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31)
- 2023(13513)
- 2022(11495)
- 2021(10961)
- 2020(9237)
- 2019(21395)
- 2018(21275)
- 2017(40535)
- 2016(22141)
- 2015(25113)
- 2014(25525)
- 2013(25043)
- 2012(23209)
- 2011(20847)
- 2010(20848)
- 2009(19186)
- 2008(19048)
- 2007(17350)
- 2006(14945)
- 2005(13051)
- 学科
- 济(92980)
- 经济(92891)
- 业(65424)
- 管理(57414)
- 农(51792)
- 企(43039)
- 企业(43039)
- 方法(41421)
- 数学(37104)
- 数学方法(36609)
- 农业(34390)
- 业经(24094)
- 财(23086)
- 中国(22973)
- 地方(21390)
- 学(17964)
- 制(17667)
- 贸(16343)
- 贸易(16335)
- 易(15857)
- 务(14115)
- 财务(14061)
- 财务管理(14016)
- 发(13868)
- 理论(13270)
- 企业财务(13216)
- 环境(13215)
- 技术(13070)
- 银(12976)
- 银行(12946)
- 机构
- 学院(314010)
- 大学(307206)
- 济(125072)
- 经济(122260)
- 管理(120283)
- 理学(103790)
- 理学院(102640)
- 研究(101305)
- 管理学(100649)
- 管理学院(100046)
- 中国(78267)
- 农(70476)
- 科学(64664)
- 京(63569)
- 财(56357)
- 农业(54178)
- 业大(53146)
- 所(51704)
- 中心(50437)
- 江(49711)
- 研究所(46826)
- 财经(44396)
- 范(42487)
- 师范(42089)
- 经(40179)
- 州(39395)
- 北京(39060)
- 经济学(37224)
- 省(36777)
- 院(35833)
- 基金
- 项目(211367)
- 科学(165393)
- 研究(155753)
- 基金(150747)
- 家(131001)
- 国家(129785)
- 科学基金(111298)
- 社会(96687)
- 社会科(91153)
- 社会科学(91126)
- 省(87371)
- 基金项目(80570)
- 自然(72176)
- 教育(71939)
- 划(70784)
- 自然科(70404)
- 自然科学(70385)
- 自然科学基金(69092)
- 编号(65655)
- 资助(61244)
- 成果(52005)
- 重点(47683)
- 发(46759)
- 部(46409)
- 课题(45002)
- 创(43644)
- 科研(41016)
- 创新(40802)
- 大学(39292)
- 国家社会(39100)
- 期刊
- 济(141890)
- 经济(141890)
- 研究(86010)
- 农(72297)
- 中国(63270)
- 学报(50962)
- 农业(49168)
- 科学(45914)
- 财(44946)
- 大学(39153)
- 管理(38198)
- 学学(37071)
- 教育(34722)
- 业经(30509)
- 技术(29863)
- 融(29231)
- 金融(29231)
- 业(23718)
- 财经(20886)
- 问题(20324)
- 经济研究(19546)
- 版(18453)
- 经(17830)
- 资源(16144)
- 统计(15813)
- 技术经济(15626)
- 农村(15533)
- 村(15533)
- 农业经济(15392)
- 经济问题(14544)
共检索到463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宏超 赵丹
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所包含的主要指标、调整方式和实际效果三个层次看,考察农村中小学布局是否合理的标准还应包含上学距离、学校规模、调整方式、资源均衡和社会支持等五个维度。为保证布局调整最终达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当前迫切需要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和保障弱势群体的入学权益。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学校布局调整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丹 王一涛
随着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推进,大量农村教学点被撤并,这给偏远地区学生带来了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在新一轮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适当保留偏远地区教学点,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村教学点的现实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加强农村教学点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布局调整 教学点 作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赵丹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将原有的重复布局的学校进行重组或合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校空间布局的微观变化及其对学生入学带来的影响是核心问题。GIS技术对广东省新丰县学校布局调整过程的实证分析表明,当前农村学校存在布局调整的必要性,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集中和均衡。但是,学校布局调整导致了部分偏远学生上学远、上学难,未来的学校布局规划应综合考虑区域内的教育发展背景、加强科学性,并供给配套的经费和教育服务。
关键词:
学校布局调整 问题 GIS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鸣鸣
新型农村社区对于集约利用公共资源、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是有益的,但采取行政力量推动式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民福利是否有促进作用则是有异议的。本文以福利理论和测量方法为基础,结合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阶段特点与特定的社会文化条件,从主观福利和客观福利两大方面切入,通过河南省的典型调查,测量和评价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民主观幸福感、收入和消费、教育、卫生、政治参与和社会交往、安全性和不确定性等维度的影响,研究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民福利的影响及变化方向,剖析了影响变化的制度性和非制度因素,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使农民福利实现了整体性增进,符合多数农民的发展取向,但要从根本上动摇农民福利制...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 农民福利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熊向明
本文在对河南中原地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调研的基础上,反思了当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促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健康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建立农村中小学教育投入保障体系;大力加强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结合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布局调整 义务教育 反思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鲜开林 刘晓亮
伴随着我国大量农村男性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留守群体合法权益的维护和保障问题日渐突出。其中,农村留守妇女的合法权益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现实问题。本文以河南省Y市农村留守妇女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交谈的方式,总结概括出当前农村留守妇女合法权益受损的问题表现,分析了农村留守妇女合法权益缺失的主要根源,并提出维护农村留守妇女合法权益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农村 留守妇女 合法权益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郭清扬
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并提高其利用效率。而布局调整能否达到这一目的、重点放在哪些方面、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本文结合对6省(自治区)调研所获得的大量一手资料,就此话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布局调整 教育资源 合理配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余漫
城镇化加速带来的人口聚集程度以及城乡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明显差异,对以往依据行政区划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布局的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2001年起实施的以"适当合并"、"整合资源"为主要施政意图的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却在实际执行中引发了优质教育资源在城镇"过度集中"的新问题,由此引起了农村地区所面临的种种农村内部和城乡之间,因资源配置不均衡而导致的"不公平"现象的讨论。该文以上述基础教育资源布局调整政策为背景,首先运用统计数据和实地调研相关案例,描述了自2001年政策实施以来,城乡学校以及校均学生数量的变化、农村地区的"点校"运转状况以及地方财政资金在城乡学校之间基础建设上的分配情况;并通过建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姜秀娟 张楠 黄金川
[目的]文章以河南省农村示范村标准为依据,建立指标体系,并参考河南省城市人居水平,评价示范村标准下的河南省人居环境改善成效。[方法]运用熵权法和全排列指数法两种方法全面比较并分析,其中后者加入城市人居环境水平作为参照。[结果]两种评价方法均证明,示范村标准下,2010—2017年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综合指数水平整体不高,2016年和2017年改善成效较明显。其中,基本保障建设最好,并逐年提升;环境治理取得一定进展,主要表现在垃圾处理方面,而在污水处理和环境资金持续投入方面均欠缺;经济社会成效,农民生活得到改善,公共服务和医疗数量达标但服务水平落后。此外,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在住房条件、供暖供燃气、排水管道比例、污水处理比例、环境治理投入金额等方面改善微小,并远远低于城市水平。[结论]示范村标准下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成效偏低,环境治理和社会经济指标相对城市水平仍非常落后。两种方法的结果在综合水平指数水平方面较一致,单向指标结果各有侧重。其中,熵权法的测算结果更体现各指标的真实水平,全排列结果则更能说明当以城市人居环境为参照时,农村人居环境的相对水平和差距;综合两种方法比较,可以分析数据的优劣性,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小侠
以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佛光乡、岳滩镇、庞村镇等4个乡镇的210户农民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对偃师市农业剩余劳动力流转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偃师市农业剩余劳动力流转过程中存在农民自身素质问题、组织管理问题以及社会问题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农民对农业剩余劳动力流转的思想认识和自身素质、加大劳务输出的组织力度、健全农村劳动力的社会服务体系等具体措施。
关键词:
河南省偃师市 农业剩余劳动力 流转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婷 周国华 杨延
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推进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给建设用地供给和耕地保护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农村居民点用地普遍散乱、粗放的现象为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少占耕地提供了可能。以衡阳南岳区为例,应用GIS空间分析与景观指数分析等方法,在分析社会经济、自然地理和生产环境三方面的主要因素对南岳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的影响后,提出引导南岳区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卢珂 杜育红
文章使用"西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考察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对比两水平增值模型和OLS估计结果发现,学校布局调整整体上对小学生成绩具有负向影响,对语文成绩的影响尤为显著。学校办学条件、生均寄宿面积、学校满意度对学生成绩有正向影响,寄宿生的成绩略低于非寄宿生,家校距离、家庭经济负担、学校配套设施不健全、学校心理疏导缺失等因素对学生成绩产生负向影响,这种负向影响已经超出了学校办学条件等因素对学生成绩的正向影响。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布局调整过程中,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应当做好硬件配套设施和软件环境的建设,保障相关财政投入,加强监督,以实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乔俊峰
以选取的河南省18个地市62个县区的81个村庄作为调查对象,运用抽样调查的研究方法,从实证角度对河南省农地流转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做出客观评价。研究发现,河南省农地流转市场处于萌芽阶段,市场发育较为缓慢。非正式的关系网络在农地流转中起着重要作用,农地流转的市场价格还没有反映出拥有土地权利的价值;而土地权属不清、社会保障不健全、缺乏持久的人员流动机制和中介组织匮乏是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因此,应从明晰土地产权、加强政府立法和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形成有效的人员流动机制等入手,推动河南省农地的规范、有序流转。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影响因素 土地产权 河南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郑魁浩 王西荣
西北自然条件恶劣,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但人口密度较低,土地生产力及承载力低,故农业发展既有困难,又有潜力。大力发展西北区域农业,可以促进西北资源的开发与能源、原材料基地的建设,并促进西北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从目前来看,西北农业地区布局与西北区域工商业、城镇、交通布局相一致,即沿陇海一兰新和包兰—兰宁线的主要产区和其它地区的次产区,从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仲阳 吴建 杨承君 霍振昂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全面了解全省农村卫生资源配置的总量、结构和服务现状,科学制定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河南省卫生厅、河南省中医管理局于2006年5月1日—7月31日联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首次农村卫生资源普查。
关键词:
河南省 农村卫生资源 分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