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87)
2023(8221)
2022(6162)
2021(5679)
2020(4375)
2019(9740)
2018(9824)
2017(19339)
2016(10493)
2015(11746)
2014(11756)
2013(11500)
2012(10310)
2011(9400)
2010(9726)
2009(9025)
2008(9046)
2007(8584)
2006(8075)
2005(7338)
作者
(29600)
(25481)
(25054)
(23668)
(15725)
(12127)
(11148)
(9844)
(9634)
(8855)
(8695)
(8171)
(7996)
(7918)
(7806)
(7489)
(7363)
(7290)
(7277)
(7086)
(6443)
(6282)
(6261)
(5878)
(5779)
(5754)
(5749)
(5481)
(5175)
(5144)
学科
(49072)
经济(49026)
(48696)
(40549)
农业(32460)
管理(24124)
(19945)
企业(19945)
业经(19216)
中国(15084)
地方(13057)
(12534)
农业经济(12409)
方法(12084)
发展(11013)
(11005)
(10718)
数学(10077)
数学方法(9981)
(9953)
(9611)
农村(9589)
(8281)
(8255)
建设(7836)
土地(7739)
(7687)
贸易(7682)
(7519)
收入(7355)
机构
学院(154739)
大学(147429)
(66753)
经济(65378)
管理(59361)
研究(53516)
理学(51193)
理学院(50709)
管理学(49926)
管理学院(49645)
(47133)
中国(42248)
农业(35265)
科学(31247)
(30558)
业大(28943)
(26981)
(26719)
中心(25362)
(25340)
研究所(24012)
农业大学(21479)
(21102)
财经(21084)
师范(20957)
(19691)
经济管理(19402)
(19128)
(18647)
经济学(18600)
基金
项目(99643)
科学(79027)
研究(77801)
基金(71297)
(61283)
国家(60583)
科学基金(52029)
社会(50975)
社会科(47797)
社会科学(47785)
(40912)
基金项目(37689)
编号(34271)
教育(33612)
(32384)
自然(30614)
自然科(29872)
自然科学(29868)
自然科学基金(29353)
(28499)
成果(27299)
资助(27244)
(24222)
课题(22798)
(22056)
重点(21870)
国家社会(20949)
(20508)
发展(20338)
(20329)
期刊
(86484)
经济(86484)
(55607)
研究(43960)
农业(37445)
中国(35250)
科学(23464)
学报(22892)
业经(22189)
大学(18968)
管理(18600)
(18321)
学学(18161)
(18090)
金融(18090)
(16754)
教育(15551)
农业经济(14915)
农村(14629)
(14629)
问题(13090)
技术(12889)
世界(10670)
(10505)
经济研究(10428)
财经(9834)
经济问题(9696)
农村经济(9610)
社会(9077)
(8465)
共检索到239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辜胜阻,成德宁  
经过20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农业生产和农村非农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农村城镇化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在当前中国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国内需求不旺的形势下,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对于启动农村市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乡村工业和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转变农民生活方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本文提出了加快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恒钊  
就地城镇化是不同于异地城镇化为主导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一种重要模式,是实现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在推行农村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选择,积极探寻影响农民就地城镇化意愿的乡土情结、社会保障、城镇谋生能力、公共设施、居住环境、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因素,需要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障碍,推进制度变革;塑造新型职业农民,解决农民就近就业难题;广泛开辟资金渠道,营造乡村生态宜居环境;优化乡村产业布局,形成特色小镇,才能最终实现农民"人的城镇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辜胜阻  李永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必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个方面,无论哪一个方面的工作,都直接与我国的空间结构调整或者说与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城镇化战略选择密切相关。城镇化目前已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全面进步的重要力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倪超军  赵雪冉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一个具有特殊管理体制的组织,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和作用。兵团城镇化具有维护边疆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功能,兵团城镇化发展的背景具有国际和国内的双重特性;兵团城镇化发展的环境具有资源丰富和生态脆弱的双重特性;兵团城镇化动力机制具有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的双重特性。兵团特色城镇化是壮大兵团屯垦戍边职工队伍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升兵团经济实力,有利于兵团履行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维护新疆社会稳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黎明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要实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只有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而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 ,则要以制度创新为中心 ,走政府主导型的城镇化道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海红  
当今时代城镇化的本质内涵是信息化,推进城镇化的目标是构建信息化的城镇结构模式。当前影响我国农村面向城镇化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城乡间存在严重的数字鸿沟,农村为推进城镇化发展,必须通过数字化成长来跨越这个鸿沟。农村的数字化成长需建立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应采用的经济模式是网络经济模式。最终实现农村进行城镇化发展,农民全面脱贫致富的目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辜胜阻,李永周  
中国正出现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经济由短缺走向全面过剩,迫切需要新的增长空间。这一经济走势使农村城镇化成为必然要求。但在目前一些地方的城镇建设中,出现了缺乏具有目标模式的总体规划、缺少建设中的宏观管理指导、建设随意性大的问题。有的区域规划零乱,建筑风格千房一面,缺少特色;有的不按规划办事,盲目占地建设;有的布局过于分散,出现了“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是城市;看了一镇又一镇,镇镇是农村”的格局。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创造最大增长空间,但必须针对当前的问题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防止误区的扩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振宾  
以职业教育功能的激活为前提,以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指南,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制定的时代前提。文章阐述了城镇化战略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及意义,从城镇化背景下支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理念性障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机制不健全及其办学实践性问题等方面揭示了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支持城镇化的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战略、农村职业教育培养主体多元化战略及农村职业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型战略等若干可行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佟国光  
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是农村改革的战略选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针对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吉林省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思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孔祥云  王小龙  
农村城镇化是当前我国在改革和发展关键时期需要直面的重大问题,我们应该结合国情努力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各地区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些城镇化模式,具有学习和借鉴的意义。选择农村城镇化的模式应始终坚持立足国情、统筹城乡、因地制宜、顺应民意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当地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国家政策和城乡规划、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当地人文资源条件、当地传统风俗习惯和百姓的愿望要求等各种影响因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熊凤平  张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城市的规模及其经济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可国家一直强调的中小城市发展反而受到忽略。虽然国家对未来城镇化健康发展给予重点关注,但在城镇化进程中,中小城镇与大城市之间优先发展哪一极,有些争议。文章依据城镇规模等级体系理论,结合当前我国城镇化客观现状,分析得出我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忽视了中小城镇的基础性地位,也忽视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要求,初步结论认为加快推进中小城镇的建设是当前的战略选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卞继红  
江苏经济历来比较发达,社会文明程度较高,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及党的十四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速结构调整,使江苏的国民经济得以持续蓬勃发展。但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全省社会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