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63)
2023(13200)
2022(11159)
2021(10577)
2020(8609)
2019(19567)
2018(19655)
2017(36810)
2016(20626)
2015(22764)
2014(23098)
2013(22118)
2012(20546)
2011(18912)
2010(19595)
2009(18577)
2008(18708)
2007(17172)
2006(15881)
2005(14613)
作者
(56684)
(47726)
(47183)
(45235)
(30317)
(22806)
(21411)
(18215)
(18122)
(17504)
(16421)
(15966)
(15657)
(15168)
(15114)
(14552)
(14013)
(14000)
(13780)
(13674)
(12366)
(11867)
(11493)
(11183)
(10826)
(10777)
(10678)
(10567)
(9665)
(9389)
学科
(79113)
经济(79001)
(66581)
管理(60999)
(50717)
(45730)
企业(45730)
农业(33716)
业经(25430)
(25320)
(24628)
方法(24072)
中国(23412)
数学(19813)
数学方法(19445)
(17639)
地方(17532)
(16262)
(15635)
银行(15622)
(15109)
(14989)
(14296)
贸易(14285)
(13947)
(13926)
金融(13922)
(13921)
理论(13912)
财务(13872)
机构
学院(291336)
大学(285763)
(119427)
经济(116612)
管理(107627)
研究(98865)
理学(89905)
理学院(88941)
管理学(87523)
管理学院(86952)
中国(79629)
(62195)
(60241)
(59254)
科学(56310)
(49860)
(49715)
中心(46560)
财经(45940)
农业(44645)
研究所(43659)
业大(42879)
(41302)
(40698)
师范(40401)
(38878)
北京(37949)
经济学(35040)
(34846)
(34261)
基金
项目(176213)
研究(139326)
科学(138792)
基金(124798)
(106324)
国家(105192)
科学基金(90225)
社会(87812)
社会科(82701)
社会科学(82680)
(70607)
基金项目(64749)
教育(64501)
编号(60366)
(57684)
自然(54049)
自然科(52714)
自然科学(52704)
成果(51975)
自然科学基金(51787)
资助(49900)
课题(42623)
(39876)
(39601)
重点(39594)
(39035)
(37676)
(36414)
国家社会(35462)
(35136)
期刊
(152749)
经济(152749)
研究(95443)
中国(71381)
(63344)
(50820)
农业(42279)
教育(42146)
学报(41210)
管理(39817)
科学(38730)
(35955)
金融(35955)
大学(33447)
学学(30911)
业经(29523)
技术(26525)
财经(24028)
(20694)
经济研究(20687)
问题(20502)
(19954)
农村(16414)
(16414)
(16371)
农业经济(15604)
世界(15200)
图书(14604)
(14344)
经济问题(13998)
共检索到476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金龙   胡建  
现行宅基地发放政策,在许多地方并没有严格执行,带来很多难以处理的问题。宅基地免费发放已很难做到,在分配和利用上难以体现公平与效率,其使用价值和价值也都难以发挥。“三权”分置没有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的含义也不明确。允许流转不一定能解决宅基地低效利用问题。各地应从实际出发,不盲从于理论,也不盲目照搬先行试点区做法,而应在中央精神指导下进行宅基地政策的自主创新。可以从宅基地增量的供给机制、存量的管理和整治机制入手,探索改革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侯向娟  李晋陵  
农村宅基地问题是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民生问题,基于小农背景下的农村宅基地问题,表现为宅基地闲置与紧张并存,实际是农村宅基地权属不清、权益不明的问题。解决小农背景下的农村宅基地问题,需构建大农环境,深入改革现行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界清农村宅基地的"三权分置",通过改革把农村宅基地属于农民的权利还给农民,理顺农村宅基地的管理和收益分配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董祚继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深刻理解"三权分置"的重大意义,正确诠释"三权分置"的法理基础,加快探索"三权分置"的实现形式,是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艳  陈丹  
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中提出的"适度放活"要求,是当前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意旨。结合我国宅基地利用现实对"适度放活"进行实践性考量,应当围绕"适度放活"的内涵和目标,兼顾农民宅基地权益价值的最大化需求,促成改革政策的立法转化。在"放"与"活"的法律制度构建上应当坚持土地用途管制的红线要求,同时明确宅基地的可流转性,确定宅基地使用权的权能内容,推动流转方式的多元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艳  陈丹  
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中提出的"适度放活"要求,是当前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意旨。结合我国宅基地利用现实对"适度放活"进行实践性考量,应当围绕"适度放活"的内涵和目标,兼顾农民宅基地权益价值的最大化需求,促成改革政策的立法转化。在"放"与"活"的法律制度构建上应当坚持土地用途管制的红线要求,同时明确宅基地的可流转性,确定宅基地使用权的权能内容,推动流转方式的多元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爱民  
当前,对于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重点在于突破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规限制。但笔者认为,鉴于现阶段农村宅基地仍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经济社会功能,必须以国情和发展阶段为基础,从绝大多数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在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确保农民不失权的前提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爱民  
当前,对于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重点在于突破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规限制。但笔者认为,鉴于现阶段农村宅基地仍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经济社会功能,必须以国情和发展阶段为基础,从绝大多数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在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确保农民不失权的前提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及"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并强调了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的政策思路。尽管这一政策思路甫一提出,也曾有"语惊四座"之效应,但短暂的学术讨论与争议后,业界便已基本形成共识,确认"三权分置"是我国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方林  朱大威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抓手之一。本文探讨了当前我国农村宅基地存在的闲置率高、权能受限、混乱无序、确权颁证缓慢等阻点问题,总结了典型省份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提出了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关键问题、主要内容和选择策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历芳  曾寅初  
农村宅基地和农地制度改革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改革任务,对于增强农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实践经验较为成熟,而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则相对滞后。中央和地方在完善宅基地制度设计的过程中,尽管可以大致参照农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但亟需厘清两者在改革的目标、内容和风险方面的本质差异。本文通过对以上三个层面进行系统深入的比较分析,认为宅基地制度改革应在坚持"一户一宅、户有所居"的公平底线的基础上,结合试点经验积极探索宅基地使用权的处分和收益权能的实现形式,同时应防范多种风险以避免改革异化,从而有效盘活农村大量闲置的宅基地及农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汪杨植  黄敏  杜伟  
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范围较窄、时间较短,各方面的认识不统一、举措不配套,政策落地与实施绩效存在偏差,许多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急需深入研究。深化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应该科学构建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高度重视"三权分置"改革的协同推进,系统开展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风险评估和绩效评估,优化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实现路径,重点推进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保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超  谭峻  
本文通过回顾农村宅基地功能演变历史,理清宅基地三大功能演变趋势,即政治稳定功能保持不变,社会保障功能进一步削弱,经济财产功能日益凸显。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参考上述宅基地功能演变路径,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坚持土地所有权不变,保持政治稳定;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差别化宅基地制度设计;加快宅基地流转制度改革,激活农民手中土地财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峻  涂宁静  
研究目的:探讨与重构农村宅基地取得制度,推动中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规范—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探讨了当前宅基地取得制度存在的缺陷以及管理工作中的难题。从原始取得制度、继受取得制度和相关配套制度三大方面重构了农村宅基地取得制度。研究结论:宅基地制度改革应以宅基地取得制度的重构为切入点,有利于保护农民财产权益、促进社会公平与实现资源合理利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军书  郑弼天  
我国农村宅基地法律法规面临着城市化发展进入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宅基地制度改革遇到新矛盾、宅基地管理政策失灵等系列挑战,因此,宅基地“三权分置”适时提出。学界对于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法律意蕴莫衷一是,研究发现,“宅基地所有权+成员权+用益物权”的观点更具科学性。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要明确宅基地集体所有权的权能构成并通过宅基地专门立法给予保障;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必须建立宅基地资格权的登记、置换和退出制度;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可通过扩大和转换宅基地使用权的权能来实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吕萍  于璐源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城乡住房水平与居住环境整体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但农村住房方面仍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如农房闲置与大规模开发建设并存;农村居住环境较差与近年来财政不断向农村倾斜的矛盾;政策限制农房流转与现实中农房地下交易的矛盾;不同收入、年龄阶层对农房的不同需要与农房低效利用的矛盾等,这些问题会对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造成重大的影响。构建农村住房体系的设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