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94)
- 2023(18119)
- 2022(15305)
- 2021(14262)
- 2020(12175)
- 2019(27669)
- 2018(27520)
- 2017(52564)
- 2016(28531)
- 2015(31673)
- 2014(31124)
- 2013(30758)
- 2012(28086)
- 2011(25262)
- 2010(25376)
- 2009(23644)
- 2008(23538)
- 2007(21521)
- 2006(18504)
- 2005(16435)
- 学科
- 济(113736)
- 经济(113593)
- 业(89709)
- 管理(84871)
- 企(68039)
- 企业(68039)
- 农(51977)
- 方法(49774)
- 数学(43596)
- 数学方法(43023)
- 农业(34399)
- 财(32335)
- 业经(30456)
- 中国(29775)
- 制(27033)
- 技术(22431)
- 学(22143)
- 地方(21935)
- 贸(20176)
- 贸易(20167)
- 务(19767)
- 财务(19709)
- 财务管理(19660)
- 易(19652)
- 银(19385)
- 银行(19341)
- 企业财务(18694)
- 体(18530)
- 行(18419)
- 融(17905)
- 机构
- 学院(398856)
- 大学(395124)
- 济(163492)
- 经济(160068)
- 管理(155030)
- 理学(133936)
- 理学院(132542)
- 研究(131251)
- 管理学(130211)
- 管理学院(129465)
- 中国(101219)
- 京(81672)
- 农(80936)
- 科学(80418)
- 财(77148)
- 所(65858)
- 业大(63798)
- 中心(62938)
- 农业(62512)
- 江(61292)
- 财经(60485)
- 研究所(59519)
- 经(54991)
- 北京(50412)
- 范(50164)
- 师范(49628)
- 经济学(49558)
- 州(48125)
- 院(46974)
- 经济学院(44725)
- 基金
- 项目(269336)
- 科学(213068)
- 研究(196886)
- 基金(195795)
- 家(171185)
- 国家(169671)
- 科学基金(145922)
- 社会(125948)
- 社会科(119189)
- 社会科学(119157)
- 省(107571)
- 基金项目(103983)
- 自然(94281)
- 自然科(92115)
- 自然科学(92082)
- 教育(90627)
- 自然科学基金(90486)
- 划(89413)
- 编号(79512)
- 资助(78518)
- 成果(63986)
- 重点(60692)
- 部(59875)
- 创(59821)
- 发(58023)
- 创新(55399)
- 课题(54976)
- 制(52490)
- 国家社会(52253)
- 科研(51842)
- 期刊
- 济(182154)
- 经济(182154)
- 研究(112552)
- 中国(82509)
- 农(80595)
- 学报(63611)
- 财(62039)
- 科学(59020)
- 管理(56184)
- 农业(54402)
- 大学(49282)
- 学学(46914)
- 教育(41307)
- 融(39582)
- 金融(39582)
- 技术(35894)
- 业经(34574)
- 财经(29818)
- 业(27788)
- 经济研究(27184)
- 经(25626)
- 问题(24720)
- 版(21730)
- 技术经济(20190)
- 科技(19869)
- 统计(18468)
- 理论(17878)
- 世界(17862)
- 策(17819)
- 现代(17653)
共检索到591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柴盈 曾云敏
由宪法秩序、治理结构和操作规则构成的嵌套性制度分析框架可以诠释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制度效率问题。通过对资源型、纯公共品型、收费型和半收费型四类农村基础设施的研究,推演出农村基础设施有效供给制度的标准是以最小的交易成本最大程度地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而政府与农民合作组织联合供给制度能够长效地实现这个目标。当前中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制度需要进行创新设计,包括转变中央政府职能、组织农民自主和自愿合作以及以劳代资、科学定价。
[期刊] 改革
[作者]
柴盈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如何让公共财政和非政府供给组织在农村基础设施供给过程中发挥作用,是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方式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引入制度手段调节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已成为当代中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方式改革的主要内容。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制度手段主要包括价格机制、制度环境和治理结构。随着我国公共资源向农村地区的倾斜和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非政府供给组织会越来越多地涌现,农民合作组织和市场在长期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政府提供制度激励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曲延春
农村公共产品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其在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低效率,形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困境。而要破解这种困境,就需要进行制度创新,重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制度变迁 困境 制度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明亮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目前,由于建设资金短缺,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本文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状况出发,分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成因,提出了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制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融资制度创新 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房桂芝 董礼刚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管理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农村基础设施有人建设无人管理、农村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机制不健全以及对农村基础设施评估重数量轻质量、重投入轻管理。农村基础设施权责不明而导致的"公用地"悲剧和政府绩效评价标准的扭曲是产生农村基础设施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要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利用效能,就必须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管理的长效机制,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村基础设施管护体制和运营方式,设置数量与质量并重的绩效评价标准,拓宽投资渠道,保证农村基础设施的后续投入资金,促使农村基础设施管理走上良性运转轨道。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管理 问题 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苏毅清 覃思杰 舒全峰
政府主导、自由市场与农户自组织三种制度路径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这可能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集体行动难以被激活。本文基于嵌套制度体系分析框架剖析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福绵区生猪养殖粪污治理的案例,揭示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集体行动的具体激活机制。研究发现:政府主导、自由市场与农户自组织三种制度路径的融合,需要以制度路径与治理情境的匹配为前提条件,由此实现以不同制度层级规则互动为本质的制度路径融合。不同制度层级规则的互动使嵌套制度体系获得结构上的稳定性与应对冲击的韧性,进而改善影响集体行动的关键要件,并最终实现集体行动的激活。基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集体行动的激活机制,本文进一步提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集体行动的激活机制是由“制下市场”这一制度模块单元所驱动的。因此,无论具体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情境如何,实践中只有成功构建“制下市场”制度模块单元,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集体行动才有望得到激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傅道忠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得到不断完善,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仍然面临不少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必须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构建多层次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构建公开、透明和民主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实现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与生产的适度分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关法律、法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方志 汤玉刚 虞拱辰
城乡差距拉大,三农问题凸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缺失和低效率造成的。形成这一局面的根源是制度性的,而公共财政体制设计的缺陷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长期发展来看,农村自愿集体行动秩序的拓展受到抑制可能是更加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多元化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演进的分析框架,并针对性地讨论了若干关键环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凌霄 张忠根 南永清 林俊瑛
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行动普遍存在制度规则缺位以及干群关系弱化两大特征事实。本文基于IAD框架考察了制度规则、干群关系及二者交互作用对农户管护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规则和良好的干群关系均对农户管护意愿呈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良好的干群关系可以增强制度规则对管护意愿的正向作用;干群关系通过影响村干部对农户的动员效应以及农户对制度规则的认同效应这两条渠道来发挥作用。这表明制度规则和干群关系能够影响集体行动中的信任与合作,进而破解管护行动的困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凌霄 张忠根 南永清 林俊瑛
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行动普遍存在制度规则缺位以及干群关系弱化两大特征事实。本文基于IAD框架考察了制度规则、干群关系及二者交互作用对农户管护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规则和良好的干群关系均对农户管护意愿呈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良好的干群关系可以增强制度规则对管护意愿的正向作用;干群关系通过影响村干部对农户的动员效应以及农户对制度规则的认同效应这两条渠道来发挥作用。这表明制度规则和干群关系能够影响集体行动中的信任与合作,进而破解管护行动的困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杰
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村级组织及农村居民在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中的不同行为和作用,认为中央政府需要进行包括财政体制、政绩评价制度、村民自治等方面的全面改革才能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问题。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供给 制度创新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高健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领域以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为主,地方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体。但是地方政府在制度创新的同时,却又为了自身和集团利益片面强调垄断和管制,导致了“行为悖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晓亮
围绕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考察了供给制度的运行效果,指出了供需悖论现象的存在;(2)从供给责任主体、供给方式、资金筹集机制、需求沟通机制等四个层面分析了供给制度的现实困境;(3)运用公共经济学、政治学等理论针对性的提出了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制度 需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平均 李明贤
不同时期的农业基础设施供给制度对其供给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农业基础设施供给制度变迁基本轨迹的分析,认为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制度外供给制度以及权力导向的供给决策机制是农业基础设施供给过程中的重要路径依赖,并导致供给的低效率。因此,立足于公共财政制度、市场经济环境和民主集中原则,应打破长期以来的路径依赖,构建农业基础设施有效供给的长效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樊丽明 石绍宾
一、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与公共品市场供给:理论分析框架(一)市场供给公共品的特征:可排他。尽管公共品的基本属性是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但这不意味着所有公共品都具有相同程度的非排他性质,也不意味着公共品一定不可以排他。实际上,排他的实质是一个成本问题而不是一个逻辑问题,其可行或者不可行依赖于执行成本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