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12)
2023(6834)
2022(5582)
2021(5374)
2020(4320)
2019(9573)
2018(9359)
2017(17921)
2016(10122)
2015(10889)
2014(10722)
2013(10732)
2012(10071)
2011(9214)
2010(9198)
2009(8383)
2008(8364)
2007(7799)
2006(6878)
2005(6236)
作者
(30012)
(26088)
(25210)
(24355)
(15959)
(12639)
(11446)
(10018)
(9686)
(9104)
(8934)
(8510)
(8188)
(8056)
(8032)
(7969)
(7601)
(7326)
(7286)
(7179)
(6559)
(6391)
(6270)
(6021)
(5893)
(5803)
(5746)
(5630)
(5472)
(5443)
学科
(49179)
(41601)
经济(41555)
(35474)
农业(32567)
管理(18825)
业经(15807)
方法(13486)
(13415)
企业(13415)
农业经济(12404)
数学(12257)
数学方法(12117)
中国(10612)
(9624)
(9622)
(9484)
农村(9466)
地方(9432)
(8581)
发展(8352)
(8348)
(8168)
(7422)
土地(7378)
建设(7213)
人口(7200)
(7188)
及其(7168)
收入(7088)
机构
学院(144745)
大学(138297)
(59656)
经济(58448)
(55606)
研究(53214)
管理(52724)
理学(46312)
理学院(45765)
管理学(44883)
管理学院(44638)
农业(42605)
中国(40905)
科学(34641)
业大(33186)
(28688)
(28666)
研究所(26304)
农业大学(25792)
中心(25645)
(23836)
(22720)
(21474)
(20137)
(19468)
师范(19220)
财经(18985)
经济管理(18360)
科学院(18218)
(17715)
基金
项目(100665)
科学(78431)
研究(73555)
基金(72206)
(64923)
国家(64174)
科学基金(53221)
社会(47044)
社会科(43995)
社会科学(43985)
(41507)
基金项目(38647)
(33733)
自然(33729)
自然科(32956)
自然科学(32947)
自然科学基金(32378)
(32149)
教育(31564)
编号(30766)
资助(28414)
成果(24222)
(23680)
(22615)
重点(22585)
(21356)
(20945)
(20693)
课题(20564)
国家社会(19646)
期刊
(72279)
经济(72279)
(63133)
农业(43418)
研究(36782)
中国(32617)
学报(29366)
科学(25923)
大学(22305)
学学(21761)
业经(20231)
(19658)
(16452)
金融(16452)
(15938)
农业经济(14949)
农村(14070)
(14070)
管理(12969)
教育(12648)
(11483)
问题(11117)
业大(10427)
技术(10041)
世界(9888)
农业大学(9471)
农村经济(9455)
经济问题(8840)
社会(8623)
财经(8608)
共检索到214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陶畅  赵启然  李军  
为了解中国农村学龄儿童膳食多样性与以年龄别体质指数Z评分衡量的多种营养不良形式之间的关系,利用中国5省(市、自治区)12 508名农村学生的微观截面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Probit模型进行系数估计;以性别、年龄、膳食多样性评分(Dietary diversity score,DDS)水平划分亚组分析组间差异性,并探究用于构建DDS的具体食物组对营养状况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1)提高农村学龄儿童膳食多样性水平能够降低其营养不良风险,此影响具有组间异质性;提高低DDS水平亚组的膳食多样性,有助于降低营养不足率;提高中高DDS水平学生的膳食多样性,有助于降低超重肥胖风险;2)提高膳食多样性对降低超重肥胖风险的作用在女生和9~11岁学生中表现更为显著。据此,建议在进一步推进营养改善计划时,加强对学生照料人和营养配餐单位的营养健康教育,丰富学生膳食大类和细类的多样性水平;并在制定学龄儿童营养改善政策时,更多关注女孩和学龄初期儿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超  
湖北农村学龄儿童在校状况简析刘超本文试图通过1992年中国儿童调查中湖北的调查资料,对农村6-14岁学龄儿童的在校状况作一简析。据1992年中国儿童调查资料,在湖北省农村被调查的15295个儿童中,6-14岁学龄儿童有8175人,其中在校学习的有68...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文  
本文利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湖南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膳食营养调查数据,对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认为:第一,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无论是寄宿生还是走读生)营养素摄入量普遍不足。第二,尽管"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给国家、社会以及学生、农户家庭都带来众多积极的影响,但也使贫困地区寄宿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恶化。第三,贫困地区农村寄宿生的营养状况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性别差异。第四,学校的配餐方案和学生的饮食习惯等对寄宿生的营养素摄入量有明显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封志明  史登峰  
文章分析了1978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量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结合弹性系数分析探讨了中国食物消费的变动趋势,并估算了1978年~2001年中国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水平。在估算中,提出了利用食物消费支出和营养素摄入之间的关联来订正营养素摄取量估算值的方法。研究发现,城乡居民间接粮食消费持续增长,已经替代直接粮食消费成为粮食总需求增加的主要因素;城镇居民的食物消费正向动植物并重的方向发展;参照2010年中国营养发展总体目标,目前中国城乡居民摄入热量均已达到要求,但是城镇居民蛋白质摄入尚欠,脂肪摄入量超标较多,食物消费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居民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都偏低,食物消费水平和膳食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震  
文章使用"中国食物与营养监测系统(CFNSS)"2008年数据研究了中国农村地区母亲外出就业对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作者使用倾向匹配得分方法控制内生性后发现,虽然外出就业可以获得较高收入,但母亲外出就业的儿童的营养状况显著低于母亲在本地就业的儿童。而母亲在本地从事非农就业或农业就业,虽然家庭收入差异明显,但对儿童营养状况却没有显著影响。可见,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收入对儿童营养状况的边际效应在递减,而母亲照料的重要性在不断显现。因此,文章认为,提升农村儿童营养状况,提高其营养摄入水平固然重要,但母亲对儿童的照料也应得到更多的重视。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静敏  安佳  
本文基于吉林省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①明查数据,分析了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学习教育、身体健康、心理健康4方面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现状并不乐观,学习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生活中与父母联系频率较低、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何青  袁燕  
儿童时期的健康与营养状况可能对成年后的社会经济状况存在长期影响。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的数据,研究了儿童时期的健康与营养状况对成年后收入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时期的总体健康状况和16-18岁的营养摄入对成年后收入存在显著影响。本文还发现,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对子女成年后收入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父亲吸烟则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为理解中国收入不平等的起源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并对降低收入不平等及减少贫困的公共政策提供了新的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全世文   李苗苗   朱文博  
膳食多样性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概念内涵上梳理了膳食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联系和区别,并提出了一个新的测度体系用来归纳和分类膳食多样性指数.根据此体系,本文将膳食多样性指数划分为四类:膳食中性多样性指数、膳食功能多样性指数、基于膳食指南的中性多样性指数、基于膳食指南的功能多样性指数.其中,现有研究对第三类指数的构建并不完善,第四类指数目前尚属研究空白.本文详细介绍了四类指数之间的关系及其内涵差异,并重点构建了第四类指数用来弥补现有测度体系的不足.此后,本文测算了2001-2021年中国居民的膳食多样性,并发现膳食多样性指数与居民收入、城镇化率之间的关系与班尼特定律和大量经验研究的结论一致.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膳食多样性指数具有良好的信息属性,后续研究应更加重视食物之间的营养功能差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丽  王晓华  屈智勇  
目的:了解流动和留守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儿童的健康提供依据和政策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和方便抽样方法,使用测量法和问卷法测查3-9年级5174名在校学生的身高、体重及食物摄取状况。结果:(1)流动儿童发育状况相对较好,留守儿童发育迟缓率较高。(2)男生的超重率高于女生,流动儿童的消瘦率和超重率均较高。(3)在经济状况相当时,不同类型儿童的食物摄取状况总分仍然存在差异。(4)调查中的6种食物每周摄入4-7次的儿童发育迟缓率最低,每周摄入1-3次的儿童超重率相对较低。结论:留守儿童的发育不良问题较严重,流动儿童的营养过剩问题开始显现。营养摄入与儿童的发育关系密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在余  
文章运用2000、2004和2006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分析了父母外出对农村留守儿童营养与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外出对0~5岁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健康并无显著性影响,学龄前儿童健康主要取决于家庭收入及医疗资源的可及性;父母外出对6~18岁学龄儿童健康有显著的负影响,特别是母亲不在家对留守儿童健康的负影响较为显著,而且这一影响在不同收入水平家庭之间无显著差异。因此,对于青少年生长发育来说,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及母亲照料所引起的营养条件的改善可能对健康的影响更加显著。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肖海峰  王祖力  
膳食质量状况是食物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利用人均膳食质量分值(人均DDP分值)及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家庭膳食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有:自1990年以来,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家庭膳食质量状况不断改善,但总体水平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不同类型家庭的膳食质量状况具有明显差异。人均收入、人均动物性食物热量摄入量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家庭膳食质量状况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人口规模、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提高收入水平、增加动物性食品消费量、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提高兼业程度和缩小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是提高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家庭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吴渭  刘永功  曹丽敏  
农村脑瘫儿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社会支持对于脑瘫儿童的康复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农村脑瘫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主要由家庭、社区、政府、学校和非政府组织构成,其中,家庭支持是农村脑瘫儿童获得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其他方面的支持十分薄弱。过度依赖家庭的社会支持给脑瘫儿童的家庭带来沉重经济与精神负担的同时,也不利于脑瘫儿童的发展和社会化。现有的社会社会支持系统还面临内部主体缺乏合作、社会支持的主体与客体之间互动不足、家庭以外支持的短暂性和间断性、注重康复支持而忽视情感支持和脑瘫儿童的潜能开发、不能满足脑瘫儿童不同成长阶段对社会支持的需求等问题,而父母的态度是影响脑瘫儿童获得社会支持数量和质量的决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段成荣  杨舸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但与农村留守儿童有关的各项基础信息却十分缺乏。本文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估算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结构、地域分布等基本情况,并围绕目前备受关注的留守儿童热点问题,重点阐述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家庭照料状况等。所得研究结论,填补了有关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的空白。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状况良好、照顾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并非年老体弱等结论将改变人们对留守儿童的习惯认识。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陶德清  刘敏  
目的:以智力落后和适应技能理论为依据,编制适用于7-15岁学龄儿童适应技能发展水平的测评工具。方法:在市区和郊县选取490名正常儿童和323名智力落后儿童接受测评,对经过理论推演,经验筛选,再经预试的测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项目分析表明,所有测评项目都具有适当的难度和较高的区分度;因素分析将测评内容概括为三个主要因子,基本符合适应技能的最新理论框架;本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测查结果稳定而有效。结论:本量表使用方便,能有效测评学龄儿童的适应技能发展水平,实现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对智力落后儿童鉴别、诊断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