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95)
- 2023(14949)
- 2022(12091)
- 2021(11002)
- 2020(8853)
- 2019(20106)
- 2018(19704)
- 2017(38133)
- 2016(20675)
- 2015(23473)
- 2014(23727)
- 2013(23662)
- 2012(22021)
- 2011(20214)
- 2010(20641)
- 2009(19459)
- 2008(19200)
- 2007(18026)
- 2006(16300)
- 2005(14768)
- 学科
- 济(111800)
- 经济(111718)
- 业(58054)
- 管理(52072)
- 农(51038)
- 方法(37856)
- 企(36062)
- 企业(36062)
- 农业(33732)
- 数学(33517)
- 数学方法(33275)
- 中国(27747)
- 业经(26947)
- 地方(26731)
- 财(19912)
- 学(19904)
- 制(18987)
- 贸(16515)
- 贸易(16505)
- 发(16477)
- 易(15929)
- 融(15299)
- 金融(15295)
- 银(15171)
- 银行(15145)
- 行(14544)
- 环境(14393)
- 地方经济(14368)
- 体(13714)
- 策(13080)
- 机构
- 学院(311804)
- 大学(305541)
- 济(140322)
- 经济(137541)
- 管理(114641)
- 研究(110400)
- 理学(97506)
- 理学院(96463)
- 管理学(94924)
- 管理学院(94353)
- 中国(86191)
- 农(68368)
- 科学(64862)
- 京(63647)
- 财(61017)
- 所(56587)
- 农业(52359)
- 中心(51674)
- 研究所(50862)
- 业大(49223)
- 江(49165)
- 财经(47957)
- 经济学(43878)
- 经(43373)
- 范(40470)
- 师范(40130)
- 北京(40010)
- 经济学院(39371)
- 州(38417)
- 院(38100)
- 基金
- 项目(197978)
- 科学(155128)
- 研究(149083)
- 基金(141533)
- 家(122240)
- 国家(121121)
- 科学基金(102908)
- 社会(96299)
- 社会科(90871)
- 社会科学(90841)
- 省(79303)
- 基金项目(74742)
- 教育(66846)
- 划(64881)
- 编号(62814)
- 自然(62027)
- 自然科(60493)
- 自然科学(60476)
- 自然科学基金(59373)
- 资助(56271)
- 成果(51028)
- 发(46102)
- 重点(44493)
- 部(43768)
- 课题(43056)
- 创(40611)
- 国家社会(40193)
- 性(38029)
- 创新(37988)
- 发展(37880)
- 期刊
- 济(170222)
- 经济(170222)
- 研究(94054)
- 农(71030)
- 中国(65420)
- 学报(47680)
- 农业(47590)
- 财(46524)
- 科学(44394)
- 管理(38745)
- 大学(36887)
- 融(35323)
- 金融(35323)
- 学学(35233)
- 业经(31387)
- 教育(29591)
- 技术(27451)
- 经济研究(26080)
- 财经(24538)
- 问题(23370)
- 业(23159)
- 经(21275)
- 世界(17792)
- 技术经济(17140)
- 版(16890)
- 农村(16153)
- 村(16153)
- 经济问题(15916)
- 贸(15736)
- 农业经济(15680)
共检索到482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艳西 谢永乐
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宅基地无偿使用、非市场化有偿使用和市场化有偿使用三种方式具有不同的经济学效应。供求模型分析表明,从盘活“存量”、控制“增量”、实现财产价值及提升社会福利等方面考察,市场化有偿使用是更加适合的宅基地有偿使用方式。基于我国现阶段国情,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应采取渐进市场化路径,按“存量”和“增量”分类推动宅基地无偿分配逐步向城乡统一有偿使用制度转变。“存量”宅基地有偿使用的渐进市场化路径为:集体内部“超占有偿”——集体内部“全部有偿”——跨集体“有偿使用”(二级市场)——城乡统一的住宅用地有偿使用(二级市场)。“增量”宅基地有偿使用的渐进市场化路径为:集体内部“无偿分配”——集体内部“有偿使用”——跨集体“有偿使用”(一级市场)——城乡统一的住宅用地有偿使用(一级市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艳西
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按照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分类推动宅基地无偿分配逐步向城乡统一有偿使用制度转变,构建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的渐进市场化路径。一级市场上宅基地有偿使用的渐进市场化方式为:存量宅基地超占有偿→存量宅基地全部有偿;增量宅基地集体内部全部有偿→增量宅基地跨集体有偿使用,最终过渡到城乡统一的住宅用地一级市场有偿使用。二级市场上宅基地有偿使用的渐进市场化方式为:丰富宅基地使用权债权型有偿使用方式;宅基地使用权物权型“跨集体”有偿使用;城乡统一的住宅用地二级市场有偿使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晓洁
宅基地是农民安身立命的根本,关系到每一个农民的生存权益。我国现有法律主要规定的是一定条件下的宅基地无偿使用制度,但现阶段由于我国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土地资源走向稀缺化、管理失范化,特别是一些地方一户多宅、宅基地面积超标等不合理使用宅基地现象比较严重,造成了我国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因而,有必要将现有的农村宅基地无偿使用改为有偿使用,结合财税手段和法治方式,构建起一套科学有效的针对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的财税治理模式,实现"以税节地、以税控地"的目标。
关键词:
宅基地 以税节地 有偿使用 财税规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韩冬 韩立达 张勰 陈晓航
政府主导下的宅基地有偿退出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在实践中或为追求建设用地指标而损害农民利益,或因忽视了土地市场规律而给地方财政带来巨大压力。基于四川、重庆、浙江、西藏、吉林等地的实地调研,从宅基地退出涉及的产权主体和实施主体角度归纳当前宅基地有偿退出的实践类型,分析不同主体情景下的成效与问题。结果表明,当前宅基地有偿退出实践有是否履行住房保障职能两种情景,根据政府介入方式和程度的不同又可细化为农民偶然退出、隐性市场行为、经济或社会导向型政府主导等类型,尽管实施主体和驱动力有所不同,但普遍存在退出主体不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永才 李沐芸 宋珂 刘卫柏 郑爱民
在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宅基地制度变迁路径的基础上,基于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选择整体分析视角,运用IAD延伸决策分析模型探析影响农户参与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的因素。围绕参与农户个人与家庭特征、政策与市场环境、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选择变量、改革认知等四类变量,利用浏阳市调研数据采用Logistic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受这四类变量的共同影响与作用。其中,农村住宅数量对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发挥关键性的决定作用。提出在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改革过程中,要加大政策和舆论宣传,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合理规范使用有偿使用费用,营造公平公正社会环境,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田菊萍
宅基地有偿使用是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突破口探索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是当前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重心和难点。纵观各地的探索和实践,之所以未能形成大势,笔者认为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集体土地入市受法律政策的制约,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义博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确立的农村宅基地无偿使用制度弊端日益显现。应在正视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合理性的基础上,弱化公法对农村宅基地权利的过多干预,出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办法,界定农村宅基地总量和边界,为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创造条件。同时,要摒弃过分强调农村宅基地福利性的传统观念,构建能够调动各方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土地有偿使用 动力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建 刘立娟
宅基地有偿化是面向既往宅基地无偿使用而展开的市场化改革。在建立和实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过程中,应适度弱化公权力的过多干预,探索建立一条以村民自治治理为主、行政管理为辅的路径。建立并完善村集体内的议事会、监事会、村民代表大会等管理机构以实现村民自治治理,村集体结合村民生活条件和地域条件等因素自主划定有偿使用范围,并引入一事一议对策、集体表决机制确定有偿使用收费标准和收益用途。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与协助作用,深入推进宅基地有偿使用改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兆林 王敏 漆璐豪
[目的] 宅基地有偿使用是我国新一轮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探索内容之一。宅基地有偿使用是促进宅基地集约、高效利用的重要推手,也是显化宅基地财产属性的重要途径。有关宅基地有偿使用的综述研究,已有学者利用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进行分析,但是在文献的时效性、研究热点的可视化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方法]本文通过CiteSpace5.6.R5软件对1992-2020年中国知网上“宅基地有偿使用”的发文量、研究热点和演进趋势进行可视化信息分析,并结合具体文献,对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研究提出了研究述评与展望。[结果] ①从发文量看,宅基地有偿使用的研究可分为萌芽发展、缓慢发展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②从研究热点看,对宅基地有偿使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宅基地有偿使用费”、“一户多宅”、“超占多占”和“三权分置”等关键词。③从演进趋势看,宅基地制度改革与制度设计、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宅基地管理以及三权分置将成为宅基地有偿使用的研究重点。[结论]总体展望看,明确宅基地有偿使用的适用情形,研究宅基地有偿使用收费标准和有偿使用资金管理办法,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与宅基地资格权认定、宅基地登记确权及有偿退出的衔接机制是未来宅基地有偿使用研究中须着重关注的内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四桂 宋戈 黄善林 陶军德 王萌萌 滕鹏
[目的]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的确定及其利益分配是宅基地能否顺利退出的关键。[方法]基于福利经济学分配论和补偿原理建立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运用比较研究法、模型分析法通过计算各生产要素的边际贡献率确定各相关权利主体的退出补偿范围;权衡宅基地退出过程中投资成本与未来收益,以优化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方案,为宅基地退出公平补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结果]理论上农户的最低补偿额应大于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机会成本,最高补偿额不高于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中农户应分得的宅基地价值与农户退出后的投资风险成本之和;村集体的补偿额应为宅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四桂 宋戈 黄善林 陶军德 王萌萌 滕鹏
[目的]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的确定及其利益分配是宅基地能否顺利退出的关键。[方法]基于福利经济学分配论和补偿原理建立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运用比较研究法、模型分析法通过计算各生产要素的边际贡献率确定各相关权利主体的退出补偿范围;权衡宅基地退出过程中投资成本与未来收益,以优化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方案,为宅基地退出公平补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结果]理论上农户的最低补偿额应大于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机会成本,最高补偿额不高于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中农户应分得的宅基地价值与农户退出后的投资风险成本之和;村集体的补偿额应为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中村集体应分得的宅基地价值;地方政府的退出补偿额应不超过所享受的外部性价值。[结论]基于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确定的各相关权利主体退出补偿范围,从定量角度为宅基地退出公平补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同时顺应了通过市场机制对退出权利主体进行补偿的改革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之枫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针对村镇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应适时尝试建立完善的宅基地有偿使用和出让制度。这不仅可以加速城市化进程、促进人口转移、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还对促进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村庄规划管理、保护耕地、抑制空心村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经济手段进行调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为合理和有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保海 张会萍
促进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是当前正在进行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考察我国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的变迁史,经历了从私有到公有,从任意流转、限制流转再到今天的鼓励退出四个阶段。目前农村宅基地退出还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缺少宅基地流转平台,宅基地退出缺乏激励机制,农民宅基地腾退意愿不强,利益分配不明等因素。促进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必须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法律法规,构建宅基地流转平台,制定合理的宅基地退出激励机制,增加农民非农经济收入等。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有偿退出 困境与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栗滢超
基于河南省农村宅基地实地调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主要是通过农户家庭特征、宅基地特征、个体特征等方面的传导,对农户收入、就业、生活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其中家庭特征对宅基地有偿退出影响最大,其影响力为0.58;可测指标中,个体特征中的年龄越小、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城市的喜好程度越高与家庭特征中的家庭劳动力结构越偏向非农业、家庭农业收入占比越低越能促进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基于此,建议有针对性地依据家庭特征开展农户技能培训,探索分类型、多样化宅基地有偿退出路径;依据区域不同发展水平,分时序推进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
关键词:
宅基地 有偿退出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诸培新 曲福田 孙卫东
研究目的:分析现行的禁止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对农村宅基地利用效率与公平性的制度绩效。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禁止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制度导致了农村宅基地超标利用、居民点布局分散和村容村貌差,存在严重的宅基地利用效率损失;同时在城乡居民市场主体地位、城乡土地产权地位、农民土地权益等方面也存在严重的不公平性。研究结论:基于对农村宅基地流转公平与效率的改进出发,取消限制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相关规定,允许农村宅基地入市交易,并严格管理农村宅基地。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农村宅基地 流转 公平 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