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48)
2023(17763)
2022(15308)
2021(14347)
2020(12076)
2019(28086)
2018(27911)
2017(53657)
2016(29024)
2015(33072)
2014(33111)
2013(32681)
2012(30057)
2011(27051)
2010(27037)
2009(24980)
2008(24644)
2007(22166)
2006(19345)
2005(16532)
作者
(84712)
(71369)
(70506)
(67251)
(44786)
(34138)
(32165)
(28036)
(26724)
(25086)
(24125)
(23815)
(22226)
(22130)
(21846)
(21841)
(21743)
(20865)
(20283)
(20199)
(17661)
(17288)
(17258)
(16356)
(15994)
(15867)
(15807)
(15665)
(14412)
(14286)
学科
(121563)
经济(121427)
(85698)
管理(80934)
(63790)
企业(63790)
方法(56603)
(52379)
数学(49807)
数学方法(49168)
农业(34624)
业经(30448)
中国(29781)
(29666)
(25337)
地方(24087)
(21635)
(21383)
贸易(21376)
(20776)
(18565)
财务(18485)
财务管理(18439)
理论(18428)
技术(18114)
(17609)
环境(17573)
企业财务(17433)
(17107)
银行(17052)
机构
学院(418546)
大学(417235)
管理(167267)
(165938)
经济(162342)
理学(145950)
理学院(144386)
管理学(141644)
管理学院(140915)
研究(136170)
中国(101895)
(87532)
科学(86740)
(83675)
(73103)
(68520)
业大(68495)
农业(64681)
中心(64260)
研究所(62752)
(60889)
财经(59298)
(54850)
北京(54573)
师范(54335)
(54065)
(49214)
经济学(48749)
(48606)
经济管理(45373)
基金
项目(289480)
科学(226713)
研究(210418)
基金(209441)
(182807)
国家(181070)
科学基金(155225)
社会(131445)
社会科(124180)
社会科学(124143)
(114094)
基金项目(111748)
自然(101802)
自然科(99381)
自然科学(99353)
自然科学基金(97556)
教育(96155)
(95054)
编号(87504)
资助(85961)
成果(69952)
重点(64192)
(63502)
(61558)
(59572)
课题(58734)
科研(55718)
创新(55567)
教育部(53995)
大学(53810)
期刊
(180491)
经济(180491)
研究(115420)
(82309)
中国(75267)
学报(69245)
科学(62916)
农业(56167)
管理(56019)
(55321)
大学(52675)
学学(49834)
教育(42149)
技术(36365)
业经(34958)
(34756)
金融(34756)
财经(27780)
(27237)
经济研究(26810)
问题(24842)
(23615)
(22435)
图书(22051)
技术经济(20496)
科技(20182)
理论(19918)
统计(19200)
资源(19004)
商业(18547)
共检索到597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狄金华  韦宏耀  钟涨宝  
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的问卷数据,考察了中国农村子女赡养行为的现状。农村子女的家庭禀赋对其赡养行为影响的定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子女家庭禀赋效应对赡养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对父母的经济支持产生作用。具体来说,农村子女家庭禀赋越丰富,其对父母经济支持的频率越高,对父母精神慰藉的频率也有一定程度的正向影响,但是对父母生活照料的频率几乎没有影响。其中,家庭经济资本的作用无论是体现在对父母的经济支持还是精神慰藉都处在最主要的位置;家庭社会资本对提供父母经济支持的频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自然资本对提供父母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的频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伟  王小璐  
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关系到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进程和路径选择。既有研究主要以农民工为分析对象,对整个农民群体的城镇定居意愿仍然缺乏系统的经验性研究。基于CGSS2010农村模块的调查数据,以传统"成本—效益"和新迁移经济理论为分析视角,建立二元logit分析模型,从个体人力资本和农民家庭禀赋角度考察了农民城镇定居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的总体城镇定居意愿并不强烈,小城镇、县城(县级市)是农民城镇定居的首选层级。个体的人力资本越丰富,越倾向于定居城镇。家庭非农人力资本越丰富,城镇定居意愿可能性更高;家庭总收入、家庭非农收入比例、家庭相对收入地位等家庭经济资本能显著提升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但家庭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淑英  田艳芳  
基于3 953份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家庭禀赋对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经济资本负向影响显著,每增加一个单位,参保概率降低13.4个百分点;家庭社会资本正向影响显著,每增加一个单位,参保概率提高16.5个百分点;家庭自然资本负向影响显著,每增加一个单位,参保概率降低9.7个百分点;家庭人力资本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驰  向晶  施海波  吕开宇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数据,基于代际差异视角,考察农村家庭子女赡养行为的性别差异,并系统探讨具体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农村地区整体上仍存在"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模式,但这种传统模式在新生代子女中开始有所改变,即无论是从经济支持,还是从生活照料这两方面来看,女儿和儿子之间的行为差异大幅度缩小,且差异已不显著。这意味着,农村地区以儿子为核心的家庭养老模式虽未彻底改变,但也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通过剖析影响农村家庭子女赡养行为的机制发现,女性地位提升和家庭子女数量减少促使女儿提供了更多养老支持。同时,传统性别观念弱化也对女儿养老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此外,农村老年父母对照料需求的增加以及女性家庭照料上的角色优势,显著地增加了女儿的生活照料作用,但在提高经济支持上的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戚晓明  
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的数据考察了我国被征地农民就业状况,发现被征地农民群体就业分化明显,总体就业质量良好。通过二元Logit回归模型和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考察人力资本和家庭禀赋对被征地农民就业分化及就业质量的影响后发现:人力资本对被征地农民就业分化、就业质量均有一定影响,而家庭禀赋则主要对就业分化产生影响,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其中,非学历教育、家庭年收入、母亲受教育年限能显著提高被征地农民的非农就业几率;完全被征地农民比部分被征地农民更易实现非农就业。被征地农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戚晓明  
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的数据考察了我国被征地农民就业状况,发现被征地农民群体就业分化明显,总体就业质量良好。通过二元Logit回归模型和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考察人力资本和家庭禀赋对被征地农民就业分化及就业质量的影响后发现:人力资本对被征地农民就业分化、就业质量均有一定影响,而家庭禀赋则主要对就业分化产生影响,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其中,非学历教育、家庭年收入、母亲受教育年限能显著提高被征地农民的非农就业几率;完全被征地农民比部分被征地农民更易实现非农就业。被征地农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就业质量却越低;健康水平越高,就业质量越高。此外,年龄、地区类型、征地补偿状况等控制变量也对被征地农民就业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德强  王涛  
现有研究表明,依靠传统孝道维系的农村家庭养老正在弱化。然而,以农村子女为参照系的统计分析显示,法定赡养观念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系家庭养老的作用,为此应重新看待家庭养老弱化。本文基于经济学视角,根据经济人偏好假设理论,通过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履行法定赡养义务的公平和效用两个维度。在商洛、剑川、通江和兴化等地开展实证调研,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农村子女履行赡养义务受到个体经济理性的影响更显著,并且影响经济赡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义务履行的因素各有差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松涛  王毅鹏  王林萍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从家庭经济资本、家庭人力资本和家庭社会资本三个维度实证研究家庭禀赋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行为的影响,发现家庭年收入、对家庭经济状况的评价、房产数、小汽车拥有情况、家庭常住人口数、子女数、配偶或同居伴侣目前的教育程度、配偶或同居伴侣目前的户口登记状态、父母的政治面貌均具有统计显著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对家庭经济状况评价较高、家庭拥有小汽车、配偶或同居伴侣受教育程度较高、配偶或同居伴侣为非农业户口均显著提高了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行为发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福根  石智雷  
文章利用在河南、湖北两省获得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差异条件下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基本特征,并通过构建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进一步考察了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在农村劳动力不同类型就业选择中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选择受到其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的双重影响,务工型就业选择主要受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个人素质的影响,而创业型就业选择更需要得到家庭禀赋中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等要素的支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勇  
使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的微观数据,在综合考虑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和预防性储蓄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持久收入、收入的不确定性与农户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收入差距的增大会导致农村储蓄率的提高;农村居民储蓄率的生命周期特征并不明显,但在考虑了家庭的教育、医疗支出以后,储蓄率呈现出显著的U型生命周期特征,并且在45~49岁达到整个生命周期的最低点;家庭的人口年龄构成对农户储蓄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农户储蓄率与其财富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并且户主的政治面貌、受教育程度、性别对农村居民储蓄率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红根  康兰媛  
利用1 080个农民创业样本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家庭人力资本禀赋对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创业绩效是其家庭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金融资本、政策资本综合作用的结果,由此得到了提升和丰富农民家庭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加大与强化农民创业的金融支持与政策扶持力度的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锦华  陈博欧  
本文利用上海财经大学2019年"千村调查"数据,分析了在义务教育及高中教育阶段,子女随迁对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运用工具变量估计、倾向得分匹配法以处理子女随迁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及样本自选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地区、家庭特征、父母特征及子女个体特征后,子女随迁使得农村家庭对该子女的教育总支出增加了50.50%,教育负担率提高了5.82%。其中,校内教育支出负担率增加了1.54%、校外教育支出负担率增加1.20%,学校生活费负担率增加1.48%,择校或借读费负担率增加1.59%。在影响机制方面,城镇地区更高的生活成本和教育成本以及异地就学政策的限制,造成了校内教育支出、择校或借读费支出的被动增加。同时,子女随迁一定程度提高了父母的教育期望,进而促进了对子女校外教育支出的增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云彦  石智雷  
中国农村地区家庭禀赋对个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学术界予以更多的关注。为了考察外生性的家庭禀赋对劳动力就业流动的影响,文章通过构建新生代外出务工劳动力和户主子女的回流决策两个计量模型来进行经验论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迁移选择是综合考虑家庭禀赋状况的理性决策,尤其是对于年轻一代的外出劳动力。家庭经济资本的增加会阻碍家庭外出务工成员的回流。外出劳动力回流的概率起初随着家庭人力资本和家庭自然资本的增长而上升,达到一定程度后开始下降。家庭成员只有拥有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本,外出务工劳动力才能对家庭社会资本加以充分利用。另外,分析显示年轻一代劳动力和第一代劳动力对家庭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本的利用是有差异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乐章  刘二鹏  
家庭资源禀赋差异与社会福利的发展向度是影响农村老年贫困发生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农村老年贫困分解为经济贫困、健康受损与精神孤独三个维度,利用2011年中国老龄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实证分析了家庭资源禀赋、社会福利制度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农村老人经济贫困、健康受损与精神孤独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家庭收入、子女的资源供给等家庭禀赋因素以及公共养老金、公共医疗服务可及性都会显著影响农村老年贫困的发生。并且,农村老人经济贫困、健康受损与精神孤独三个维度之间也存在很强的正向关系。提高家庭养老保障能力与社会福利项目的福利水平成为防止农村老人陷入贫困状态的政策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西国  刘晓慧  
文章采用"中国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纵向调查(CLHLS)"微观数据,利用Bivariate Probit模型控制效率损失,基于家庭禀赋视角,实证分析了我国公共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家庭经济资本会显著降低老年人对公共养老服务的需求,社会资本则会显著提升对公共养老服务的需求;家庭人力资本对服务的需求则没有显著影响;女儿的数量会显著降低服务需求,儿子的数量则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样本分析发现,城市和农村、经济资本、人力资本不同的老年人,对公共养老服务需求存在明显异质性,其中增加家庭社会资本能显著增加农村家庭和经济资本丰富家庭的公共养老服务的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