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76)
- 2023(11581)
- 2022(9338)
- 2021(8489)
- 2020(7084)
- 2019(16070)
- 2018(16126)
- 2017(31210)
- 2016(17255)
- 2015(19419)
- 2014(19758)
- 2013(19726)
- 2012(18364)
- 2011(16758)
- 2010(17513)
- 2009(16976)
- 2008(16137)
- 2007(14809)
- 2006(13227)
- 2005(11918)
- 学科
- 济(78362)
- 经济(78299)
- 业(52256)
- 农(50434)
- 管理(44935)
- 农业(33319)
- 企(30787)
- 企业(30787)
- 方法(29845)
- 数学(26285)
- 数学方法(26080)
- 业经(22505)
- 中国(20809)
- 地方(18225)
- 环境(17564)
- 财(16978)
- 学(16444)
- 发(15350)
- 制(14766)
- 贸(13330)
- 贸易(13327)
- 易(12969)
- 农业经济(12534)
- 发展(12438)
- 展(12417)
- 划(11944)
- 银(11565)
- 银行(11536)
- 融(11508)
- 金融(11506)
- 机构
- 学院(258539)
- 大学(253159)
- 济(107745)
- 经济(105469)
- 管理(96172)
- 研究(90035)
- 理学(82691)
- 理学院(81797)
- 管理学(80376)
- 管理学院(79938)
- 中国(69507)
- 农(66177)
- 科学(57082)
- 京(53470)
- 农业(50688)
- 所(47073)
- 财(46287)
- 业大(46064)
- 中心(42837)
- 研究所(42819)
- 江(41000)
- 财经(36555)
- 范(34750)
- 师范(34435)
- 经(33143)
- 北京(33118)
- 经济学(32514)
- 州(32011)
- 农业大学(31272)
- 院(31149)
- 基金
- 项目(170587)
- 科学(132916)
- 研究(125723)
- 基金(121893)
- 家(106516)
- 国家(105530)
- 科学基金(89079)
- 社会(80312)
- 社会科(75609)
- 社会科学(75584)
- 省(68981)
- 基金项目(65456)
- 划(56570)
- 自然(55601)
- 教育(55119)
- 自然科(54077)
- 自然科学(54060)
- 自然科学基金(53064)
- 编号(52729)
- 资助(47985)
- 成果(42057)
- 发(39354)
- 重点(38563)
- 部(37457)
- 农(36548)
- 课题(35557)
- 创(34705)
- 国家社会(33263)
- 科研(32652)
- 创新(32501)
- 期刊
- 济(128027)
- 经济(128027)
- 研究(70810)
- 农(69862)
- 中国(52136)
- 农业(47114)
- 学报(43869)
- 科学(40413)
- 财(34798)
- 大学(33393)
- 学学(31916)
- 管理(28553)
- 业经(27680)
- 融(26296)
- 金融(26296)
- 教育(22715)
- 业(22670)
- 技术(20522)
- 问题(18960)
- 财经(17514)
- 经济研究(17457)
- 版(16246)
- 农村(15544)
- 村(15544)
- 农业经济(15416)
- 经(15012)
- 资源(14897)
- 世界(13970)
- 经济问题(13207)
- 技术经济(12907)
共检索到384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岳正华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然过程。但不容忽视的是 ,农村城镇化的实践 ,在客观上又给我国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影响。本文分析认为 ,缺乏科学的发展观和现行制度安排上的缺陷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抑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在于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以此为基础进行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 ,统筹经济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 ,走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
农村城镇化 生态环境 危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来源
2023年2月3日,一列装载有500吨氯乙烯的火车在美国俄亥俄州东巴基斯坦小镇发生脱轨,这些危险化学品随即泄露到自然环境中。为应对这起事故,俄亥俄州政府在权衡再三后,最终决定牺牲环境和人民健康利益,通过“受控释放”(即直接点燃)的方式草草处理了这起危化品事故,在全球引发了巨大争议。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和环境具有较大潜在危害性的化学品。它是工业生产的必需品,但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巨大的潜在危害。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危化品的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降低乃至杜绝其环境危害,为地球生态和人类健康不断筑牢安全防线。
关键词:
危化品 生态环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来源
2023年2月3日,一列装载有500吨氯乙烯的火车在美国俄亥俄州东巴基斯坦小镇发生脱轨,这些危险化学品随即泄露到自然环境中。为应对这起事故,俄亥俄州政府在权衡再三后,最终决定牺牲环境和人民健康利益,通过“受控释放”(即直接点燃)的方式草草处理了这起危化品事故,在全球引发了巨大争议。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和环境具有较大潜在危害性的化学品。它是工业生产的必需品,但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巨大的潜在危害。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危化品的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降低乃至杜绝其环境危害,为地球生态和人类健康不断筑牢安全防线。
关键词:
危化品 生态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秋霞
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制约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现实中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更多依赖于行政手段。与行政手段相比,法律手段更具有约束力,且更加严格、明确。构建更为完善的农村环境治理法律机制,能够为环境治理提供方向指导和法律保障。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新型城镇化 治理 法律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董红杰 黎苑楚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制体系对城乡的不公正对待、农村生态资源归属关系不清、农民生态权益保护具体制度的缺失,导致了农民生态权益成为城镇化的牺牲品。为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制体系,明确农民对农村生态资源的各项权能,并建立农村生态补偿制度。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生态权 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杭芳
揭示中国省际(不包含港澳台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时空耦合度,并分析其时空格局变化,对中国实现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熵权法及耦合度模型分析中国城镇化与生态环境2000—2014年耦合度,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手段进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化综合指数不断升高,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变化较小,但总体而言,2000—2014年中国各省份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趋于下降;就空间分布而言,2014年中国北部及西南地区仍呈现极度耦合态势,中部省份高度耦合,沿海省份呈现中度耦合态势,而北京及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呈现出低度耦合的状态,整体呈现条带状分布特征,空间分异明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丽英 魏真兰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恶化明显,自然资源被掠夺,环境污染加剧。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通过人口集聚、经济增长、收入增加、产业转移、技术进步和城市扩张等几种路径实现。文章通过理论分析了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路径,并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验证影响路径的效应。其中,经济增长可以改善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人口集聚、收入增加、产业转移和城市扩张则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加剧。针对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认为需要控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合理规划城市布局。
关键词:
城市扩张 生态环境 人口集聚 产业转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霞
以典型的干旱地区新疆为例,用熵值法计算1996—2014年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及各要素的权重,运用熵增定律对二者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呈现出非平稳的波浪形上升过程,耦合模式以磨合、拮抗型为主,显示出城镇化推进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且破坏程度在不断加剧,但恶化加剧的幅度却在不断缩小,趋于稳定。从影响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的"要素流"角度进行剖析,提出适合新疆城镇化生态发展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
城镇化 生态环境 熵增定律 要素流 新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红心 戴云
本文通过辨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危害因子 ,建立了环境危害所造成的损失货币化模型 ,定量地确定矿产开发利用中的负效益 ,并通过与矿产开采所得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比较 ,计算矿产开发利用的适宜度 ,为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矿产资源 环境危害 货币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祝志川 刘博 和军
为分析我国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同高质量发展状况、分布动态、地区差异及演变趋势,依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理念构建测度指标体系。文章采用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建立测度模型,以中国31个省市2009—2019年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同时利用核密度分析、马尔可夫链模型及Dagum基尼系数分解等方法,深入探究了各地同步发展水平的动态演进以及地区差异。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整体同步发展水平逐年提高,大部分地区发展水平呈现逐年增长态势,个别地区在部分年份存在同步发展水平回落现象,同时区域内协同发展水平有收敛趋势而区域间差距则逐渐增大。通过深入剖析我国整体及各大区域协同发展水平的动态演变趋势,为认识我国各地区的协同发展水平演变提供了依据,为推进各大区域有针对性提升自身同步发展水平及不同区域间的同步发展,提供了政策性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凌立文 余平祥
协调快速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关系是我国下一阶段城镇化工作中的重点。基于广东省2005-2013年所构建的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化水平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而生态环境水平则存在区域间的发展差异。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表明,广东省及各研究对象于2009年进入基本协调区间;结合灰色预测模型对2014-2018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广东省将率先进入高度协调区间,但粤西地区则呈现明显的落后趋势。该地区需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大资金投入与政策倾斜,使城镇化进程与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金丽 苗雨君 梁敏
首先深入探讨农村城镇化这一概念,提出了适用的农村城镇化的研究范围及其内涵。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表现为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农村人口向非农业转移,进城参与城镇与城市经济建设;农村人口教育要素向城镇与城市的转化等,进而分析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经过系统分析发现黑龙江省的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口增长过快,超过城镇承载能力;城镇周围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乡镇工业粗放式经营污染严重;历史文化遗迹遭到破坏等方面。最后指出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外部非经济性,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城乡二元制社会结构、政府职能运用不当、以经济为目的的盲目行为以及城乡居民自身环境保护意识差四个深层次原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牛玉兵 刘钦
城镇化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其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部分地区的农村环境在城镇化进程中甚至呈现出恶化趋势。面对此种情境,应进一步反思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保护政策与技术依赖路径之不足,进而建构适应城镇化需要的农村环境治理法律机制。从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现状看,其立法体系、执法机制、司法保障等尚不能有效回应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治理的现实需要,故应进行针对性完善,以促进城镇化进程与农村环境治理的融合共生。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环境 坏境治理 法律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