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25)
- 2023(8049)
- 2022(6861)
- 2021(6430)
- 2020(5451)
- 2019(12803)
- 2018(12633)
- 2017(24875)
- 2016(13733)
- 2015(15581)
- 2014(15883)
- 2013(15926)
- 2012(14687)
- 2011(13426)
- 2010(13704)
- 2009(12975)
- 2008(13006)
- 2007(12250)
- 2006(10738)
- 2005(9559)
- 学科
- 济(64373)
- 经济(64309)
- 农(49852)
- 业(42962)
- 农业(32937)
- 管理(29723)
- 方法(25839)
- 数学(23516)
- 数学方法(23352)
- 企(21388)
- 企业(21388)
- 业经(18513)
- 中国(17594)
- 地方(14885)
- 财(13179)
- 发(12661)
- 农业经济(12392)
- 制(12296)
- 贸(11244)
- 贸易(11243)
- 学(11239)
- 易(10952)
- 发展(10749)
- 展(10735)
- 村(9645)
- 农村(9624)
- 策(8842)
- 收入(8773)
- 银(8575)
- 体(8571)
- 机构
- 学院(204309)
- 大学(199067)
- 济(87235)
- 经济(85433)
- 管理(77222)
- 研究(69151)
- 理学(66921)
- 理学院(66210)
- 管理学(65137)
- 管理学院(64766)
- 农(58384)
- 中国(53540)
- 农业(44706)
- 科学(42976)
- 京(41044)
- 业大(38404)
- 财(36673)
- 所(36089)
- 中心(33701)
- 研究所(32692)
- 江(32172)
- 财经(29069)
- 农业大学(27517)
- 范(27077)
- 师范(26856)
- 经(26370)
- 经济学(26279)
- 北京(25218)
- 州(24880)
- 经济管理(24606)
- 基金
- 项目(133497)
- 科学(104084)
- 研究(99749)
- 基金(95444)
- 家(82641)
- 国家(81803)
- 科学基金(69033)
- 社会(63588)
- 社会科(59697)
- 社会科学(59677)
- 省(54504)
- 基金项目(51651)
- 教育(44144)
- 划(44094)
- 编号(42957)
- 自然(42630)
- 自然科(41556)
- 自然科学(41542)
- 自然科学基金(40792)
- 资助(37604)
- 成果(34188)
- 农(33620)
- 发(30814)
- 部(30047)
- 重点(29553)
- 课题(28414)
- 创(27227)
- 国家社会(25947)
- 性(25468)
- 科研(25431)
- 期刊
- 济(103454)
- 经济(103454)
- 农(64238)
- 研究(56100)
- 农业(43486)
- 中国(41365)
- 学报(33762)
- 科学(31368)
- 财(27050)
- 大学(26116)
- 学学(25037)
- 业经(24356)
- 管理(20718)
- 融(20357)
- 金融(20357)
- 业(19939)
- 教育(17562)
- 技术(16458)
- 问题(15786)
- 农业经济(15113)
- 农村(14888)
- 村(14888)
- 财经(13833)
- 经济研究(13725)
- 版(13518)
- 世界(11843)
- 经(11837)
- 经济问题(11532)
- 技术经济(10824)
- 资源(10654)
共检索到300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苏群 周春芳
在农民向市民转化的过程中,女性作为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家庭决策的重要参与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以2004年对江苏省3个地区12个城镇的实地调查为基础,对农村女性在城镇的非农就业及迁居意愿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已有相当比例的农村女性具有明确的迁居意愿,而越是教育程度高、非农工资高、非农工作年限长、未婚的年轻女性,越倾向于迁居城镇。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关注农村女性的就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女性的就业竞争能力和适应城镇生活的能力。
关键词:
农村女性 非农就业 迁居意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雄 陈攀
基于鄂州、黄石、仙桃三地年龄在18岁至45岁之间女性的4 318份实地调查问卷,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三地农村女性迁居城镇意愿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52%的农村女性愿意迁居到城镇,而34.2%的农村女性不愿意迁居到城镇。受教育程度程度越高、年龄越小、未婚、非农收入较高的农村女性更倾向于迁居城市。同时,女性居住地所在区域作为环境外围因素对迁居选择也有重要影响。离大、中城市越近,城市文明影响越深的区域,农村女性迁居城镇意愿越强。值得注意的是,居住在农村集镇的女性,具有较高的迁居愿意,高于居住在县城或纯乡村区域的女性。在现阶段,户籍因素、是否有外出务工经历对女性的迁居意愿的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君 李小建
居住是反映居民基本生存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因素的变化导致了人们对其居住需求的改变和居住区位的再选择,进一步影响着各种居住空间结构的变迁。文章基于1 234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选择Logit模型对影响农户迁居选择的影响因素和迁居意愿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总人口、现住宅改造时间、出路交通、房屋面积及结构、地形是影响农村居民迁居意愿的主要因素。农村居民迁居意愿的产生是农户考虑主要影响因素后,家庭进行综合决策的结果。随着农村大家庭的逐渐消解,家庭结构的日趋小型化,人口较多的大户家庭还面临着进一步迁居的可能;山地农村居民更愿意迁居;出路交通和现有住宅结构还是居住环境中引起居民居住不满的主要因素。今后的农村居民点建设应适度从农户角度出发,合理引导居民迁居,不断完善居民点规划。
关键词:
农村 居民 迁居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旻 赵连阁 谭洪波
本文利用辽宁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2000~2004年农村固定农户连续跟踪调查数据,在采用一般统计方法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计量模型,分析了辽宁省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女性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在不断加快,但与农村男性劳动力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主要有: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年龄、家中是否有6岁及以下子女、家中是否有15岁以上在校学生、受教育程度、是否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等。
关键词:
农村女性劳动力 非农就业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来英
在我国,农村女性已占生产劳动力的一半,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主要就农村女性就业方面出现的问题而展开,分析了农村女性就业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山了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女性就业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女性 人力资源 开发对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春芳
本文基于苏南地区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村劳动力迁居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具有不同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的农村劳动力迁移意愿有所不同。应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给予农民充分的自由迁徙的机会和权利,以推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迁居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华 苏群
本文以农村已外出女性劳动力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其留城意愿。本项研究分别从个体特征、就业区域、经济因素、家庭特征、资源因素等方面开展解析,运用单因素分析和模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索。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受教育水平、外出打工月收入等经济因素是决定农村女性劳动力留城意愿的主要因素;所拥有的土地面积与留城意愿呈负相关,这说明,拥有土地面积较大的农村女性劳动力的留城意愿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同时,鉴于女性劳动力的特殊性,家人态度对其留城意愿的影响显著。
关键词:
农村女性 留城意愿 单因素分析 模型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娅
城乡融合加速了城乡人口的流动,尤其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规模不断增加。农村迁居人员作为城乡融合进程中的特殊群体,其能否实现稳定就业是其融入新环境的关键。促进农村迁居人员就业,需从主观努力和外部支持两方面入手,一要增强农村迁居人员的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二要优化城乡融合政策、社会、文化环境,为农村迁居人口顺利就业提供支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春芳 苏群
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及其就业能力的提高对于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性别视角,本文首先对农村女性人力资本现状及其对非农就业选择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并进一步分析了农村女性人力资本与非农就业收入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加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其就业能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春霞
本文从微观层面分析了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若干因素。研究发现,经济收入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就业决策的影响不是主要的,而个人及家庭因素的影响较显著。年龄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就业倾向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并在婚龄前后达到最大值;初中教育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就业倾向的影响作用超过其它教育水平;配偶外出就业倾向的影响作用可以是替代的,也可以是互补的。
关键词:
农村 女性劳动力 外出就业倾向 影响因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冯晓平
在目前我国养老资源十分短缺的情况下,探讨一种适合中国农村的养老新模式非常必要。农村女性养老模式的倡导,发掘了一向被我们忽略的女性养老资源,具有重大意义,但传统与现实双重界定下的女性社会身份成为在农村推行女性养老模式的主要障碍。
关键词:
女性养老 养老模式 社会身份 农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振山 吴笛 杨定
迁居行为及其意愿反映了城市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揭示了城市居住环境是否能够满足居民的需要。论文从迁居意愿的视角,将地方依赖和社区认同引入迁居研究中,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城市居民的居住选择。运用Williams量表,在292份调查问卷和52份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对北京中关村地区展开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关村周边社区居民对就业和子女教育具有明显的地方依赖和较高的社区认同感。在292名被调查者中,共有115名居民有迁居意愿,占被调查者总数的39.4%。其中,在就业和子女教育地方依赖程度较低的调查人群中,这一比例分别上升至47.2%和54.2%。此外,有迁居意愿的居民大多社区认同感不高,在115名有迁居意愿的居民中,仅有4人对所在社区具有强烈认同感。论文从地方感的角度丰富了居住空间的研究内容,为理解当代城市居住空间的特点、提升城市空间建设质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雯
对西部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结构的开发,都离不开对女性人力资源的投资。人力资源开发投资是农村女性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的关键,是已开发的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投资收益的基础,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女性 人力资源开发 投资主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蓉芳
从技术环境的角度分析农村女性人力资本的形成突破了传统研究方法的桎梏,使得人力资本形成的性别差异及农村女性人力资本的投资路径得以从宏观上进行解释。本研究从技术环境入手,在揭示了技术环境对农村女性人力资本影响的同时,提出了如何基于农村女性存在的技术环境来提高其人力资本。
关键词:
农村女性 人力资本 技术环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菲 余秀兰
对一位三本院校农村女大学生叙说个案的分析发现,农村女性具有阶层出生和性别"先赋型"双重劣势,在对高等教育的选择和就读过程中,制度和结构所赋予个人的场域和资本始终左右着她们的行为选择。选择是个体与结构二重化的过程,结构对个体行为选择的限制是一种隐性不公。为此,在制度桎梏之下,可从个体选择的心理行为层面制定促进教育公平的策略。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农村女性 有限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