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27)
2023(4032)
2022(3227)
2021(3178)
2020(2427)
2019(5360)
2018(5229)
2017(9779)
2016(5738)
2015(6517)
2014(6559)
2013(6183)
2012(5593)
2011(5333)
2010(5516)
2009(5001)
2008(4792)
2007(4661)
2006(4260)
2005(3657)
作者
(15086)
(13611)
(12828)
(12275)
(7795)
(6508)
(5723)
(5204)
(4993)
(4570)
(4498)
(4284)
(4157)
(3969)
(3953)
(3929)
(3814)
(3729)
(3520)
(3517)
(3404)
(3324)
(3248)
(3231)
(3210)
(3047)
(2993)
(2786)
(2742)
(2705)
学科
(47497)
农业(31749)
(25574)
经济(25554)
(22712)
业经(13082)
农业经济(12213)
(9293)
农村(9276)
(8447)
发展(7645)
(7635)
地方(6895)
土地(6853)
建设(6734)
(6507)
劳动(6507)
农业劳动(6304)
中国(6291)
收入(6106)
人口(6033)
管理(5959)
分配(5825)
动力(5769)
(5755)
劳动力(5740)
农业人口(5696)
方针(5627)
及其(5572)
经济建设(5538)
机构
学院(81565)
大学(73268)
(39460)
(33546)
经济(32866)
农业(29444)
管理(29224)
研究(26903)
理学(25961)
理学院(25676)
管理学(25126)
管理学院(25004)
中国(21675)
业大(20992)
农业大学(17906)
科学(16620)
(14636)
中心(14155)
(13553)
(13510)
(13417)
(12534)
师范(12477)
经济管理(12370)
研究所(12217)
(11333)
(11276)
(11256)
发展(10521)
(10505)
基金
项目(53865)
研究(45267)
科学(42425)
基金(36763)
(30973)
国家(30467)
社会(28550)
社会科(26357)
社会科学(26352)
科学基金(25893)
(25312)
(24483)
编号(21840)
教育(20204)
基金项目(20186)
(18357)
成果(17133)
课题(14376)
自然(14207)
自然科(13823)
自然科学(13820)
(13569)
自然科学基金(13554)
资助(13194)
(13081)
(12525)
(12319)
(12277)
(12180)
(11620)
期刊
(49620)
(46809)
经济(46809)
农业(34009)
中国(23131)
研究(20388)
业经(16478)
教育(14225)
(14151)
农业经济(14118)
学报(13304)
农村(13134)
(13134)
科学(12954)
大学(11679)
学学(11273)
(9801)
金融(9801)
农村经济(8868)
(7752)
问题(7684)
社会(7174)
技术(7151)
世界(7005)
社会科(6869)
社会科学(6869)
经济问题(6815)
业大(6096)
(6041)
农业大学(5887)
共检索到124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大平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宋映泉等三位学者,对西部某省41个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初中学校2216名初二学生的随机调查和跨年度的跟踪调查显示,这些初中生毕业后只有25%上了中职学校。这项调查显示的情况,与中央政府近年来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宏观背景相关。20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开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晓峰  李宽  
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是当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热点和难点。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税费上涨的压力促使湖北荆门蒋村所在区域的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土地抛荒现象,并由此导致在地方政府"土政策"的推动下出现了一种本地要流离的农户与外来要进入的农户之间通过买卖房屋连带"流转"宅基地和承包地的小农经济逻辑的土地流转实践形式,为我们理解当下规模化经营导向的土地流转试验可能出现的后发效应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视角。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莹星  汪三贵  
“转贷”是指贷款已到期或快到期时,从账面上给予贷款对象同量或增量新贷款来替换旧贷款。由“转贷”行为所产生的虚假盈利,掩盖了部分地区农村信用社在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并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警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莹星  汪三贵  
2003年12月,银监会公布2003年前11个月全国共有17个省的农村信用社实现盈利,盈利金额达35.05亿元。尽管全国农村信用社利润总额仅仅为1.48亿元,但是全国农村信用社毕竟实现了全行业扭亏为盈,结束了自1994年以来持续亏损的局面(2004年01月02日,新京报)。 我们在为这个消息欢欣鼓舞的同时不禁要问,在新一轮的农村信用社改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吉安市中心支行、中国人民银行遂川县支行联合课题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朔  王思钦  
中职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对深圳坪山区某技校9个专业51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中职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是好的,少数学生受社会腐朽和浮躁风气影响,价值取向出现偏差,他们对社会是否公平正义存在疑惑,农村学生的价值观和城市学生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为了促进中职学生价值观健康发展,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营造价值观培养氛围,关注农村学生健康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勤  周静  
湖北农村实证调查的结果显示了农地抛荒的重现与蔓延之势。农地抛荒的结构原因并非在于农业比较收益较低,而是人地关系紧张所致的适度规模经营困难的结果,引发了家庭分工下老人种田的现象。技术制约、责任弱化和流转不通畅导致了老人种田背景下的农地抛荒。解决老人种田背景下的农地抛荒现象,需要在技术层面改善生产条件,强化主体责任,推进土地流转,在结构层面培育新"中农",完善农地退出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牛弩韬  
外商缘何看好中国农业近年来一些外国投资者把眼睛盯在农业上,与此同时,中国农业也以资源换技术、以市场换项目、以存量换增量,试图在最短的时间,把社会效益高、自身效益低的弱质农业变为社会效益高、自身效益也高的强质农业,使农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最重要也是最坚实...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新初  
所谓不良资产“转贷”,是指信用社从帐面上给予不良债务人新贷款来等量替换逾期贷款和积欠利息, 将不良贷款和积欠利息粉饰为正常贷款的一种信贷业务。《农村信用社缘何热衷“转贷”?》一文(《调研世界》2005年第1期)报道:“农村信用社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和应付年度业绩考核,“实际操作中‘转贷’早已突破了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从客户提出‘转贷’到金融机构信贷员主动上门劝说,‘转贷’范围从逾期贷款扩大到呆滞和呆账贷款,‘转贷’金额不仅包括贷款本金,还包括历年积欠的利息……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振涛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于7月2日对外宣布,美国银行业将从2014年开始执行巴塞尔资本协议Ⅲ(以下简称巴Ⅲ)的相关要求,针对华尔街大型金融机构制定更加严厉的资本监管标准,以提高银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给实体经济的输血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进杰  
消费是推动整个经济的原动力。从长期看,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不断创新、不断扩大的消费需求才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动力。近些年来,我国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与主要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洪侠  
今年年初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低于全国投资平均增速,且"剪刀差"呈扩大态势。前5个月,民间投资比全国投资增速低5.7个百分点,而2015年底则是高于全国投资0.1个百分点。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民间投资放慢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相关研究分析出很多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是四个方面:因垄断或"玻璃门""弹簧门"存在,很多领域民企不能投;因经济环境差、利润水平低甚至亏损而不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建新  
政绩造假风缘何而起陈建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此谓官德也。然现今一些为官者竟从横行于当今之世的假冒伪劣中得到启发:造福不如造假,实于不如浮夸。于是,一时间政绩造假风接连兴起,大有席卷神州之势。据报道,政绩造假风已引起中央高层领导的警觉。据不久前几家权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柏大鹏   程天君  
乡村教师向城流动一定程度上契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也符合学校保持活力的规律,但乡村教师流动凸显出典型的“单向性上流”,致使教育本就落后的乡村雪上加霜,制约着乡村的振兴与纵深发展。基于空间社会学的视角,对两所乡村学校进行田野调查研究发现:在空间同质化下教师面临着区隔的困境,即乡村教师身处于衰落化的乡村空间、居住于城市圈的家庭空间、就职于脱嵌式的学校空间和执教于低回报的教学空间;教师向城流动是由三维空间共同催生,即城挤乡萎的物理空间、城乡趋同的精神空间、离乡进城的社会空间共同驱动乡村教师流向城区学校。为缓解乡村教师单向性向城流动问题,应摒弃空间同质化的系统性编制,采取空间融合的策略,创设城乡一体的空间正义秩序,走向城乡文化共生的空间关系,增强乡村教师的空间认同观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