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53)
- 2023(12377)
- 2022(10815)
- 2021(10322)
- 2020(8428)
- 2019(19664)
- 2018(19767)
- 2017(37933)
- 2016(20663)
- 2015(23515)
- 2014(23465)
- 2013(23260)
- 2012(21275)
- 2011(19246)
- 2010(19121)
- 2009(17289)
- 2008(16518)
- 2007(14491)
- 2006(12857)
- 2005(10893)
- 学科
- 济(83781)
- 经济(83696)
- 业(60644)
- 管理(52160)
- 农(50696)
- 企(38902)
- 企业(38902)
- 方法(34332)
- 农业(33770)
- 数学(29941)
- 数学方法(29609)
- 业经(23308)
- 地方(20920)
- 中国(20716)
- 学(17491)
- 财(17084)
- 制(14701)
- 贸(14155)
- 贸易(14145)
- 易(13720)
- 发(13487)
- 环境(12851)
- 技术(12789)
- 农业经济(12595)
- 理论(12530)
- 和(11985)
- 策(11583)
- 教育(11503)
- 体(10760)
- 划(10588)
- 机构
- 学院(288094)
- 大学(285556)
- 管理(116741)
- 济(110906)
- 经济(108345)
- 理学(102229)
- 理学院(101071)
- 管理学(99387)
- 管理学院(98861)
- 研究(95707)
- 中国(70782)
- 农(65666)
- 科学(61532)
- 京(60938)
- 业大(50928)
- 农业(50063)
- 所(47522)
- 财(46029)
- 中心(44918)
- 研究所(43602)
- 江(41890)
- 范(40623)
- 师范(40338)
- 北京(37897)
- 财经(37311)
- 州(34366)
- 院(34148)
- 经(34035)
- 经济管理(32630)
- 师范大学(32378)
- 基金
- 项目(203883)
- 科学(159632)
- 研究(152285)
- 基金(146039)
- 家(126668)
- 国家(125475)
- 科学基金(107648)
- 社会(94048)
- 社会科(88505)
- 社会科学(88480)
- 省(81277)
- 基金项目(79543)
- 自然(69821)
- 教育(68073)
- 自然科(68054)
- 自然科学(68039)
- 划(67332)
- 自然科学基金(66782)
- 编号(65087)
- 资助(58094)
- 成果(51730)
- 重点(44882)
- 发(44625)
- 部(44494)
- 课题(43272)
- 创(42087)
- 创新(39117)
- 科研(38437)
- 国家社会(37599)
- 教育部(37483)
- 期刊
- 济(126217)
- 经济(126217)
- 研究(81529)
- 农(68723)
- 中国(55288)
- 学报(47161)
- 农业(47045)
- 科学(44243)
- 管理(36544)
- 大学(36298)
- 学学(34151)
- 教育(34132)
- 财(32005)
- 业经(27229)
- 技术(24683)
- 融(23934)
- 金融(23934)
- 业(21479)
- 问题(18183)
- 经济研究(16380)
- 版(16317)
- 财经(16188)
- 图书(15963)
- 资源(15261)
- 农业经济(15056)
- 科技(14873)
- 农村(14499)
- 村(14499)
- 业大(14049)
- 理论(13912)
共检索到414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芬芬 王一涛
2000年以来,农村学校的剧烈变迁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农村学校衰败"的图景。本研究采用个案分析法,以S中学作为个案来认识这一现象。S中学的衰败过程表现为师生流失和生源构成的变化,导致这一现象的影响因素有优秀管理制度的断裂、地方政府错误的"城乡教育一体化"思路和不公平的城乡教育资源分配机制。据此,本文提出改善农村学校处境的四条建议:改革农村校长任用制度;扶持和举办优质农村学校;改善农村学校条件;引入绩效管理制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波 董婷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呈现出较明显的"衰败"特征:一方面是大量的农村生源、师资、教育资源持续性地向中心城镇集中,另一方面是农村学校的文化整合功能弱化与乡村教师的去精英化或日益底层化。在对J省N市的六所农村小学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之上,本研究发现,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相对"衰败"不仅仅导致了农村义务教育本身的低度发展,同时更深刻地带给乡土社会一系列的危机:家园的荒废与合格农业劳动者的供给断层;现代性的追逐与乡土文化及规范传承的断裂;注定失败的教育竞争与个体及家庭向上流动希望的破灭。农村义务教育"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红运
20世纪30年代,由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华的商品倾销,水旱灾害的打击,土地分配不合理,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及苛捐杂税的压力,引起了江苏农村经济的衰败。其主要表现是农作物收成暗淡,农村副业的衰落,农民离村人口增加,耕地大量荒芜,农村金融枯竭。农村经济的衰败加深了农村贫困化的趋势,加剧了农民与政府的隔膜,引起了剧烈的社会动荡,也促使江苏省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经济的干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福盛 咸富莲
自2000年以来,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一些农村初中和小学相继被撤并,造成农村初中和小学的办学规模不断缩小,而城市和县镇部分初中和小学的办学规模却不断扩大。就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和原州区来说,其农村初中、小学因学校规模布局的调整,导致农村学校被大量撤并,学校数量、在校生人数均呈现明显递减趋势。这一变化致使家长经济负担加重、学生安全隐患增加、学生心理问题增多、教学质量效益下降、农村文化根基割断。针对这一现状,为了培养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增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理性思考学校的布局调整问题,合理布局城乡学校,明确农村学校发展方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戴特奇 王梁 张宇超 廖聪
在城镇化和农村人口减少的背景下,中国农村地区大量学校撤并,如何优化学校布局成为研究的重点。2008年原建设部发布了农村学校的最小和最大学生规模标准,但该标准对学校布局的影响尚缺乏研究。本文在包含最大距离约束的P-中值模型中增加了学校规模约束,构建了学校布局优化模型,并以北京延庆区小学布局为例,采用分支界定算法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实施学校规模标准化对学校优化选址有显著的影响,在优化模型中加入学校规模约束后,有65.22%的学校位置发生了改变,呈更加分散型布局;但在乡镇尺度下考察,学校的空间格局则基本未发生变化;学校规模标准化带来的距离增长较小,平均每个学生上学距离仅增长了135 m。并根据结果进一步讨论了研究结果对学校布局优化的政策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马云鹏 张释元
建立在对一所农村中学课程实施过程考察基础上,本文提出课程实施的条件应包括校长的领导、学校的文化基础、外部支持以及时间等。并提出多方获取资源和支持、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强校长的领导、构建革新的学校文化等推进农村学校课程实施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中学 课程实施 学校文化 条件与对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石义堂 高建波
儿童参与权是指儿童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儿童的四项基本权利之一。我国西部农村学校儿童参与权的实施的现状是学生患有"集体失语症",这主要是由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教师对"好孩子"评判标准的片面化理解造成的。儿童参与权的实施应包括:参与意识、参与动机、参与行为、参与意志与习惯四个递进的纬度,围绕这四个纬度建立儿童参与权在"爱生学校"实施的目标体系,能够保障儿童参与权的实现,同时还期待儿童参与权通过"爱生学校"向家庭、社会延伸。
关键词:
儿童参与权 爱生学校 现状 趋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仝西艳 李松柏
"国家与社会"间的关系是一个传统而经典的问题,自中世纪以来西方学者便开始致力于该问题的研究与探索;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始涉猎此领域,其中以孙立平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将我国建国至改革开放期间"国家与社会"间的关系总结为"强国家———弱社会"模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农村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和变革,"国家和社会"间的关系也有了新的变化。通过对鲁西南某农村妇女主任政治生涯的个案研究,本文将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国家与社会"间关系的新发展总结如下:国家对社会的主导地位不容撼动;国家的功能性权利进一步向下延伸;国家与社会的权力互强是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
“国家与社会” 妇女主任 新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鹤汀
当前土地争议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之一,其表现是因农民土地权益受损而引发的信访案件和群体性事件明显增多。土地争议涉及四方利益主体,即:被征地农民、村(社区)组织、开发商、基层政府,不同主体关系形成不同的争议类型,每类争议主体在利益目标、行为模式和政治特征上均有所差异。土地争议的表现是利益之争,实质是各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力博弈与交换,根源是现代执政理念的缺失和制度建设的滞后。树立现代执政理念,改革征地制度,健全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农民政治参与,建立争议协调裁决机制,将有利于土地争议的防范与化解。
关键词:
土地争议 被征地农民 权力博弈 政治参与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蒋燕 叶敬忠
在二元结构背景下,城乡教育存在巨大差异。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教育不仅没有壮大,反而被不断挤压,越发萎缩。本研究通过对四川省洪峰中学进行的质性调查,分析了农村学校的日常实践和日益增多的"差生"现象,从而揭示了农村教育的内在问题。研究发现,农村的学校教育以"农村学生有问题"为价值判断基础,对学生进行规训和矫正,在此过程中,"差生"不断被制造出来。这正是现代性思维在农村教育日常实践中的渗透和控制。
关键词:
现代性 农村教育 规训 “差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石龙 罗静
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中在对湖北省荆门市Y村的“机耕道”和农田用水两种公共品供给失败的个案分析后提出,在减免农业税后,农村出现了公共品建设用工投入不足和农村基层组织管理能力弱化等新的特征,并在由于农民的不合作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在改进对策方面,应注重政府公共财政的引导作用,加大政府供给的比重;同时,注重农村基层组织职能的归位,在部分公共品保护上可采取签订合同、明确产权的承包形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卢红 敬少丽
本文试图通过对若干中学教师的个案研究,发现影响教师性别角色意识的因素,了解女教师是如何把自己的性别角色意识渗透到课堂之中,从而对男女学生施加影响,以及她们是如何看待性别意识影响的。
关键词:
女性主义 社会性别理论 性别意识 教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小霞 钟涨宝
本文以一个基层社区和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合作共建的Y社会工作服务站为例,并以权力分析为视角,重点探讨了农村社区建设中政府与社会工作群体的关系互动,提出了建立分离———合作型关系模式的政策构想。
关键词:
农村社区 政府职责 社会工作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冲
当前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助推器,也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以一所面向农村的职业高中为案例,研究了该校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支持系统的发展特点和关系。在诸多支持因素中,教师积极心理品质是核心因素。对该校65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对各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教师积极心理品质、开放型组织气氛、教师工作满意度、教师职业承诺和学校变革型领导风格总均分显著高于中数3,封闭型组织气氛均分显著低于中数3;对支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除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秦玉友 曾文婧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国农村小学和初中先后达到学校数量的峰值,但到2012年,小学减少了85%,初中减少了90%。过度的农村中小学撤并导致大量农村学校急剧消失,引发农村社会的多层面社会问题。从社区层面看,农村社区与学校疏离感增加,社区居民交流频率降低,文化正向引导功能减弱;从家庭层面看,现实的家庭完整性受到影响,晚辈主导文化的反哺影响式微,家长关爱需要难以得到满足;从学生层面看,学生家庭认知不良,参与学校社会活动的机会减少,新学校适应融入困难。分析农村学校撤并后这些层面所承受的社会代价,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学校撤并带来的负面影响,扩大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积极效应。
关键词:
学校撤并 乡村社会 社会代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