利益。现实中,"一套换三套"的征地补偿安置措施,使借征地之机一夜暴富的事例时常发生,让未被征收土地的农户羡慕不已,以至于农户一旦占用了农村集体土地,不论合法与否,即使荒芜不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商梦雅 李江
当前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是以使用权流转为着力点,要实现宅基地的合理配置依赖于使用权的流转。运用法经济学效率与公平两大价值目标,在构建使用权流转的市场机制体系过程中寻找效率与公平的契合点,创建市场交易机制、增值收益分配机制、风险防范机制,借助资源匹配化解农村发展要素的短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实现路径:第一,要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中各项权利的立法工作;第二,构建完善的宅基地产权制度;第三,坚持价值选择防范路径内卷化:第四,规范现代化的宅基地管理体系;第五,建设全方位的配套保障体系,实现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自然过渡,加快乡村经济振兴,助推城乡融合。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制度 价值选择 现实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公茂刚 吕淑玉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不断改革完善,实现了创造性发展。基于历史资料整理和现实调研,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变迁历程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确定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后一阶段是在巩固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基础上对权利束进行结构细分,活化宅基地使用权,促进宅基地资产价值发挥。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要素相对价格不断提高,农村宅基地闲置日益增加,急需对宅基地产权权利结构的进一步改革优化。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后,各试点地区对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但通过调研发现,农户对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认可度不一、政策执行力度不足,而且宅基地所有权主体虚置、宅基地闲置严重以及流转不畅等问题突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登正
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登正近期,为贯彻中央11号文件对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有关规定,山东省招远市土地管理局组织人员对该市农村宅基地管理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摸底。调查情况表明:随着《土地管理法》的深入贯彻,农村宅基地管理逐步走向规范,但历史上形成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常城
随着改革深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权力清单制度呼之欲出。构建农村宅基地管理权力清单制度,必须深刻学习十九大精神,保证新制度符合党和国家的宏观战略,将保障农民权益作为新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农村宅基地管理权力清单制度,亟待补齐配套法律法规严重缺失的制度短板,使之有法可依,进而有法必依。构建农村宅基地管理权力清单制度,需充分实现宅基地的财产属性,不可忽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构建农村宅基地管理权力清单制度,还要完善、健全对政府行为的监察和追,防止"清单"成为"空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明发 严金明 陈昊
为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防范流转风险提供指导,采用文献综合法和归纳总结法,通过全面梳理现有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及其风险研究文献,在引进新古典经济学的供求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宅基地管制模型分析框架,得出宅基地流转是实现存量建设用地潜力释放的现实理性选择,但需要加强其风险管理研究。进一步研究发现:根据风险是否可控,产生是否放开(限制)宅基地流转的不同观点;不同的宅基地流转模式蕴藏了不同的风险;农户的风险意识大小决定了流转的意愿强弱;宅基地流转的风险管理应与宅基地价值及其对农户的重要性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流转 风险管理 供求理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明发 严金明 陈昊
为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防范流转风险提供指导,采用文献综合法和归纳总结法,通过全面梳理现有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及其风险研究文献,在引进新古典经济学的供求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宅基地管制模型分析框架,得出宅基地流转是实现存量建设用地潜力释放的现实理性选择,但需要加强其风险管理研究。进一步研究发现:根据风险是否可控,产生是否放开(限制)宅基地流转的不同观点;不同的宅基地流转模式蕴藏了不同的风险;农户的风险意识大小决定了流转的意愿强弱;宅基地流转的风险管理应与宅基地价值及其对农户的重要性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流转 风险管理 供求理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明发 严金明 陈昊
为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防范流转风险提供指导,采用文献综合法和归纳总结法,通过全面梳理现有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及其风险研究文献,在引进新古典经济学的供求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宅基地管制模型分析框架,得出宅基地流转是实现存量建设用地潜力释放的现实理性选择,但需要加强其风险管理研究。进一步研究发现:根据风险是否可控,产生是否放开(限制)宅基地流转的不同观点;不同的宅基地流转模式蕴藏了不同的风险;农户的风险意识大小决定了流转的意愿强弱;宅基地流转的风险管理应与宅基地价值及其对农户的重要性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文章针对研究结果,提出应加强对宅基地流转风险模式的经验总结,强化不同流转模式下的社会风险评估研究,重点关注基于农户权益保障的宅基地流转的风险管理政策体系研究。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流转 风险管理 供求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