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60)
2023(10843)
2022(8328)
2021(7717)
2020(6210)
2019(13728)
2018(13492)
2017(25984)
2016(13859)
2015(15674)
2014(15598)
2013(15284)
2012(14177)
2011(12767)
2010(13304)
2009(12961)
2008(12177)
2007(11391)
2006(10642)
2005(9922)
作者
(40264)
(34143)
(33441)
(32027)
(21142)
(16363)
(15292)
(13266)
(13133)
(11960)
(11688)
(11372)
(10736)
(10558)
(10544)
(10257)
(9883)
(9843)
(9785)
(9633)
(8624)
(8436)
(8240)
(7860)
(7751)
(7731)
(7708)
(7411)
(6989)
(6906)
学科
(60705)
经济(60626)
(49504)
(49408)
管理(34842)
农业(33086)
(28916)
企业(28916)
(26188)
金融(26187)
中国(25171)
(24308)
银行(24290)
(23581)
业经(22054)
方法(18274)
(17161)
地方(16497)
数学(15240)
(15101)
数学方法(15051)
(12916)
农业经济(12594)
(12078)
发展(11241)
(11228)
中国金融(11122)
(10979)
(10685)
(10019)
机构
学院(201838)
大学(196628)
(85189)
经济(83292)
管理(74630)
研究(69421)
理学(63473)
理学院(62868)
中国(62164)
管理学(61754)
管理学院(61420)
(54566)
农业(41271)
(41175)
科学(40752)
(39001)
中心(35566)
业大(35372)
(35194)
(32622)
研究所(31472)
财经(30230)
(27492)
(26350)
(26225)
师范(25941)
经济学(25580)
北京(25479)
农业大学(25196)
(23562)
基金
项目(128188)
科学(100890)
研究(97647)
基金(92231)
(79564)
国家(78715)
科学基金(67514)
社会(63540)
社会科(59770)
社会科学(59757)
(51830)
基金项目(48609)
教育(42629)
编号(41442)
(41343)
自然(40681)
自然科(39760)
自然科学(39753)
自然科学基金(39053)
资助(36685)
成果(33956)
(31367)
(29625)
重点(28390)
(28205)
课题(27929)
(26571)
国家社会(26416)
(25723)
(25096)
期刊
(106197)
经济(106197)
(61476)
研究(59942)
中国(48226)
农业(40916)
(38214)
金融(38214)
学报(32590)
科学(30578)
(28883)
大学(26327)
学学(25143)
管理(24744)
业经(23474)
教育(19863)
(18410)
技术(16289)
农村(15653)
(15653)
问题(15246)
财经(15086)
农业经济(15036)
经济研究(13649)
(12979)
(12904)
世界(12270)
经济问题(10835)
社会(10195)
业大(10036)
共检索到323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冉敏芳  冉晓东  
不同的外部经济环境决定了不同的最优农村金融机构组织形式。农村城镇化水平低的地区,金融交易规模较小、客户分散、信息难以标准化,农村金融机构宜选择保持县级法人地位独立的M型组织。与此相对应,农村城镇化水平高的地区,金融交易规模较大且信息标准化程度较高,U型组织形式更能体现规模经济优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钟晨  张晓朴  
本文以2007—2014年我国26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面板数据的差分广义矩估计(DIF-GMM)方法,研究了农村金融机构效率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存在"吸储外放"行为,以"存贷款转化率"为指标衡量的农村金融机构效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抑制作用;在提高农村金融规模的情况下,金融机构效率对城镇化建设的不利影响得以扭转,说明金融规模的提升可以有效改善"吸储外放"现象,确保农村金融机构将信贷资源投向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项目上。本文在文末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钟晨  张晓朴  
本文以2007—2014年我国26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面板数据的差分广义矩估计(DIF-GMM)方法,研究了农村金融机构效率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存在"吸储外放"行为,以"存贷款转化率"为指标衡量的农村金融机构效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抑制作用;在提高农村金融规模的情况下,金融机构效率对城镇化建设的不利影响得以扭转,说明金融规模的提升可以有效改善"吸储外放"现象,确保农村金融机构将信贷资源投向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项目上。本文在文末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以实现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辅相成、共同助力经济平稳运行的目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喆  
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构建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体系中多种状态下的两方博弈模型和引入政府的三方博弈模型,并进行相应的博弈分析。引入政府,建立三方博弈模型分析,发现在政府的干预作用下,农户和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双方利益诉求得到满足,有利于农村金融的良性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宋晓薇  
本文通过对农村金融需求的构成进行分析,探究农村金融需求的新特点,找出了传统农村金融体系与新兴农村金融需求之间的矛盾,建议构建"需求追随型"的农村金融体系,试图找到农村金融体系改革路径,以为推动城镇化建设提供金融助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戴稳胜  
本研究基于调研,提出了多渠道扶持家庭养老、探索家庭、社区与社会养老相结合、健全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关注农村老人精神健康的多种养老模式,结合自助养老资金、社会养老保障与商业养老保险等多渠道形成养老资金支持这一系统化解决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养老问题的思路。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碧云  姚博  
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基于协整分析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利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对中国1993-2011年农村金融发展与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关系作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和金融发展结构都是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格兰杰原因,其中农村金融发展规模,能够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而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和发展效率,对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却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合理分布农村金融机构,丰富投资理财产品,提高居民金融认知度,转化储蓄为资本资源,才能有效提高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钟晨  吴雄  
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状况与资源配置同广大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人为本"核心理念落实的关键。本文在相关理论研究基础上,采用2007—2014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差分广义矩估计(DIF-GMM)动态面板模型,研究了农村金融机构城乡资源配置失衡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机构规模的提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农村金融机构对城乡金融资源的配置存在失衡前提下,农村金融机构效率的提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抑制作用;随着金融规模的提升,金融机构会重新配置资源,最终金融效率的提升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钟晨  吴雄  
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状况与资源配置同广大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人为本"核心理念落实的关键。本文在相关理论研究基础上,采用2007—2014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差分广义矩估计(DIF-GMM)动态面板模型,研究了农村金融机构城乡资源配置失衡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机构规模的提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农村金融机构对城乡金融资源的配置存在失衡前提下,农村金融机构效率的提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抑制作用;随着金融规模的提升,金融机构会重新配置资源,最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何广文  
转型中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发展与增长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特征 ,提出了多样化的农村金融需求。但是 ,从 2 0世纪 80年代初就开始的以机构多样化为主线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并没能实现对农村金融结构的优化 ,因此 ,从不同角度推进金融组织多元化 ,仍是优化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结构的途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亓浩   周月书   何立峰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当前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关键。本文利用“网络爬虫技术+百度新闻检索”的方法构建了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指数,并基于1527家农村金融机构样本数据,探究了数字化转型对农村金融机构双重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绩效与经营绩效均存在促进作用,有助于提升其双重绩效。作用机制分析发现:一方面,数字化转型可以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管理能力,降低农村金融服务成本,从而提升支农绩效;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降低风险承担水平,进而改善经营绩效。此外,数字化转型有助于增加信用涉农贷款和经营性涉农贷款的投放力度。本研究能为加快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推动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兰自祥  
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信息化速度发展越来越快,但与全国范围内的金融机构还有不小差距。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不小的机遇。抓住时代的脉络,在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浪潮下,信息化建设将迎来新的阶段性胜利。文章从农村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写到现状,借鉴国外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发展经验,提出符合本国国情的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荣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既应有为个体私营经济、民营企业服务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又要有为农民、农户服务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为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和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因此,笔者认为应建立一个多层次的、机构多样化的复合信用型的农业金融机构体系,即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模式应由商业金融为主,合作金融、政策金融为辅、民间金融补充等多元性质的金融机构组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喻石  
综合来看,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的转型期,如何突破自身瓶颈,实现新旧金融机构间的协同发展,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第一,对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来说,它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受制于资金规模小和风险因素复杂。(1)资金规模小,融资渠道匮乏。新型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唐树伶  张成虎  
本文基于1985-2010年相关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作用。通过模拟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结构的调整对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影响较小,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提升对农村城镇化建设影响较大并且贡献度较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