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10)
- 2023(4623)
- 2022(3730)
- 2021(3525)
- 2020(2764)
- 2019(6300)
- 2018(6178)
- 2017(12464)
- 2016(6680)
- 2015(7113)
- 2014(7088)
- 2013(7275)
- 2012(6767)
- 2011(6141)
- 2010(6248)
- 2009(5974)
- 2008(5645)
- 2007(5342)
- 2006(4907)
- 2005(4193)
- 学科
- 农(47836)
- 济(37390)
- 经济(37367)
- 农业(32011)
- 业(25833)
- 业经(13938)
- 农业经济(12233)
- 方法(10780)
- 数学(10357)
- 数学方法(10327)
- 地方(10320)
- 中国(9368)
- 村(9335)
- 发(9325)
- 农村(9318)
- 管理(9104)
- 发展(8267)
- 展(8266)
- 土地(7239)
- 劳(7047)
- 劳动(7044)
- 收入(6976)
- 建设(6855)
- 制(6683)
- 人口(6564)
- 农业劳动(6417)
- 及其(6189)
- 动力(6147)
- 劳动力(6013)
- 分配(5994)
- 机构
- 学院(96996)
- 大学(89717)
- 济(47259)
- 经济(46563)
- 农(41298)
- 管理(37139)
- 研究(33739)
- 理学(32629)
- 理学院(32385)
- 管理学(31952)
- 管理学院(31808)
- 农业(30850)
- 中国(27677)
- 业大(22621)
- 科学(19516)
- 农业大学(18765)
- 京(17535)
- 财(17262)
- 所(16965)
- 中心(16912)
- 研究所(15255)
- 江(15073)
- 经济管理(14827)
- 业(14426)
- 经济学(13811)
- 财经(13453)
- 发(13306)
- 省(12995)
- 经济学院(12699)
- 经(12328)
- 基金
- 项目(64775)
- 科学(51332)
- 研究(50619)
- 基金(47163)
- 家(40635)
- 国家(40143)
- 社会(34485)
- 科学基金(34173)
- 社会科(32214)
- 社会科学(32208)
- 省(27165)
- 农(26320)
- 基金项目(25573)
- 编号(21995)
- 划(20480)
- 教育(20460)
- 自然(19309)
- 自然科(18813)
- 自然科学(18811)
- 自然科学基金(18475)
- 资助(17728)
- 成果(16599)
- 发(16552)
- 部(14765)
- 国家社会(14752)
- 业(14050)
- 发展(14040)
- 重点(13997)
- 展(13849)
- 课题(13670)
共检索到146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石树文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城镇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6%,而农村为15.6%,城镇消费增速比农村高出3个百分点,比年初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明贤 文春晖
农村消费不足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用实证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农村消费不足抑制了社会总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小,对人力资本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分析了农村消费不足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作用,提出农村消费不足导致消费升级不快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启动农村消费的关键是解决农民有钱花、愿意花与能够花的问题等。
关键词:
农村消费 不足 经济增长 约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梁达
近年来,电子商务快步进入农村,不仅有效地释放了农民消费潜力,而且带动了农民就业和创业,解决或缓解了多年来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卖难"问题,但也有几大问题制约农村电商的持续健康发展,需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动力。电商有效激活农村经济电商激活农民消费,释放农村消费潜力。随着国家对农村地区政策倾斜力度的加大,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加快,特
关键词:
新动力 农产品 涉农企业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达
近年来,电子商务快步进入农村,不仅有效地释放了农民消费潜力,而且带动了农民就业和创业,解决或缓解了多年来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卖难"问题,但也有几大问题制约农村电商的持续健康发展,需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动力。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农村市场 现状与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达
近年来,电子商务快步进入农村,不仅有效地释放了农民消费潜力,而且带动了农民就业和创业,解决或缓解了多年来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卖难"问题,但也有几大问题制约农村电商的持续健康发展,需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动力。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农村市场 现状与作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朔 冯素杰
经济增长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辅相成,但归根到底,经济增长是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助推器, 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最终要靠经济增长。根据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近几年的数据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与名义GDP的增长率之间存在着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今年国家制定了“压经济增长、保体制改革”以及2005年“转移农业劳动力800万至1000万”的宏观调控目标,对这二者之间关系的正确解读是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关键。通过分析我们得知,适宜经济结构下的经济高速增长是迅速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必要条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严飞 侯远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勇胜 薛继亮
运用时间序列经济计量方法对1979-2005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实际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实际经济增长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并在长期内稳定地存在着协同互动的均衡关系,实证结果肯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在我国实际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并检验了国外劳动力转移理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贾伟
农村劳动力由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产业部门转移,成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方式,且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影响。文章构建四地区六部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根据2000和2007年中国区域投入产出表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影响已由2000年的1.054%增加到2007年的5.565%,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最为明显,对中部地区的影响增长的幅度最大,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正在由负向正转化;相对于区域内转移来说,农村劳动力转移拉大了地区之间的差距,2007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使东中差距、东西差距、西中差距分别增加5.738%、6.668%、12.627%,比2000年各地区的差距明显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各地区非农产业部门附加值上升,农业部门附加值下降,其中对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服务业部门的影响较大,对西部地区重工业部门的影响最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成
本文在二元结构经济的分析框架下,依据Ranis.G模型的分析思路,从理论分析中得到启发,认为资本存量、产业结构应该成为本文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心问题。根据模型的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资本存量在经济增长初期对劳动力转移有显著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劳动力流动有显著影响。由此,笔者进一步从政策层面提出了应对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资本增长 产业结构 劳动力转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马忠东,张为民,梁在,崔红艳
劳动力流出究竟会促进还是削弱当地的发展是 1 990年代国内外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焦点。本文运用中国 2 0 0 0年普查数据以及分县的时间序列数据 ,考察了人口流动趋势及其对当地劳动力和农村收入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 ,1 990年代的大量劳动力流出对粮食生产影响并不显著 ,输出地的肉类产品反而有了较快的增长 ,劳动力流动已成为不发达地区农村收入新的增长点 ,正逐步发挥其消除贫困制约地区差距的效应。
关键词:
流动人口 迁移 农村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贾伟 辛贤
本文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的方法,利用199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设定模拟方案,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民经济产生的重要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了GDP,却拉大了各产业增加值间的差距;农村劳动力由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使农业产品产量下降,而工业产品产量上升,农业产品价格上涨、工业部门、服务业产品价格下降;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数目的增加,各产业部门产品价格变动幅度在下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舒燕 黎东生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文章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增长极理论具体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小城镇、发展乡镇企业、培育劳务品牌的理念,顺畅农民工进城务工途径。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增长极 劳务品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秀梅 田维明
生产要素从边际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边际生产率较高的部门流动是提高要素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因而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本文利用建立生产函数的方法估计我国不同部门劳动力配置的边际生产率,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由从事农业转向从事非农产业导致农村劳动力边际生产力的明显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从长期看,建立在农村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基础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勋来 李国平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产业间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是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向高生产率的非农业部门转移。这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本文实证分析了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效应,同时揭示了我国劳动力转移效应的时间阶段性与区域差异性。
关键词:
农村 富余劳动力 资源配置 劳动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