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89)
2023(13874)
2022(11380)
2021(10812)
2020(8843)
2019(20437)
2018(19811)
2017(38404)
2016(20066)
2015(21953)
2014(21555)
2013(21013)
2012(19157)
2011(16985)
2010(16908)
2009(15777)
2008(14045)
2007(12384)
2006(10716)
2005(9331)
作者
(52783)
(44814)
(43939)
(42052)
(27799)
(21302)
(20117)
(17464)
(17019)
(15540)
(15035)
(15030)
(13713)
(13564)
(13464)
(13379)
(12919)
(12900)
(12827)
(12487)
(10717)
(10690)
(10636)
(10412)
(10183)
(10041)
(9616)
(9458)
(8930)
(8828)
学科
(84331)
经济(84235)
(63420)
(52032)
管理(51161)
(39917)
企业(39917)
农业(35227)
方法(35127)
数学(32173)
数学方法(31780)
(27058)
金融(27056)
中国(26390)
(25108)
银行(25095)
(24269)
业经(23365)
(21873)
地方(20376)
(18883)
(14362)
贸易(14349)
(14043)
(13362)
财务(13320)
财务管理(13294)
(13282)
(12955)
(12875)
机构
学院(270478)
大学(264477)
(117811)
经济(115683)
管理(107273)
理学(93789)
理学院(92903)
管理学(91365)
管理学院(90877)
研究(86643)
中国(73819)
(59528)
(52418)
(52319)
科学(50171)
农业(45120)
中心(45081)
业大(43616)
财经(42313)
(40919)
(38897)
(38596)
研究所(37252)
经济学(37056)
(34292)
师范(33971)
经济学院(33828)
北京(31651)
财经大学(31575)
(31530)
基金
项目(191283)
科学(152681)
研究(143728)
基金(141335)
(121922)
国家(120804)
科学基金(105359)
社会(95015)
社会科(89865)
社会科学(89845)
基金项目(75501)
(74806)
自然(65435)
教育(64509)
自然科(63963)
自然科学(63948)
自然科学基金(62800)
(61578)
编号(59009)
资助(55845)
成果(46058)
(43132)
(42817)
重点(42312)
(40614)
国家社会(40601)
课题(38628)
创新(37889)
教育部(37432)
人文(37337)
期刊
(125586)
经济(125586)
研究(74994)
(63902)
中国(50895)
农业(43133)
(41632)
金融(41632)
学报(38928)
(38478)
科学(37503)
管理(34164)
大学(31885)
学学(30687)
业经(27024)
教育(23155)
技术(22399)
财经(19926)
(19682)
经济研究(18284)
问题(18003)
(17098)
农村(15728)
(15728)
农业经济(15011)
(14586)
世界(14165)
经济问题(12874)
理论(12810)
技术经济(12274)
共检索到393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名银  
普惠金融在提高贫困人群收入,减少农村地区贫困方面被赋予较大期望。鉴于此,本文对湖南怀化市农村地区开展调查研究,获取了全市13个县(市、区)部分宏观数据与494户农户的调查问卷微观数据。基于此,文章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了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其减贫效应,结果表明普惠金融是农村地区减贫重要手段,普惠金融发展不足成为农村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阻碍。最后,文章阐述了本次研究农村地区发展普惠金融减贫的启示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名银  
普惠金融在提高贫困人群收入,减少农村地区贫困方面被赋予较大期望。鉴于此,本文对湖南怀化市农村地区开展调查研究,获取了全市13个县(市、区)部分宏观数据与494户农户的调查问卷微观数据。基于此,文章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了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其减贫效应,结果表明普惠金融是农村地区减贫重要手段,普惠金融发展不足成为农村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阻碍。最后,文章阐述了本次研究农村地区发展普惠金融减贫的启示作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武丽娟  徐璋勇  
文章利用全国27省份517个村庄的4023户农户微观调研数据,使用模糊断点回归方法,对农村普惠金融的贫困减缓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东部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降低了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水平,促进了经济增长;在中部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利于绝对贫困水平和相对贫困水平的下降,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效用不明显;在西部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利于绝对贫困水平的下降,但增加了相对贫困并抑制了经济增长。基于此,文章提出在农村普惠金融的推广过程中,应注意其发展战略实施的区域差别化,以实现普惠金融积极效应的最大发挥。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佳丽  
决胜脱贫攻坚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现阶段我国农村贫困分化问题凸显,扶贫政策的边际效率不断递减、边际成本不断上升。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农村劳动力流动作为一种自发性的经济决策行为,是帮助贫困人口脱离贫困的主要政策倾向。然而,新时期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内外部环境已发生根本性转变,这对其减贫效应的发挥形成了巨大挑战。因此,通过具有代表性的连片特困地区微观农户调查数据考察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减贫的现状,深入剖析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并在此基础上,从立体化结构视角,结合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发展等宏观战略针对性地提出加快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促进劳动力的本地非农就业等五项政策优化路径。
[期刊] 预测  [作者] 武丽娟  徐璋勇  
本文利用我国西部地区11省(市、区)4976户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Logit模型和倾向匹配得分法(PSM),对支农贷款的减贫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支农贷款对贫困农户的收入增加具有负向作用,对非贫困农户的收入增加影响具有正向作用。另外,农户教育背景、政治关系资本、家庭规模和贷款需求构成了农户能否获得贷款的重要影响因素。据此,本文从实施瞄准性的金融扶贫政策和提升农户获得贷款能力两方面提出金融帮助贫困农户脱贫及脱贫农户致富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昭楠  李钰婷  刘树梁  刘七军  
随着绝对贫困的全面消除,我国将进入以相对贫困治理为核心的扶贫工作新阶段,进一步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减缓相对贫困的效应至关重要。利用宁夏3县区9村426户田野调查数据,运用熵值法、A-F法、Log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在测算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识别多维相对贫困家庭的基础上,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效应,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宁夏农村地区中经济维度的“贫”已基本得到消除,但健康、教育、安全饮水和卫生厕所等因素导致的相对之“困”依然严峻。农户在数字普惠金融的结算、储蓄和信贷服务已有部分涉及,但对互联网投资、互联网保险等深层次金融业务的参与尚且较低。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权重下的相对贫困均有显著的减缓作用,并且随着剥夺维度提升其减贫作用呈增长态势。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提高农户电商意愿及行为、增强健康意识、促进消费进而达到缓解相对贫困之目的。因此,为减缓宁夏农村家庭相对贫困状况,需注重农户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与农村生活标准改善,深化农户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助农作用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乐   陈炎   赵辉  
随着乡村产业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户分化的态势逐渐显现,兼业农户成为农村创新创业、促进产业发展的主流群体。近年来,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为改善农户信贷可得提供有利契机,但能否以及如何对兼业农户的信贷可得产生影响尚未可知。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兼业农户信贷可得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兼业农户的信贷可得;机制检验发现,收入多样性和社会互动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兼业农户信贷可得中具有中介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兼业农户信贷可得存在地区异质性和兼业程度异质性,对中西部地区和二兼农户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明晰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兼业农户信贷可得的内在作用机理,对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均衡发展,增强主流农户信贷可得,进而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倩   王秀东   问锦尚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金融支持。本文基于2014—2020年中国农村微观经济数据和县域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采用含有内生变量的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贷款可得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升了农户获得正规渠道贷款的可能性,尤其促进了中高收入群体以及较高受教育程度农户获得正规渠道贷款;同时,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降低了低收入和低文化水平农户的非正规渠道贷款可得性。第二,二级指数数字金融使用深度,三级指数支付、保险和投资对正规渠道贷款可得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货币基金、信贷、信用体系建设等领域在农村地区的发展还明显不足,对于缓解农户面临金融排斥的作用有限。对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加强农村普惠金融制度建设,推进政府协同金融机构联合创新;完善金融市场结构,构建全方位数字普惠金融生态体系;针对不同特征农户群体提高金融服务的针对性、精准性;加强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与金融教育。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杜金向  董乃全  
借鉴Cobb 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了农户信贷投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基于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1986-2009年的微观面板数据(Panel Data),运用个体变系数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对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户信贷投入与农户人均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农户正规金融的信贷和非正规金融的借贷的投入与农户收入增长效应,不同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促进了农户收入的增长,而中西部地区却是负效应。民间借贷对东中西部农户的收入均为负效应。农户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对收入的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也表明农村金融在信贷资金转换为投资配置效率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晓红  
文章从相对贫困治理的三个方面构建了农村相对贫困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以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为研究基础,利用半参数模型从全国、区域层面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对农村相对贫困治理各维度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均对农村权利贫困治理水平提升产生正向影响。从区域层面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对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作用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从时间维度看,样本期内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对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影响表现出波动式变化趋势。据此,提出应加强政府在宏观层面指引、实施差别化政策、发挥金融机构作用,从而不断提升农村相对贫困治理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晓红  
文章从相对贫困治理的三个方面构建了农村相对贫困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以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为研究基础,利用半参数模型从全国、区域层面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对农村相对贫困治理各维度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均对农村权利贫困治理水平提升产生正向影响。从区域层面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对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作用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从时间维度看,样本期内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对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影响表现出波动式变化趋势。据此,提出应加强政府在宏观层面指引、实施差别化政策、发挥金融机构作用,从而不断提升农村相对贫困治理水平。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汉杰  温涛  韩佳丽  
世界各国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均表明,金融扶贫是实现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途径,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依赖于一定的基础性条件。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我国贫困人口的主要分布地,是新阶段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因此,中央政府高度重视连片特困地区农村金融扶贫功能的发挥,并注入了大量的农贷资源,然而,其对农户减贫的实际效应尚未得到真实反映。基于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我国具有代表性的连片特困地区微观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连片特困地区政府主导的农村正规信贷资源注入及其所带动的农村非正规信贷,不仅无法有效减缓贫困,而且扩大了农户内部的收入差距;而农户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以及社会资本的培育则具有积极的减贫作用。显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连片特困地区金融扶贫政策的调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凡   李渊   张龙耀  
为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各地不断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建设,将金融服务触角延伸至村庄。本文基于2020—2021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数据,利用断点回归模型(RD)探究了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对农户信贷行为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提升了农户信贷获得概率和扩大了信贷规模,并且提高了农户正规信贷占比,缓解了家庭面临的正规信贷约束。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凭借扎根农村的制度优势,通过提高农户的金融产品信息完全程度和金融素养,提高了其信贷(尤其是正规信贷)获取率。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降低了农户信贷违约概率,增强其信用意识;此外,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增加了农户生活性借贷规模,但未能扩大生产性信贷的规模。可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应是政府解决农户融资难和融资贵等问题的重要政策手段。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田雅群  范亚辰  
运用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普惠金融调查"数据,就"大五"人格特征对农户信贷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为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提供新的经验证据。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开放性、严谨性和外向性等积极人格特征对信贷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顺同性和神经质等消极人格特征对农户信贷行为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因开放性人格特征对农户信贷行为的边际贡献更明显,运用处理效应模型,就开放性人格特征对信贷行为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发现高开放性农户的信贷需求更强,获得正规信贷的可能性更大、额度更高。同时,以"是否使用移动互联支付工具"作为开放性人格特征的替代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出一致结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苏静  肖攀  阎晓萌  
结合CFPS微观面板数据和Logit模型实证分析社会资本与农村金融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转化的影响效应与交互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正向促进家庭脱离收入贫困与能力提升机会贫困,负向抑制家庭陷入两类贫困。非正规金融正向促进家庭脱离健康贫困和多维贫困,负向抑制家庭陷入收入贫困与多维贫困;而正规金融正向促进家庭脱离收入贫困与能力提升机会贫困,负向抑制家庭陷入收入贫困。社会资本与农村金融交互影响农户家庭多维贫困转化,社会资本的增强不仅强化了非正规金融促进家庭脱离收入贫困的正向效应与抑制家庭陷入健康贫困的负向效应,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正规金融促进家庭收入贫困缓解的正向效应。在社会资本作用下,非正规金融促进农户家庭脱离收入贫困的作用更强,而正规金融抑制农户家庭陷入收入贫困的作用更加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