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19)
2023(14713)
2022(12024)
2021(10922)
2020(9235)
2019(21094)
2018(20987)
2017(40395)
2016(22180)
2015(25093)
2014(25633)
2013(25331)
2012(23165)
2011(20730)
2010(21285)
2009(20195)
2008(20609)
2007(19286)
2006(17144)
2005(15641)
作者
(65181)
(54793)
(54713)
(51931)
(34723)
(26340)
(24930)
(21489)
(20669)
(19924)
(18593)
(18261)
(17522)
(17448)
(16984)
(16828)
(16692)
(16064)
(16038)
(15780)
(13742)
(13692)
(13457)
(12673)
(12598)
(12323)
(12308)
(12198)
(11235)
(11162)
学科
(99856)
经济(99731)
(93851)
(75824)
企业(75824)
管理(73330)
(50804)
方法(42014)
业经(33904)
农业(33578)
数学(33034)
数学方法(32786)
(30369)
中国(26307)
(21249)
(21229)
财务(21194)
财务管理(21147)
企业财务(19987)
地方(19481)
技术(18494)
(17788)
贸易(17780)
理论(17520)
(17213)
(17111)
(16808)
(16579)
(15875)
(15310)
机构
学院(331396)
大学(322687)
(137489)
经济(134588)
管理(128836)
理学(110111)
理学院(108978)
管理学(107266)
管理学院(106669)
研究(105391)
中国(84320)
(69408)
(67382)
(64175)
科学(63647)
(54230)
(54108)
农业(53144)
业大(51912)
财经(50336)
中心(50184)
研究所(48394)
(45417)
(42561)
北京(41960)
(41541)
师范(41162)
经济学(41103)
经济学院(37361)
(36797)
基金
项目(208380)
科学(164145)
研究(156272)
基金(149490)
(128449)
国家(127119)
科学基金(109829)
社会(99941)
社会科(94229)
社会科学(94202)
(84844)
基金项目(79754)
教育(71002)
自然(68929)
(68436)
自然科(67309)
自然科学(67291)
自然科学基金(66136)
编号(65903)
资助(59500)
成果(52519)
(46357)
重点(46145)
(45934)
(45450)
课题(44594)
(43815)
创新(41737)
国家社会(40605)
(40067)
期刊
(166456)
经济(166456)
研究(94651)
(71302)
中国(68123)
(53754)
学报(49411)
管理(47939)
农业(47795)
科学(47110)
大学(38354)
学学(36405)
业经(34324)
(32957)
金融(32957)
教育(32941)
技术(30996)
财经(25260)
(25065)
经济研究(23883)
问题(22817)
(21807)
技术经济(18882)
(18290)
世界(17005)
商业(16890)
现代(16183)
农村(16143)
(16143)
财会(15791)
共检索到503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文倩  
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二者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都是建设新农村的手段和路径。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为依托,互为基础,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在实际工作中,要统筹二者的发展,共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海兵  刘丽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影响,三者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文章基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理论构念建立了三者的测度量表,利用我国1978-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合成了"三化"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VAR模型的Grange因果关系分析、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对"三化"互动关系作了实证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春萍  
工业化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而产生并加速发展起来的,但是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又对带动工业化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加速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协助、推动作用,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协调统一的关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贝  
对我国1995年至2009年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动态关系进行的研究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呈反向变动趋势;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G ranger)原因,而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长期均衡对农业现代化水平调整的幅度较小;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冲击总体上并不显著。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战强  乔志敏  
利用1978~2010年的全国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化、城镇化变动是农业现代化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农业现代化变动不是工业化、城镇化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从脉冲响应看,来自城镇化、工业化的冲击对农业现代化变动的影响持续较长,但前者的作用更大;从方差分解看,城镇化变动比工业化变动对农业现代化变动的贡献度要高得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明亮  
本文探讨了中国农村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关系,认为农业发展和积累是农村工业发展的基础;中国条件下大部分地区没有农村工业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而农村工业化并不能自然地带来农业现代化,两者必须协调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向丽  
加快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对于推动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30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Tapio脱钩指数法,对2012~2013年中国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综合发展水平及二者的脱钩状态进行测度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012~2013年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总体偏低,呈现出"中部>东北部>东部>西部"的地区差异性;考察期内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均显著提升,且东部地区优于西部地区,但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均明显下降;中国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脱钩关系表现为扩张相对负脱钩、扩张连接、扩张相对脱钩等9种脱钩状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性整体较差,且空间分异特征明显。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颖文  吕火明  
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互动机理,构建"两化"联合评价指标体系,可基于现实数据对"两化"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测评。结果显示,中国"两化"协同度正处于稳步提升的态势,但城镇化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力没有充分发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产生阻滞作用,需通过大力提升城镇化内涵质量促进"两化"协同发展。在进一步分析现阶段城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可提出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耦合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曾超  钱晓颖  
论文从"新四化"之间的联系出发,通过年度数据对比,新型城镇化的相关理论探讨以及利用VAR模型、脉冲相应和方差分解等实证研究方法的分析,揭示了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两者之间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了实现二者协调发展的若干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向丽  
加快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对于推动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30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Tapio脱钩指数法,对20122013年中国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综合发展水平及二者的脱钩状态进行测度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0122013年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总体偏低,呈现出"中部>东北部>东部>西部"的地区差异性;考察期内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均显著提升,且东部地区优于西部地区,但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白云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一些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的不仅表现为农业落后于工业,农村落后于城市,而且还呈现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趋势。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在城镇化进程中继续推进农业现代化,通过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农业组织结构,推进农业技术创新等,为城镇化和工业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培兆  
从现象和经验可知,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发达程度和农民生活的富裕程度,与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高低是成反比的。在农业人口比例高的发展阶段,要根本改革农业改变农民的状况是不可能的,只有农业人口比例不断向低位运动,与城镇人口比例持平时,才能开始有根本性的改变;当比例降到30%以下的低位时,农业现代化则同时会实现。农业现代化并不与人口居住城镇化相等,但两者相关,互为条件,也互为标志。如20世纪下半叶的统计资料显示,除非常时期外,我国农民纯收入增加与农村人口比例减少是同步平行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田瑞霞  王烽  
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是一个国家走向全面现代化的必经过程,也是中国"四化"战略的重点内容和新时期发展的重要目标。本文深入比较分析了美国、日本、法国与中国在政策与制度、科技、基础设施和城镇生态等4个影响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的差异,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加快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树明  
农村土地流转的实质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模式能够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对农业发展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惠英  张连春  虞洪  
通过构建城镇化、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对三者进行动态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根据结论提出建设智慧城镇,引进科技人才,发展现代农业;利用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发展基础;优化机制体制、完善配套设施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