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257)
2023(21280)
2022(18068)
2021(16551)
2020(13893)
2019(31524)
2018(31023)
2017(59400)
2016(32180)
2015(35654)
2014(35096)
2013(34838)
2012(31676)
2011(28456)
2010(28448)
2009(26193)
2008(25747)
2007(22961)
2006(20270)
2005(17420)
作者
(94392)
(78949)
(78221)
(74462)
(49643)
(38017)
(35420)
(31055)
(29864)
(27886)
(26781)
(26521)
(24941)
(24716)
(24343)
(24080)
(23708)
(23375)
(22651)
(22505)
(19729)
(19299)
(19139)
(18118)
(17766)
(17469)
(17380)
(17367)
(15870)
(15638)
学科
(131063)
经济(130916)
(111045)
管理(98592)
(91740)
企业(91740)
方法(60362)
(52760)
数学(50317)
数学方法(49686)
业经(38121)
(37553)
农业(34980)
中国(32828)
(26355)
(25859)
贸易(25850)
(25291)
财务(25219)
(25193)
财务管理(25178)
地方(24804)
(24490)
企业财务(23856)
技术(22957)
理论(22250)
(21302)
环境(20329)
(19901)
(19801)
机构
学院(459998)
大学(455108)
(183894)
管理(182399)
经济(180159)
理学(158708)
理学院(157013)
管理学(154155)
管理学院(153343)
研究(149996)
中国(113732)
科学(95803)
(95406)
(93312)
(82640)
业大(76688)
(75305)
农业(72483)
中心(69555)
研究所(68967)
(67924)
财经(66885)
(61160)
北京(58786)
(57710)
师范(57041)
经济学(55164)
(54178)
(54172)
经济学院(50159)
基金
项目(320249)
科学(251707)
基金(233403)
研究(228146)
(205860)
国家(204054)
科学基金(175346)
社会(145656)
社会科(137932)
社会科学(137891)
(126226)
基金项目(123994)
自然(115815)
自然科(113211)
自然科学(113179)
自然科学基金(111177)
(105496)
教育(103884)
资助(95295)
编号(91637)
成果(72020)
重点(71638)
(69695)
(68418)
(67593)
创新(62794)
课题(62280)
科研(61613)
国家社会(60454)
教育部(59216)
期刊
(201827)
经济(201827)
研究(126434)
(90502)
中国(83412)
学报(79242)
科学(71173)
管理(66788)
(64207)
农业(61524)
大学(60167)
学学(57545)
教育(42808)
技术(39473)
业经(38820)
(38814)
金融(38814)
财经(32055)
(31910)
经济研究(30424)
(27578)
问题(27450)
(24595)
技术经济(23271)
科技(23064)
业大(21818)
现代(21014)
商业(20631)
统计(20498)
资源(20189)
共检索到661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伟   林丽波   布仁门德  
[目的] 在乡村振兴和双碳战略背景下,探讨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综合影响及理论机制。[方法] 文章基于我国省域面板数据,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 (1)我国省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2)农村基础设施不仅能够促进当地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还能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增加周边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3)从区域异质性角度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基础设施对中西部地区的作用显著,而对东部地区的作用不显著;(4)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和政府干预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农业结构调整和受灾水平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负向作用。[结论] 应加大农业领域补短板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不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优化政府的服务型职能,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梁喜  李思遥  
交通基础设施通过促进地区间要素流动而对经济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采用2005—2015年我国30个样本省域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慢于GDP增长,交通基础设施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高于直接效应,高速公路密度和铁路密度的正向溢出效应显著,短期溢出效应尤其明显,但各等级公路密度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存在"中部坍塌"现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实现各地区间的协同,以充分发挥其促进要素流动的作用;同时,要努力减少交通基础设施原材料生产、建设施工和维护使用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以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银西阳  贾小娟  李冬梅  
[目的]农业产业集聚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剖析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助于实现农业绿色化和现代化发展。[方法]基于1998—2018年中国省域农业发展数据,引入空间因素,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该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周边区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财政支农、工业化和自然灾害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城市化、对外开放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应把握省域农业空间关联规律,推进区域农业绿色、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科学布局农业产业,并从财政支持、城镇化、工业化、自然灾害和农业开放水平等方面推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邓晓兰  鄢伟波  
通过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来检验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在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1988—2014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通过动态面板差分GMM方法检验农村灌溉、道路、电力和医疗基础设施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这四类农村基础设施都能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且灌溉基础设施的作用最明显,其次为医疗基础设施,高于道路和电力基础设施;农业机械化程度、种植规模的提高和种植结构的调整能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而农村人力资本和农业人均GDP的提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表现为净替代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红雨   钟青  
推动农业绿色转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而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农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新的动能。论文采用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的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本地区的农村数字经济会对周边地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产生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2)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会增强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3)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非线性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红雨   钟青  
推动农业绿色转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而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农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新的动能。论文采用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的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本地区的农村数字经济会对周边地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产生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2)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会增强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3)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非线性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海成  徐思  张蓓齐  
基于2003—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L指数测算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显示:在样本考察期内,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幅度呈东中西的顺序依次递减;全样本下,交通基础设施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当交通基础设施固定资本存量低于门槛值时,它会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一旦超过门槛值,则会抑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分样本下,中部、西部地区存在单门槛效应,东部地区则不存在门槛效应。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谷成  尹朝静  吴清华  
本文使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中国各省1999~2011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利用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一阶差分GMM方法,实证检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农电设施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没有显著显著;公路设施能够显著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而灌溉设施却显著降低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翱祥  邓荣荣  
数字普惠金融正在逐渐改善我国农村地区面临的融资困境,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方向。本文在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11—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且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其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东部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快,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出现负增长;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技术效率和促进技术进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正向影响,但对周边地区产生了负向的溢出效应;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分维度回归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提升作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白子明   张筱晨   李翠霞  
探讨农机跨区作业发展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助于为实现农业生产绿色转型的总目标提供重要的参考借鉴。基于2010—2020年30省数据,运用SBM—GML模型测算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农机跨区作业发展对其影响。结果表明:1)农机跨区作业面积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波动变化态势,且二者均存在空间自相关关系。2)农机跨区作业发展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农机跨区作业发展每提升1%,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0.993%,其中本地上升0.175%,临近地区上升0.819%。3)在东部、中部、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直接效应不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在西部地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的各效应均显著。因此,应当鼓励引导发展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实现区域内“农机共享”;因地制宜选择农机跨区服务发展模式,提升区域资源配置优化;提升农机跨区作业管理效率,维护农机跨区作业秩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白子明   张筱晨   李翠霞  
探讨农机跨区作业发展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助于为实现农业生产绿色转型的总目标提供重要的参考借鉴。基于2010—2020年30省数据,运用SBM—GML模型测算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农机跨区作业发展对其影响。结果表明:1)农机跨区作业面积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波动变化态势,且二者均存在空间自相关关系。2)农机跨区作业发展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农机跨区作业发展每提升1%,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0.993%,其中本地上升0.175%,临近地区上升0.819%。3)在东部、中部、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直接效应不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在西部地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的各效应均显著。因此,应当鼓励引导发展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实现区域内“农机共享”;因地制宜选择农机跨区服务发展模式,提升区域资源配置优化;提升农机跨区作业管理效率,维护农机跨区作业秩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炜  张豪  王丰  
以信息基础设施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空间溢出机理与效应及信息基础设施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紧密联系。研究发现:信息基础设施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总体上具有空间正向溢出效应,但区域差异明显,西部地区电信网络基础表现为"负溢出";电信网络基础和信息服务水平均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电信网络基础的影响更大;电信网路基础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东部影响最大,中西部次之,信息服务水平则相反。在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布局过程中,充分考虑其空间溢出的特点,加强落后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适度考虑其内部结构,不仅要加强电信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应的服务水平也要同步提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米冰  
基础设施对于一个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相关学者文献的基础上,基于2003-2011年我国城市数据构建相应模型,详细分析了基础设施、空间溢出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控制外商投资等要素后,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等对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也存在一定的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针对政府公共政策选择,提出了建议对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卓乐  曾福生  
本文实证研究不同类型农村基础设施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首先,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中国30个省份1996—2015年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其次,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来验证三大农村基础设施(即水利、交通与电力基础设施)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当期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没有显著影响,其滞后项则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电力基础设施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白子明   李翠霞  
[目的]从宏观视角廓清农业生产性服务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而探析其作用路径和空间溢出效应,可为提升农业绿色水平、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借鉴。[方法]基于2005—2020年的省份面板数据,利用SBM-GML模型、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针对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结果]农业生产性服务能显著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在不同地区呈现异质性,在西部地区的促进地区强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在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有正向作用,而在粮食主销区有负向作用。影响机制方面,农业生产性服务能够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技术进步、加深专业分工程度进而发挥绿色效应。此外,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因此,应贯彻农业绿色发展目标,引导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深化农业生产性服务区域联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