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30)
- 2023(11737)
- 2022(10309)
- 2021(9878)
- 2020(8122)
- 2019(18793)
- 2018(18925)
- 2017(36853)
- 2016(20046)
- 2015(22754)
- 2014(22794)
- 2013(22704)
- 2012(20755)
- 2011(18720)
- 2010(18808)
- 2009(17336)
- 2008(16866)
- 2007(15052)
- 2006(13479)
- 2005(11707)
- 学科
- 济(82895)
- 经济(82794)
- 业(63917)
- 管理(54530)
- 农(50489)
- 企(42627)
- 企业(42627)
- 方法(34492)
- 农业(33582)
- 数学(29939)
- 数学方法(29559)
- 业经(23609)
- 中国(20494)
- 财(19658)
- 地方(17823)
- 学(16686)
- 制(16613)
- 贸(13762)
- 贸易(13757)
- 易(13392)
- 发(13205)
- 技术(12695)
- 农业经济(12539)
- 理论(12324)
- 务(12283)
- 财务(12217)
- 财务管理(12188)
- 策(12079)
- 环境(11986)
- 体(11884)
- 机构
- 学院(286404)
- 大学(283663)
- 管理(117796)
- 济(112510)
- 经济(109902)
- 理学(102306)
- 理学院(101271)
- 管理学(99628)
- 管理学院(99133)
- 研究(93296)
- 中国(71755)
- 农(64039)
- 京(60199)
- 科学(58561)
- 业大(49380)
- 财(49170)
- 农业(48693)
- 所(46965)
- 中心(43986)
- 研究所(42428)
- 江(42161)
- 财经(39310)
- 范(37997)
- 北京(37855)
- 师范(37738)
- 经(35735)
- 州(34383)
- 经济管理(32848)
- 院(32762)
- 经济学(30735)
- 基金
- 项目(195643)
- 科学(153386)
- 研究(146994)
- 基金(140915)
- 家(121492)
- 国家(120351)
- 科学基金(103576)
- 社会(91315)
- 社会科(86001)
- 社会科学(85975)
- 省(77602)
- 基金项目(76183)
- 自然(66694)
- 教育(65435)
- 自然科(65059)
- 自然科学(65046)
- 自然科学基金(63874)
- 划(63820)
- 编号(62967)
- 资助(56859)
- 成果(50658)
- 部(43041)
- 重点(42666)
- 发(42099)
- 课题(41307)
- 创(40275)
- 创新(37377)
- 科研(36879)
- 国家社会(36512)
- 人文(36505)
- 期刊
- 济(130562)
- 经济(130562)
- 研究(82450)
- 农(67545)
- 中国(55002)
- 农业(45974)
- 学报(45463)
- 科学(42680)
- 管理(38199)
- 财(35591)
- 大学(35268)
- 学学(33346)
- 教育(30572)
- 业经(27424)
- 融(27104)
- 金融(27104)
- 技术(23827)
- 业(20449)
- 问题(18626)
- 财经(18002)
- 经济研究(16829)
- 版(15917)
- 图书(15602)
- 农业经济(15242)
- 经(15131)
- 理论(14872)
- 农村(14838)
- 村(14838)
- 科技(14289)
- 技术经济(13993)
共检索到419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岩 黄英
作为我国特有的一项用益物权,宅基地使用权具有公私兼具的法律特征,其制度设计的理论逻辑在于通过公法的外在约束及权利的内部阉割使其内生出公法上的负担,从达至社会保障的立法目的。但由于制度设计自身的缺陷、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等原因使得开禁宅基地使用权的抵押具有迫切的现实性。在抵押制度的构建上,应将完善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制度作为前提和保障;以其是否继续承担社会保障功能为判断标准,实行有限抵押制度;为了确保抵押权的顺利实现,还要建立价值评估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媞
作为农地产权流转的主要形式,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有助于释放宅基地经济价值,拓宽农户融资渠道,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牵扯到现行立法、宅基地登记确权、价值评估、农地贷款金融机构、社会保障制度等多方面问题,对此,建议完善相关立法、做好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工作、建立价值评估体系、成立专门的农地金融机构、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 抵押流转 法律制度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运全 朱宝丽
伴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各地对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融资进行了有益探索。本文简要介绍了现行法律关于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基本规定,指出了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出现和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分析总结了各地开展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探索的方式方法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宅基地使用权管理制度的相关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建
宅基地能否抵押及如何抵押是学界争议之焦点。基于宅基地立法之嬗变及相关法律机理证成宅基地使用权有限抵押的成立,其制度设计上应坚持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并在内部法权结构上体现实质正义和保护农民的倾斜性救济原则。宅基地抵押本质上为土地使用权之抵押,其可通过抵押合同和登记公示而设定,农民集体成员和非集体成员皆可成为抵押权主体。抵押权实现时,在同等条件下应赋予集体成员优先回赎权,或本集体成员无意购买时,可由农民集体优先有偿收回。立法上应赋予农民宅基地使用权之抵押权能,构建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和期限制度,并修订《物权法》等法律以确保宅基地有限抵押制度的有效运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严斌彬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享有“居者有其屋”权利的根本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继承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存在积极退出与消极默认两种处理方式。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以继承方式进行流转,是否需要继承人具备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身份,是否应符合“一户一宅”规定,无偿取得的原则是否应与时俱进进行改革,都是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中需要研究的对象。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使用权 继承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戴艳萍
农村宅基地能否抵押是学术界争议的焦点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已成为解决农户融资难的一个手段。立法上应赋予农户享有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权能,同时对使用期限进行明确规定,以确保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制度的规范化运行。加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融资的法律规制研究,完善《物权法》等相关法律,以集体土地所有制为前提,以建立试点为途径,将试点地区的经验逐渐推开,为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融资体系建设寻求有效方法,进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关键词:
宅基地 使用权抵押 金融机构 法律规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鹏 孙放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概念,此举大大激活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财产权属性,部分地区开始先行先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融资方式。笔者针对当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运行现状,梳理出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法律依据不足、实现困难等核心难题,并针对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提出相关立法建议和具体实现路径,以推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制度有序发展,振兴农村经济。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 抵押贷款 农村经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琪 付雪冉 卢皓全 吴瑶瑶
综合研究农村宅基地制度发展历程,立足城乡统筹发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仍存在着实际价值;“三权分置”政策法规的引入,使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问题受到了重视,但目前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农村宅基地资格权和使用权是否必须分开、立法中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规定模糊,和理论界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方法、流转开放程度看法尚未统一。农村闲置土地资源严重浪费,土地利用程度普遍不高,法外无序和隐形市场仍然存在。除了破除农村宅基地资格权对使用权流转的限制外,完善农村宅基地流转相关法律,实行登记确权制度、完善退出机制是明确宅基地权属的关键举措,以法律规范交易市场主体和行为,科学设立流转形式是减少基层纠纷的重要手段;政府、村组织和成员合理参与利益分配、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和管理职责是稳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秩序的重点内容。应当以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使用权 “三权分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汤浩 刘旦
目前,我国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构建我国的宅基地流转制度,对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宅基地使用权 流转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淑娟 王福香
结合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规定的宅基地"三权"分置,提出在明确宅基地资格权的前提下需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文章认为开禁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已是大势所趋,符合当前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态势,并就当前房地一体主义模式下的宅基地使用权附随房屋流转困境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方明
宅基地制度一直是围绕农村土地改革的一大难题,受我国现有法律法规的约束,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交易市场尚未形成,农民拥有的宅基地无法进行合法流转。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这种限制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退出和流转的管理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当前农村非农化发展和城乡统筹的需要,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和冲突。近年来农村宅基地规范和流转问题十分突出: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宅基地流转无法可依;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宅基地闲置与浪费并存;缺乏健全的收益分配机制,无法保障各方利益;缺乏规范的市场体系,宅基地流转效率低下。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和流转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 规范与流转机制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洪亮
目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比较混乱,一户多宅等现象比较突出。现行立法对户的内涵的界定比较模糊,使一户多宅现象更加突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获得后,有时并不立即建造房屋,造成宅基地使用权取得与建造房屋的目的相脱钩。房屋继承后,地随房走原则的贯彻,使一户多宅现象更加严重。因此,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需要通过立法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宅基地使用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光宏
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现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并对其效率进行了分析。其次,以实证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了我国现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主要问题: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分配制度不明确;农村宅基地取得制度不合理,转让缺乏规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监管体制不完善等。最后,提出了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创新的思路:应当加强有关农村宅基地立法;明晰农村宅基地产权;强化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权能;完善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使用权 制度经济学 制度创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晓杰
以2015—2017年河南省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县调研数据为依据,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实证检验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收入效应。结果表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能够显著提升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从而提高农业产出。进而对农户收入具有显著且持续的推动作用,而且贷款周期越久,推动作用越大。为此,未来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政策完善的重点在于正视农户异质性,积极提供差异化产品,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降低融资费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惠献波
发展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是缓解农村融资需求与资金供给矛盾、繁荣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河南省562户农村家庭问卷调查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以宅基地使用权为抵押进行借贷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户主为男性、户主年龄较低、非农收入占比较高、有信贷经历的农户,其借贷意愿较强;承包经营耕地面积、资金需求满足程度、贷款期限对农户借贷意愿有正向影响,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难度、贷款申请难度、宅基地在养老保障中的重要性、利率水平对农户借贷意愿有负向影响。推动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要从需求端和供给端着手,一方面激发农户借贷意愿,另一方面完善信贷配套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