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81)
- 2023(15139)
- 2022(12999)
- 2021(12226)
- 2020(9812)
- 2019(22646)
- 2018(22764)
- 2017(43440)
- 2016(23577)
- 2015(26502)
- 2014(26668)
- 2013(26766)
- 2012(24855)
- 2011(22584)
- 2010(22740)
- 2009(20810)
- 2008(20079)
- 2007(17961)
- 2006(16169)
- 2005(14373)
- 学科
- 济(104381)
- 经济(104278)
- 业(68880)
- 管理(60073)
- 农(51810)
- 企(45257)
- 企业(45257)
- 方法(39464)
- 农业(34471)
- 数学(34193)
- 数学方法(33853)
- 中国(30334)
- 地方(28202)
- 业经(26640)
- 财(20933)
- 学(20576)
- 制(19056)
- 贸(17834)
- 贸易(17819)
- 发(17291)
- 易(17211)
- 银(16095)
- 银行(16046)
- 技术(15719)
- 环境(15638)
- 行(15491)
- 融(15264)
- 金融(15261)
- 和(14676)
- 理论(14429)
- 机构
- 学院(337891)
- 大学(335621)
- 济(137454)
- 经济(134458)
- 管理(133843)
- 研究(118579)
- 理学(115578)
- 理学院(114258)
- 管理学(112423)
- 管理学院(111823)
- 中国(89856)
- 科学(73496)
- 京(72655)
- 农(72580)
- 所(60131)
- 财(58954)
- 业大(56373)
- 农业(55428)
- 中心(54607)
- 研究所(54601)
- 江(50678)
- 范(46705)
- 财经(46565)
- 师范(46313)
- 北京(46011)
- 经(42440)
- 院(42064)
- 州(41322)
- 经济学(39341)
- 省(37542)
- 基金
- 项目(229906)
- 科学(180434)
- 研究(171364)
- 基金(165007)
- 家(143483)
- 国家(142161)
- 科学基金(121453)
- 社会(107583)
- 社会科(101509)
- 社会科学(101485)
- 省(90891)
- 基金项目(88445)
- 自然(77322)
- 教育(76582)
- 划(75585)
- 自然科(75445)
- 自然科学(75431)
- 自然科学基金(74059)
- 编号(72016)
- 资助(66579)
- 成果(58199)
- 发(53433)
- 重点(50935)
- 部(50497)
- 课题(48781)
- 创(47341)
- 创新(44085)
- 国家社会(43705)
- 科研(43089)
- 发展(43037)
- 期刊
- 济(161188)
- 经济(161188)
- 研究(100842)
- 农(74469)
- 中国(72569)
- 学报(54363)
- 科学(51525)
- 农业(50808)
- 管理(46020)
- 大学(41853)
- 财(40937)
- 学学(39519)
- 教育(38842)
- 融(33363)
- 金融(33363)
- 业经(31702)
- 技术(29011)
- 业(23757)
- 经济研究(22972)
- 问题(22023)
- 财经(21591)
- 经(18337)
- 图书(18087)
- 版(17816)
- 科技(17074)
- 技术经济(16626)
- 资源(16602)
- 理论(16282)
- 世界(16131)
- 农业经济(15753)
共检索到510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郑家庆
普惠金融的实质就是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和有效的金融服务,我国广大农民群众正是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从国家层面确立了普惠金融的实施战略,标志着普惠金融成为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认为,我国发展普惠金融的关键在于发展农村金融,将金融服务延伸和渗透至农业产业链中,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以普通农户和农业产业现代化的需求为导向,提供高效的金融助农产品,是贯彻普惠金融的重要手段。移动支付作为最有效能的普惠金融产品之一,其在我国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程度直接关系着普惠金融在我国的发展进程。近几年来,虽然借助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和支付产品的不断革新,人们的支付观念和消费习惯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我国移动支付的交易量和交易金额在几年内得到飞速攀升,但是农村地区在这场变革浪潮中却显得反应迟缓、发展滞后。因此,笔者尝试对农村地区移动支付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潜在的机遇进行分析,尝试为移动支付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提出精细、合理和审慎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悫华
移动支付是一种高效、便捷的资金支付方式,是我国农村未来资金支付的发展方向。当前,我国农村既具有发展移动支付的有利条件,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论文指出,如何在现有的环境条件下发展移动支付业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银行、移动通信运营商三者共同努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争 杜思佳 郭红玉
移动支付已成为助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一种新兴手段,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小额汇款、小额转账、农村居民新农合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移动支付在农村地区实践过程中存在认可度低、终端覆盖率低、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产业跨界合作困难、国家政策支持不到位等问题。本文从农村居民、银行、通信运营商及政府等多个层面探讨了推动农村地区移动支付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移动支付 农村普惠金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利猛
指出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与物流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三者的协同发展是必然趋势,促进三者协同发展,可以充分发掘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促进农村产品更为顺畅地流通,从而带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然后在分析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与物流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促进三者协同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电子商务 物流 农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张家界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王君 陈军
虽然当前移动支付业务已经开始被一部分人接受,但该业务在农村地区的推广仍然缓慢。本文在对国外移动支付业务运作模式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国外该业务运作成功的经验;在吸收国外经验的同时,对我国在农村地区推广移动支付业务的可行性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证实了在农村地区推广该业务的可行性;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移动支付业务遭遇的问题及阻碍因素进行探讨,并对此提出了现实性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杰 凌冰
存在的问题移动支付安全性有待提升。目前移动支付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一是手机病毒、木马的侵袭,或者支付软件自身存在的漏洞,导致客户信息被篡改或盗用,造成资金损失;二是移动支付应用场景开放,无线网络没有特定界限,移动数据传输保密性问题突出;三是
关键词:
移动支付 产业链 第三方支付机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保红
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推动下,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新型消费渠道成为居民的广泛选择,深刻且全面地改变了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模式,较低的移动支付设备成本提高了农村区域经济水平。本文结合CHPS数据库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在控制家庭收入、户主特征、家庭特征、区域特征和固定效应的情况下,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能够显著推动农村家庭消费提升;第二,移动支付的三个二级指标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促进农村家庭消费,具体系数作用呈现移动支付覆盖率大于移动支付使用率大于移动支付技术水平;第三,从动态效应分析视角观测,移动支付发展能够通过消费示范效应推动农村居民发展型消费,通过完全中介效应推动农村居民整体消费增长;移动支付发展的心理账户机制能有效提升农村家庭的预期价格,且能够通过部分中介效应促进家庭消费整体增长;移动支付发展能够通过支付便利化渠道推动农村消费,具备完全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小琼
相对城市而言,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体系,尤其是支付体系发展相对滞后。在村镇一级,金融机构少、非现金支付工具品种少、结算通道不畅曾是普遍现象。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的指导意见》,两年来各级人民银行组织辖内金融机构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建立了有利于实施各项惠农政策的银行账户体系,发展了适用于农村的支付工具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任碧云 张彤进
2005年,联合国宣传小额信贷年时首次提出"普惠金融"概念,强调将金融服务惠及到所有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以及所有人群。然而,多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仍存在"盲区",很多农村居民一直被排斥在传统正规金融之外。本文对肯尼亚M-PESA成功经验进行提炼,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现阶段应发展以电信运营商为主导的移动支付体系,并辅以中央政府积极的配合政策。
关键词:
普惠金融 移动支付 农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农业银行产品创新规划项目组 沈刚
移动支付分为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是由多个产业跨界合作在移动金融领域形成的一项重要成果。目前,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以及第三方支付机构都陆续推出了移动支付产品,虽然其形态与支付方式不一,但体现出市场整体对移动支付前景的看好。此外,央行已累计发放250张支付牌照,国内的移动支付标准也已经出台,产业链上持观望态度的诸多设备制造商、终端制造商等正蓄势待发。在这样的形势下,商业银行需要把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林 陈吉慧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趋势,移动支付成为新时代的亮点。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处于发展初期,运营模式不清晰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国外现存的四种移动支付商业模式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模式。
关键词:
移动支付 商业模式 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新访
移动支付的核心价值是将近场支付与远程支付在移动终端上进行统一,从而满足更多创新应用模式的要求随着金融IC卡应用的深入化,以提高银行卡安全性为目的的纯金融IC卡正朝着多行业应用融合的方向发展,并在朝着更高安全性、更多产品形态以及创新应用模式的方向深入发展,为移动支付实现应用融合和产品形态多样化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慧
2021年,浙江移动支付之省建设进入关键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全面部署数字化改革工作,数字浙江建设进入快车道。本文总结浙江移动支付之省建设两年多来取得的主要成效,结合移动支付市场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出下一阶段不断推进移动支付之省建设的几项重点工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许罗德
随着商业模式的建立和技术创新的发展,移动支付将在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服务社会民生、促进消费支付等方面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移动支付将金融支付、行业应用、网络通信、智能计算、身份认证等功能集于一体,是近年来移动金融创新最多的领域。无论是早期的短信支付、语音支付、STK支付,还是近期的NFC近场支付、Square刷卡器、TSM服务、谷歌钱包(Google Wallet),移动支付产业链的各方都在通过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永红
秉承"服务民生、普惠金融"的宗旨,人民银行高度重视零售支付体系发展,持续提高支付手段的"三性"(安全性、方便性、多样性),在"十二五"期间启动了银行卡芯片化迁移工程,实现支付"一卡通用"和办事"一卡多用"。2015年12月12日,中国银联携手20家商业银行推出"云闪付",推动卡基支付与手机支付融合发展,为零售支付市场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