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4)
- 2023(10426)
- 2022(8807)
- 2021(8225)
- 2020(7008)
- 2019(16247)
- 2018(15885)
- 2017(30857)
- 2016(17102)
- 2015(19198)
- 2014(19428)
- 2013(19824)
- 2012(18567)
- 2011(17033)
- 2010(17405)
- 2009(16361)
- 2008(16636)
- 2007(15311)
- 2006(13394)
- 2005(12074)
- 学科
- 济(77891)
- 经济(77823)
- 业(53209)
- 农(50485)
- 管理(43340)
- 农业(33392)
- 方法(32204)
- 企(31221)
- 企业(31221)
- 数学(28757)
- 数学方法(28500)
- 业经(20693)
- 中国(19175)
- 学(17757)
- 财(17584)
- 地方(16019)
- 制(15425)
- 发(13500)
- 贸(12709)
- 贸易(12706)
- 农业经济(12498)
- 易(12388)
- 土地(12107)
- 银(11291)
- 银行(11266)
- 策(10934)
- 和(10858)
- 行(10747)
- 体(10685)
- 环境(10428)
- 机构
- 学院(256146)
- 大学(253355)
- 济(104838)
- 经济(102561)
- 管理(96679)
- 研究(88906)
- 理学(83306)
- 理学院(82357)
- 管理学(80859)
- 管理学院(80398)
- 中国(69318)
- 农(68495)
- 科学(57954)
- 京(53908)
- 农业(52961)
- 业大(47588)
- 所(47055)
- 财(46098)
- 中心(42927)
- 研究所(42868)
- 江(40004)
- 财经(36690)
- 范(33997)
- 师范(33667)
- 经(33353)
- 北京(33275)
- 农业大学(33006)
- 州(31490)
- 经济学(31422)
- 省(30639)
- 基金
- 项目(170419)
- 科学(132933)
- 基金(122913)
- 研究(122837)
- 家(108548)
- 国家(107562)
- 科学基金(90381)
- 社会(77616)
- 社会科(73159)
- 社会科学(73131)
- 省(67740)
- 基金项目(65817)
- 自然(58418)
- 自然科(56860)
- 自然科学(56837)
- 划(56329)
- 自然科学基金(55836)
- 教育(54840)
- 编号(51188)
- 资助(49567)
- 成果(41185)
- 重点(38373)
- 部(38361)
- 发(38041)
- 农(37360)
- 创(34488)
- 课题(34133)
- 科研(32823)
- 创新(32299)
- 性(32276)
- 期刊
- 济(120371)
- 经济(120371)
- 农(71664)
- 研究(69147)
- 中国(55294)
- 农业(48592)
- 学报(46680)
- 科学(42614)
- 财(35005)
- 大学(34660)
- 学学(32904)
- 管理(28515)
- 业经(26210)
- 融(25229)
- 金融(25229)
- 业(23094)
- 教育(22653)
- 技术(19924)
- 财经(17835)
- 问题(17797)
- 经济研究(16498)
- 版(16159)
- 资源(15591)
- 经(15278)
- 农业经济(15147)
- 农村(15057)
- 村(15057)
- 业大(13297)
- 世界(13229)
- 技术经济(12873)
共检索到380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智勇
在推进农村变革过程中,因存在外部性条件的制约,农村土地资源的科学配置不仅是土地供给本身问题,而是涉及其他诸方面的系统性难题。可持续发展理念、城镇化发展、农村园区产业布局及农村土地权益改革等构成了影响当前农村土地资源科学配置外部性主要条件。对这些外部性条件的梳理和解析,可以为农村土地资源科学配置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据。
关键词:
农村土地资源 外部性条件 探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任辉 吴群
以"外部利润——产权界定——资源优化配置"为研究主线,对成都市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进行了制度经济学解析。研究发现,制度创新空间的形成、土地的增值收益、土地规模利用效应和土地集约利用效应构成了成都市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外部利润。成都市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规模和集约利用效应,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可以明晰集体土地产权主体,健全基层组织治理机制。要采取诸如放松法律限制、加强理论研究、规范机制建设等措施,从而推动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生成和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薛兴利 岳书铭 刘桂艳 陈盛伟
目前我国农地资源配置方式总体上仍以计划为主 ,由此带来了诸多社会经济问题 ,难以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因而必须尽快实现以市场为主配置农地资源的根本性转变。为此 ,应采取以下对策 :实行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 ,搞好农地市场体系建设 ,采取有力的配套措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蒋励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实行产品经济体制,采用计划调节机制进行土地资源配置,不承认土地是商品,不承认社会主义存在有地租,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存在几个突出的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即:(1)土地所有权长期模糊不清,土地可以随意调拨。(2)土地资源配置规模过大,经营管理形式过于统一集中。(3)生产布局与土地资源配置脱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不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明月 王仰麟 胡智超 宋治清
如何通过空心村综合整治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梳理空心村整治和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概念内涵,明晰了新型城镇化、乡村重构、空心村整治和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之间的内在关联;根据不同空心村整治类型例证了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模式,并提出面向空心村整治的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及制度保障措施。结果表明:空心村整治的实质是实现以农村土地要素为载体的要素有序流动及其优化配置,乡村重构和空心村整治互为理论依据和推动途径,空心村整治和新型城镇化互为重要内容和研究背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重构则互为政策推力和实现方法;对应于空心村综合整治途径,将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分为城乡一体型、中心社区型和就地改良型3种模式;当前需要发挥市场对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重点改革土地征收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宅基地流转制度和农村土地退出制度,完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税费制度,从而有效提升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晓芹
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然而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用地压力增大,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经综合测算,到2020年之前,淮安市用地需求将保持在每年4万亩左右;然而国家每年下达给淮安市的用地计划指标只有5000亩~6000亩,尽管还可以通过争取"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继康 冯玲玲
有限的农村土地资源只有借助于各种行之有效的配置机制,才能实现与其它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从而使农村土地资源内含的潜在生产力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农村土地资源的配置机制处于一种失范的低效状态之中,具体表现为:动力机制的残缺性与非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陆彩兰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传统农耕方式和散居模式使得有限而又宝贵的土地资源未能产生应有的效益,无法维持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已经不再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现阶段我国要解决"保护土地资源与保障经济发展"的两难问题,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不仅要保证现有土地资源不减少,而且还要注意已经减少的土地能够被持续和高效利用。有效集聚耕地资源和建设用地资源,才能产生规模效益,从根本上提高土地资源总体利用效率,因而是我国农村可以考虑的土地发展模式。
关键词:
土地资源配置 传统模式 集聚 规模效益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许润芳
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许润芳(山东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建立完善的农村内部土地流转机制,是实现农村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目前推动农村土地合理流转的因素,一是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拉动农村劳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是促使农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锡琴 曹羽茂 曾海
土地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在四川土地资源开发中,外部性在开发补偿中会形成负面影响,带来土地资源粗放使用、农村土地征用混乱、土地配置缺乏市场化手段、流转效率低下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摸清外部性作用机理,理性优化补偿机制,通过下放农村土地所有权,资本化土地资源以及将土地开发纳入市场等措施,减少外部性影响或者将其内部化,从而保障土地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
开发补偿 土地资源 外部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锡琴 曹羽茂 曾海
土地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在四川土地资源开发中,外部性在开发补偿中会形成负面影响,带来土地资源粗放使用、农村土地征用混乱、土地配置缺乏市场化手段、流转效率低下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摸清外部性作用机理,理性优化补偿机制,通过下放农村土地所有权,资本化土地资源以及将土地开发纳入市场等措施,减少外部性影响或者将其内部化,从而保障土地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
开发补偿 土地资源 外部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四川省“五个一”工程重点理论文章课题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土地不仅是自然资源、生产要素 ,而且是一种重要的资本。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的过程就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土地资本效益最大化的实现过程。本文通过对农村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的探讨和分析 ,指出了这一转变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土地资本 农民增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升 邓峰
在国家提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本研究从《资本论》的理论视角解析了"三权分置"政策提出的背景,以政策解读的方式分析了"三权分置"政策的内涵,以文献综述法和实地调研法分析得出"三权分置"政策的利弊,从资源配置理论、例证法和经济系统论等方面提出"三权分置"政策的配套措施。主要结论:(1)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和对平均利润的追逐等五个方面造成了农业的困境;(2)"三权分置"政策的内涵本质上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3)"三权分置"政策通过规模经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形成和土地经营权融资等方式促成农业供给侧改革"降成本"和农产品供需匹配等目标的实现;(4)"三权分置"政策也会造成土地流转抑制、土地所有权主体虚置、土地纠纷和"地租侵蚀利润"等不利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方面;(5)政策的配套措施包括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和合理的农业补贴等方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细英
江西省通过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建立林地要素市场,在发展农村土地产权市场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基于江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证研究,提出从加强宣传、提高农民的土地产权意识,合理调处、及时化解农地产权纠纷,完善管理、建立农村土地产权市场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培育农村土地产权市场;并探讨在农村土地产权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产权市场 资源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