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87)
- 2023(20095)
- 2022(17260)
- 2021(16207)
- 2020(13655)
- 2019(31843)
- 2018(31591)
- 2017(60466)
- 2016(32875)
- 2015(37443)
- 2014(37515)
- 2013(37072)
- 2012(34154)
- 2011(30791)
- 2010(31155)
- 2009(28660)
- 2008(28364)
- 2007(25725)
- 2006(22377)
- 2005(19544)
- 学科
- 济(135186)
- 经济(135036)
- 业(95022)
- 管理(93101)
- 企(71972)
- 企业(71972)
- 方法(63248)
- 数学(55561)
- 数学方法(54715)
- 农(54247)
- 农业(36189)
- 中国(35014)
- 财(34422)
- 业经(32568)
- 学(28380)
- 地方(28053)
- 制(24920)
- 贸(23865)
- 贸易(23854)
- 易(23142)
- 理论(22517)
- 务(21424)
- 财务(21327)
- 财务管理(21273)
- 技术(20374)
- 环境(20192)
- 企业财务(20126)
- 和(20056)
- 银(19601)
- 银行(19538)
- 机构
- 学院(471745)
- 大学(469131)
- 济(184941)
- 管理(184161)
- 经济(180774)
- 理学(159726)
- 理学院(157966)
- 研究(154947)
- 管理学(154769)
- 管理学院(153922)
- 中国(116723)
- 京(99534)
- 科学(98561)
- 农(92347)
- 财(84351)
- 所(78482)
- 业大(76326)
- 中心(72898)
- 农业(71565)
- 研究所(71462)
- 江(70761)
- 财经(67326)
- 北京(62533)
- 范(62174)
- 师范(61542)
- 经(61300)
- 州(56953)
- 院(55803)
- 经济学(55099)
- 技术(51301)
- 基金
- 项目(321709)
- 科学(251536)
- 研究(233003)
- 基金(231313)
- 家(202452)
- 国家(200727)
- 科学基金(171834)
- 社会(144692)
- 社会科(136799)
- 社会科学(136758)
- 省(127583)
- 基金项目(122195)
- 自然(113158)
- 自然科(110490)
- 自然科学(110459)
- 自然科学基金(108454)
- 教育(108408)
- 划(106626)
- 编号(96515)
- 资助(96366)
- 成果(77772)
- 重点(72252)
- 部(70463)
- 发(68488)
- 课题(66589)
- 创(66197)
- 科研(61800)
- 创新(61764)
- 教育部(59877)
- 大学(59757)
- 期刊
- 济(202581)
- 经济(202581)
- 研究(132346)
- 中国(92373)
- 农(89385)
- 学报(78759)
- 科学(70622)
- 财(65079)
- 管理(64157)
- 农业(60682)
- 大学(59853)
- 学学(56365)
- 教育(54510)
- 技术(43628)
- 融(41270)
- 金融(41270)
- 业经(37633)
- 财经(31990)
- 经济研究(30711)
- 业(30365)
- 问题(27494)
- 经(27310)
- 版(24975)
- 图书(24633)
- 统计(23449)
- 技术经济(23312)
- 科技(22313)
- 理论(21519)
- 策(21319)
- 资源(20998)
共检索到68858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昕宇 马昱
本文基于2002~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在运用熵权TOPSIS测算农村基础设施综合能力的基础上,采用面板平滑转化模型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减贫质量和数量的非线性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农村基础建设能力较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能力与农村减贫质量和数量之间存在不同转换机制下的非线性影响,均呈现单门限特征,对减贫质量影响呈现显著的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曲线,发生门限转换的位置为0.4056;对减贫数量影响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大,发生门限转换的位置为0.3440,转换过程较快。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苏静 胡宗义 肖攀
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利用30省市1999~2011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多维减贫效应及其特征。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医疗贫困、收入贫困和教育贫困均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关系,呈现鲜明的门槛特征。在各自门槛水平前后,农村金融发展对医疗贫困的影响始终表现为促进,并且促进效应随着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而逐渐增强;对收入贫困的影响始终表现为抑制,但抑制效应只有在跨越门槛之后才能有效显现;对教育贫困的影响由促进转变为抑制,但仅抑制效应显著。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不仅存在着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而且呈现两极分化趋势。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多维减贫 门槛效应 PSTR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苏静 胡宗义 唐李伟 肖攀
本文利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研究了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减贫效应的门槛特征与地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都存在非线性影响,其发生门槛转换的位置水平分别为0.309、0.312和0.575。在跨过门槛值之后,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发生率和贫困深度的影响由促进转变为抑制,并且抑制效应随着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而逐渐增强。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贫困强度的影响始终表现为抑制,跨过门槛值之后,其促进农村贫困强度降低的速度明显提升。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减贫效应地区差异显著,在东部沿海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更加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慧玲 徐妍
交通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产业,它与国民经济其它产业紧密相连,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减少贫困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选取我国1988-2014年省域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与减贫效应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及减贫效应之间表现出一种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交通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互为双向关系,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减贫效应之间是单向关系,交通投资对农民收入呈现出较强地正向影响,但农民收入的增加缺乏对交通基础设施促进的冲击效应。产业
关键词:
交通投资 设施建设 产业结构 产业扶贫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颖 李善同
本文构造了一个含有详细居民分组的中国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对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各类家庭的劳动力供给行为等进行了深入刻画。通过分别在长期和短期的时间框架下进行模拟分析,我们发现降低转移成本、增加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市就业是促进基础设施发挥减贫作用的关键环节。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银娥 刑乃千 师文明
本文采用1999~2008年中国大陆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总体上对农民收入具有促进作用,但作用有限;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投资却存在抑制作用,交通通讯基础设施投资除西部地区外也对农民收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政府一方面要根据各地实际建立多元化的市场投融资体系,解决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缺乏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做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统筹规划,选择正确的优先投资方向,使有限的投资产生最大的福利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肖攀 李连友 苏静
基于1998~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PSTR模型研究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整体水平及其个体保障项目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门槛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社会保障整体水平、政府财政救济和新农合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都是非线性的,存在显著的门槛特征。其中,农村社会保障能显著促进居民消费增长,并且在人均水平高于499.080元的地区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强;政府财政救济项目和新农合保障项目只有在分别跨越门槛值109.489元、323.389元之后,才能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显著的促进和拉动作用。(2)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政府财政救济对居...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双陆 梁巧玲
应用动态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研究交通基础设施的区域产业创新效应。研究发现:(1)全国层面上,交通基础设施的产业创新效应具有显著的"本地效应"和"跨区域溢出效应",尤其是公路基础设施;(2)地区层面上,交通基础设施的产业创新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其中,东部交通基础设施的产业创新效应均高于中部,且铁路的产业创新效应高于公路,而西部交通基础设施的产业创新效应并不显著。因此,加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加强对西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对于提升产业创新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侯志强
本文在综合考虑多维要素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协同作用的基础上,以中国30个省域2001—2015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以铁路和公路为交通基础设施变量,并将公路分为三级分别构建其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效应的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2)从全国看,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均存在显著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且空间溢出效应占总效应比重的3/4左右。(3)不同地区、不同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明显空间差异:ModelⅠ中,公路在三个地区均存在显著的正效应,铁路在中、西部正效应显著但在东部不显著;ModelⅡ中,西部的高速公路、东部和西部的一级公路、东部和中部的二级公路均存在显著的正效应,而东部和中部的高速公路表现为不显著的负效应;且三个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对该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均明显大于直接效应。(4)同时验证了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劳动投入等六个变量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协同影响,发现这些要素作用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最后结合研究结论和区域差异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彦杰 杨瑞 高启杰
文章基于2017—2019年中国8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和中介效应模型估计金融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对农村电商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发展显著正向影响农村电商;从区域看,金融发展在1%和5%水平上分别显著正向影响东、中部的农村电商,对西部和东北的农村电商也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从城市看,金融发展在1%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二、三线城市的农村电商,对一、四、五线城市的农村电商也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发现,金融发展能够通过信息基础设施正向显著影响农村电商。文章的研究结论为解释农村电商快速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对数字经济时代拓展农村电商有一定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彦杰 杨瑞 高启杰
文章基于2017—2019年中国8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和中介效应模型估计金融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对农村电商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发展显著正向影响农村电商;从区域看,金融发展在1%和5%水平上分别显著正向影响东、中部的农村电商,对西部和东北的农村电商也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从城市看,金融发展在1%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二、三线城市的农村电商,对一、四、五线城市的农村电商也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发现,金融发展能够通过信息基础设施正向显著影响农村电商。文章的研究结论为解释农村电商快速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对数字经济时代拓展农村电商有一定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郝二虎 胡凯 陈小萍
本文利用2003~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农村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基础设施存量,农村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基础设施存量对农民收入有正向作用,且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农村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基础设施存量对农民收入在一定条件下(依赖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正向作用,且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农村教育业基础设施存量,农村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基础设施存量对农民收入没有显著影响,并且这种关系不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上述结论表明,要发挥农村基础设施的增收效应,除了选择性地增加其存量之外,还应该注重地区...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农村基础设施存量 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书胜 李斌
文章选取2003~2013年中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以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技术差距和技术研发强度为吸收因素构建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研究并检验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技术差距和技术研发强度阀值转换条件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平滑转换机制效应;在参数异质性假设条件下,中国各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在影响全要素生产率上具有显著的非均衡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骆永民
本文综合采用因素分析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方法,对中国城乡基础设施差距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通讯、环保这三类基础设施的城乡差距越大,工农业人均产出、城乡生活水平以及城乡社会性基础设施的差距就会越大,并且农民获取工资收入的机会越少。除此之外,城乡基础设施差距的经济效应还不同程度地具有空间相关性,其中最为显著的是,本地区的城乡基础设施差距越大,相邻地区的工农业人均产出差距就越小。这说明,本地区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会导致相邻地区的农产品涌入本地市场,从而有利于相邻地区的农业发展而不利于本地农业的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钟熙维 周银斌
考察了通信基础设施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初步探讨分析了通信基础设施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和途径,并据此提出了假设:通信基础设施促进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但是对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影响不确定,受到其他因素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通信基础设施确实有效促进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有一定抑制作用,结果为通信基础设施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分析表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以及城乡人力资本差距是影响通信基础设施农村居民收入促进作用的重要因素,本文进一步的实证研究结果证实了这种分析。因此,在平衡城乡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并且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投入以促进农村人力资本提升的情况下,通信基...
关键词:
通信基础设施 城乡收入差距 面板数据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推荐搜索
农村基础设施对动态多维减贫效应影响的实证
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与Feder模型的实证检验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促进林区减贫——基于南方13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与碳排放量关系的实证检验——基于动态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的分析
成长机会、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基于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旅游业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门槛效应——基于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门限效应——基于面板数据平滑转换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我国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吗——基于省级动态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