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38)
2023(12489)
2022(10907)
2021(10244)
2020(8384)
2019(19485)
2018(19494)
2017(37579)
2016(20456)
2015(23072)
2014(23063)
2013(23105)
2012(20999)
2011(19026)
2010(18971)
2009(17338)
2008(16705)
2007(14807)
2006(13103)
2005(11220)
作者
(60141)
(50253)
(49600)
(47275)
(31389)
(24113)
(22340)
(19897)
(19061)
(17642)
(17159)
(16843)
(15601)
(15566)
(15245)
(15239)
(15150)
(14645)
(14302)
(14053)
(12578)
(12185)
(12085)
(11524)
(11291)
(11261)
(11046)
(10970)
(10186)
(10004)
学科
(85587)
经济(85502)
(62660)
管理(52731)
(50576)
(41251)
企业(41251)
方法(37584)
农业(33581)
数学(32840)
数学方法(32506)
业经(24121)
中国(20645)
地方(18327)
(17651)
(17517)
(15148)
(14393)
贸易(14384)
(13984)
(13529)
技术(13071)
理论(12874)
环境(12768)
农业经济(12537)
(12342)
(12000)
教育(11338)
(11221)
(11177)
机构
学院(293779)
大学(291277)
管理(120034)
(115801)
经济(113320)
理学(105403)
理学院(104279)
管理学(102547)
管理学院(102036)
研究(96596)
中国(71714)
(68874)
科学(62263)
(61289)
业大(53188)
农业(52867)
(48413)
(47802)
中心(44899)
研究所(44539)
(42400)
(39112)
财经(39041)
师范(38783)
北京(37797)
(35735)
(34164)
(33910)
经济管理(33844)
农业大学(33658)
基金
项目(207641)
科学(162958)
研究(152821)
基金(150033)
(130760)
国家(129581)
科学基金(111223)
社会(95541)
社会科(90126)
社会科学(90099)
(82742)
基金项目(81140)
自然(72302)
自然科(70564)
自然科学(70550)
自然科学基金(69297)
教育(68267)
(68232)
编号(64161)
资助(60334)
成果(50818)
重点(45748)
(45319)
(44990)
(42861)
课题(42552)
创新(39839)
科研(39394)
国家社会(38748)
教育部(38178)
期刊
(129234)
经济(129234)
研究(81060)
(71572)
中国(55244)
学报(49953)
农业(49096)
科学(46107)
管理(38448)
大学(38312)
学学(36412)
(32624)
教育(30918)
业经(27532)
(24531)
金融(24531)
技术(24469)
(22538)
问题(18296)
财经(17579)
经济研究(17396)
(16667)
科技(15329)
业大(15094)
农业经济(15061)
图书(14995)
(14825)
技术经济(14546)
农村(14425)
(14425)
共检索到416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璇  夏一巍  
立足农村家庭结构与中国特有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湖南某县级市的实证调查为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和bootstrapping法,探究婚姻暴力受害因素对不同性别的解释力度。结果显示:农村女性受暴总体高于男性,家庭规模的扩大与家庭关系满意度的提升降低男性家暴的受害,社会支持网规模的扩大增加了两性遭受家暴的风险,"新农保"与"新农合"制度成为降低女性家暴受害的保护性因素,家庭功能衰弱导致家暴的情况没有出现,农村男性与女性家暴受害因素呈有限对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成华  靳小怡  井文  
文章利用2010年"百村抽样调查"数据,探讨农村已婚男性在婚姻缔结过程中遭遇"娶妻难"这一负面生活事件对其实施婚姻暴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施暴已成为有成婚困难经历的男性解决夫妻冲突的主要方式;成婚困难的经历显著增加其实施婚姻暴力的可能性;施暴类型随着成婚困难程度的不同有所差异,有过成婚困难经历但程度不严重的男性,倾向于只实施冷暴力;而经历过严重成婚困难的男性实施冷暴力和实施肢体暴力的可能性均更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璇  夏一巍  
基于湖南748份问卷调查数据,运用Ordinary Least square回归模型和bOOtstrapping法,立足系统理论与结构功能理论对农村男性与女性婚姻暴力受害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身体暴力、精神暴力与性暴力三类暴力行为在两性间差异并不明显,女性受害略高于男性;两性间家暴被害的表现形式相似,但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中国传统家庭文化、家庭关系与社会公共服务等变量仅对男性家暴受害人影响显著;农村养老保险变量仅对女性家暴受害人影响显著;配偶的风险行为、童年目睹家暴的经历及较低的自我效能对两性受害均产生影响。女性与男性家暴被害模式有限对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树茁,李南,马可斯·W·费尔德曼  
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嫁娶和招赘两种婚姻形式。由于各种社会、经济、文化和人口因素的影响,在农村中嫁娶式婚姻占绝对主导地位,而招赘式婚姻则非常少见。本文利用陕西省略阳县和三原县的调查数据,对于应时性和制度性两种类型的招赘式婚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林刚  陈璇  
文章以中国中部劳务输出大县(江西省修水县)为个案,从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3个维度就当前流动妇女遭受婚姻暴力的状况进行测量,并从个体家庭因素、社会资本、传统家庭文化和城市融入4个方面就影响该群体遭受婚姻暴力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流动增加妇女遭受婚姻暴力的风险;学历越高,遭受重度身体暴力的可能性越大;健康的身体状况有助于抑制婚姻暴力的发生;资金借贷和重大决定支持网规模、亲属支持密度是影响婚姻暴力的社会资本变量;流动妇女对传统家庭文化认知越高、迁移愿望越强,其遭受婚暴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必须构建政府主导下的法制化、多元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的保护机制,充分激活多元主体在预防和控制婚姻暴力中的职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仰和芝  张德乾  
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经济融合问卷"和对1011名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进行测量,结果显示:是否有孩子、目前是否工作、现居住的房子类型、是否与公婆同住、公婆是否同意外娶、迁入地经济状况、婚前是否了解丈夫、是否考虑到迁移困难、面对困难是否积极、回娘家情况等因素对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的经济融合的影响具有显著性(p<0.05)。由于影响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经济融合的因素呈现多样性,因此,应从不同方面提升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的经济融合。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树茁,靳小怡,费尔德曼  
本文应用湖北省松滋县的调查数据,对婚姻形式和与父母共居时间的关系 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重要的影响因素后,夫妻的婚姻形式对婚后保持与 父母共居关系的时间有显著的影响。嫁娶婚姻夫妻、制度变化型和应时变化型“招赘”婚姻 夫妻在婚后与父母共居时间上呈现递增的关系,婚后5年内是最可能改变与父母共居关 系的时期。本文最后讨论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其社会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景晓芬  李松柏  
在社会流动背景下,因婚姻的缔结而产生女性人口迁移现象越来越普遍,但婚姻迁移女性并非是一个同质性的群体,她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根据迁移目的和迁移过程,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传统型、回迁型和双迁型三种类型,三种类型的婚姻迁移女性在一般特征和社会适应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差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韦艳  蔡文祯  
对婚姻匹配的考察有助于理解社会流动的多元维度和机制。文章利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 2006)数据,通过Probit模型和二分类内生性概率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女性的婚姻匹配变化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女性的向上社会流动渠道依然狭窄,婚姻在向上的社会流动中仅发挥有限功能;由于家庭可利用资源匮乏,"后致因素"较"先赋因素"对农村女性上迁婚姻的机会更具显著效应;以户口农转非衡量的社会流动对以上迁婚姻衡量的社会流动有积极作用,父亲或本人具有城市户口者在社会流动上具有相对优势,但这种相对优势有随着户口类型的社会经济意义的改变而逐步弱化的倾向;文章的研究还显示,上迁婚姻的社会流动含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静凝  
县域婚姻市场是当地婚姻资源分配与协调的重要平台。社会分层导致婚姻市场分化,建立在个人能力和家庭背景基础上的婚姻梯度序列日渐形成,婚恋机会向上层聚集,中层婚姻竞争激烈,下层则婚恋概率渺茫。基于对农村青年春节期间相亲实践的研究表明,现代相亲模式是农村青年应对婚姻困境的策略性实践,“自由恋爱”融进传统相亲制度,以情感体验为核心的婚恋自主权正在增强。在相亲场域,择偶秩序的理性化和体制身份的壁垒化建构了层级化的“相亲圈”,体制内外农村青年的婚恋选择权及范围呈现出显著差异。在城市情境和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农村青年的相亲约会同物质消费挂钩,经济条件既是男青年参与婚姻市场角逐的重要条件,也是衡量其男性气概的最终标准。相亲男女互动交往多遵从传统性别脚本,存在“男财女貌”的文化偏好。农村青年的婚姻嫁娶具有强烈的城市化倾向,县城里的婚房不仅是相亲市场的基本砝码,也是实现个体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蔡杏香  周素英  
农村婚姻登记收费透视江西宜春市物价局邮编:336000蔡杏香,周素英一、婚姻登记收费现状婚姻登记收费是国家管理的重要收费项目,目前,江西省宜春市农村婚姻登记收费按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有:国内婚姻证书工本费,夫妻关系证明书、解除夫妻关系证明书费,离婚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崔明堂  王广金  
本文从促使婚姻成立的消费、婚姻合法性的消费、攀比排场性消费三个方面,对宁夏盐池县佟记圈村的农村婚姻消费个案进行调研,并从不同层面分析了该村婚姻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的变化,佟记圈村的农村婚姻消费在农牧交错区有一定的典型性,对认识该地区农村婚姻消费特点、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及其历史变迁有借鉴参考价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华  
婚姻挤压是指由于适婚男女性别比失衡导致其中一种性别的人口无法找到配偶的现象。我国农村婚姻挤压主要挤压的是适婚男性农民,它包括宏观层面的性别挤压、中观层面的梯度挤压和微观层面的竞争挤压等机制。其中,性别挤压机制挤压的主要是农村中的适婚男性,而农村适婚女性较少被挤压;梯度挤压机制挤压的是作为婚姻市场低洼地带的自然和经济条件落后地区的适婚男性农民,而作为婚姻市场优势地带的自然和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地区的适婚男性农民被挤压得较少;竞争挤压机制挤压的主要是在婚姻市场低洼地带内部的婚姻市场竞争中无法支付高额婚姻成本的适婚男性,而该地区家庭条件相对较好的适婚男性被挤压的程度相对较低。农村适婚性别比失衡的社会后果最终由处于婚姻市场低洼地带的底层家庭的适婚男性承担,他们最容易成为农村找不到配偶的"光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潇晓  徐水晶  
使用混合研究方法,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值匹配法,分析了外出务工对农村人口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及性别差异;使用质性资料对定量分析结果进行了佐证,并对相关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婚姻满意度显著高于未外出者,并且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外出和未外出人口婚姻满意度差异不显著,而男性外出务工人员的婚姻满意度显著高于未外出者。形成这一结果的机制在于:当前农村婚姻成本的性别差异、外出后性别观念的变化和对生活艰辛更深切的体会。促进农村外出人口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更需要重视和提升外出务工女性的婚姻满意度。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树茁,费尔德曼,勒小怡  
本文应用湖北松滋的调查数据 ,研究中国农村子女的性别与婚姻形式和子女为父母提供老年支持可能性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 ,子女的性别和婚姻形式对子女为父母提供经济和家务帮助的可能性有显著的影响 ,但对提供农活帮助的可能性没有影响。据此 ,本文发现在松滋这样一个历史上嫁娶和招赘婚姻都被广为接受和实行的地区 ,女儿和儿子、嫁娶婚姻夫妻和招赘婚姻夫妻的养老功能基本上是相同的。本文最后讨论了研究结果对解决农村社会与老年保障和男孩偏好相关问题的积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