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58)
- 2023(14299)
- 2022(12186)
- 2021(11710)
- 2020(9521)
- 2019(22156)
- 2018(22347)
- 2017(41562)
- 2016(23597)
- 2015(26652)
- 2014(26908)
- 2013(26178)
- 2012(24188)
- 2011(22025)
- 2010(22077)
- 2009(20020)
- 2008(19416)
- 2007(17395)
- 2006(15516)
- 2005(13526)
- 学科
- 济(90355)
- 经济(90251)
- 业(63372)
- 管理(55218)
- 农(50928)
- 企(41397)
- 企业(41397)
- 方法(37844)
- 农业(33946)
- 数学(32962)
- 数学方法(32551)
- 中国(27611)
- 业经(24103)
- 教育(23079)
- 学(22269)
- 地方(20905)
- 财(19538)
- 理论(16709)
- 制(16287)
- 发(15853)
- 贸(14992)
- 贸易(14985)
- 技术(14573)
- 易(14549)
- 环境(12981)
- 发展(12867)
- 策(12799)
- 展(12745)
- 和(12679)
- 农业经济(12607)
- 机构
- 大学(331256)
- 学院(328649)
- 管理(124767)
- 济(123244)
- 经济(120349)
- 研究(116834)
- 理学(108839)
- 理学院(107478)
- 管理学(105418)
- 管理学院(104821)
- 中国(81720)
- 科学(74904)
- 农(74574)
- 京(72604)
- 所(59999)
- 农业(57594)
- 业大(57520)
- 研究所(55103)
- 中心(52752)
- 范(52675)
- 财(52323)
- 师范(52209)
- 江(49324)
- 北京(46087)
- 师范大学(42358)
- 财经(42039)
- 院(41317)
- 教育(40023)
- 州(39805)
- 经(38403)
- 基金
- 项目(227520)
- 科学(178416)
- 研究(170400)
- 基金(161404)
- 家(141781)
- 国家(140415)
- 科学基金(118334)
- 社会(103887)
- 社会科(97627)
- 社会科学(97598)
- 省(90731)
- 基金项目(85924)
- 教育(82162)
- 划(77657)
- 自然(76714)
- 自然科(74839)
- 自然科学(74820)
- 自然科学基金(73477)
- 编号(72572)
- 资助(65625)
- 成果(60654)
- 重点(51987)
- 课题(51484)
- 部(51210)
- 发(50605)
- 创(47033)
- 创新(43594)
- 教育部(43255)
- 科研(43186)
- 大学(42226)
- 期刊
- 济(139170)
- 经济(139170)
- 研究(101045)
- 农(76294)
- 中国(71569)
- 教育(61859)
- 学报(57413)
- 农业(52308)
- 科学(52060)
- 大学(44299)
- 学学(40760)
- 管理(40336)
- 财(36116)
- 技术(29780)
- 业经(27781)
- 融(27165)
- 金融(27165)
- 业(24196)
- 财经(19329)
- 问题(19254)
- 经济研究(19023)
- 版(18268)
- 图书(17144)
- 业大(16986)
- 经(16404)
- 科技(16170)
- 农业经济(15191)
- 理论(14836)
- 技术经济(14793)
- 农村(14766)
共检索到486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菊华 段成荣
本文使用2000年人口普查0.95‰数据,比较农村地区11~14岁的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的教育机会(定义为是否在学)。模型分析结果显示:(1)与其他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显著偏高,但流动儿童的教育机会显著降低;(2)与母亲一起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得到改善,但与父亲一起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显著降低;独自流动和与父母一起流动儿童教育机会受到不利影响,但与母亲一起流动儿童教育机会与其他儿童无显著差异;(3)女童教育机会明显低于男孩,但儿童类型对教育机会的作用不因性别而异。模型分析结果具有多方面的政策启示意义。
关键词:
流动儿童 留守儿童 教育机会 在学概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陆继霞 叶敬忠
本文认为,同辈群体是留守儿童社交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对留守儿童的价值观、行为和情感等多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负面影响尤其值得重视。基于此,提出了学校及教师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同辈群体(多为留守儿童的同学)进行思想上的疏导和针对青春期特点的一些教育等建议,以促进留守儿童成长的环境更加健康。
关键词:
农村 留守儿童 同辈群体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人口流动加剧、农村社会衰落,加之城乡教育布局调整,留守儿童的规模迅速扩张而其成长环境趋于恶化,其身心健康和教育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忧思。学术界近十年来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开展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研究的问题集中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生活照料等。通常意义上的留守儿童指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流动而本人留在户籍登记地的O~17周岁人口。因其成长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系统性破坏或缺损,留守儿童在身心健康、学习和社会化等方面都面临着诸多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太平 汤祖传 吴玉明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业、品德、人格、心理等方面。制度与体制的共同作用、政策实施的乏力、父母思想观念的影响、学校与社会努力的缺位是问题的主要成因。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推进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对策。
关键词:
农村 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玉菡 孙良媛 田璞玉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对留守儿童知识和道德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梅州市1327个样本,从对比的视角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进行研究后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和道德品行上的表现均不如非留守儿童。通过使用ordered logit和二值logit模型分析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监护人缺乏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社会负面价值观传播是阻碍留守儿童学习提高的重要原因。父母外出和乡村道德约束功能凋敝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负面影响最大,但教师的关心和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
关键词:
留守儿童 道德品行 学业表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玉菡 孙良媛 田璞玉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对留守儿童知识和道德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梅州市1327个样本,从对比的视角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进行研究后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和道德品行上的表现均不如非留守儿童。通过使用ordered logit和二值logit模型分析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监护人缺乏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社会负面价值观传播是阻碍留守儿童学习提高的重要原因。父母外出和乡村道德约束功能凋敝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负面影响最大,但教师的关心和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
关键词:
留守儿童 道德品行 学业表现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谭志松 谢陈陈
本文基于对武陵民族地区S镇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分析,总结了目前存在的三种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形式:学校教育、托管教育和家族兼管式教育,并从教育机制视角分析了当前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在教育体系、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一些有益建议。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管理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梁在 陈耀波 方铮
近年来,对农村—城市流动人口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成年群体。随着移民人数的上升,移民在城市里居留时间延长,流动儿童日益成为移民潮中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里的大量随迁子女,特别是那些没有户口的暂住人口,既是其父母的大问题,也是城市管理部门的一大难题。本文将分析1995年广东省农村—城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就学情况。依据1995年全国人口1%抽样调查,我们研究外来人口的流入地和流出地数据,估计流动儿童,永久移民,流入地以及流出地原住人口的子女入学率。这个对入学情况的多元分析主要有两大结论:第一,与本地市民子女相比,流动儿童入学率要低得多—特别是移居时间不足1年的流动儿童。而令人吃惊的是长期迁移的儿童,就学...
关键词:
入学率 流动儿童 户口制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季彩君
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难以避免的阵痛,也是当代中国特有的现象和问题。苏中X地区虽地处中东部,但也是农民工的重要输出地,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留守儿童问题的一个缩影。本文采用量化和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该地区留守儿童进行实证调查,以期"窥一斑而知全豹",由具体到普遍,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剖析,分析留守儿童教育支持面临的两难困境与影响因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阐述了从治标到治本、失调到协调、外在到内在的留守儿童教育支持的基本思路,构建了"政府—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留守儿童"多中心留守儿童教育支持运行模式,为有效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教育支持 实证调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俊良 马晓磊
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方面、个人教育方面(主要有心理方面、学习方面和道德状况方面)、学校教育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分析,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形成原因(主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角度),做了初步思考和探讨,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一些政策性、法律性、制度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成贵
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由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两部分构成,由于这个群体与常态下的儿童相比,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或无法得到平等的学校教育机会,故成了儿童中的边缘或弱势群体,其处境需要给予高度关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文武
留守儿童教育是教育的新问题。家庭教育的缺失、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对留守儿童的心理产生巨大的负面效果;社会环境的多样性和监护人的不到位影响着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完善留守儿童教育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多方面的通力合作。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崔丽娟 郝振
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农村流动人口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是目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进程中主要社会矛盾的一个体现。由于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和家庭教育功能的变迁以及社会教育中的偏差,使得这一群体的儿童面临着严重的教育困境,甚至失教。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留守儿童家庭、农村社区、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入手,但改变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无疑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教育 对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霓
通过调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由于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导致的学习问题,由于缺乏亲情导致的生活问题,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有社会方面的原因,家庭方面的原因,学校方面的原因。解决这些问题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加大社会力量帮助儿童的力度,建立农村社区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在农村学校教育中增设心理课程。
关键词:
农村 留守儿童 人口流动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夭志东
大姚县是云南省7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云南省滇西边境片区县之一。为全面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解放”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帮助大批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快速推动了地方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另一方面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学校该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教育专家指出,身体不好是“残品”,智力不佳是“次品”,而品德不良则是“危险品”。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管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