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41)
2023(10193)
2022(8304)
2021(7838)
2020(5946)
2019(13698)
2018(13551)
2017(23936)
2016(14125)
2015(15798)
2014(15956)
2013(15288)
2012(14845)
2011(13964)
2010(14460)
2009(12991)
2008(12649)
2007(11767)
2006(10966)
2005(10184)
作者
(39195)
(33293)
(32733)
(31114)
(20726)
(16022)
(14787)
(12893)
(12859)
(11902)
(11257)
(10997)
(10547)
(10482)
(10311)
(10113)
(9804)
(9597)
(9495)
(9424)
(8764)
(8398)
(8078)
(7855)
(7667)
(7549)
(7405)
(7310)
(6844)
(6782)
学科
(60540)
经济(60487)
(49248)
(37555)
农业(33017)
中国(25334)
管理(23880)
地方(21360)
教育(20398)
业经(18607)
(16345)
(14286)
企业(14286)
方法(13676)
发展(13654)
(13527)
农业经济(12673)
(12425)
数学(11990)
数学方法(11830)
(11807)
地方经济(10047)
(10027)
银行(10015)
(9971)
金融(9971)
(9871)
技术(9813)
理论(9775)
(9585)
机构
学院(195832)
大学(192648)
研究(78875)
(77976)
经济(76118)
管理(65236)
中国(55694)
理学(54987)
理学院(54212)
管理学(53117)
(52878)
管理学院(52720)
科学(46517)
(43825)
(40614)
农业(39752)
(38427)
师范(38211)
研究所(36524)
中心(35251)
业大(33840)
教育(33538)
(33523)
(32704)
师范大学(30615)
北京(28753)
(27274)
(26429)
(25827)
财经(24391)
基金
项目(122026)
研究(100224)
科学(97068)
基金(82568)
(70984)
国家(70076)
社会(61736)
科学基金(58276)
社会科(57790)
社会科学(57780)
(51817)
教育(50671)
编号(45181)
(43670)
基金项目(42836)
成果(38822)
(34719)
课题(34475)
自然(32861)
资助(32068)
自然科(31988)
自然科学(31985)
自然科学基金(31380)
(30745)
重点(28916)
发展(28803)
(28467)
(28267)
(28216)
(26423)
期刊
(103687)
经济(103687)
研究(71355)
(59714)
中国(58313)
教育(54643)
农业(40681)
学报(29121)
科学(28443)
大学(24321)
业经(24086)
(22428)
金融(22428)
学学(21498)
(21291)
技术(20484)
管理(20264)
(18585)
农业经济(15175)
农村(14714)
(14714)
问题(14487)
经济研究(13583)
职业(13484)
世界(11842)
(11512)
财经(11271)
经济问题(10989)
(10716)
资源(10217)
共检索到330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范先佐  
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如何使农村基础教育实现均衡发展,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基于对中西部6省(自治区)38个县市177个乡镇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调查,分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并就如何保证偏远地区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侯龙龙  张鼎权  卢永平  
在对我国西部五省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基本动因,运用多元回归分析了学校布局调整对学生学业成绩和学校适应性的影响之后,发现:2004年到2008年之间参与"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乡镇的学校关闭的教学点数非常高,关闭教学点的平均规模也下降很快。关闭教学点距离学校的平均距离更远了。学校布局调整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校适应性都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来自教学点的转校生的学业成绩显著低于非转校生;其学校适应性也明显比非转校生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予波  
青海省农牧区教育存在着规模小、成本高、效益低、质量差等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不断进行学校布局调整,适当集中、扩大规模,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路子。其学校布局调整的基本思路为,明确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理清布局调整的总体思路;科学量化寄宿制中小学的标准;实施布局调整的具体要求。今后学校布局调整中还需要注意避免对教学点一刀切;处理好资源归属与管理问题;注重亲情教育问题研究;探索学校管理新模式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郭清扬  
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并提高其利用效率。而布局调整能否达到这一目的、重点放在哪些方面、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本文结合对6省(自治区)调研所获得的大量一手资料,就此话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树涛  毛亚庆  
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中,政策执行者的功利主义逻辑与政策制定者的直觉主义逻辑存在根本的冲突与缺陷,并缺乏对利益相关者多元利益诉求的回应。为应对这些冲突与缺陷,需要诉诸罗尔斯的自由主义平等理论,使政策目标指向完善的程序正义,在建构过程中采用词典式优先序列,让最少受惠者成为政策正义的裁判,并通过反思平衡的方法对政策进行持续修正。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赵丹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将原有的重复布局的学校进行重组或合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校空间布局的微观变化及其对学生入学带来的影响是核心问题。GIS技术对广东省新丰县学校布局调整过程的实证分析表明,当前农村学校存在布局调整的必要性,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集中和均衡。但是,学校布局调整导致了部分偏远学生上学远、上学难,未来的学校布局规划应综合考虑区域内的教育发展背景、加强科学性,并供给配套的经费和教育服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葛孝亿  王彦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十年间取得了重要成就,但这一政策本身也存在局部"偏误",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公共理性的缺失。追求理性的公共运用是现代公共生活的核心理念,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作为一项重大教育政策,本质上是一个公共问题,是众多公共人的选择,应体现公共理性。从公共理性的视角来审视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政策,一种可能的选择路径应包括:构建民主参与型的学校布局调整决策机制、注重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顶层设计"、依循渐进与差异原则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工作、适当保留和建设小规模农村学校、借鉴域外改革经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晓珍  
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的主要力量,是新农村建设必须依靠的知识力量。由于受农村环境的制约以及学校、自身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农村学校布局的调整,农村教师的利益诉求逐渐引起了社会关注。从教师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价值角度着手,理清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教师利益诉求的变化,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科学的教师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邬志辉  史宁中  
近十年来,中国农村经历了历史上力度最大的学校布局调整。从宏观背景上看,教育管理体制变革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提供了制度空间,教育由普及向提高转型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提供了政策语境,农村城镇化发展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提供了战略预期,农村生源总量减少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提供了客观依据。从演进趋势上看,学校数与在校生数减少不同步,学校减幅远远大于在校生减幅;学校规模和班级规模同步扩大,县镇大规模学校和大班额问题突出;教育城镇化发展与村庄学校消失并行,学生上学距离变远且寄宿低龄化。农村学校的撤并引发了程序正义、学校规模与机会公平等政策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余漫  
城镇化加速带来的人口聚集程度以及城乡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明显差异,对以往依据行政区划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布局的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2001年起实施的以"适当合并"、"整合资源"为主要施政意图的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却在实际执行中引发了优质教育资源在城镇"过度集中"的新问题,由此引起了农村地区所面临的种种农村内部和城乡之间,因资源配置不均衡而导致的"不公平"现象的讨论。该文以上述基础教育资源布局调整政策为背景,首先运用统计数据和实地调研相关案例,描述了自2001年政策实施以来,城乡学校以及校均学生数量的变化、农村地区的"点校"运转状况以及地方财政资金在城乡学校之间基础建设上的分配情况;并通过建立...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范铭  郝文武  
学校布局调整是教育发展中的正常工作,但近几年我国农村学校的"撤点并校"的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从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陕西师范大学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建设子项目教师教育理论创新项目调研组,深入陕西农村学校和相应管理部门,通过查阅资料、统计分析,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教师座谈,向教师、学生发放问卷,随机听课、访谈等活动,对13个区县近几十年来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发展、学校布局调整、基础教育发展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情况进行了充分调研,发现农村教育布局调整中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文武  
农村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趋势,建设新农村是农村发展的终极目标。但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程度高的地区与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程度低的地区的农村学校布局,就地城镇化的农村与迁移城镇化的农村的学校布局应该有不同的方式和路径。新农村建设的学校布局必须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程度相协调,使高效益和高质量与教育公平相结合,通过提高乡村教师质量、收入和教学水平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丹  曾新  
很长时期内,我国地方政府效率至上的价值观主导农村学校合并政策的实施,导致学校发展陷入不均衡的困境,教育质量受到负面影响。究其原因,在于政策实施者过分追求教育效率、而忽视了教育供给的质量。因此,学校合并政策的取向应得到重新整合,即以"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为目的,兼顾教育成本节约与质量提升。而在教育资源有限性的前提下,教育资源共享和均衡应成为关键策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万明钢  白亮  
为解决农村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偏低、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需建设一批好的农村学校,然而,在一些地方,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工作存在着矫枉过正的现象,出现了一批"巨型学校"。由于对"规模效益"过度追求,引起了规模不经济的问题,也滋生出新的不公平。为此,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要借鉴学校适度规模的普遍性结论,慎重考虑学校应扩大到何等规模以及如何扩大的问题。同时,要在规模效益与公平正义之间保持平衡,在理性与价值博弈的过程中趋利避害,解决好公平与效益之间的矛盾。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郭清扬  
本文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指出农村寄宿制学校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决不能忽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并就如何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帮助农村孩子克服中小学布局调整及父母进城务工后所面临的各种困难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