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78)
2023(17841)
2022(14834)
2021(13717)
2020(11492)
2019(26132)
2018(26407)
2017(50699)
2016(27472)
2015(31103)
2014(31525)
2013(31265)
2012(28958)
2011(26614)
2010(27026)
2009(25266)
2008(24513)
2007(22057)
2006(20236)
2005(18169)
作者
(82018)
(68651)
(67715)
(64818)
(43223)
(32515)
(30692)
(26929)
(25956)
(24415)
(23172)
(22902)
(21893)
(21850)
(20933)
(20859)
(20091)
(19946)
(19580)
(19532)
(17398)
(17017)
(16625)
(15756)
(15593)
(15306)
(15103)
(15047)
(13910)
(13561)
学科
(131382)
经济(131244)
(75422)
管理(73249)
(52883)
企业(52883)
(52537)
方法(47281)
数学(40959)
数学方法(40544)
中国(35632)
农业(34692)
业经(30981)
地方(29310)
(28138)
(26839)
(24804)
(19812)
贸易(19798)
(19596)
银行(19550)
(19178)
(18829)
(18637)
(18354)
(18225)
金融(18217)
理论(18162)
环境(17501)
(17194)
机构
大学(404081)
学院(403434)
(170014)
经济(166383)
管理(154921)
研究(142471)
理学(132734)
理学院(131264)
管理学(129001)
管理学院(128288)
中国(108729)
(87526)
科学(86304)
(80325)
(76942)
(72608)
研究所(65573)
中心(64236)
业大(63541)
农业(61739)
(61707)
财经(60410)
北京(55542)
(54697)
(54176)
师范(53693)
经济学(50964)
(50661)
(48883)
经济学院(45558)
基金
项目(263891)
科学(206404)
研究(196119)
基金(189810)
(164975)
国家(163522)
科学基金(139076)
社会(123978)
社会科(117006)
社会科学(116974)
(102995)
基金项目(100324)
教育(88300)
自然(87517)
(85762)
自然科(85361)
自然科学(85340)
自然科学基金(83765)
编号(81775)
资助(77371)
成果(67443)
重点(58717)
(58305)
(57930)
课题(56117)
(53595)
国家社会(51063)
创新(50016)
科研(49477)
教育部(49440)
期刊
(201628)
经济(201628)
研究(125475)
中国(85279)
(80025)
学报(65105)
科学(60305)
管理(56332)
(55936)
农业(53777)
大学(49969)
学学(47048)
教育(44792)
(40331)
金融(40331)
业经(35067)
技术(34977)
经济研究(31049)
财经(30004)
问题(27495)
(25724)
(25599)
技术经济(20776)
(20468)
图书(20137)
理论(19604)
世界(19462)
现代(18732)
(18711)
科技(18482)
共检索到620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满涛  
土地集约利用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和实行统筹兼顾的发展思想。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是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农民集中居住模式,尊重农民意愿,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建立农地流转价格的形成机制与发现机制,统筹规划城镇布局,走"富农进城"的道路,实现产业错位联动发展,以此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邓立丽  
江苏处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居全国前列,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中后期,已经具备了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条件。本文主要采用城市化水平、二元对比系数、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和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系数四个基本指标对江苏省及各地市的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现状进行了测量与计算与分析,判断其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并根据这种现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军伟  
中国社会所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和国家过去"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政策造成了现在严重扭曲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围绕如何尽快破解"二元经济"、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课题,学术界形成了"城市优先发展论"和"农村优先发展论"两种不同的观点。文章认为:在目前,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认真贯彻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葛云锋  
从农产品物流涵义出发对城乡一体化的我国农产品物流进行概述,结合农产品的物流特征和技术经济特性,从资源禀赋的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物流系统构建,农产品物流发展动因、发展现状、发展战略选择、运作模式和发展相关政策分析入手,试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我国农产品物流展望发掘"三农"问题的解决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楼前飞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着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也是农村地区市场经济滞后的关键性因素。长期以来,农村市场呈条状分割,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城乡双向流动的商贸流通体系,进一步固化了大生产与小市场之间的矛盾。本文立足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分析了商贸流通业在产业结构转变过程中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并提出了构建城乡双向流动的商贸流通体系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楼前飞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着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也是农村地区市场经济滞后的关键性因素。长期以来,农村市场呈条状分割,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城乡双向流动的商贸流通体系,进一步固化了大生产与小市场之间的矛盾。本文立足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分析了商贸流通业在产业结构转变过程中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并提出了构建城乡双向流动的商贸流通体系策略。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根荣  
传统发展经济学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城乡经济二元化结构的根本原因是城乡生产率的差异。本文则认为,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深层成因还在城乡的市场分割与制度分割。因此促进城乡市场融合与制度融合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需要依靠市场力量与政府力量共同来驱动城乡经济一体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丁俊发  
城乡经济一体化是针对目前我国比较突出的二元经济结构提出的,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目的在于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加快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障碍,统筹城乡发展,健全农村市场体系,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物流业为生产服务的作用,必须充分认识到以下几点:城乡经济一体化下的物流体系应由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城乡经济一体化下的物流体系的核心是物品的双向流动,以达到供求的相对平衡,保障生产建设与人民生活的需要;城乡经济一体化下的物流体系的主要矛盾,是流通环节过多,物流成本过高;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物流体系的关键在于培育物流运作主体。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朝林  
安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影响了安徽在中部率先崛起战略中其自身目标的实现。要实现安徽经济的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必须加快推进安徽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因此,要改革阻碍城乡经济一体化运行的机制障碍,需要在统筹协调和政府主导的原则下,通过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一体化市场的形成,产业的合理布局,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敏  吴群琪  
基于城乡经济一体化背景,基于从农产品物流视角解决农村、农民、农业的问题,以优化资源利用这一核心命题,研究农产品物流系统配置,明确区域农产品结构优化方向,按照农产品技术经济特征,构建有效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物流系统。最后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产品物流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温涛  董文杰  
本文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选取财政支农、金融支农、教育水平、城镇化率、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结构等指标,对全国30个省份1997—2015年财政支农政策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效应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指数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依赖性,即相邻省份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反映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往往分块聚集的特征。但是,财政支农政策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指数的影响方向是正的,即财政支农政策并未有效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反映出财政支农资金存在错配或外溢等问题。需要按照坚持政府和市场共同着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翟志成  方齐云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化滞后的原因;其次对历史上他国典型的工业化、城市化模式进行了批判和借鉴;最后指明适合中国实际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合理内涵,以及实现该模式的政策途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欧阳志刚  
本文根据中国经济转型和城乡二元结构背景,基于一价定律和泰尔指数度量了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收入差距,刻画了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非线性效应,揭示了地区差异。主要结论为: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正向效应,且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对城乡收入差距效应的非线性转换发生在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期,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首先出现非线性转换,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最后出现转换。上述结果表明,改革初期城乡经济的持续分割推动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上世纪末期后,随着城乡再平衡政策的实施,城乡经济呈现一体化趋势。城乡经济的一体化阻滞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因此,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政府应推进城乡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浩轩  
由于中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分割的土地管理制度,致使农村普遍存在土地资源浪费和不集约现象,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本文通过选取多因素综合法,在利用层次分析法的思维方式基础上构建PSR模型对1996-2014年的中国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进行了因子分析。测评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直接联系,推动农业的发展是促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关键,目前中国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总体发展趋势良好,但与高水平利用有很大距离。基于此,我们从土地制度、财政倾斜和农村人力资源挖掘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浩轩  
由于中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分割的土地管理制度,致使农村普遍存在土地资源浪费和不集约现象,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本文通过选取多因素综合法,在利用层次分析法的思维方式基础上构建PSR模型对1996-2014年的中国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进行了因子分析。测评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直接联系,推动农业的发展是促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关键,目前中国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总体发展趋势良好,但与高水平利用有很大距离。基于此,我们从土地制度、财政倾斜和农村人力资源挖掘方面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