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66)
- 2023(14157)
- 2022(11774)
- 2021(11058)
- 2020(8950)
- 2019(20721)
- 2018(20857)
- 2017(40195)
- 2016(22065)
- 2015(25000)
- 2014(25191)
- 2013(24903)
- 2012(22662)
- 2011(20335)
- 2010(20421)
- 2009(18778)
- 2008(18258)
- 2007(16354)
- 2006(14766)
- 2005(13059)
- 学科
- 济(92563)
- 经济(92456)
- 业(66414)
- 管理(58148)
- 农(51041)
- 企(44615)
- 企业(44615)
- 方法(36382)
- 农业(33995)
- 数学(31353)
- 数学方法(30964)
- 业经(26214)
- 中国(25400)
- 地方(21921)
- 财(20495)
- 学(18780)
- 制(17878)
- 发(15487)
- 贸(15411)
- 贸易(15402)
- 易(14944)
- 理论(13806)
- 技术(13667)
- 银(13565)
- 银行(13528)
- 环境(13376)
- 策(13077)
- 和(12914)
- 体(12900)
- 行(12869)
- 机构
- 学院(315091)
- 大学(312721)
- 管理(125676)
- 济(124740)
- 经济(121925)
- 理学(108848)
- 理学院(107659)
- 研究(106495)
- 管理学(105782)
- 管理学院(105238)
- 中国(80868)
- 农(68840)
- 京(67237)
- 科学(67040)
- 财(54164)
- 所(54048)
- 业大(53274)
- 农业(52524)
- 中心(49529)
- 研究所(49010)
- 江(47142)
- 范(43229)
- 财经(43102)
- 师范(42901)
- 北京(42269)
- 经(39171)
- 州(38477)
- 院(37544)
- 经济学(35274)
- 经济管理(34870)
- 基金
- 项目(215341)
- 科学(168861)
- 研究(161017)
- 基金(154710)
- 家(134370)
- 国家(133133)
- 科学基金(113940)
- 社会(100529)
- 社会科(94720)
- 社会科学(94693)
- 省(85061)
- 基金项目(83106)
- 自然(72861)
- 教育(72011)
- 自然科(71095)
- 自然科学(71080)
- 划(70465)
- 自然科学基金(69778)
- 编号(68344)
- 资助(62018)
- 成果(55263)
- 重点(47600)
- 发(47306)
- 部(47128)
- 课题(45721)
- 创(44201)
- 创新(41115)
- 国家社会(40721)
- 科研(40524)
- 教育部(39869)
- 期刊
- 济(145221)
- 经济(145221)
- 研究(92422)
- 农(71567)
- 中国(62078)
- 学报(51263)
- 农业(48640)
- 科学(47876)
- 管理(42130)
- 大学(39500)
- 财(38883)
- 学学(37199)
- 教育(35682)
- 融(29979)
- 金融(29979)
- 业经(29169)
- 技术(26556)
- 业(22489)
- 问题(20806)
- 财经(20016)
- 经济研究(19840)
- 版(17317)
- 图书(17249)
- 经(16949)
- 科技(15581)
- 理论(15559)
- 农业经济(15489)
- 农村(15282)
- 村(15282)
- 技术经济(15190)
共检索到466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苏豫
农村地区的职成教是我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村地区职成教发展有利于推进城乡教育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全民学习型社会的形成。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职成教存在边缘化的问题,阻碍了农村地区职成教的有效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从增加教育经费供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凸显农村教育特点)等方面入手,消除农村地区职成教的边缘化,提升对农村职成教的管理,促进其发展。
关键词:
农村地区 职业教育 成人教育 边缘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江静
实现城乡教育和谐和统筹发展,关系着我国教育发展长久大计,当前我国农村职成教育边缘化趋势明显,遏制农村职成教育边缘化,必须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突出课程资源"农村化"特质、更新农村教育观念、创新农村教育管理体系。
关键词:
农村职成教育 边缘化 师资队伍 管理体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思新
受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当前现实国情和自身因素等影响,我国农村老年妇女在物质生活、精神娱乐和信仰、感情婚姻生活和社会权益保障等方面被严重边缘化,是中国的"最弱势人群"。因此,建立三元保障模式,完善养老立法,弘扬中国孝道文化,解放思想观念,加大相关研究,积极采取措施,切实解决我国农村老年妇女边缘化问题。
关键词:
农村老年妇女 边缘化 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培礼
本文从机构体系缺失、资金严重流失、政策性金融弱化等方面描绘了我国落后地区农村金融边缘化的表现。揭示出缺乏倾斜完善的金融政策体系、商业银行的改革和战略性调整、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方向偏离、政策性银行改革滞后、民间金融被无情取缔等是落后地区农村金融边缘化的主要原因。提出解决落后地区农村金融边缘化的对策主要有,建立倾斜的金融政策体系、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功能、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支持和引导民间金融的发展、彻底改造现有邮政储蓄制度。
关键词:
落后地区 农村金融 边缘化 对策
[期刊] 征信
[作者]
邓道才 蒋智陶
目前,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发展面临着资金实力不强、法律地位不明、内部约束不力等困境,需要重点考虑其发展初衷、发展方向及监管定位等问题;同时,其在长期发展中还面临着"伦理准则"和"熟人社会"条件不可靠等隐性障碍,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日渐边缘化。为此,应注重以资金互助引导生产合作,重塑农民核心价值观,拓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职能,理顺管理体制并注重落实相应扶持政策,以促进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资金互助 生产合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崴
主持人的话:2006年,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创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织形式。从本质上说,农村资金互助社是一种弱势群体"抱团取暖"的组织形式,能够通过内源融资缓解成员面临的资金短缺矛盾,尤其适应类似我国这样以小规模生产为主体、外源融资不足的自然经济形态。但随后的6年时间里,村镇银行与小额贷款公司成长显著,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却比较缓慢。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亓昕 姚晓迅
基于2013年"中西部地区乡村教师工作与生活状况调查"和2014年"中西部地区乡村小微学校调查",调查表明,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小微学校虽然大量存在,但始终处于边缘化的困境中。这主要表现在硬件设施和课程设置不足、师资短缺且结构不合理、教师负担过重等三个方面。进一步地,文章试图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对于小微学校的边缘化提出一个初步的解释框架,文章认为,小微学校在教育系统中的弱势地位,在教育市场上的失败表现,以及在教育政策视野中的缺位是造成小微学校边缘化的主要原因。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储朝晖
本文揭示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乡村教育边缘化的事实和特征 ,阐述了全球化与中国乡村教育边缘化的内在关联 ,分析论证了中国乡村教育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提出了建立九年一贯制乡村学校、校长民主选举制、“喷灌式”乡村教育财政体制、乡村教师自治委员会基础上的校长负责制的乡村教育人、财、事的管理体制 ,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关键词:
全球化 中国乡村教育 边缘化 应对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超恩 张林
居住问题是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就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本文在南宁市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居住1边缘的各种原因,运用ERG理论归纳了居住边缘化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影响,对目前我国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的地方模式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最后总结出了一条符合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的解决居住边缘化问题的道路。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居住状况 边缘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汝立
农转工是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安置因建设征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进城工作的一种制度。在这种制度安排下 ,尽管农转工人员在进城之初所从事的多为城里人所不愿做的边缘性工作 ,但由于自建国以来我国实行的城乡分割和城市偏向政策 ,使农民的生存状况与城里人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因此 ,农民为改善自身及家庭生活状况往往千方百计地农转工 ,主动边缘化的倾向非常突出。然而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松动 ,在逐渐失去国家庇护的情况下 ,安置农转工人员的单位效益普遍下滑 ,因此他们往往是在边缘化的基础上被进一步边缘化 ,即呈再边缘化的特征。在这一现象的影响下 ,农转工人员的进城行为不再是主动而是逐渐转变为被动或消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玲
为了缓解和消除极端贫困,中国政府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广到全国农村,并且逐渐强化农业发展政策,增加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措施。在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险和公共服务供给,与瞄准贫困和贫困边缘群体的低保制度相结合,在减少贫穷和降低贫困风险方面,成效显著。就业促进政策的跟进,还为低保领取家庭创造了摆脱贫穷的机会。在贫困地区,极端贫困人口的规模较大,但当地的可用财政资源极为有限,以至于综合性的贫困干预措施虽已采用,干预力度却不足。此外,政策协调和项目瞄准机制的缺陷,导致覆盖不足和福利泄漏现象并存。因此,增强贫困地区的减贫行动有效性,仍将是中国消除极端贫困的一个关键。
关键词:
农村 社会保障 极端贫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宝君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边缘区面临着土地、资金和劳动力重构的挑战,城市边缘区农村的城市化问题已成为城市发展研究的热点。文章从城市规划、征地补偿、集体土地产权、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五个方面对城市边缘区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立足科学发展观,分别从这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翰 邓晰隆 叶子荣
本文从感知差异出发,试图提供分析农民工问题的一个新视角。同时说明,农民工眼中的城市最佳规模大于城市居民眼中的最佳规模,这种规模差异来源于他们对农民工进城务工带来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感知差异,因此,逐步消除二者的感知差异是缓解当前农民工边缘化问题的治本之道。
关键词:
农民工 边缘化 感知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晰隆 陈娟 叶子荣
本文从感知差异出发,试图提供分析农民工问题的一个新视角。农民工眼中的城市最佳规模大于城市居民眼中的最佳规模,是目前农民工生存状态边缘化的深层次原因。这种规模差异来源于农民工进城市务工带来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感知差异,逐步消除二者的感知差异,是缓解当前农民工边缘化问题的治本之道。
关键词:
农民工 边缘化 感知差异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移刚
乡村文化记忆是在乡村空间和农民生活场域中建构起来的农民个体、群体的生活史,也是乡土社会和农耕时代的集体记忆与共同属性,维系和强化着乡土社会的身份认同。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男性婚姻弱势群体的出现和不断扩大,打破了乡村原有文化生态,解构了乡村文化记忆建构和传承的场域、载体、形态、内容以及原有的乡村文化记忆系统。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重构乡村文化记忆的时间、仪式等载体要素,存留乡村文化记忆的固定形态,加强媒体对弱势群体的正向关注和主流引导,尊重男性弱势群体的文化记忆以使其获得原始认同,在振兴乡村文化的过程中鼓励和支持男性婚姻弱势群体参与文化建设,提升其文化资本、文化话语权和融入乡村的文化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