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55)
- 2023(9597)
- 2022(8097)
- 2021(7601)
- 2020(6249)
- 2019(14695)
- 2018(14518)
- 2017(27789)
- 2016(15335)
- 2015(17334)
- 2014(17610)
- 2013(17613)
- 2012(16717)
- 2011(15283)
- 2010(15632)
- 2009(14655)
- 2008(14775)
- 2007(13903)
- 2006(12191)
- 2005(10838)
- 学科
- 济(70995)
- 经济(70943)
- 农(50285)
- 业(44657)
- 管理(36020)
- 农业(33374)
- 方法(26976)
- 数学(24088)
- 数学方法(23901)
- 企(23024)
- 企业(23024)
- 业经(19754)
- 地方(19369)
- 中国(18133)
- 学(14024)
- 财(13873)
- 发(13115)
- 制(12972)
- 环境(12962)
- 农业经济(12524)
- 贸(12050)
- 贸易(12046)
- 易(11692)
- 发展(10368)
- 展(10350)
- 和(9772)
- 村(9625)
- 农村(9603)
- 银(9504)
- 银行(9479)
- 机构
- 学院(226499)
- 大学(220718)
- 济(93326)
- 经济(91295)
- 管理(84125)
- 研究(79202)
- 理学(72024)
- 理学院(71196)
- 管理学(69963)
- 管理学院(69564)
- 农(61784)
- 中国(61121)
- 科学(50354)
- 农业(47304)
- 京(47012)
- 业大(42123)
- 所(41271)
- 财(39386)
- 中心(38655)
- 研究所(37475)
- 江(36364)
- 范(31107)
- 师范(30837)
- 财经(30721)
- 农业大学(29245)
- 北京(29208)
- 州(28806)
- 经(27734)
- 省(27578)
- 经济学(27531)
- 基金
- 项目(149436)
- 科学(115654)
- 研究(111962)
- 基金(104870)
- 家(91636)
- 国家(90740)
- 科学基金(75901)
- 社会(69818)
- 社会科(65528)
- 社会科学(65504)
- 省(61437)
- 基金项目(56775)
- 划(50078)
- 教育(49613)
- 编号(48233)
- 自然(47018)
- 自然科(45687)
- 自然科学(45672)
- 自然科学基金(44825)
- 资助(41125)
- 成果(38591)
- 发(35146)
- 农(34774)
- 重点(33958)
- 部(32822)
- 课题(32788)
- 创(30451)
- 发展(28475)
- 创新(28457)
- 科研(28423)
- 期刊
- 济(113090)
- 经济(113090)
- 农(66225)
- 研究(62158)
- 中国(48467)
- 农业(44964)
- 学报(38299)
- 科学(35046)
- 大学(29142)
- 财(28968)
- 学学(27609)
- 业经(25525)
- 管理(23772)
- 教育(23331)
- 融(22417)
- 金融(22417)
- 业(21383)
- 技术(19552)
- 问题(16652)
- 农业经济(15089)
- 农村(14876)
- 村(14876)
- 版(14604)
- 经济研究(14432)
- 财经(14335)
- 资源(13553)
- 经(12305)
- 世界(12238)
- 经济问题(12172)
- 技术经济(11658)
共检索到341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海峰 刘晓囡
通过论证得出:当政府放任乡镇企业、银行以及公众自由发展时,后三者之间的博弈达到最不令人满意的均衡;当政府对三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主体分别实施一定程度干预时,博弈的结果则会得到一定改善。因此,本文认为,只有在政府、银行、乡镇企业以及公众的共同努力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
农村地区 生态文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晓光 侯晓菁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问题是农村发展方式的改变和农民生活方式的变革.相关政策体系应在系统的制度框架下进行评价。基于制度理论的规制、规范和文化一认知等三要素分析框架.借助内容分析方法.分析了当前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等方面的文本.并以2013和2014年在苏北地区的调查结果作为例证。在宏观层面.首先从五个维度对中国240件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文本形式进行了定性分析.发现在时间维度上.中国权威部门对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但部分法律7待修订;在政策效力维度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制定主要是以职能部门为主;在政策主题维度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范围...
关键词:
农村 生态文明 政策 制度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岚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地区同样面临消费异化问题,从本质上来看,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的异化都是人的异化,而消费异化问题威胁生态环境、人文精神建设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应加大对农村地区人们消费观念的引导,借助政策支持和社会文化建设,鼓励绿色消费,逐渐改变人们盲目跟风、盲目浪费等消费行为。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农村地区 消费异化 应对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袁晓春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体育消费已成为小康社会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趋势,也是推动体育产业进一步拓展的原动力。本文通过对北部湾农村地区的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北部湾农村地区体育消费的特点以及影响体育消费的因素,探索提高北部湾农村地区体育消费水平的对策,促使北部湾农村地区早日走出体育消费长期滞足不前的困境。
关键词:
农村地区 体育消费 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姮 汪三贵
本文对1994—2004年中国分区域农村各文化层次劳动力占全体劳动力比重对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进行分析。结论表明,总体上看,具有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文化程度劳动力比重均对人均纯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影响较大,从小学到大学依次递增。东西部农村不同文化程度劳动力比重对人均纯收入的影响系数存在差异,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及其对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整体上低于东部地区。
关键词:
区域差距 教育 结构变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诚 姚远
21世纪以来,社会资本在反贫困治理中被各界人士寄予厚望。但它到底会扩大还是缩小收入不平等,仍无共识。运用分位数回归发现:家庭社会资本和社区社会资本对我国西部农村地区不平等的影响截然相反。前者对于特困家庭的作用更小,是扩大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因素。而社区社会资本特别有利于低收入家庭,它的提高会显著降低农村的不平等程度。因此,培育农民自发组织、发展正规专业的社团组织等社会性力量,对缓解贫困、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稳定等有重大现实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润 杨振 蔡信
国债作为一种安全性高、流动性强、收益稳定的投资理财产品,在金融投资市场受到普遍欢迎,但目前我国农村国债市场发展缓慢。对此,国家金库广东省分库组织开展了广东省农村地区国债发行前景调查,对影响农村居民购买国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推进农村地区国债市场建设提出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
债券市场 理财产品 国债 农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玮
一、地区间的农村差距大于总体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也有了明显的变化。从1980年到1990年,地区经济发展的绝对差距不断扩大,但相对差距略有缩小;1990年以后地区之间不仅绝对差距进一步扩大,而且相对差距也开始扩大。比如1980年各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平均绝对差距146.5元,1990年达到469.4元,人均 GDP 的平均相对差距1980年为32.4%,1990年降到30.3%;到1994年,各地人均 GDP 的平均绝对差距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琳
投资者在面,临地区选择时,由于风险参数的变异,表现出不同的风险偏好,与地理位置、基础设施、政策导向等因素协同作用,导致投资在不同农村地区的不平衡分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方发龙 周江
西部地区是我国未来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腹地,肩负着中国经济大盘整体提升和中国生态安全的历史重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提出,对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的西部有着深远意义,正确处理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协调推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演进。论文试图运用区域博弈论、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以对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本质的分析为基础,研究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博弈关系,探索西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对增加消费需要具有推动作用,然而,全社会还没有关心和重视我国人口构造的改变对村民消费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所以研究我国农村地区人口结构对农民消费率的影响,对激发村民的消费、扩大消费经济体内部的需求,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还有保证我国经济不断稳步提高都起到积极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对增加消费需要具有推动作用,然而,全社会还没有关心和重视我国人口构造的改变对村民消费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所以研究我国农村地区人口结构对农民消费率的影响,对激发村民的消费、扩大消费经济体内部的需求,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还有保证我国经济不断稳步提高都起到积极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雪瑞
当前,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农村建设处在深入推进阶段,农村的生活改善,农民的收入提升,但相应的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与城市相比,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更为突出,严重影响和破坏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环境,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进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制约因素,探寻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以期全面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关键词:
新农村 生态文明 建设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费广胜
农村生态文明既是一种社会理想状态,也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理念。农民合作组织价值取向与生态文明价值理念的契合性,使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获得了应有的基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农民合作组织生态文明功能的充分发挥。
关键词:
农村生态文明 农民合作组织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