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89)
2023(10485)
2022(8264)
2021(7574)
2020(6167)
2019(13631)
2018(13707)
2017(27075)
2016(14442)
2015(16347)
2014(16324)
2013(16282)
2012(15037)
2011(13562)
2010(13611)
2009(12645)
2008(12385)
2007(11588)
2006(10391)
2005(9057)
作者
(40340)
(34306)
(33818)
(32283)
(21561)
(16566)
(15222)
(13365)
(13192)
(12014)
(11701)
(11482)
(10620)
(10580)
(10530)
(10340)
(10023)
(9840)
(9719)
(9668)
(8495)
(8495)
(8394)
(8030)
(7794)
(7755)
(7655)
(7415)
(6944)
(6802)
学科
(73430)
经济(73260)
(50001)
(46768)
管理(34641)
农业(33357)
方法(29555)
(26113)
企业(26113)
数学(25355)
数学方法(25249)
业经(22553)
中国(20286)
地方(19050)
(15216)
(13648)
(13316)
农业经济(12603)
发展(11635)
(11621)
(10280)
(10190)
贸易(10186)
(9897)
(9845)
(9793)
农村(9773)
(9729)
理论(9316)
(9306)
机构
学院(209874)
大学(203571)
(91669)
经济(89882)
管理(81102)
理学(70642)
理学院(69963)
管理学(68930)
管理学院(68557)
研究(68464)
中国(53527)
(53518)
(40657)
(40439)
农业(40155)
科学(39727)
业大(35785)
中心(33919)
(33765)
(33195)
财经(31860)
研究所(29726)
(29103)
(28365)
师范(28177)
经济学(28151)
(25962)
(25692)
经济学院(25569)
经济管理(25104)
基金
项目(141073)
科学(112758)
研究(108686)
基金(102290)
(86733)
国家(85829)
科学基金(74998)
社会(73861)
社会科(68733)
社会科学(68713)
(59003)
基金项目(54806)
教育(48845)
(45850)
编号(45691)
自然(44213)
自然科(43162)
自然科学(43153)
自然科学基金(42390)
资助(39864)
成果(36632)
(32142)
(31894)
(31459)
课题(31026)
重点(30933)
国家社会(30262)
(29055)
(27790)
人文(27778)
期刊
(110176)
经济(110176)
研究(60364)
(60090)
中国(45763)
农业(40569)
学报(31549)
科学(29602)
(29274)
大学(25952)
业经(25113)
学学(24757)
管理(24443)
(23631)
金融(23631)
教育(21475)
(18281)
技术(16878)
问题(16570)
财经(16111)
农业经济(15308)
农村(15109)
(15109)
经济研究(14820)
(13760)
(12674)
世界(12238)
经济问题(11994)
社会(11060)
资源(10449)
共检索到316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董江爱  郭正阳  
小城镇建设是我国农村城市化的重要途径,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论文通过对山西常平村城镇化建设成功经验的实证调研,论证了城镇化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城镇化建设的数量过程和质量过程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在城镇化建设中要坚持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同步进行,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德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工农业有了长足发展的,特别是农村改革更为我国的工农业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据总人口的一半居多。经济的快速化、大规模发展,促进了我国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城市的发展繁荣注入了活力。但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两亿农民工大军涌入城市成为社会稳定的一个隐患。计划经济体制使我国城乡二元化已成为思维定式,这也就意味着两亿人难以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城市里没有他们生根的土壤。而经济步伐的继续加快,我国农村的经济又将是如何去向。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得不寻找社会和谐发展的佳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邵力  薛占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推进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做到两者并举,必须落实统筹城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和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政策措施;必须用科学发展观凝聚共识,创新发展理念,转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必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个方面,无论哪一个方面的工作,都直接与我国的空间结构调整或者说与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城镇化战略选择密切相关。城镇化目前已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全面进步的重要力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小渝  
加快发展小城镇、合理安排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快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关键。加快发展小城镇必须注重创造小城镇文明环境,制定高起点规划,转变政府职能,夯实经济基础。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毛迎春  钱文荣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郭宇光  
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规模是城镇化内部机制的两个关键因素,两者的协调性决定了城镇化效果的优劣,对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发展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城镇化质量与规模进行测度,并分析两者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山西省各城市的城镇化质量不断提升,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特别在2007年以后,质量与规模的增长均明显加快。2.山西省各地级市的城镇化水平由低水平向中等水平发展,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偏离情况的变化有所不同。3.山西省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协调关系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两者偏离程度逐年扩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董甜  郭文炯  
农产品主产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揭示该类区域农村居民市民化的意愿,文章在对山西省万荣县实证调查得到的数据分析基础上,发现该类区域农民市民化意愿相对较弱,追求城市良好的教育环境是最主要的动机,影响市民化的障碍因素主要是进入城市新增的生活成本与住房成本,以及对市民化后失去土地保障的担心。针对调研结论,提出该类区域应尊重农民居民的市民化的意愿,走城乡融合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加快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强化城镇化的动力和就业支撑;高度重视市民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的保障,规范和引导"居住与身份分离"的就近城镇化进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全生  
改革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基本形成了七大社会阶层,即管理干部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类白领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农民工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贫弱阶层。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我国的城镇化进入加速期,城镇化的不断加速,日益影响到农村社会的阶层结构,造成了农村中间阶层的流失等问题。我们应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优化农村经营环境,鼓励人力资源返乡下乡,从而优化农村社会阶层结构,将农村建设成为安居乐业的现代化美丽家园。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孝海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是中央提出的战略目标,全国各地都在千方百计推进这一进程。但许多地方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认识上的误区,乃至行动上的偏差。本文通过对城镇化内涵的再认识,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些错误倾向,拟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胤社,林雅贞  
一、农村城镇化的机制:城镇化通常是指人口向城镇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或指变农业人口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地域类型不断演化,农村人口亦产生空间再分配。近200年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史已经证明,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已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但是,实现农村城镇化尚需两个前提条件,首先,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庆春  
本文在剖析我国农村现状的基础上 ,重点探讨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 ,对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必良  
编者按:我国的区域类型多样,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因地制宜推进城市空间布局形态多元化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但已有发展格局所呈现的特征,即超大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人口过度膨胀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空城化"现象的明显反差,却表达了我国城镇化路径与城镇等级体系的严重扭曲。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湖南分行课题组  许涛  徐超红  
实现城镇化建设与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金融在助推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还需要理性地选择好其支持路径。本文以湖南省为例,深入研究了城镇化建设与金融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了金融服务农村城镇化的问题及原因,并指出了金融助推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