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16)
2023(13580)
2022(10692)
2021(9691)
2020(7478)
2019(16796)
2018(16591)
2017(31329)
2016(16900)
2015(18891)
2014(19243)
2013(18999)
2012(17878)
2011(16346)
2010(16871)
2009(15462)
2008(15216)
2007(14011)
2006(12984)
2005(12063)
作者
(49878)
(42166)
(41576)
(39286)
(26270)
(20026)
(18672)
(16330)
(16091)
(14975)
(14452)
(13851)
(13393)
(13180)
(12935)
(12817)
(12187)
(12169)
(11990)
(11730)
(10710)
(10428)
(10393)
(9802)
(9511)
(9489)
(9481)
(9185)
(8628)
(8390)
学科
(84339)
经济(84259)
(50224)
(49236)
管理(38032)
农业(33553)
中国(30493)
地方(28857)
(25846)
企业(25846)
业经(25059)
方法(20974)
(18210)
数学(17486)
数学方法(17383)
(15232)
产业(14282)
发展(14246)
(14221)
地方经济(13637)
(13471)
银行(13455)
(13427)
(13163)
(13158)
金融(13157)
农业经济(12820)
技术(12778)
环境(12733)
(12575)
机构
学院(247505)
大学(240055)
(107357)
经济(104940)
研究(92804)
管理(90354)
理学(75919)
理学院(75024)
管理学(73887)
管理学院(73431)
中国(71400)
(58818)
科学(54585)
(52977)
(46384)
(45306)
农业(44331)
中心(43112)
研究所(41527)
(41396)
业大(40972)
(35942)
师范(35631)
财经(34391)
北京(33455)
(33144)
(32869)
经济学(31888)
(31142)
(31087)
基金
项目(159667)
科学(126254)
研究(123552)
基金(112122)
(96765)
国家(95777)
科学基金(81790)
社会(80420)
社会科(75844)
社会科学(75829)
(65943)
基金项目(59580)
教育(53853)
(53251)
编号(52171)
自然(47698)
自然科(46508)
自然科学(46502)
自然科学基金(45634)
(42930)
资助(42743)
成果(41876)
课题(37197)
重点(36054)
发展(35701)
(35124)
(34301)
国家社会(33354)
(33348)
(33171)
期刊
(138237)
经济(138237)
研究(78814)
(63889)
中国(62660)
农业(43063)
科学(36139)
学报(35607)
管理(31610)
教育(31342)
(30806)
业经(29193)
(28825)
金融(28825)
大学(28668)
学学(26875)
技术(23338)
问题(20966)
(20427)
经济研究(19137)
财经(16385)
农村(15756)
(15756)
农业经济(15734)
(14394)
世界(14387)
经济问题(13900)
(13533)
技术经济(12718)
现代(12704)
共检索到401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游宏炳  
一、问题的提出 引导农村非农产业相对集中、连片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问题,是针对我国农村发展的实践而提出来的。非农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但是这个规律在我国表现得不明显,城镇发展水平并没有随非农产业的发展而提高。就全国来说,国民生产总值中非农产值所占比重由解放初期的40%左右,上升到1992年的75%左右,但80%的人口在农村的格局几十年来没有改变;就农村来说,农村社会总产值中非农产值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30%上升到1992年的60%,但分散居住自然村落的人口不但没有减少,而且年年增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农村非农产业与小城镇建设发展政策》课题组  
一、引导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 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有利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更多地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我国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不断扩大的大规模的民工流动、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突出等现象都与它直接相关。 1985年以来,平均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1000万人左右,乡镇企业等非农产业平均每年吸纳400万~500万人,滞留在农业的每年增加500万~600万人。这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今后还将在目前1.7亿人的基础上继续增加,这相当于全国517个城市的城区人口总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龚浩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程李梅  庄晋财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雷军  鲁奇  张敬东  杜红茹  
发展小城镇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支撑点,小城镇的发展促进了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优化,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近20年来新疆小城镇发展分析,提出新疆小城镇数量及其人口发展趋势。分析小城镇在新疆农村城镇化中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全面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孔祥云  王小龙  
加快城镇化建设,重点应落在发展小城镇上。大力发展小城镇是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农村城镇化的现实选择。必须坚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科学建设小城镇。应该不断强化县域核心主导功能,加快发展小城镇。同时还要以统筹城乡为指导,推进小城镇综合配套制度改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史育龙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喻国华  
本文分析了当代国际农村小城镇发展、以及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特点;针对农村小城镇发展区域失衡、布局混乱、建设分散、管理落后等问题,提出了定位、定性、定量的发展思路,以及农村小城镇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基本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安才  卢子跃  方平  
加快发展首位镇大步奔向城市化─—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杜安才,卢子跃,方平在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把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放在县(市)政府驻地镇上,采取集中力量、先发展的战略,超常规、大动作、跳跃式推进农村城市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朱丕荣  
从国际城市化发展与农民收入水平分析 ,针对中国农村人多地少 ,商品经济不发达等状况 ,提出只有发展非农产业 ,包括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和建设小城镇等 ,才能振兴中国农村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晓春  
加快湖北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戴晓春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非农化经济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农村非农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打破了城乡原有"农村农业,城市工业"旧格局,使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社会进程发生了重大历史性变化。但从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