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07)
- 2023(19063)
- 2022(15981)
- 2021(14779)
- 2020(12224)
- 2019(27870)
- 2018(27675)
- 2017(52293)
- 2016(28546)
- 2015(32193)
- 2014(32237)
- 2013(31606)
- 2012(29731)
- 2011(27075)
- 2010(27522)
- 2009(25425)
- 2008(24769)
- 2007(22011)
- 2006(19920)
- 2005(18045)
- 学科
- 济(135206)
- 经济(135057)
- 业(77372)
- 管理(73992)
- 企(54378)
- 企业(54378)
- 农(52606)
- 方法(49796)
- 数学(43370)
- 数学方法(42636)
- 中国(36341)
- 农业(35073)
- 地方(32977)
- 业经(30789)
- 学(30666)
- 财(26346)
- 制(24122)
- 贸(20395)
- 贸易(20379)
- 易(19598)
- 理论(19598)
- 融(19581)
- 金融(19574)
- 银(19531)
- 银行(19475)
- 发(19394)
- 行(18837)
- 环境(18311)
- 技术(17914)
- 体(17729)
- 机构
- 学院(410952)
- 大学(407685)
- 济(170336)
- 经济(166730)
- 管理(152735)
- 研究(149373)
- 理学(130306)
- 理学院(128784)
- 管理学(126065)
- 管理学院(125341)
- 中国(113868)
- 科学(93564)
- 京(88566)
- 农(87474)
- 所(77641)
- 财(75468)
- 研究所(70462)
- 中心(68615)
- 业大(68163)
- 江(67894)
- 农业(67755)
- 财经(58778)
- 北京(55475)
- 范(55209)
- 师范(54520)
- 院(54151)
- 经(53258)
- 经济学(51211)
- 州(51139)
- 省(49526)
- 基金
- 项目(274340)
- 科学(214397)
- 研究(197326)
- 基金(196637)
- 家(174095)
- 国家(172640)
- 科学基金(146045)
- 社会(124145)
- 社会科(117187)
- 社会科学(117157)
- 省(109699)
- 基金项目(102771)
- 自然(95236)
- 自然科(92949)
- 自然科学(92921)
- 划(91683)
- 自然科学基金(91199)
- 教育(90622)
- 资助(81781)
- 编号(79663)
- 成果(64579)
- 发(63371)
- 重点(62750)
- 部(59914)
- 课题(56966)
- 创(56288)
- 创新(52719)
- 科研(52321)
- 国家社会(51109)
- 计划(50632)
- 期刊
- 济(202432)
- 经济(202432)
- 研究(121720)
- 中国(93834)
- 农(85802)
- 学报(70693)
- 科学(64964)
- 农业(58082)
- 管理(57636)
- 财(56679)
- 大学(53984)
- 学学(51294)
- 教育(46614)
- 融(40489)
- 金融(40489)
- 技术(38827)
- 业经(36344)
- 经济研究(31097)
- 财经(29291)
- 业(29173)
- 问题(26551)
- 经(25323)
- 版(21796)
- 技术经济(20922)
- 统计(20866)
- 世界(20658)
- 资源(19920)
- 业大(19598)
- 科技(19284)
- 策(18671)
共检索到63839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姚如青
农村集体土地征用过程中,中国地方政府返还部分土地作为留用地,农民自主进行留用地的非农开发,由此形成两种主要的留地安置模式。一种是农户分散开发留用地的个体主义制度结构,以温州模式为代表。另外一种是村社集体开发留用地的集体主义制度结构,以杭州模式为代表。经过案例比较和逻辑分析,发现杭州模式的生存能力优于温州模式。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背景和城市土地开发的特点共同导致杭州模式更有生存能力;由于土地开发价值的差异和地方官员制度供给的行动理性,两个区域实施不同的留地安置模式;杭州模式的关键环节在于原有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重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成军 张旭 李雷
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是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后的又一核心议题。为了回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运营能否提高集体资产经营效率、实现集体经济增收的问题,本文使用2017-2020年浙江省2137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4期平衡面板数据,建立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运营对集体经济的增收效果。本文研究发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运营确实可以提高集体经济收入,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公司化运营仅在中高收入水平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产生增收作用,且公司化运营对于人员“政经分离”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增收作用更加明显。机制分析发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运营通过提升经营者努力程度与发展产业经济,促进集体经济发展。鉴于此,可因地制宜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运营改革,建立并实施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与容错纠错机制,积极探索人员“政经分离”,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樊春雅
在我国农村改革开放日渐深入的当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目前而言,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仍然不时出现一些新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的审计监督工作,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步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监督模式。本文将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监督模式现状为基础,进一步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监督模式。
关键词:
农村 集体经济组织 审计监督模式 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建中 宋旭超 刘家顺
本文通过回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历程及其现状,指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现有体制存在的最突出问题为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失灵,这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而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现有集体经济存在着"政企不分"、组织虚设和产权结构不合理等制度缺陷,因此认为,对现有经营体制进行公司化改造势在必行。同时提出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改造模式构建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公司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波兰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社区经济组织得到快速的发展,当剩余财富逐步提高时,其格局也发生明显的改革和调整。农村社区利益具有复杂性的特点,相关利益主体对于农村社区的资源、资产、资金提出更具体的要求。为妥善解决各个利益主体的矛盾,创新组织审计模式势在必行。本文在阐述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具有的意义和目前应用模式基础上,分析模式内部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研究和探讨提出农村社区创新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
农村社区 集体经济组织 审计模式 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繁一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社区经济组织得到快速的发展,当剩余财富逐步提高时,其格局也发生明显的改革和调整。农村社区利益具有复杂性的特点,相关利益主体对于农村社区的资源、资产、资金提出更具体的要求。为妥善解决各个利益主体的矛盾,创新组织审计模式势在必行。本文在阐述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具有的意义和目前应用模式基础上,分析模式内部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研究和探讨提出农村社区创新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
农村社区 集体经济组织 审计模式 创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晓军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平等自由的要素流动机制,必须建立城乡一致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让农民成为股东,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关键词:
集体 产权 改革 制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辉 金子健
促成农民合作是实现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村庄有效治理的关键。本研究基于自主治理理论和社会连带理论,构建农民合作的分析框架,并结合浙江何斯路村草根休闲合作社的案例实践,解析农民合作的发生机制和演进逻辑。研究发现,依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可通过自主治理实现村庄集体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并在连带机制的作用下,使合作效益扩散,产生强化经济合作和激发治理合作的连带效应。其中,纵向的组织能力和横向的乡土要素是开展自主治理和产生连带效应的基础性构件,连带机制对自主治理具有依附性,两者互动的本质是村庄公共合作议题从失语到再造的过程。自主治理和社会连带共同形塑了农民的合作意愿和合作能力,并催生了异质化农民群体进行深度合作的可能性,为集体经济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实践效能提供了可行路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国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蓉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是解决以集体经济组织为主导的资源流动路径、利益分配格局,保障农民在新一轮城镇化中的基本权益与主体地位的利益分配。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第一轮农村改革改变了合作生产经营方式,影响了传统农村社会形态,客观上出现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各级经济组织主体长期虚化与缺位,使任何与集体经济组织承载力有关的改革都面临理论支撑缺乏、实践操作尴尬。重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体地位关键在于厘清与村两委、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关系,创新体制机制,明确法律地位,构架新型法人治理结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蓉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是解决以集体经济组织为主导的资源流动路径、利益分配格局,保障农民在新一轮城镇化中的基本权益与主体地位的利益分配。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第一轮农村改革改变了合作生产经营方式,影响了传统农村社会形态,客观上出现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各级经济组织主体长期虚化与缺位,使任何与集体经济组织承载力有关的改革都面临理论支撑缺乏、实践操作尴尬。重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体地位关键在于厘清与村两委、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关系,创新体制机制,明确法律地位,构架新型法人治理结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婷 夏英 孙东升
2019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取得重要进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农民利益共同体和乡村资源配置的基本单元,通过农民再组织化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发挥着重塑农民主体性和再造乡村价值的不可替代作用。本文着重阐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特征和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并基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乡村产业开发中的成功范例,揭示其产业发展模式,分析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嵌入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最后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业发展约束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从农民自组织层面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丰富乡村产业振兴的解决方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小红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过程中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法律制度的缺失、身份功能的混乱、法律地位的模糊等。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亟需重新地、客观地审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向社区型组织转型应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农村 集体经济组织 法律地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臧昊
长期以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担负着双重职能,既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又要保障集体成员生产生活、为集体成员提供公共服务。但实践中这两种职能并不能被很好的兼顾,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使得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断趋于完备,土地对农民的保障作用逐渐降低,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基于这种新变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剥离公共服务职能,并专注于土地所有者职能的发挥。特别法人的定位只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一个过度阶段,最终应当向营利法人方向靠拢。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牟少岩 李树超
重构农村社区性集体经济组织明晰其产权关系牟少岩,李树超一我国目前现存的农村社区性集体经济组织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曾历经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农业合作社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在人民公社解体的同时,农村恢复了乡、村体制。从法律上,乡...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