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86)
2023(7854)
2022(6582)
2021(6315)
2020(5120)
2019(11966)
2018(11769)
2017(22756)
2016(12043)
2015(13126)
2014(12705)
2013(12596)
2012(11449)
2011(10426)
2010(10480)
2009(9662)
2008(9386)
2007(8514)
2006(7940)
2005(7105)
作者
(31890)
(27644)
(26604)
(25451)
(17040)
(13322)
(12193)
(10603)
(10490)
(9577)
(9232)
(9182)
(8739)
(8359)
(8219)
(8183)
(8027)
(7917)
(7681)
(7575)
(6755)
(6685)
(6639)
(6571)
(6214)
(6150)
(6047)
(5828)
(5600)
(5449)
学科
(52747)
经济(52700)
(49530)
(36958)
农业(33032)
管理(24295)
业经(17231)
地方(16323)
(15649)
企业(15649)
方法(13855)
中国(13819)
农业经济(12516)
数学(12262)
(12219)
数学方法(12101)
(11372)
发展(10476)
(10469)
(9758)
农村(9730)
(9005)
土地(8991)
(8756)
(8090)
(7747)
收入(7744)
建设(7618)
(7331)
贸易(7326)
机构
学院(160844)
大学(154799)
(65208)
经济(63751)
管理(61636)
研究(56310)
理学(53135)
理学院(52529)
管理学(51601)
管理学院(51296)
(49508)
中国(44820)
农业(37127)
科学(34121)
(33252)
业大(31165)
中心(28282)
(27536)
(27445)
(26755)
研究所(24699)
(23235)
师范(23088)
农业大学(23014)
(22771)
(21096)
财经(20961)
北京(20217)
(19461)
经济管理(19443)
基金
项目(109357)
科学(85996)
研究(84512)
基金(78047)
(67241)
国家(66509)
科学基金(57150)
社会(54181)
社会科(50645)
社会科学(50629)
(44744)
基金项目(42503)
编号(37142)
教育(36158)
(35907)
自然(34776)
自然科(33899)
自然科学(33891)
自然科学基金(33240)
成果(29537)
(29528)
资助(29366)
(25569)
课题(24353)
重点(23856)
(23756)
(22148)
国家社会(22141)
(21543)
(21236)
期刊
(85571)
经济(85571)
(57369)
研究(46315)
中国(39202)
农业(38931)
学报(25174)
科学(24452)
业经(21731)
大学(20361)
(19291)
学学(19148)
(17972)
金融(17972)
(17516)
管理(17118)
教育(16398)
农业经济(14958)
农村(14752)
(14752)
技术(13220)
问题(12828)
(11441)
资源(10384)
世界(10094)
经济研究(9854)
社会(9811)
农村经济(9806)
经济问题(9430)
财经(9059)
共检索到252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辜曼衡  朱孟珏  郑春晖  朱詠珊  赵雅婷  詹嘉灵  
经济发达地区普遍存在"一户多宅"现象。盘活闲置宅基地,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以广州新塘xz村为例,分析经济发达地区"一户多宅"的现状特征、成因及治理路径,研究表明:xz村存在宅基地申请落实难、多占现象严重、"空心化"初显、流转不稳定等特征;分配标准不明确、非法占有、隐形流转、退出机制不完善是导致"一户多宅"的重要成因;构建了基于利益主体的分析框架,并从政府制度机制、村组织沟通协调机制、村民权益保障机制提出优化路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璐璐  
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宅基地实行"一户一宅",而在广大农村"一户多宅"现象普遍存在。以福建省晋江市T镇W村"一户多宅"的典型农户为研究对象,分析"一户多宅"形成的原因。研究表明,"一户多宅"的形成原因表现在建新不拆旧、继承父辈遗产、经营用地改用为宅基地、村内流转、没有分户五个方面。解决"一户多宅"问题,应从重构产权关系和完善配套政策两方面发力,对有合法产权和没有合法产权的"一户多宅"问题应采取差别化的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进锋  杨忍  庄诺亚  
在乡村振兴和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探索背景下,文章尝试构建“土地发展权—土地租差”的分析框架,以位于珠三角都市边缘区的凤和村为例,通过半结构访谈与问卷调查等方法,借助博弈论,分析工商资本下乡推动宅基地功能转型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1)都市边缘区农村宅基地存在的土地租差是工商资本下乡的主要驱动力,拥有土地发展权是捕获土地租差的基础。在土地租差的驱动下,工商资本与村民、政府展开了对土地发展权的博弈,博弈的结果决定了宅基地功能转型与收益的分配。(2)与工商资本相比,村民由于缺乏资金与组织发展能力,在博弈中缺乏宅基地基本发展权的定价话语权,以致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均。(3)工商资本与政府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增加了工商资本获利的不确定性,政府的刚性管制使得工商资本所能获得宅基地超额发展权较为有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忠国  谭荣  蒋明利  
宅基地管理:政府与市场之外是否有第三条道路?农村宅基地制度,是保障农村村民居住权的重要制度安排。其特点是"集体所有、政府审批、农户使用、无偿无期、一户一宅、限制流转"。这种福利分配的宅基地制度为农村社会稳定、农民安居乐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现有制度已难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农民建房难的问题日益突出。问题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建设用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正强  
在我国广大农村,宅基地利用粗放的现象一直较为严重——“一户多宅”,用地大大超过规定标准,农民居住环境脏、乱、差。据测算,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达2.5亿亩,用地规模十分庞大。另据调查,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13平方公里的土地只剩1平方公里可用,而这1平方公里土地上需安置农民建房的就占了近65%。怎样开展农村宅基地整治,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农村宅基地、农民住房,都是农民的财产。在开展农村宅基地整治的过程中,就不能简单地采取“一刀切”的办法,而应根据不同情况,关注农民的切身利益,实事求是地提出整治的办法来。陈正强同志的这篇文章,对开展农村宅基整治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可以给我们不少启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基伟  徐小峰  章晓曼  
2018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围绕宅基地用益物权的占有、使用、收益的不同权益种类,各地开展了一些实践探索。基于空闲农房及宅基地盘活利用的实践,对宅基地多元利用的模式进行分析,很有必要。空闲农房及宅基地多元利用的主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银根  张曼  魏西云  刘彦随  徐小峰  何安琪  
研究目的:依据宅基地对农民的功能效用对其价值进行定量测算,为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的合理确定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宅基地的有效退出和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模型测算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商丘偏远农村地区宅基地在不考虑期权价值的情况下为317.597元/m2;在假设的不确定性条件下期权价值占总价值的37.18%—81.5%,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价值是确定性条件下的1.592—5.405倍,期权价值随着不确定性的增加而增加。研究结论:基于宅基地对农民发挥的主要功能来确定补偿测算模型,从定量角度为农村宅基地的退出补偿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洪亮  
目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比较混乱,一户多宅等现象比较突出。现行立法对户的内涵的界定比较模糊,使一户多宅现象更加突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获得后,有时并不立即建造房屋,造成宅基地使用权取得与建造房屋的目的相脱钩。房屋继承后,地随房走原则的贯彻,使一户多宅现象更加严重。因此,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需要通过立法进一步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钟在明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民纷纷涌入非农产业,并异地居住,许多农村宅基地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解决农宅闲置问题,已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短板。造成农村宅基地闲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制度性缺陷是重要因素,应尽快明确宅基地产权,加快宅基地立法和规划,积极探索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办法,建立规范的农村宅基地市场,鼓励使用权流转,引导农民合理建房,全面提升土地执法管理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水平的目的。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秋琴  罗海波  严金明  黄璐水  
以贵州省6个不同城镇化水平的典型代表区作为样本区域,采取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统计分析法全面分析了农民对拥有宅基地的认识以及对闲置、废弃宅基地退出的意愿及影响退出意愿的因素。通过分析发现:受访者年龄越大、家庭人口越多,对占有宅基地的依赖性越大。性别、受教育程度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较小。对政策的认知,宅基地退出的补偿方式以及预期退出后的生活改善程度对宅基地退出意愿有较大影响。对多余闲置宅基地的潜力评估及对宅基地退出政策实施的可行性评价结果显示:贵州省废弃闲置宅基地数量潜力较大,政策实施在政治上、组织上、经济上以及技术上都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因此,针对调查和评价结果提出:明晰宅基地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永和  张凤  
如何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已成热点话题,学界存在着严禁流转与自由流转两种观点的分歧。两派的论争源于对农村宅基地性质的不同认识、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同解读以及对宅基地流转影响的不同评估。两派在论争的背后都存在一定的偏失。实际上,严禁宅基地流转以坚守既有土地制度的主张已经难以适应市场化与城镇化发展的要求,而实行宅基地自由流转乃至宅基地私有化的方案也潜藏着巨大风险。因此,慎重稳妥推进流转才是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金志丰  陆效平  陈江龙  严长清  朱华燕  
研究目的:进行常熟市建设适宜性分区,为不同区域选择农村宅基地整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土地整理的因地适宜性与可行性。研究方法:运用收敛分析法和特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空间叠合分析方法,耦合适宜性分区与现状宅基地,从而进行整理模式的选择。研究结果:基于建设适宜性分区,对区域适宜的农村宅基地整理模式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常熟市17.0 km2的农村宅基地适宜通过城乡一体化整理模式整理为城镇用地;62.9 km2的农村宅基地适宜通过村内合建模式,提高用地集约程度;85.1 km2的农村宅基地适宜通过迁村并居整理模式,以增加不宜建设区域的耕地数量,增加集中连片保护的耕地面积。研究结论:基于适宜性分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玮  陈英  张仁陟  
为量化农村宅基地整治潜力价值和整治开发成本,促进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工作的开展,探索农村宅基地整治潜力测算方法体系,运用人均标准法、户均标准法、闲置率法、层次分析法(AHP)及土地估价中的年收益法、综合基准地价法、土地出让溢价法构建测算模型,测算农村宅基地整治潜力、潜力价值和整治成本。研究表明:农村宅基地综合整治价值与整治成本基本持平,测算模型程序科学,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对河南省濮阳市的案例研究结果客观实际,可从定量的角度为农村宅基地整治、有偿退出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测算方法和数据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亚萍  邱道持  冯玲玲  石永明  黄岩  
农村宅基地流转对于农民致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以重庆市璧山县为例,在对2个街道办事处3个镇的宅基地流转现状以及314户农户(主要是外出务工)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县农村宅基地流转的障碍性因素,并运数学模型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玮  陈英  张仁陟  
为量化农村宅基地整治潜力价值和整治开发成本,促进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工作的开展,探索农村宅基地整治潜力测算方法体系,运用人均标准法、户均标准法、闲置率法、层次分析法(AHP)及土地估价中的年收益法、综合基准地价法、土地出让溢价法构建测算模型,测算农村宅基地整治潜力、潜力价值和整治成本。研究表明:农村宅基地综合整治价值与整治成本基本持平,测算模型程序科学,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对河南省濮阳市的案例研究结果客观实际,可从定量的角度为农村宅基地整治、有偿退出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测算方法和数据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