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94)
2023(5636)
2022(4539)
2021(4208)
2020(3286)
2019(7329)
2018(7156)
2017(14063)
2016(7533)
2015(8156)
2014(7887)
2013(7843)
2012(7098)
2011(6587)
2010(6720)
2009(6505)
2008(6401)
2007(5999)
2006(5365)
2005(4663)
作者
(20177)
(17769)
(16971)
(16221)
(10554)
(8408)
(7595)
(6801)
(6504)
(6008)
(5902)
(5653)
(5262)
(5259)
(5240)
(5115)
(5023)
(5018)
(4850)
(4773)
(4398)
(4281)
(4209)
(4188)
(4004)
(3977)
(3941)
(3586)
(3543)
(3535)
学科
(47908)
(36625)
经济(36592)
(33034)
农业(32053)
管理(16254)
业经(15356)
(12707)
企业(12707)
农业经济(12282)
方法(10616)
数学(9593)
数学方法(9518)
(9351)
农村(9333)
(9305)
发展(8130)
(8125)
地方(8030)
(7960)
土地(7786)
中国(7585)
(7550)
建设(7037)
(6995)
劳动(6991)
(6901)
(6564)
收入(6525)
农业劳动(6315)
机构
学院(110490)
大学(102975)
(48170)
经济(47337)
管理(44492)
(41646)
理学(39278)
理学院(38979)
管理学(38453)
管理学院(38276)
研究(34162)
农业(31018)
中国(28066)
业大(24122)
(19920)
科学(19887)
农业大学(18973)
(18734)
中心(17535)
(16850)
(16538)
经济管理(16085)
财经(15023)
研究所(14785)
(14491)
(14014)
师范(13940)
(13717)
(13258)
经济学(13055)
基金
项目(74315)
科学(59412)
研究(58487)
基金(54488)
(46364)
国家(45816)
科学基金(40024)
社会(39578)
社会科(36991)
社会科学(36982)
(31069)
基金项目(29396)
(26444)
编号(25851)
教育(24449)
(23633)
自然(23459)
自然科(22864)
自然科学(22859)
自然科学基金(22476)
资助(20238)
成果(19685)
(17354)
(16825)
国家社会(16634)
(16170)
课题(15791)
重点(15774)
(15727)
(15382)
期刊
(60943)
经济(60943)
(50733)
农业(34542)
研究(27321)
中国(23380)
业经(19043)
学报(16680)
科学(16441)
(14640)
农业经济(14297)
大学(14182)
学学(13923)
农村(13461)
(13461)
(13415)
(12384)
金融(12384)
管理(10108)
问题(9702)
农村经济(9069)
(8908)
世界(8062)
技术(7996)
经济问题(7900)
社会(7885)
教育(7877)
社会科(7463)
社会科学(7463)
财经(6773)
共检索到160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夏方舟  鲁平贞  
"同地同权同价"是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重要目标,然而长期以来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价值认知局限、流转障碍凸显、市场难以形成,使得农民宅基地财产权利显化困难,流转价格和功能价值存在较大偏离,相较于城市居住用地价格更是差距巨大。基于此,本文选取了287个北京郊区宅基地流转案例和534个北京城市居住用地交易案例,构建了宅基地使用权多元价值分段偏离测度框架,运用多功能价值评估与深度置信网络分析,测度了宅基地使用权实际流转价格、功能价值和城乡同权价值的"三元价值"和"两级偏离"。结果表明:(1)北京市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功能价值较流转价格平均高出8748.08元/m~2,平均价值偏离度为63.14%,表现出了一定的"区域递减"空间分布特征,产生原因在于宅基地的功能和资格权的认知偏差,以及供需匹配度、市场完善度、政策外部性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2)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城乡同权价值较功能价值平均高出27192.81元/m~2,平均偏离度为68.32%,呈现出显著的"中心扩散"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原因在于城乡居住用地产权的完整度、明晰度和稳定度差异。因此,本文提出未来宅基地财产权利显化和价值充分盘活应该分两步进行,首先完善宅基地的"农村二级市场",逐步纠正农民对宅基地的功能认知和增强资格权价值显化;其次对标城市居住用地构建"城乡统一市场",通过不断完善宅基地产权权能,推进宅基地完整价值的进一步显化,推进实现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相对协调的"同地同权同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汤浩  刘旦  
目前,我国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构建我国的宅基地流转制度,对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诸培新  曲福田  孙卫东  
研究目的:分析现行的禁止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对农村宅基地利用效率与公平性的制度绩效。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禁止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制度导致了农村宅基地超标利用、居民点布局分散和村容村貌差,存在严重的宅基地利用效率损失;同时在城乡居民市场主体地位、城乡土地产权地位、农民土地权益等方面也存在严重的不公平性。研究结论:基于对农村宅基地流转公平与效率的改进出发,取消限制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相关规定,允许农村宅基地入市交易,并严格管理农村宅基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芙  李月朦  吕中伟  边恕  
本文从农村宅基地与使用权的由来、国家征用流转、企业或个人流转和用益物权方面分析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立法取向。从观念障碍、缺乏法律程序性保障和法律逻辑障碍来剖析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难点。从赋予农村宅基地以完整用益物权权能、拓展使用权流转主体范围、完善流转方式、确立期限及有偿流转使用方面,探讨了完善该项制度的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庆  关欣  张凤荣  何长元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国有土地已经大量地进入市场,土地资产的职能得到不断地强化;而在农村,农民热衷的宅基地流转(尽管能否流转以及如何流转还在讨论之中)却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其流转已成为必然的事实。本文通过分析农民宅基地与承包地之间的异同,提出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宅基地管理和有偿流转的相关对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守军  杨明洪  
重庆在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探索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地票交易,不仅巧妙地绕开了农村宅基地不能用于非农建设的法律问题,而且通过激励相容的市场机制,实现了远郊农村宅基地与城镇建设用地之间潜在的供需关系,对于解决我国农村宅基地空置等低效率使用问题、打破城镇发展普遍遭遇的土地资源瓶颈,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但是,交易中的市场机制会促使要素流向城镇、土地向大城市集中的"马太效应",而且还存在价格可操纵、政府无意创租、无法真正释放农村土地资源等问题,政府需要从统筹城乡的高度,对市场作用进行矫正。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淑娟  王福香  
结合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规定的宅基地"三权"分置,提出在明确宅基地资格权的前提下需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文章认为开禁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已是大势所趋,符合当前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态势,并就当前房地一体主义模式下的宅基地使用权附随房屋流转困境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琪   付雪冉   卢皓全   吴瑶瑶  
综合研究农村宅基地制度发展历程,立足城乡统筹发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仍存在着实际价值;“三权分置”政策法规的引入,使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问题受到了重视,但目前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农村宅基地资格权和使用权是否必须分开、立法中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规定模糊,和理论界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方法、流转开放程度看法尚未统一。农村闲置土地资源严重浪费,土地利用程度普遍不高,法外无序和隐形市场仍然存在。除了破除农村宅基地资格权对使用权流转的限制外,完善农村宅基地流转相关法律,实行登记确权制度、完善退出机制是明确宅基地权属的关键举措,以法律规范交易市场主体和行为,科学设立流转形式是减少基层纠纷的重要手段;政府、村组织和成员合理参与利益分配、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和管理职责是稳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秩序的重点内容。应当以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方明  
宅基地制度一直是围绕农村土地改革的一大难题,受我国现有法律法规的约束,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交易市场尚未形成,农民拥有的宅基地无法进行合法流转。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这种限制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退出和流转的管理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当前农村非农化发展和城乡统筹的需要,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和冲突。近年来农村宅基地规范和流转问题十分突出: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宅基地流转无法可依;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宅基地闲置与浪费并存;缺乏健全的收益分配机制,无法保障各方利益;缺乏规范的市场体系,宅基地流转效率低下。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和流转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岩  黄英  
作为我国特有的一项用益物权,宅基地使用权具有公私兼具的法律特征,其制度设计的理论逻辑在于通过公法的外在约束及权利的内部阉割使其内生出公法上的负担,从达至社会保障的立法目的。但由于制度设计自身的缺陷、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等原因使得开禁宅基地使用权的抵押具有迫切的现实性。在抵押制度的构建上,应将完善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制度作为前提和保障;以其是否继续承担社会保障功能为判断标准,实行有限抵押制度;为了确保抵押权的顺利实现,还要建立价值评估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洪亮  
目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比较混乱,一户多宅等现象比较突出。现行立法对户的内涵的界定比较模糊,使一户多宅现象更加突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获得后,有时并不立即建造房屋,造成宅基地使用权取得与建造房屋的目的相脱钩。房屋继承后,地随房走原则的贯彻,使一户多宅现象更加严重。因此,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需要通过立法进一步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家全  
对农村宅基地能否自由流转,学界有反对和赞成两种观点。从私权保障和公权干预的角度看,宅基地的有条件流转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农民意愿,也符合我国国情。从保护耕地的角度出发,应对宅基地流转做必要的法律规制,那种认为乡土社会已经解体的观点是不全面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光宏  
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现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并对其效率进行了分析。其次,以实证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了我国现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主要问题: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分配制度不明确;农村宅基地取得制度不合理,转让缺乏规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监管体制不完善等。最后,提出了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创新的思路:应当加强有关农村宅基地立法;明晰农村宅基地产权;强化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权能;完善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芙  李月朦  吕中伟  边恕  
本文从农村宅基地与使用权的由来、国家征用流转、企业或个人流转和用益物权方面分析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立法取向。从观念障碍、缺乏法律程序性保障和法律逻辑障碍来剖析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难点。从赋予农村宅基地以完整用益物权权能、拓展使用权流转主体范围、完善流转方式、确立期限及有偿流转使用方面,探讨了完善该项制度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严斌彬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享有“居者有其屋”权利的根本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继承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存在积极退出与消极默认两种处理方式。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以继承方式进行流转,是否需要继承人具备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身份,是否应符合“一户一宅”规定,无偿取得的原则是否应与时俱进进行改革,都是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中需要研究的对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