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13)
2023(19320)
2022(16055)
2021(14863)
2020(12264)
2019(27947)
2018(27382)
2017(52544)
2016(28116)
2015(31589)
2014(31460)
2013(31081)
2012(28966)
2011(26292)
2010(27485)
2009(25896)
2008(25164)
2007(23192)
2006(21111)
2005(19483)
作者
(81261)
(68076)
(67206)
(64210)
(42984)
(32466)
(30581)
(26071)
(25911)
(24473)
(23287)
(22644)
(21901)
(21882)
(21461)
(20781)
(19930)
(19543)
(19482)
(19434)
(17314)
(16740)
(16677)
(15658)
(15323)
(15323)
(15261)
(14972)
(13805)
(13336)
学科
(123841)
经济(123699)
(87360)
管理(80424)
(63952)
企业(63952)
(53009)
方法(43389)
中国(41116)
数学(37538)
数学方法(36819)
农业(35379)
地方(33001)
业经(32457)
(30955)
(30175)
(30137)
金融(30133)
(29863)
银行(29834)
(28846)
(22172)
贸易(22148)
(21470)
(21134)
(19964)
(19823)
技术(19082)
理论(18951)
(18773)
机构
学院(403112)
大学(397540)
(172267)
经济(168465)
管理(152156)
研究(142641)
理学(128725)
理学院(127321)
管理学(124907)
管理学院(124148)
中国(115739)
(85376)
(82440)
科学(82323)
(76288)
(71837)
中心(66904)
(65284)
研究所(63982)
财经(62416)
业大(59456)
农业(58167)
(56325)
北京(54463)
(53338)
师范(52875)
(51918)
经济学(51864)
(51068)
经济学院(46432)
基金
项目(256164)
科学(202105)
研究(193172)
基金(183604)
(158820)
国家(157424)
科学基金(134823)
社会(123682)
社会科(117176)
社会科学(117149)
(102174)
基金项目(95218)
教育(88021)
(84463)
自然(83299)
自然科(81357)
自然科学(81334)
自然科学基金(79846)
编号(79686)
资助(75460)
成果(65968)
(60194)
重点(58086)
课题(56855)
(56554)
(53624)
国家社会(51060)
(50926)
创新(50094)
(49457)
期刊
(207726)
经济(207726)
研究(127209)
中国(96271)
(77274)
(63274)
管理(59747)
学报(57869)
科学(56337)
(55225)
金融(55225)
农业(51729)
教育(48750)
大学(46266)
学学(43521)
技术(37952)
业经(37043)
经济研究(31328)
财经(31159)
问题(27288)
(26923)
(26646)
(20765)
技术经济(20705)
世界(20650)
(20060)
统计(19794)
国际(18947)
现代(18845)
(18509)
共检索到650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立华  
农村地区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现阶段我国重要经济战略之一,是正确认识、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体现。农村地区三次产业融合具有新技术、新业态、新要素和新模式等基本特点,目前面临农业经营主体实力不强、农业"接二连三"发展层次偏低、农业生产要素流通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降低贸易成本,是农村地区三次产业融合最核心的动力;创新驱动,是农村地区三次产业融合的关键;贸易成本降低和创新驱动共同作用,为农村地区三次产业融合带来双重动力。农村地区三次产业融合的主要模式有交叉性融合模式和重构性融合模式。推动农村地区三次产业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曹哲  邵旭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加快乡村产业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演进脉络,以“创造力—驱动力—牵引力—支撑力—聚合力”为分析框架,论证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并总结了荷兰和韩国的模式及主要做法,以资借鉴。现阶段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业融合主体间的创造力差异较大,制约了合作稳定性;技术和制度创新应用存在堵点,驱动作用发挥不充分;高品质农产品供给能力不足,影响了需求端的牵引作用;产业园区和公共服务不完善,融合发展的支撑力不足;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聚合力作用有待提升。因此,要聚焦提升融合发展动力,强化经营主体共同参与性,打通技术和制度创新应用的堵点,加强供给高品质农产品,优化产业园区和公共服务,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巫德富  黄宏纯  王洪元  
文章以产业融合为研究视角,从养老服务业和房地产业融合的角度认为养老地产是养老服务业与房地产业融合。在此基础上分析南宁市养老地产的动力机制,即以市场需求为驱动力,政策引导为拉动力,房地产业与养老服务业融合形成供应整合推动力。最后,分析养老地产发展模式,重点围绕土地供应及获取模式、产业融资模式和产业经营模式三个关键维度展开,在此基础上提出南宁市养老地产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眭海霞  韩淼  尹宏  
农商文体旅融合发展是新时代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新模式和新动能,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高度,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要,具有重要价值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农商文体旅融合模式、动力机制以及优化路径等进行研究,认为农商文体旅融合发展模式主要包括渗透型、延伸型,重组型三种,融合发展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内部驱动力与外部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可以分为原动力、拉动力、推动力和支持力。最后,文章提出通过健全体制机制、优化资源利用、创新产品开发和强化业态打造,构建“四位一体”融合发展路径,推进农商文体旅全面深度融合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莉  景普秋  
基于城乡互动的视角,从提升农村主体地位和打通城乡互动渠道两方面出发,认为农村产业链延伸融合、农业功能拓展融合、信息技术全面融合、城乡产业转移融合与优势产业空间集聚融合共同组成了农村网络式产业融合。进一步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制度放松、市场需求多样化、基础设施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位与资源优势是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的主要动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吕岩威  刘洋  
结合国内典型案例探讨了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实践模式: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工商资本带动模式、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和互联网+农业电商平台模式,并对各实践模式的优势、劣势进行分析比较,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景诗龙  王俊豪  
PPP模式在中国还处于探索阶段,从动力机制角度研究中国PPP模式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构建了中国PPP模式发展动力机制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它主要由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及相互作用机理构成。其中内在动力主要包括利益驱动力和协同推进力,外在动力主要包括制度保障力、监管约束力和市场促进力。本文以此为导向对当前中国PPP模式发展的动力障碍进行系统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中国PPP模式发展的策略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新香  胡立君  
立足企业视角,探讨面向农村地区商业模式创新的实施机理是制定科学创新策略和正确引导企业行为的前提。本文基于案例企业资料的全面收集整理,借助扎根理论分析方法,构建企业面向农村地区实施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模型,形成系统的分析框架。研究结果显示,经济、政策、技术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构成情景效应,农户消费需求满足、农户收入需求满足和企业盈利保证构成动力效应,企业实力形成和企业绩效形成构成目标效应,共同激励企业面向农村地区实施商业模式创新。而针对农村市场实施商业模式创新应考虑定位创新、运营创新和盈利创新三个维度,兼顾情境因素。其中,定位创新强调本地性、动态性和探索性,运营创新强调价值网络重定义,盈利创新强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保玲  王绪广  
"互联网+农村零售"发展模式既取决于企业转身触网的内在动力,也受到政府策动与农民需求拉动的影响,三者缺一不可。网上供销社模式的问题是供销合作社内在动力不足,政府越位担当主导者;田田圈模式的问题是政府缺位,未扮演好推动者角色。本文提出应从定位政府角色与明确企业功能两方面着力完善"互联网+农村零售"发展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保玲  王绪广  
"互联网+农村零售"发展模式既取决于企业转身触网的内在动力,也受到政府策动与农民需求拉动的影响,三者缺一不可。网上供销社模式的问题是供销合作社内在动力不足,政府越位担当主导者;田田圈模式的问题是政府缺位,未扮演好推动者角色。本文提出应从定位政府角色与明确企业功能两方面着力完善"互联网+农村零售"发展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圣状  
农产品网购物流配送是农产品电商的构成部分,也是农产品流通渠道的重要补充。农产品网购物流配送模式的良性发展,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提升农产品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目前我国农产品网购物流配送体系整体效率偏低、企业管理松散,缺乏市场监管和引导,有必要深入分析农产品网购物流配送模式发展的动力机制,创新农产品网购物流配送模式,进而提升农产品流通的市场化程度。本文通过分析农产品电子商务与网购物流配送模式,深入研究了农产品网购物流配送模式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保障农产品网购物流配送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实施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圣状  
农产品网购物流配送是农产品电商的构成部分,也是农产品流通渠道的重要补充。农产品网购物流配送模式的良性发展,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提升农产品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目前我国农产品网购物流配送体系整体效率偏低、企业管理松散,缺乏市场监管和引导,有必要深入分析农产品网购物流配送模式发展的动力机制,创新农产品网购物流配送模式,进而提升农产品流通的市场化程度。本文通过分析农产品电子商务与网购物流配送模式,深入研究了农产品网购物流配送模式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保障农产品网购物流配送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实施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旭刚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看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系统,实施主体多元、利益诉求多样,政府、涉农职业学校、行业企业、学生四类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关系构成了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活动的核心动力机制,影响着动力的生成。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动力不足的原因在于农村职业教育市场化发育缓慢,利益相关者作用力不均衡、话语权式微及配套政策制度建设滞后,亟须构建基于共商、共建、共治、共享行动理念的动力生成聚合机制、一主多元共治机制、利益平衡调节机制、动力系统保障机制,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趁  
城乡融合为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流通,反之,农村产业融合也会促进城乡居民的互动,密切城乡之间的联系。在农村扶贫工作中,推进农村地区产业融合已经成为当前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形式,并探索出了生态休闲农业、"互联网+农业"、全产业链等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熊惠平  
溯源于我国PPP模式建设实践的农业高职PPP模式,借力于"六次产业"的"中国模式"建设,承载着激发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解构、重构和功能升级从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任。该模式的创新建设要在以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和田园综合体、农业职教基地为重要切入点的载体建设中再现PPP模式本质、彰显自身特色,从而破解"不适应性"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