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58)
2023(6926)
2022(5665)
2021(5300)
2020(4294)
2019(9645)
2018(9363)
2017(18032)
2016(9653)
2015(10305)
2014(10161)
2013(10447)
2012(9735)
2011(8747)
2010(9009)
2009(8413)
2008(8194)
2007(7845)
2006(7026)
2005(6330)
作者
(26554)
(23224)
(22295)
(21550)
(13713)
(11082)
(10112)
(8809)
(8498)
(7948)
(7812)
(7249)
(7100)
(7008)
(6876)
(6828)
(6671)
(6549)
(6494)
(6259)
(5612)
(5600)
(5523)
(5367)
(5295)
(5161)
(5061)
(4833)
(4629)
(4592)
学科
(48430)
(48177)
经济(48135)
(35689)
农业(32249)
管理(21185)
方法(16777)
业经(16148)
数学(15715)
数学方法(15651)
(14552)
企业(14552)
(13985)
贸易(13984)
(13786)
(12538)
农业经济(12302)
(11265)
中国(11080)
地方(9691)
(9686)
(9418)
农村(9400)
(9219)
收入(8669)
发展(8561)
(8548)
出口(8129)
出口贸易(8129)
(8129)
机构
学院(141578)
大学(135345)
(67943)
经济(66849)
管理(55422)
理学(48215)
理学院(47876)
管理学(47291)
管理学院(47085)
研究(46703)
(45326)
中国(38065)
农业(34112)
(29142)
业大(27229)
(26379)
科学(25373)
(23024)
财经(22896)
中心(22663)
(21293)
(20980)
农业大学(20861)
研究所(20532)
经济学(20473)
经济管理(19011)
经济学院(18768)
(16693)
(16573)
(16548)
基金
项目(93042)
科学(74038)
研究(71304)
基金(69041)
(59299)
国家(58646)
科学基金(50537)
社会(48651)
社会科(45820)
社会科学(45807)
基金项目(36799)
(36729)
教育(30339)
自然(29949)
编号(29938)
自然科(29265)
自然科学(29256)
(29008)
自然科学基金(28737)
(28009)
资助(26932)
成果(22453)
(22031)
(21327)
国家社会(20786)
重点(19843)
(19346)
(19188)
人文(19026)
(18947)
期刊
(84383)
经济(84383)
(53555)
研究(40860)
农业(36485)
中国(28928)
业经(21308)
学报(21032)
(20340)
科学(19841)
大学(17684)
学学(17248)
(17224)
金融(17224)
(16057)
管理(14910)
农业经济(14412)
农村(13761)
(13761)
问题(12925)
经济研究(11372)
世界(10716)
财经(10652)
技术(10200)
(9564)
(9448)
农村经济(9174)
(9121)
经济问题(9103)
教育(8747)
共检索到216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杨琦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闫芷毓  袁宇菲  薛熠  
本文构建动态模型刻画居民的消费决策并进行经验估计,识别基础设施投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省级宏观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基础设施投资不仅能通过收入渠道间接促进居民消费,还能够通过预期渠道直接促进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挤入”效应;但在住房供给弹性较低的省份,基础设施投资对居民消费的促进效果较弱,在财富渠道上存在“挤出”效应。基于微观家庭数据的分析发现,在住房供给弹性较低的省份,基础设施投资对房价有较强的推升效应,从而通过影响资产配置显著降低了富裕家庭的消费,这不仅对居民消费产生了负向的财富效应,而且还扩大了财富差距。本文的工作为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唐东波  
本文利用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阐释了基础设施投资如何影响私人投资,实证结果发现:从全国平均意义上来看,中国基础设施投资整体上并未出现供给过度或低效使用,基础设施投资对于私人投资具有较强的挤入效应,并且市场环境的改善和开放水平的提升可以进一步强化这种正向作用。倘若市场环境和开放程度足够低,基础设施投资的挤入效应几乎可以忽略。分地区来看,东部的基础设施投资对私人投资的挤入效应依然大于中部和西部。特别是对于西部地区,如果市场环境和开放水平过低,基础设施投资甚至会挤出私人投资。总体而言,市场环境和开放水平对于基础设施投资边际效应的正向影响从东到西,依次递增。基于实证研究的结论,我们提出了有关改善基础设施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琦  尹华北  
利用2000-2010年全国30个省份的数据,采用面板模型Driscoll&Kraay方法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存量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作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在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对消费的挤出效应是不同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琦  尹华北  
利用2000-2010年全国30个省份的数据,采用面板模型Driscoll&Kraay方法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存量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作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在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对消费的挤出效应是不同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强  
把基础设施投资和教育支出放入到理论模型中进行分析,得出基础设施投资和教育支出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假定,来判断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是否存在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挤出效应",以及这个"挤出效应"是否阻碍经济持续有效增长;利用1980~2010年的数据通过误差修正模型进行验证,实证结果显示: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挤出效应";人力资本投资显示出比基础设施投资更强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聂昌腾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网络基础设施、数字素养与农村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并运用2012—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网络基础设施发展对我国农村居民总体消费数量增加和消费类目丰富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通过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偏误后促进作用更大;农村居民数字素养的提升也有助于增加居民消费数量和丰富居民消费类目;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网络基础设施对农村居民消费数量和消费类目的影响在中部地区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而西部地区不显著;网络基础设施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呈现“门槛效应”,当居民数字素养越过门槛值后,网络基础设施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才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因此,在发展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的同时,提升农村居民数字素养,对于我国农村地区消费数量增加、消费结构转型和消费层次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冉光和  李涛  
本文从资本存量视角,实证检验基础设施投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支出挤出了居民消费,而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增加能够挤入居民消费,但经济意义较弱。考察区域差距与城乡差异,发现基础设施挤入消费的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经济意义也更为显著。进一步探索影响机制,发现基础设施的改善提升了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这种机制在城市和农村同时存在。本文的发现表明仅考虑"挤出效应"是片面的,这也为重新审视基础设施投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艾麦提江·阿布都哈力克  张娅  
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从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观念、消费水平四个维度构建消费升级指标体系,利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对消费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基础设施投资能够显著促进消费升级,并且因投资类型和地理位置不同而存在差异,其中,融合和创新两类基础设施投资对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大于信息基础设施投资;东中部地区同样表现为促进作用,且高于全国,而西部地区则为抑制作用,但不显著。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智峰  陈霜华  吴化斌  
本文用DVAR方法对中国公共投资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中国公共投资支出挤入居民消费,在其冲击初期大幅度挤出私人投资,但在长期中小幅度挤入私人投资。基于DSGE模型进行理论模拟发现,公共投资支出通过其生产性和服务功能产生了挤入居民消费的效应,与贷款配套机制和私人资本调整成本一起使居民消费呈驼峰型增长;公共投资支出存在配套商业贷款,且基础设施的生产性存在滞后,使其在冲击初期大幅度挤出私人投资,而后由于劳动投入的增加和基础设施陆续投入使用,使私人投资在长期中缓慢恢复并小幅度增长。本文为公共投资支出是促进居民消费的有效财政措施提供了政策依据,并建议鼓励和引导私人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强  郑江淮  
利用1980~2010年的数据通过误差修正模型进行验证,实证结果显示: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挤出效应";人力资本投资显示出比基础设施投资更强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通过实证分析认为要使基础设施投资能够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应该提高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以及使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的投资相互促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彭代彦  
本文指出,乡镇道路和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在降低农业生产支出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因此,应增加这方面的投资。但与通常的看法不同,农业科研和技术服务却增加了农业生产支出,降低了农民收入,原因可能在于农业技术服务的收费太高。因此有必要降低农业技术服务的收费标准,以降低农业生产支出,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支撑着这三项农村基础设施的是农业和农民,财政支出对其没有显著贡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闵秀珍  刘跃前  
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民收入低、生活水平低,我国农村的发展大大落后于城市,农村环境恶劣,农村基础建设更是普遍落后于城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优化农村环境、促进农民增收。本文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现状,提出了筹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措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锐  
本文讨论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内涵、外延和基本特征 ,构建了测算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效益的计量模型 ,并对我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效益进行了量度和实证分析 ,最后得出了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