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13)
2023(8354)
2022(6871)
2021(6383)
2020(5083)
2019(11104)
2018(10897)
2017(20478)
2016(11152)
2015(12489)
2014(12558)
2013(12652)
2012(12067)
2011(11520)
2010(12066)
2009(11550)
2008(11146)
2007(10209)
2006(9821)
2005(9126)
作者
(33294)
(29063)
(28281)
(27243)
(17814)
(13765)
(12622)
(11096)
(11043)
(10152)
(10151)
(9503)
(9239)
(9176)
(8897)
(8638)
(8333)
(8068)
(7996)
(7994)
(7552)
(7099)
(6917)
(6907)
(6615)
(6501)
(6252)
(6096)
(5971)
(5657)
学科
(75605)
经济(75547)
(49037)
农业(32791)
(32292)
管理(21859)
地方(21182)
业经(19028)
(16847)
方法(16804)
中国(16308)
数学(14905)
数学方法(14807)
(13189)
土地(12572)
农业经济(12534)
地方经济(12017)
(12000)
(11208)
企业(11208)
发展(10292)
(10270)
经济学(10028)
(9647)
农村(9627)
(9573)
及其(9084)
(9001)
环境(8580)
问题(8562)
机构
学院(172252)
大学(168319)
(82319)
经济(80760)
研究(65759)
管理(61262)
中国(52490)
理学(51315)
理学院(50736)
(50672)
管理学(49991)
管理学院(49682)
农业(38317)
科学(38135)
(35504)
(33838)
(33774)
业大(31275)
中心(31119)
研究所(30240)
(29638)
财经(25835)
经济学(25275)
(24700)
师范(24555)
(23795)
农业大学(23736)
(23209)
经济学院(22404)
(22286)
基金
项目(104854)
科学(82084)
研究(80791)
基金(74933)
(64692)
国家(63975)
社会(54218)
科学基金(53707)
社会科(50795)
社会科学(50784)
(42301)
基金项目(39116)
教育(34555)
编号(33986)
(33442)
自然(30527)
自然科(29680)
自然科学(29674)
(29403)
资助(29331)
自然科学基金(29122)
成果(28057)
(25890)
(23560)
课题(23309)
重点(23239)
国家社会(22847)
发展(21912)
(21617)
(21082)
期刊
(111626)
经济(111626)
(57529)
研究(56526)
中国(43814)
农业(39064)
学报(27601)
科学(26905)
(23556)
业经(22487)
大学(21914)
学学(20764)
(20527)
金融(20527)
管理(19104)
教育(17215)
(17179)
问题(15593)
经济研究(15329)
农业经济(14979)
农村(14802)
(14802)
技术(13958)
财经(13566)
世界(12680)
(11927)
经济问题(11607)
(11316)
资源(10294)
社会(10290)
共检索到287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志英  黄毅  
研究与梳理西方早期主流经济学思想对轮作休耕的论述、对农地保护的观点,以及分析轮作休耕的本质属性。研究发现在历史早期的西方经济学论著中,不同主流学派的经济学家对轮作休耕进行了分析与论证。研究指出地租是土地拥有者获取报酬的手段,如果不对农地实行改良和保护土地报酬最终是要递减的,而改良土地、科学种植是提高土地生产效率、增加地租及维持土地报酬增加的基本方式,它是早期西方主流经济学思想对轮作休耕分析的理论雏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毅  邓志英  
轮作休耕既是一项经济制度,也是一项政治制度。从研究结果来看,由于土地所有制形式和农业生产目的不同,轮作休耕在不同历史时期略有差异;有组织、有计划的集体轮作休耕的效果好于自我管理轮作休耕方式;谷物-豆科作物轮作是轮作休耕的主要方式,复种轮作是主要形式;农作大户轮作休耕积极性高于散户或者少量耕地拥有者;轮作休耕对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具有正向影响,对整个农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对农民增产增收有促进意义,但对当年粮食(主粮)总产量有负面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萍  
耕地轮作休耕是提升和优化生态利益的重要方式之一,生态补偿是实现轮作休耕的重要手段,能衡平不同主体、不同区域间生态利益与资源利益的冲突,实现公平正义。耕地轮作休耕生态补偿的主体是轮作休耕各环节的相关利益群体,补偿标准的确定应兼顾效率与公平,体现动态化和差异性,补偿模式宜采用政府补偿为主市场补偿为辅,多渠道构建补偿资金来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萍  
耕地轮作休耕是提升和优化生态利益的重要方式之一,生态补偿是实现轮作休耕的重要手段,能衡平不同主体、不同区域间生态利益与资源利益的冲突,实现公平正义。耕地轮作休耕生态补偿的主体是轮作休耕各环节的相关利益群体,补偿标准的确定应兼顾效率与公平,体现动态化和差异性,补偿模式宜采用政府补偿为主市场补偿为辅,多渠道构建补偿资金来源。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蒲明  贺志锋  魏君英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环境和农产品供需关系发生深刻变化。耕地轮作休耕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耦合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目标任务,但在试点阶段还普遍未能从农业供给侧改革视角深入认识耕地轮作休耕的意义,且休耕补贴标准偏低、休耕保护与合理安置休耕农民、退出耕地非农化等问题也有待解决。应提高耕地轮作休耕工作的思想认识,在粮食主产区适时推动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建立轮作休耕效果评价机制和自愿—竞争的协商型补贴机制,构建严格的轮作休耕组织实施程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蒲明  贺志锋  魏君英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环境和农产品供需关系发生深刻变化。耕地轮作休耕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耦合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目标任务,但在试点阶段还普遍未能从农业供给侧改革视角深入认识耕地轮作休耕的意义,且休耕补贴标准偏低、休耕保护与合理安置休耕农民、退出耕地非农化等问题也有待解决。应提高耕地轮作休耕工作的思想认识,在粮食主产区适时推动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建立轮作休耕效果评价机制和自愿—竞争的协商型补贴机制,构建严格的轮作休耕组织实施程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展图  杨庆媛  童小容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突出的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土地资源过度利用、农业生产成本抬升等,制约着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竞争力的提高。在推进宏观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必然。实行耕地轮作休耕是我国面对土地利用和国内外粮食市场新变化而做出的一项新的制度安排。耕地轮作休耕不仅仅局限于耕地利用本身,而是涉及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既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缓解我国突出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回顾供给侧结构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展图  杨庆媛  童小容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突出的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土地资源过度利用、农业生产成本抬升等,制约着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竞争力的提高。在推进宏观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必然。实行耕地轮作休耕是我国面对土地利用和国内外粮食市场新变化而做出的一项新的制度安排。耕地轮作休耕不仅仅局限于耕地利用本身,而是涉及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既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缓解我国突出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回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渊源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并提出轮作休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选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寻舸  宋彦科  程星月  
为保障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在六大区域内的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区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轮作休耕作为一种合理的耕地利用方式,对我国耕地的利用质量和粮食安全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轮作休耕对我国粮食总产量、质量、供给结构、农民复耕与转移就业等作用机理,探讨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认为轮作休耕短期内对我国粮食总产量影响不大,但对粮食质量的提高、粮食供给结构的调整、耕地复耕和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提出明确轮作休耕的规模和试点区域;建立轮作休耕与粮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寻舸  宋彦科  程星月  
为保障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在六大区域内的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区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轮作休耕作为一种合理的耕地利用方式,对我国耕地的利用质量和粮食安全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轮作休耕对我国粮食总产量、质量、供给结构、农民复耕与转移就业等作用机理,探讨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认为轮作休耕短期内对我国粮食总产量影响不大,但对粮食质量的提高、粮食供给结构的调整、耕地复耕和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提出明确轮作休耕的规模和试点区域;建立轮作休耕与粮食安全结合的宏观调节机制;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轮作休耕需与耕地流转有效结合,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加大轮作休耕土地生态恢复和综合治理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等对策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庆媛  陈展图  信桂新  曾黎  
本文采用文献法和比较法,对中国耕作制度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和总结,探讨当前中国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的现实背景,归纳轮作休耕国家试点和地方试验的做法,分析传统耕作制度对轮作休耕的经验意义,提出完善轮作休耕制度的思路。研究发现:(1)中国主要经历了撂荒耕作、休闲耕作、连作耕作和复种轮作4种耕作制度,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土地用养结合模式及相关的一整套技术措施。(2)目前高度集约化的复种轮作制使耕地产能严重透支,耕地总体健康状况堪忧。(3)中国实行轮作休耕可从传统的用地养地模式中汲取经验,但并非简单的复制。(4)实行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华  
文章借助福柯的"知识—权力"哲学观,既对西方经济思想史中有关权力与经济学理论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进行了系统梳理,也为观察、理解和批判性借鉴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框架和视角。通过对西方经济思想史有关文献的研究可以发现:(1)经济学理论难以摆脱权力的深刻影响;(2)那些受到权力青睐的主流经济学理论可以通过掌握的资源构造一个有利于本流派发展的"真理制度(truth regime)";(3)主流经济学理论一旦形成了"真理制度",容易束缚经济学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利于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创新发展。文章认为,在中国进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大背景下,"知识—权力"哲学框架对于中国经济学理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成全  
西方主流经济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哲学。经验主义哲学最早的表现是英国古典经验主义 ,1 9世纪中叶以后表现为科学哲学。本文首先考察了在经济学史中大多数有成就的经济学家对哲学的十分熟悉 ,甚至有的就是经验主义哲学家。其次考察了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一些科学哲学家全面主动地介入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学基础的哲学反思 ,即考察了经济学哲学的争论及其成果。最后 ,深入地考察了经验主义哲学内在的认识论特质和西方主流经济学、科学哲学和经济学哲学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恂诚  
由于西方主流经济学"一般性理论"的研究对象是西方社会,而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非经济因素不同于西方社会,假设条件不符,因此不能简单、直接地照搬这些理论来分析近代中国,必须先进行适用性检验,如果可能的话,需要进行假设条件的创造性转化。中国的经济史学的一般目标,是在研究近当代中国经济史时,对经济学理论进行限制、校正和还原,研究被一般性理论所抽象掉的非经济因素,即历史文化特征、制度约束条件等。本文反对把经济理论看成是无条件的、不变的和绝对的,认为中国的经济学研究者不应满足于用中国的历史数据来证明某个西方经济学模型的正确性和普遍适用性,或者模仿西方学者发表过的某篇论文的样式,来一个"拷贝不走样"的"中国版",并认为不宜用现代经济理论去分析经济发展基础和约束条件完全不同的古代社会。中国的经济史学的最高目标是理论、历史、统计三者高度融合,参与开创适用于近代中国和当代中国的经济学理论和中国学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