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04)
2023(13432)
2022(11310)
2021(10775)
2020(8935)
2019(20293)
2018(19929)
2017(39106)
2016(20797)
2015(22805)
2014(22505)
2013(21884)
2012(20217)
2011(17777)
2010(17750)
2009(16133)
2008(15489)
2007(13552)
2006(11941)
2005(10135)
作者
(54668)
(46581)
(45620)
(43698)
(29350)
(22044)
(20730)
(18031)
(17602)
(16402)
(15661)
(15616)
(14434)
(14196)
(14193)
(13991)
(13680)
(13435)
(13401)
(13015)
(11233)
(11201)
(11012)
(10871)
(10540)
(10429)
(10122)
(9891)
(9203)
(9163)
学科
(87922)
经济(87827)
(63824)
管理(54429)
(51441)
(41362)
企业(41362)
方法(35868)
农业(34114)
数学(32531)
数学方法(32093)
(23883)
业经(23629)
中国(22247)
地方(19158)
(16509)
(15325)
贸易(15319)
(14982)
(14854)
(14074)
(13874)
收入(13068)
农业经济(12636)
技术(12597)
环境(12348)
(12276)
银行(12270)
土地(12124)
(12057)
机构
学院(280344)
大学(273768)
(121528)
经济(119193)
管理(114549)
理学(99376)
理学院(98422)
管理学(96785)
管理学院(96254)
研究(90480)
中国(71601)
(59571)
(55366)
(54603)
科学(52697)
中心(45844)
农业(44889)
业大(44770)
(43108)
(43065)
财经(42957)
(39380)
研究所(38847)
经济学(36335)
(35997)
师范(35754)
北京(33425)
(33234)
经济学院(32967)
经济管理(32857)
基金
项目(194845)
科学(155548)
研究(148059)
基金(142746)
(122883)
国家(121481)
科学基金(105949)
社会(96236)
社会科(91019)
社会科学(90993)
(77999)
基金项目(75560)
教育(66380)
自然(66279)
自然科(64720)
自然科学(64703)
自然科学基金(63518)
(63054)
编号(61613)
资助(57120)
成果(48719)
(43889)
(43145)
重点(42735)
课题(40741)
(40740)
国家社会(40104)
人文(38056)
创新(38018)
(37990)
期刊
(136953)
经济(136953)
研究(78971)
(63122)
中国(56677)
农业(43147)
(40290)
科学(38408)
学报(38076)
管理(37703)
大学(31328)
学学(29830)
(29641)
金融(29641)
业经(29107)
教育(25449)
技术(25039)
(20111)
财经(19985)
问题(19234)
经济研究(19067)
(17144)
农村(15559)
(15559)
农业经济(15472)
世界(14950)
(14697)
资源(13997)
技术经济(13814)
经济问题(13691)
共检索到415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森慰  师硕  王翊嘉  郑逸芳  
为了解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对农村家庭收入的影响情况,选取福建省作为调查对象,在对调研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选用村规民约是否有歧视妇女和妇女家庭种植土地面积等变量表征妇女土地权益问题,选用家庭年总收入和家庭农业收入等表征妇女家庭收入,采用2阶段最小二乘法测算了土地权益问题对妇女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对妇女的歧视性规定会影响到农户家庭的农业收入和年总收入,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普遍但不严重;进一步从土地调整政策、出嫁女、招女婿、离婚妇女回迁、丧偶妇女等角度分析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的缘由;最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竹青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得极为突出,主要体现在村规民约对女性土地权益的剥夺与限制。这一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文化对女性的歧视,因此以社会性别视角审视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问题,有助于地方政府、立法和司法部门明晰男女平等的内涵和意义,从而实现对农村妇女权益的保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惠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地制度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但是在很多地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依然面临多重困境。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本文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保护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法律视角下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保护,其次分析了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的困境,再次分析其原因,最后提出了可行性措施,以便改变当前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现状,使其得到更切实的保护。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高飞  
研究目的:探寻完善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制度不足的途径。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在出嫁、离婚等涉及农村妇女的集体成员身份变动时,其土地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护,丧偶妇女(未改嫁)则因成员身份不发生变动,其土地权益的保护状况较好,故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未受到充分保护的根源在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缺陷。研究结论:针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不足进行股份合作社改造,是解决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问题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笑寒  
研究目的:分析村民自治制度与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流失的内在成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文献法、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现行村民自治制度在村庄治理、社区秩序维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村规民约与正式制度间的冲突难以调和,基层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缺乏行政约束,集体成员资格的认定主要取决于村规民约,以及妇女在村民自治中的参政不足,由此造成了一系列妇女土地权益流失问题。研究结论:在村民自治背景下防止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流失,必须建立对村委会的民主监督机制和权力约束机制,对村规民约实行审查和纠错机制,努力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参政意识,切实赋予妇女在村民自治中的参与权和决策权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永安  
伴随着取消农业税乃至直补农业、以及承包期长久稳定化政策,农村土地从"不值钱"到财产属性得到彰显。但有着"随夫居"传统的农村女土地权益问题反而更加突出。为此,必须构建具体到个人(包括妇女在内)的土地确权登记制度,形成农村妇女的自我组织,以及畅通农地市场化流转渠道,从而形成农村女土地权益保护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宁爱凤  
维护与保障女性的权益,特别是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是实现社会整体和谐的重要前提。当前,在土地的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情况下,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维护面临着比以往更严峻的挑战,本文分别从社会性别主流化、普惠政策特殊化、维权难度降低化三方面出发,对实现农村妇女平等土地权利的路径作些探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江涌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不同利益群体的需要能够得到满足,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决不能忽视对妇女土地权益的保护。政府应当以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多角度、全方位完善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保障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晓睿  曾雅婷  
本文以集体土地所有制的特征为切入点,对农村妇女土地问题进行了讨论,将农村妇女土地问题分为真问题与伪问题两类,并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观察。调研地区未发现真妇女土地问题;通过对成员认定与股权管理规则的明确,可解决部分伪妇女土地问题;未来需在正视农村妇女土地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在集体产权改革过程中重视性别平等、细化并明确规则,鼓励农民家庭中的财产转移与分配等方式为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提供保护。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秋鸾  王林萍  
把握农村妇女贷款需求满足程度的关键决定因素,是优化和创新农村妇女贷款扶持政策的前提条件。论文基于福建省农村妇女的问卷数据,利用IV-Probit模型探讨社会资本强度的内生性问题,识别农村妇女贷款需求满足程度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是否参与农业产业化组织、个人年收入、是否拥有技能、家庭劳动力数量、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行为态度强度、家庭资产充裕度对农村妇女贷款申请获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年龄、与最近金融机构的距离对农村妇女贷款申请获批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政策启示为:加大扶持"涉农企业+农户"的贷款担保模式;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体系,贷款扶持与创业就业能力培训相结合。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韩文静  张正峰  
研究目的:剖析当前中国农村基层治理结构下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维护过程中存在的治理困境,利用协同治理理论探究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有效治理模式。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面临着来自制度、法律、政策、文化、性别等方面的多重威胁,在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维护过程中,基层政府、村组织及农村妇女分别面临着治理缺位、失位、"失语"的现实困境,亟待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结构。在协同治理网络结构中,村组织发挥主导主体作用,基层政府承担制度法律保障及引导督察的职能,农村妇女需扮演好权利主体的参与及监督角色,大众传媒则需注重舆论监督及文化宣传。SFIC模型为协同治理程序提供了较好的演绎框架,应以构建参与主体间的信任机制为起点,在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利益调解及表达机制的共同运行下,促进协同治理目标的实现。研究结论:为解决基层政府、村级组织及农村妇女等参与主体的治理失灵问题,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模式是创新农村治理体制、有效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有益选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会广  张耀宇  
由于农村妇女在城乡劳动力迁移中相对滞后,妇女群体出现了留守务农与外出务工的二元职业分化现象。本文基于2010年江苏省部分区域农户层面调查数据,以农村妇女职业分化的视角探究农民家庭分化所导致的土地流转意愿,在文献评论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工作假说,即农村妇女的二元职业分化,使各自家庭有其不同的土地流转决策逻辑。通过描述性统计、t检验、Probit与Biprobit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本文的工作假说。研究结果表明:妇女留守务农与外出务工两类样本在职业分化上造成的家庭土地流转意愿差异明显,妇女职业分化变量对家庭是否流转土地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分工性别下的角色定位使妇女在家庭土地资源配置上有着异于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义文  刘富  张齐  
土地是农民特别是农村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土地承包权益是她们最为关切的经济权利,通过对侵害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现状、类型和原因的分析,从法学的视觉提出了界定农村经济组织成员资格条件,在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组成人员中实行"男女比例"制度,实行家庭承包土地"按份分割"制度,明确无过错归则原则、追究侵害人法律责任等立法建议,以期对减少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有所裨益。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燕舞  
利用一项回顾性质性调查数据分析了1980年至2009年间187例农村妇女自杀状况的基本分布和趋势演变,通过引入出生队列分析,发现了1920年至1939年间出生的"传统代"农村妇女在2000年至2009年间的"老年时期"自杀,而1960—1979年间出生的"现代代"农村妇女则在1980年至1999年间的"青年时期"自杀。由此建构了理解出生队列、家庭结构转型与农村妇女自杀的转型象限理论。通过这一理论分析,家庭结构的权力轴与观念轴的转型不同步是导致两代女性自杀的主要原因,当两者转型同步完成时,农村妇女自杀可能会退潮。最后援引三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主要数据对之进行了简要的支撑论证。后两次的数据所揭示的妇女地位提升的增量,实质上都是由新出生队列的妇女进入调查样本序列而贡献的,而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所构建的理论框架的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