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48)
- 2023(9197)
- 2022(7116)
- 2021(6530)
- 2020(5247)
- 2019(11496)
- 2018(11625)
- 2017(22429)
- 2016(12193)
- 2015(13851)
- 2014(14062)
- 2013(13951)
- 2012(12921)
- 2011(11623)
- 2010(11957)
- 2009(11245)
- 2008(11320)
- 2007(10624)
- 2006(9857)
- 2005(8885)
- 学科
- 济(60355)
- 经济(60295)
- 农(49201)
- 业(42944)
- 农业(32780)
- 管理(27395)
- 企(21743)
- 企业(21743)
- 业经(21541)
- 方法(17428)
- 中国(16977)
- 地方(15798)
- 数学(14606)
- 数学方法(14423)
- 发(13079)
- 农业经济(12471)
- 制(11819)
- 产业(11681)
- 发展(11252)
- 展(11242)
- 学(9981)
- 村(9677)
- 农村(9655)
- 财(9616)
- 策(9586)
- 技术(9351)
- 体(9339)
- 贸(8661)
- 贸易(8654)
- 易(8397)
- 机构
- 学院(184946)
- 大学(178346)
- 济(79865)
- 经济(78288)
- 管理(69086)
- 研究(64522)
- 理学(59415)
- 理学院(58842)
- 管理学(57773)
- 管理学院(57477)
- 农(53080)
- 中国(50469)
- 农业(40138)
- 科学(39156)
- 京(37693)
- 业大(34556)
- 所(32961)
- 财(32395)
- 中心(30785)
- 江(30172)
- 研究所(29640)
- 财经(25257)
- 农业大学(24745)
- 范(24682)
- 师范(24455)
- 州(23469)
- 经济学(23344)
- 北京(23081)
- 经(22835)
- 省(22508)
- 基金
- 项目(119803)
- 科学(94553)
- 研究(91063)
- 基金(85555)
- 家(74140)
- 国家(73355)
- 科学基金(62640)
- 社会(59523)
- 社会科(56003)
- 社会科学(55992)
- 省(49328)
- 基金项目(45454)
- 划(38978)
- 教育(38962)
- 编号(38762)
- 自然(37453)
- 自然科(36549)
- 自然科学(36543)
- 自然科学基金(35894)
- 资助(33366)
- 农(30861)
- 成果(30762)
- 发(29230)
- 重点(26382)
- 部(26076)
- 课题(25961)
- 创(24827)
- 国家社会(24717)
- 发展(24443)
- 展(24083)
- 期刊
- 济(101990)
- 经济(101990)
- 农(60514)
- 研究(52778)
- 中国(42000)
- 农业(40995)
- 学报(29986)
- 科学(28993)
- 业经(24302)
- 大学(24236)
- 学学(23207)
- 财(22691)
- 管理(22472)
- 融(19723)
- 金融(19723)
- 业(18599)
- 教育(17946)
- 技术(16065)
- 问题(15297)
- 农业经济(15181)
- 农村(14808)
- 村(14808)
- 经济研究(13032)
- 版(12315)
- 财经(12313)
- 世界(11819)
- 经济问题(11133)
- 经(10865)
- 技术经济(9995)
- 社会(9791)
共检索到285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谷永芬 何记东
产业发展是城镇发展的依托,正确确立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主导产业,才能保证城镇化的稳步推行,保证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的快速提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稳定转移,才能保证大、中城市产业的调整。通过对国外产业的发展过程和当前选择农村城镇主导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主导产业应该主要从第二产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不是第三产业中选择。
关键词:
城镇化 产业效应 主导产业 产业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广超 钱大胜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必然过程,城镇化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民生存环境,是政府必须面对的一个社会问题,它是一个影响极为深广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客观上是有利于社会总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城镇化进程中,我们毋庸置疑需要面对城镇化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土地问题。
关键词:
城镇化 土地流转 土地整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瑛
文章总结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城镇化与农村公共文化的相互影响,提出了面向城镇化开展农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务的应对之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彦普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河南农村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能源短缺问题。尽管河南农村拥有巨大的生物质能源,但家庭联产承包的小农业生产模式限制了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水平,导致丰富的生物质能源不能得到合理利用。随着农户承包的土地的流转,将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也为河南农村能源发展带来良好契机。抓住机遇,有效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将为河南新农村建设提供持续发展的能源保障。
关键词:
河南 城镇化 能源问题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正宇
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就将城镇化作为宏观政策重点战略之一,相继制定并推出了新型城镇化规划和城镇化改革试点指导意见,通过城镇化促进城乡要素流通,拉动经济增长,而土地流转为推动城镇化进程创造了良好的空间支撑和劳动力资源。2018年,农村土地流转和制度改革进入了实操阶段,随着"三权分置,两权抵押"改革方略的深入,农村土地流转也进入了加速期,如何稳妥、有序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土地流转 金融支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继星
21世纪上半叶,我国小康后农村地区城镇化过程即将进入加速期,在这一形势下,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对推进农村城镇化、小城镇现代化将发挥重要作用。分析小城镇分布状况、类型以及小城镇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强小城镇社区教育提出建议,将有助于小城镇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小城镇 农村城镇化 社区教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水根 王雅
就业吸纳能力是制约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的关键环节。基于SSM模型,对湖南省2007~2011年间的14个服务业产业部门的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力偏离分量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并借助Shift-Share分析图,筛选出湖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应重点发展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3个服务业部门。
关键词:
服务业 主导产业 偏离—份额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云飞
河北主导产业具有明显的资源型烙印,并在"资源—技术—产品—企业—产业链—产业群—区域经济"等多个方面对河北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一系列重要影响。推进河北主导产业发展,必须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职能作用,优化产品结构、壮大支柱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集群,同时减少资源能耗、推动自主创新,做好与京津产业对接。
关键词:
主导产业 区位熵 产业链 产业群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一帆 付裕嘉 朱明
近几年来,在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我国农村主导产业时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问题的成因,着重从产业化营销的思路出发,探讨选择当前农村主导产业时应考虑的问题、遵循的理论和原则,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产业化营销,农村主导产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胤社,林雅贞
一、农村城镇化的机制:城镇化通常是指人口向城镇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或指变农业人口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地域类型不断演化,农村人口亦产生空间再分配。近200年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史已经证明,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已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但是,实现农村城镇化尚需两个前提条件,首先,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立新 李传昭
本文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角度 ,构建了一个以政府和农民为局中人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 ,并初步分析了影响该模型的因素 ,据此提出了政府政策选择的一些基本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武香利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则是土地问题。实现土地资源有效整合的关键就是将农村土地流转起来,达到城乡统筹的目的,进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的新视野,通过分析土地流转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对土地流转问题的对策措施,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村土地流转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基于农村空心化背景的农村宅基地制度研究"课题组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宅基地价值日益凸显,社会各方对宅基地的需求、评价和预期发生了变化,重新认识和准确定位宅基地功能是在现行所有制框架下探索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本文从宅基地承载的功能效用变动视角展开分析,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重构宅基地功能的思路。
关键词:
城镇化 宅基地 功能变动 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